Suede 追忆中致敬华丽青春

来源 :Q娱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us2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上海大舞台
  2013年10月3日,星期四
  ★★★★
  提起Suede,许多人马上就会想到妖娆的主唱Brett Anderson以及他们那华丽与颓废并存的英伦风格。而夜色下的上海,就好像Suede的音乐那样,狂放且迷幻。10月3日晚,上海大舞台,Suede三年内第二次降临这座欲望之都。
  演出还未开始,内场的歌迷便冲破安保障碍,纷纷涌到舞台下方翘首以盼。七点四十五分,全场灯光熄灭,浓浓白烟扬起。乐队成员依次走上舞台,穿着黑色衬衫的主角Brett Anderson最后一个登场,这个前几天刚刚度过自己46岁生日的“老男人”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没有任何言语,Brett只是冷酷地站在话筒前,身后乐队成员面无表情地奏响第一个音符,全场再次轰鸣。刹那恍惚间,仿佛有一种英伦摇滚王朝在上海迎来复兴的错觉。
  他们的神话始于二十年前。Suede乐队在全英颁奖礼上的首次公开演出,至今看来仍是英国流行音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主唱Brett Anderson—一个风骚入骨的瘦高个男人,身穿女式上衣,水蛇腰扭动地姿态万千。在那个保守党治下,整个社会死气沉沉的时代,全英国的叛逆青年们在历经长久等待后,终于再次找到了适合挥霍无限荷尔蒙的音乐。在这之前,没有一支英国乐队像Suede这样,妖娆华丽的如此彻底。充满诱惑的单曲让乐队初出茅庐便赢得了无数赞誉与拥戴,几乎一夜之间,所有年轻人都成为了他们的支持者。
  1993年3月,Suede乐队发布了他们的第一张同名录音室专辑。正是这张唱片的问世,开启了上世纪90年代Brit-pop的帷幕,也同时向全世界吹响了英伦摇滚运动最初的号角。记者John Harris给予Suede极高的评价“如果英伦摇滚有一个开始,那么它便始自Suede最初的几首录音室作品受到猛烈欢迎之时—它们如此大胆创新,如此成功,如此英国。”
  此后十多年间,Suede像大多数摇滚组合那样,不可避免地经历了成员离队,乐队解散,重组,又复出的“常规”过程。今年3月,距离上一张专辑发布整整十一年后,Suede推出了他们的第六张录音室大碟《Bloodsports》,并再度开启全球巡演。
  这次上海站演出的前三首曲目虽然都是《Bloodsports》里的新歌,但也有不少乐迷能不断跟唱。绝望中带着凄美,极具《Dog Man Star》遗风的的开场曲“Faultlines”终了,新专辑主打歌“Barriers”强烈的前奏紧跟而至。在音乐响起的时候Brett Anderson秀出了他的招牌动作:右腿踩在音响上,并开始不断扭动腰肢,膝盖微微弯曲,半闭双眼。台下的人群也随着节奏与Brett的扭动而欢呼跳跃。
  节奏明快的“Trash”引发了全场观众的第一次大合唱,Brett Anderson开始张扬不羁地在舞台上肆意扭动身体。这位年近天命的歌手嗓音保持的出乎意料,明亮高亢的音色在演绎这首名曲时散发着与众不同的异人魅力。深受乐迷喜爱的《Suede》专辑中的老歌“Animal Nitrate”和“Metal Mickey”也被他演绎得活力十足,引发了人们对鼎盛Suede的无限追忆。
