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8年6月3日晚,宣(城)芜(湖)铁路沿线上空繁星满天。宣城高桥村村民李万全半夜醒来,恍惚看到窗外有人影晃动,舔破窗纸一看,屋檐下坐满了士兵。他一把拉起过门不久的妻子,从锅底摸了一把黑灰抹在她脸上。妻子在床上吓得瑟瑟发抖,李万全手攥着砍刀,背靠在床边……
一个时辰过去了,外面却没有动静。这是什么兵?宣芜铁路一直过兵不断,先是从上海、南京败退下来的国民党兵,一车车一队队,洪水一般,他家的板车和牛都被拉走了。紧接着是日本兵,又是一车车一队队,他13岁的妹妹从柴堆里被搜出来,遭奸污后被扔进井里。后来又是土匪、国民党散兵拉起的各种名目的队伍,打的是抗日的旗,干的是祸害老百姓的事。
李万全正疑惑时,妻子碰了一下他,外面响起了脚步声,一袋烟的工夫,又静了下来。他趴在窗户边再看,屋檐下空空的。妻子壮壮胆也趴在窗上看,确实什么人也没有。
天亮了,李万全走出去,外面站着和他一样满脸困惑的乡亲们。没祸害一个人,没烧一间屋,没少一头牲口,连柴草也没有少一根……惊疑使他们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慌。
“夜里过兵了?”大家互相问着。他们的眼睛直愣愣地瞪着屋墙,只有那上面留着过兵的痕迹。那是用白石灰写的大标语:“打倒日本鬼子!”“不做亡国奴!”“中华民族万岁!”……每一条标语的落款上都醒目地写着──新四军。
这支叫新四军的队伍夜半离开高桥村,衔枚疾走,日军的封锁线──宣芜铁路,越来越靠近了。美国著名记者兼政治评论家西奥多·怀特那时在中国,他把惊诧的目光投向这支正朝着江南开进的队伍,称此举是“舍身忘我的冒险,不可思议的奇迹”。
时间前推到1938年初,当新四军从大后方乘火车向敌后靠近的时候,在兰溪车站正和从前线撤退下来的大批国民党伤兵相遇。时值大雨倾盆,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战士立即列队雨中,为伤兵慰问演出。春雨潇潇,歌声悲壮:“你们正为我们老百姓,受了极名誉的伤。帝国主义是这样的疯狂,自从占领了我们的北方,又进攻了我们的长江,要把中国当一个屠场!我们要争生存,否则就要灭亡,我们要争做自由的人,否则就要变成牛羊。我们拼着最后一滴血,守住我们的家乡!”这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慰劳伤兵歌》,有唱有白,激昂悲壮。刚刚走下火线的伤兵被这热血的歌声激荡得热泪纵横,躺着的坐了起来,坐着的站了起来。雨越下越大,歌声越来越高昂,《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当唱到“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时,热血沸腾的伤兵们加入了合唱,掌声经久不息。一个伤了右臂的兵,缓缓举起左臂向雨中的演唱者敬礼。
“我們在前线打了这么久的仗,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款待!你们是哪个部队的?”
“我们是新四军。”
“新四军?你们怎么还往东开?那边已经被鬼子占领了……”
“我们就是要到鬼子的占领区去!”
一个胡子兵又问:“我当了十几年兵,从来没有听说有个新四军,你们是啥队伍?”
伤兵们也都疑惑地打量着这些士兵。他们身穿灰色的军服,戴着有“青天白日”帽徽的帽子,但臂章与众不同:印有蓝色的手执冲锋枪的战士,还有“抗敌”二字。
战后50年,日本的学者和早稻田大学的教授,揭谜一般,开设了新四军专题研究。他们对这支部队的关注和兴趣源于太多太多的不可思议。这也正是当时中国人的疑惑。新四军这个名字,当时对于整个中国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是一支怎样的部队呢?
