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生梅:“不要嫌我老,我是中国医生”

来源 :今古传奇·双月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bplbp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咱医院组织救援队,我要参加,无论奔赴哪里,无论生死,我都要参加,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
  “如果咱医院组织救援队,我要参加,无论奔赴哪里,无论生死,我都要参加,因为肩上有责任,心底有使命,因为我是中国医生。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2020年1月29日,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76岁高龄、退休20年的陕西省佳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老党员路生梅,毅然向她所在党支部递交了一份“请战书”,要求驰援抗击新冠疫情一线。
  这份“请战书”被媒体披露后,引发了一片点赞和纷纷转载,激励了许多年轻医生主动请缨战“疫”,也温暖了在疫情之下很多群众的心。
  面对疫情,她本打算听从劝告在家呆着,“但怎么都呆不住”
  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路生梅就一直在想,自己要做些什么。她说:“我每天看着网上的实时数据更新,关注着各种疫情的消息:武汉告急、八方驰援、医护人员出动……我想出力,但不知道怎么出力。”
  路生梅虽然退休了,但她每周仍坚持在佳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义诊,其余时间则在家里为前来看病的病人诊断。疫情暴发后,大家都劝她这段时间不要再给病人看病了,好好在家呆着保护好自己。“我本打算听从大家的善意劝告,但怎么都呆不住。”路生梅说。
  路生梅以一名医者的职业敏感,意识到疫情的复杂严峻,于是向当地政府呼吁及早管控。同时,她密切关注疫情动态,不间断地通过短信、微信推送权威信息、防护常识和防疫知识。当看到环卫工人暴露在大街上作业时,她主动到县环卫所,为大家讲授“七步科学洗手法”和防护常识……
  “我在网上看到有来往武汉的人员返回佳县,我就更呆不住了,我想了想,决定去两家医院的儿科和发热门诊坐诊,但不在家里接待病人了,因为家里没有防护措施,对家人、对病人、对自己都不好。”路生梅说。
  在医院,路生梅带领医护人员精心开展分诊接诊,耐心指导年轻护工科学合理地进行病房消毒。她通过点点滴滴的身体力行,感召和激励着医院的医护人员。
  家人对于路生梅的选择,一句劝阻的话都没说,只是嘱咐她注意安全。家人的默默支持,讓路生梅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动力。“其实,说一点儿不害怕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防护措施,不能有一丝一毫大意。”路生梅表示,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作为一名党员,在患者需要的时候,自己没有理由退缩。她说:“像钟南山院士这样高龄的医护工作者都在一线工作,我就更不能只顾自身安危而呆在家里了。”
  对路生梅而言,人生中每一个抉择,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比如在新冠疫情发生后,选择请战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从而来到佳县人民医院;以及在了解了佳县医疗条件后选择为当地群众服务50余年。
  1984年,在入党申请书里,路生梅庄严写下了承诺:“我要扎根佳县,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在疫情发生之前,路生梅的名字其实早已在佳县群众中口口相传。
  路生梅原本是一个北京姑娘,1944年出生于北平后海西沿一座四合院里。她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和同伴在后海划过船,在长安街上为毛主席和外国元首捧过花。小时候,路生梅觉得穿白大褂“神气得很”。1963年高中毕业,路生梅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第二医学院(今首都医科大学)。按惯例,作为市属大学毕业生,路生梅被分配在北京本地工作几乎板上钉钉。当时,祖国正号召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建设大西北、服务大西南”。和所有生活在那个年代的青年一样,路生梅也毅然决然地向学校递上一份“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申请书。
  1968年12月,24岁的路生梅带着行李,告别家人,只身踏上远赴陕北的列车,独自辗转坐了三天三夜火车、大卡车,才来到榆林佳县。