  耳边响起激昂的鼓点,一连串动感十足的旋律接踵而至。“Can't Get Enough”那强劲的节奏锤打内心,挑逗着所有人的灵魂。“Lazy”中狂放不羁的歌词,彰示着Suede和每一个人昔日青春气息的汹涌弥漫。在唱到天马行空的“Filmstar”时,情绪至极的Brett把手中的矿泉水瓶踢向了观众群,似乎在用依旧狂妄自傲的方式,证明自己永远不会像歌里写的那些表面光鲜的电影明星一样,本质其实不过是一个现实世界残酷游戏中的被洗脑者。挥洒自如的“New Generation”,交织着叛逆和理想,不知是多少年轻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伴着直击人心的重重鼓点,Brett Anderson开始标志性地甩起了话筒线,并把话筒当做流星锤一样用力挥舞,一圈又一圈,一气呵成。
  “By The Sea”和新专辑中的“What Are You Not Telling Me”,是当晚为数不多安静凄美的歌曲,都带给观众十足的感动。在演绎这两首歌时,Brett跪地歌唱,如泣如诉,就像从发丝到骨髓,全都深深浸淫在无尽的绝望里。聚光灯集中在Brett Anderson一人身上,任由他孤独地享受着一个人的绚烂与灭亡。
  “Everything Will Flow”标志性的前奏响起,熟悉的音符点燃了观众沸腾的血液,这是Suede最为著名的一首歌之一,当然也是无可超越的神作。大热经典纷至沓来,随着Brett清彻嘹亮的一声嘶喊,所有人都知道那是“So Young”的序曲,“Because we’re young,because we’re gone”,二十年前Suede豪迈的气势丝毫不减,歌声中却又增添了一份成熟的魅力。Suede一直是狂放与极致美学的共存体,他们不会像Brett的偶像Sex Pistols那样叫喊,而只会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里,自赏式地发出声响。
  全场的最高潮来自“Beautiful Ones”,这首两年前中国巡演被禁的名曲瞬间点燃了整个场馆,也宣告了Suede此次上海演唱会的结束。短暂谢幕后,乐队在如潮掌声中返场,演出最后一曲“Saturday Night”,毫不意外的全场大合唱。虽然当晚不是周六之夜,但对每个在场的乐迷来说,都好似一个纵情欢乐的周末良宵。
  和二十年前相比,很多人说Suede的音乐慢慢褪了色,很多人不再爱他们了,更年轻的一代甚至通过赵薇的电影才刚刚听说他们。但更多的人在坚持—这是他们的青春和爱。亲身经历Suede的演唱会,这是歌迷们致敬青春,致敬那个华丽火热的英伦摇滚时代的最好方式。
  文>黄铖 供图>星乐寰球
其他文献
郑樱纶  爱猫,爱电影,公开秘密副业写歌词。总觉得24小时不够用,晚上不愿意睡觉,白天不愿意起床,典型的狮子座。  从开始写专栏到现在已有半年,专栏的宗旨一直没变,就是想把幕后音乐人的故事介绍给大家。印象中歌手受到关注和尊重好像是理所当然的,其实很多时候是由于商业,各方都要把歌手的价值和形象建立起来。我不想批判娱乐圈,不过,我们也可以多介绍一些大家在大众平台上看不到、听不到的音乐人故事,让大家在听
期刊
稚 气未脱的John Newman站在悉尼野生动物园树荫繁密的围场里,离他咫尺之遥的是一只考拉。桉树叶浓烈的味道混杂着法国顶级品牌卢丹诗古龙水的香气,以及眼前这个和野生动物亲密接触的英国新生代灵魂乐歌手此情此景,实在让人难忘。绕过大半个地球远赴澳大利亚宣传造势的Newman,日程上排满了各种采访、电台录音以及早间电视节目的通告,并受邀参与当地《X音素》的录制。初次踏足澳洲,当然要抽出时间来领略异国
期刊