从1937年9月28日诞生之日起,新四军便驰骋于苏、浙、皖、豫、鄂以及广阔的华中大地,弯弓射日、铁血万里。在1945年8月15日到来之际,一串数字记录了新四军的丰功伟绩:对日作战24617次,毙伤日军117605人、伪军176605人,俘虏日军2022人、伪军122181人,缴获各种口径炮弹690门、枪支235950支……先后光复国土25.3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3420余万。在这些数字背后,是新四军8万将士抛首疆场,血染大江。
正如《新四军军歌》唱出的那样:“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新四军将士在战斗中铸造的铁军精神,是伟大的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激励人们进行改革和建设的精神武器。
不仅仅新四军延续部队、新四军老战士在传承着铁军精神,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也都在传承。党的几代领导核心在重要纪念活动讲话中,要求全国宣传和学习的英雄个人和群体中,都有、“刘老庄连”等新四军的代表。
2014年7月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新四军老战士焦润坤和习近平主席一起,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济南军区第五十四集团军组成的“刘老庄连”方阵,和兰州军区第二十一集团军彭雪枫特战旅组成的“攻坚英雄连”方阵,代表新四军传承部队接受了习近平主席的检阅。
听党指挥、绝对忠诚是新四军铁军精神之魂;英勇善战、顽强拼搏是新四军铁军精神之要;报国为民、无私奉献是新四军铁军精神之本;统一战线、精诚团结是新四军铁军精神之基。这种精神不仅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励斗志的作用,而且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同样发挥着激励人心、增强信心、催人奋进的巨大作用,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强大动力。
一个时辰过去了,外面却没有动静。这是什么兵?宣芜铁路一直过兵不断,先是从上海、南京败退下来的国民党兵,一车车一队队,洪水一般,他家的板车和牛都被拉走了。紧接着是日本兵,又是一车车一队队,他13岁的妹妹从柴堆里被搜出来,遭奸污后被扔进井里。后来又是土匪、国民党散兵拉起的各种名目的队伍,打的是抗日的旗,干的是祸害老百姓的事。
李万全正疑惑时,妻子碰了一下他,外面响起了脚步声,一袋烟的工夫,又静了下来。他趴在窗户边再看,屋檐下空空的。妻子壮壮胆也趴在窗上看,确实什么人也没有。
天亮了,李万全走出去,外面站着和他一样满脸困惑的乡亲们。没祸害一个人,没烧一间屋,没少一头牲口,连柴草也没有少一根……惊疑使他们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慌。
“夜里过兵了?”大家互相问着。他们的眼睛直愣愣地瞪着屋墙,只有那上面留着过兵的痕迹。那是用白石灰写的大标语:“打倒日本鬼子!”“不做亡国奴!”“中华民族万岁!”……每一条标语的落款上都醒目地写着──新四军。
这支叫新四军的队伍夜半离开高桥村,衔枚疾走,日军的封锁线──宣芜铁路,越来越靠近了。美国著名记者兼政治评论家西奥多·怀特那时在中国,他把惊诧的目光投向这支正朝着江南开进的队伍,称此举是“舍身忘我的冒险,不可思议的奇迹”。
时间前推到1938年初,当新四军从大后方乘火车向敌后靠近的时候,在兰溪车站正和从前线撤退下来的大批国民党伤兵相遇。时值大雨倾盆,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战士立即列队雨中,为伤兵慰问演出。春雨潇潇,歌声悲壮:“你们正为我们老百姓,受了极名誉的伤。帝国主义是这样的疯狂,自从占领了我们的北方,又进攻了我们的长江,要把中国当一个屠场!我们要争生存,否则就要灭亡,我们要争做自由的人,否则就要变成牛羊。我们拼着最后一滴血,守住我们的家乡!”这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慰劳伤兵歌》,有唱有白,激昂悲壮。刚刚走下火线的伤兵被这热血的歌声激荡得热泪纵横,躺着的坐了起来,坐着的站了起来。雨越下越大,歌声越来越高昂,《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当唱到“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时,热血沸腾的伤兵们加入了合唱,掌声经久不息。一个伤了右臂的兵,缓缓举起左臂向雨中的演唱者敬礼。
“我們在前线打了这么久的仗,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款待!你们是哪个部队的?”
“我们是新四军。”
“新四军?你们怎么还往东开?那边已经被鬼子占领了……”
“我们就是要到鬼子的占领区去!”
一个胡子兵又问:“我当了十几年兵,从来没有听说有个新四军,你们是啥队伍?”
伤兵们也都疑惑地打量着这些士兵。他们身穿灰色的军服,戴着有“青天白日”帽徽的帽子,但臂章与众不同:印有蓝色的手执冲锋枪的战士,还有“抗敌”二字。
战后50年,日本的学者和早稻田大学的教授,揭谜一般,开设了新四军专题研究。他们对这支部队的关注和兴趣源于太多太多的不可思议。这也正是当时中国人的疑惑。新四军这个名字,当时对于整个中国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是一支怎样的部队呢?
从1937年9月28日诞生之日起,新四军便驰骋于苏、浙、皖、豫、鄂以及广阔的华中大地,弯弓射日、铁血万里。在1945年8月15日到来之际,一串数字记录了新四军的丰功伟绩:对日作战24617次,毙伤日军117605人、伪军176605人,俘虏日军2022人、伪军122181人,缴获各种口径炮弹690门、枪支235950支……先后光复国土25.3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3420余万。在这些数字背后,是新四军8万将士抛首疆场,血染大江。
正如《新四军军歌》唱出的那样:“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新四军将士在战斗中铸造的铁军精神,是伟大的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激励人们进行改革和建设的精神武器。
不仅仅新四军延续部队、新四军老战士在传承着铁军精神,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也都在传承。党的几代领导核心在重要纪念活动讲话中,要求全国宣传和学习的英雄个人和群体中,都有、“刘老庄连”等新四军的代表。
2014年7月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新四军老战士焦润坤和习近平主席一起,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济南军区第五十四集团军组成的“刘老庄连”方阵,和兰州军区第二十一集团军彭雪枫特战旅组成的“攻坚英雄连”方阵,代表新四军传承部队接受了习近平主席的检阅。
听党指挥、绝对忠诚是新四军铁军精神之魂;英勇善战、顽强拼搏是新四军铁军精神之要;报国为民、无私奉献是新四军铁军精神之本;统一战线、精诚团结是新四军铁军精神之基。这种精神不仅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励斗志的作用,而且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同样发挥着激励人心、增强信心、催人奋进的巨大作用,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