  告别了首都舒适的生活,路生梅每晚就蜷缩在破旧窑洞里冰冷的土炕上睡觉。喝的是毛驴从山沟里驮回来的浑浊的黄河水,每人每天也只能分到一瓢生活用水。加上饮食不习惯,路生梅经常吃一顿饭要吐上几次,一个月下来就消瘦了十来斤。
  当时的佳县人民医院工作环境异常艰苦,只有两排老式窑洞,4个医生2名护士,几乎没有医疗条件可言。由于山大沟深,道路崎岖,日常出诊就靠步行,两个月下来,路生梅的鞋底就磨出一个大大的洞。最初几年,医院实行“半医半工”,路生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修梯田、修公路,下午收工后接着到医院值夜班。下乡给病人做检查,常会被传染上虱子,奇痒难忍。
  艰难的生存条件和艰苦的工作环境考验着路生梅,但是,坚强的她选择了坚守。她说:“面对眼前的困难,我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但我从未退缩过。因为这条路是自己选的,打退堂鼓不是我的作风。”
  让路生梅决心留下来的,是两次难忘的出诊。
  一次,她赶了1个多小时夜路,来到患者家。昏暗的煤油灯下,破旧窑洞里的半边炕上没有席子,脸色苍白、披散头发的产妇坐在土袋子上,孩子已经出生,一个妇女却一直死死揪住产妇的头发,说“产妇‘血迷’(失血性休克)了,揪着头发就不会昏死过去”。这时,另一个妇女拿来黑乎乎的家用剪刀,准备给孩子剪脐带。路生梅急忙上前抢下剪刀,用自带的消毒器械为孩子断脐、包裹。“老乡们哪里懂得,因不卫生断脐引起的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在那个年代几乎是百分之百。”那一刻,路生梅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里落后的医疗条件和生育观念。
  还有一次大雪天,路生梅下乡出诊。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不到10里路摔了40多跤。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快到村口时又是下坡路,摔怕了的路生梅索性半躺着滑了下去,到病人家时几乎成了一个泥人。
  患者是个得了麻疹肺炎的孩子。经过叩诊、人工呼吸、纠正心衰等一系列治疗,孩子的病情终于稳定。路生梅刚松了口气,又有村民跑来告诉她,村里还有几个孩子得了同样的病。路生梅一下急了,果断将五六个病儿集中在一起,阻断了传染源。   那几天,路生梅就住在老乡家,对孩子们悉心医治、寸步不离。几天后,孩子们痊愈了。临走时,患儿的母亲拉住路生梅,塞给她一双千层底的棉布鞋。原来,不知何时,老乡已悄悄量了她的脚底尺寸。看着老乡因熬夜而通红的双眼,路生梅感动得说不出话。
  1984年,在向党组织递交的入党申请书里,路生梅庄严地写下了这样的承诺:“这里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我要扎根佳县,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土地。”这年,她在佳县人民医院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好像只要她站到跟前,病人和家属就放心了”
  那个年代,佳县地瘠民贫、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乡亲们小病扛,大病也扛。路生梅在校学的是儿科,当时的佳县缺医少药、医院不分科,每个医生必须掌握内、外、妇、儿、中医、针灸等多科知识,一切必须从头学起。
  可供学习的资料有限,就托人从外地买;没有上级医生,就向书本学、向老医生学;每天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没在12时前睡过觉。很快,刻苦钻研的路生梅成了医院的“多面手”。
  医院是24小时值班制,连续一周才能换班。一次,路生梅值班的第七夜,突然来了一个肠梗阻病人需要紧急手术。2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后,病人得救了,路生梅却晕倒了,她昏睡了整整一天一夜才醒过来。
  当时的佳县,乡村医疗条件很差,很多山里的患者又走不出来。路生梅得知后,就挤出时间进村入户,主动上门送医送药,足迹踏遍了佳县的山山水水。
  1970年4月的一天,佳县谭家坪村村民刘军军患上了结核性胸膜炎,父母都着急万分。路生梅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医治。“当时刘军军的病情需要穿刺,往胸腔里打药,这在门诊和家里都做不了,要住院治疗。”路生梅说。此后,刘军军在佳县人民医院住了20多天,其间路生梅一直悉心照料。直到现在,每每谈起当时的情况,刘军军还有说不尽的感激:“她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在那个年代,像刘军军这样被路生梅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人不计其数。
  佳县人民医院退休护士成医莲,与路生梅既是同事又是邻居。在成医莲的印象里,路生梅“走路可快了,像跑一样”。无论是不是路生梅本人值班,一有需要她都会随叫随到。“她从医时间长、医术又高,好像只要她站到跟前,病人和家属就放心了。”