尽管剧场里歌迷坐得满满当当,可气氛却莫名有些阴沉,要知道伦敦来客White Lies早被打上了“死亡乐队”的标签。然而在巴黎,Sylvia Patterson却发现这三个人其实随和得很,连正在养肝的传奇主播Keith Chegwin都忍不住跟他们合张影、干一杯芫荽鸡尾酒。  “White Lies随意地站着,卸下所有的哥特标识,在巴黎圣母院前,全黑的行头,爱伦·坡般的神情里,他们一步步踏入圣光之中
期刊
Lady Gaga在伦敦的Roundhouse剧院,这大笑看起来挺适合彩排的气氛。  在伦敦著名演出场地Roundhouse,以一场高质量免费演出的方式,首唱自己的新专辑《Artpop》,Lady Gaga这一举动可谓既勇气十足又壮观至极。  当下,流行巨星们厌倦了延续前辈们那些中规中矩的路线玩艺术已是屡见不鲜,但我们却很少去质疑,如果有一天某位销量天王天后决定鼓起探险精神对待一切,那这世界看起来
期刊
(左起顺时针)P.K.14:施旭东(贝司)、杨海崧(主唱)、许波(吉他)、雷坛坛(鼓)。  在愚公移山live house楼上的沙发上坐下,已经接受了一连串采访的P.K.14乐队依然显得略带拘谨。不管晚上的新老歌迷们会对他们报以何种热烈的欢呼和掌声,他们看上去都不像是4个摇滚明星。也许这是他们为什么优秀,为什么让人敬畏的原因:P.K.14的摇滚并非来源于酒精、药物或荷尔蒙,而是源自思考的焦灼、真正
期刊
为了自己的第2张专辑,少年吟游诗人Jake Bugg离开诺丁汉的廉租房,搬去马里布豪宅与摇滚大牛合作。  从马里布香格里拉录音室的窗户望出去,你忍不住要拿Jake Bugg当前的工作环境和普通英国青少年做个比较。路的正对面就是祖玛海滩—这片冲浪者深爱的田园牧歌场景,在Neil Young 1975年以此为名的专辑中化为了永恒。  “我觉得自己跟世界都脱离了,”这位19岁的歌手懒懒地说,“这里的日落
期刊
这个时代是快速的,很多东西转瞬即逝,“坚持”便成了青春词汇里脱颖而出的那一个。那些你爱过的、正在爱着的,和还没来得及爱的,何不赌一把呢?  2013年10月12日晚上,北京Mao Livehouse门口人头攒动,排起了大长队。就连路过遛狗的大妈也忍不住凑上来问两句:“哟,今儿个是谁演出啊?”没错,正是“赌鬼”乐队。可以看到门口墙上贴着的海报上有巨大的几个字—“Do You Still Love?”
期刊
“吹万”二字出自《庄子·齐物论》,意为“风吹万窍,发出各种声响”。这也是吹万这支乐队做音乐给人的感觉。很难定义他们到底是什么风格。去年收获Q杂志社一致好评的那张处女专辑《白夜》,听上去就像中国古风混合着西方元素,仿佛还带着点诵经的意味。“这顿饭只要不吃斋就行啊!”Q这么想着,来到了位于安定门附近的老北京炸酱面馆儿。这可是乐队钦点的。  四位成员已经来齐,笼罩在夜色和比自己身型大出不少的文艺青年复古
期刊
重量级独立摇滚天团的第4张专辑烹调过度  ARCADE FIRE  REFLEKTOR  SONOVOX,10月28日  在上个月,Arcade Fire新专辑标题字样的涂鸦Logo开始出现在全球各个城市的街头,在此之前,有关他们神秘的第4张专辑的消息非常少,人们只知道LCD Soundsystem的James Murphy也参与了制作,据他自己所说,这是一张史诗级的“大”唱片。从结果看来,他说得
期刊
治愈系舞曲双人组The 2 Bears把流行乐、政治和绿色亮片西装外套混合起来,制成了第2张专辑。  在西伦敦一间拥挤的录音室里,Hot Chip键盘手和毛茸茸的The 2 Bears成员Joe Goddard一起,在曾属于已故先锋krautrock制作人Conny Plank的工作台上把渐弱键推起,让Q一听为快。在贝斯的节奏和disco风格鼓点伴奏下,一位被抛弃的爱人唱着受伤的悔恨情歌。这个主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