  20世纪80年代初,路生梅先后被选派到北京协和医院和陕西省主治医师学习班进修。由于成绩突出,北京协和医院、西安儿童医院都表示愿意把她调到他们那里,老同学也劝她到香港的大医院工作。但路生梅一再选择了婉言谢绝——为了更专业、更有效地救治更多患儿,路生梅立志要为佳县医院创办小儿科。
  东奔西跑、四处筹资,小儿科终于在1983年独立分离出来,路生梅也成为医院的首任儿科主任。她提倡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处理好医生与医生、医生与护士、医护与患者的关系,把提高技术当成一项长期工作抓。为提高醫疗和护理技术,她送科里所有护士分批进修学习,资金不足时,她就自掏腰包。
  路生梅的努力很快见到成效,小儿科成为佳县医院的骨干科室。在全区小儿静脉穿刺技能大赛中,拿下了团体、个人双第一的好成绩。同行们感叹:佳县是榆林地区最穷的县,佳县医院是全区医疗条件最落后的县级医院,佳县医院小儿科却是榆林地区最好的。
  提起路生梅的医术,佳县卫生局原副局长任建平竖起大拇指:“路大夫医疗技术水平很高,儿科、中医都精通,在儿科疑难杂症方面是当时榆林的权威。”佳县人民医院儿科现任主任武艳介绍,现在儿科一有重症病人,都会请路大夫前来会诊,“我有时还带病人到她家里去会诊”。
  武艳觉得,路生梅给佳县儿科留下的不只是管理和技术,更多是切身为病人着想的情怀,是医德的传承。“我们儿科大夫现在都是随叫随到,坚持‘花小钱治大病’,少用抗生素,定时查房。这都是路大夫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武艳说。
  退休后,她的家成为了她的“临时诊所”
  在佳县工作的第三年,路生梅嫁给了佳县防疫站的一名陕北青年。凤毛麟角的名校大学生嫁给县城中专毕业的男护士,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他身上有陕北人的特质,淳朴、勤俭和善良。”路生梅说。陕北冬天寒冷,常下大雪,只要丈夫出门扫雪,会把县城大街的交通要道都扫了,还要把医院每孔窑洞前的雪也都扫了,最后才扫自己家门口的雪。路生梅的丈夫去世时,全县医疗系统所有的人都来为他送行——那个场面令路生梅感动不已。
  1999年12月,路生梅从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岗位上退休,拒绝了亲人希望她回北京安度晚年的建议,拒绝了知名医院高薪坐诊的邀请,但她没有拒绝佳县群众上门看病——佳县黑龙庙拐的两间窑洞,成为了她的临时诊所。
  临时诊所是路生梅的家。一孔正窑是既是住所又是诊所,一孔侧窑兼厨房、饭厅、子女临时住处和卫生间多功能。家中一套组合衣柜是30多年前手工打制的,炕头那方她学习和开药单用的小桌子,则是前些年邻居搬家时扔掉后她捡回来的。
  成医莲常常看见路生梅家里来往的病人和家属三五成群,“出来了,进去了,不断头”。她说,黄河对岸的山西,也有许多病人跑到佳县来找路生梅看病。
  2019年春节前,佳县人民医院和佳县中医院两家医院的负责人多次来找路生梅,邀请她重新“出山”。“孩子们都说我年龄大了,要多休息,颐养天年。但我想到了我的老师张金哲教授,99岁高龄依然坚持每周去医院坐诊,”路生梅说,“我决定向我的老师学习,每周一、三、五就到这两家医院义务轮流坐诊。”
  2020年60岁的任锦芳,8岁时患过阑尾炎,当年是路生梅帮她施行了手术。在她儿时的记忆里,路生梅是个讲着一口普通话的年轻阿姨,“声音很好听的”。自打那时起,任锦芳家人凡有大病小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路生梅。从父母到小外孙,任锦芳一家四代人都找她看过病,“找路大夫看病,咱就感觉放心”。
  患者之间的众口相传,使路生梅的医术和医德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名气也越来越大。仅退休后的22年间,路生梅每天接待义诊、咨询多则十来人次,少时也有三四人次,累计有5万余人次。
  退休后的路生梅,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她不仅练书法、学唱歌,还组建了佳县老年人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关爱老人儿童、关爱军人、关爱社会、关爱环境的志愿服务活动。
  “小路”“路姐”“路姨”“路奶奶”……如今,走在佳县街头,随时都有老乡拦住路生梅嘘寒问暖。用良心、爱心、医术治病救人,用一生无私付出与佳县百姓建立起深厚情谊的路生梅,也先后获得“共产党员标兵”“五好老干部”“感动榆林”年度人物、陕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17年荣登“中国好人榜”。
  2020年1月29日,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76岁的路生梅主动请缨战“疫”,写下铿锵有力的文字:“如果咱医院组织救援队,我要参加,无论奔赴哪里,无论生死,我都要参加,因为肩上有责任,心底有使命,因为我是中国医生。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她还拿出1万元特殊党费用于抗击疫情。
  路生梅全心全意为佳县人民服务了一辈子,从韶华到白头,把自己的青春热血都洒在了荒凉偏远的黄土高原。2021年1月,路生梅当选2020年度全国“诚信之星”。她说:“生如火花,人的一生有多少能量就释放多少能量。我继续发挥能量,做群众身边的孺子牛、老黄牛、拓荒牛。”
  (责编/黄梦怡 责校/陈小婷 来源/《黄土梅香半世芳——“三牛”精神践行者路生梅50余载守护一方百姓健康》,强晓玲、姜辰蓉、贺占军、张博令/文,新华社2021年2月28日;《路生梅:一句承诺 一生坚守》,佚名/文,人民网2021年3月6日;《疫情当前——76岁路生梅写下“请战书”》,陈静仁/文,人民网2020年1月30日;《扎根黄土高原53年的路生梅:“愿把生命留给患者”》,高晨晨/文,《北京日报》2021年2月28日;《女医生路生梅:50载韶华践行青春承诺》,孙海华/文,《中国青年报》2021年2月27日)
其他文献
“村里就我一个村医,我又是老党员,现在正是需要我的时候,我不去谁去!”  2020年,68岁  在重庆市璧山区八塘镇五龙村,每天都可以看见这样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穿着白大褂、背着药箱,脚步匆匆,奔走在田间小路上。  他就是69岁的村医董治荣,一个有着47年党龄的老党员。  2020年疫情期间,董治荣每天背着10公斤重的药箱,步行10公里,步履不停,奔走在抗疫一线。  “那几天儿子女儿每天都要给我
期刊
“救人如救火,救病如救火,大敌当前,我坐卧不宁”“一切服从领导,愿站在一线上!”  2020年,78岁  “张院长,能不能把我送到县城里?”2020年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一大早,山东莒南县坊前镇卫生院院长张健正在医院值班时,一位七旬老人急匆匆走进来,向他提出用车要求。他就是坊前镇朱梅村78岁的乡医徐恒读。  “是家里有什么事吗?”张健很诧异,因为这是徐恒读第一次向医院提出用车要求。  徐恒读
期刊
他归心似箭,四处托人,想方设法把之前订的返程机票改签到最早的27日下午,连夜赶回,准备“参战”  2020年,65岁  柴瑞霁出身中医世家,是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山西运城市中心医院原院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年过花甲的他毅然冲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埋头苦干了29天。  准备随时响应号召奔赴抗疫一线  “柴院长,听说您在外地,不忍打扰,可
期刊
他于疫情汹汹之时奔忙在抗疫一线,一个月发放中药汤剂近100万袋,并牵头编纂海外抗疫专著  78岁高龄,行医62年,他于疫情汹汹之时奔忙在抗疫一线,研药方,煎汤药,防疫情。“学中医是济世救人的”,学医时老师嘱咐的一句话,他牢记了一辈子,也做了一辈子。他就是全国唯一来自县级医院的国医大师——河南省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  “这是我第四次战‘疫’了”  位于豫西南的邓州有7个乡镇与湖北省接壤,交界线1
期刊
“作为一名医生,一名老共产党员,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是我应尽的职责。”  2020年,83岁  “国家有难,人人有责,可惜我退休了什么忙也幫不上,就把节约出来的退休工资拿出来吧,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给他们一点帮助。”2020年2月12日,惠州市中医院83岁高龄的退休医生李琼玉含泪写下这样一封捐赠信。  李琼玉,1963年毕业于广东医药学院,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惠州市中
期刊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冲在抗疫前线他用自己的一双腿、一辆车成为当地村民随叫随到的“120”  2020年,76岁  张新生,1944年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县峡江县罗田镇峡里村卫生计生室工作的他,是一名高龄的乡村医生,也是一名普通的科普志愿者。行医56年来,他一直任劳任怨地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乡村医生的初心和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新生冲在抗疫前线,为村民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期刊
“2003年抗击非典那会儿,我没参加上。  这次,高低不能把我落下。分配我干什么都可以,我以一名老党员(的身份)向组织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2020年,86岁  2020年1月26日,86岁高龄,曾任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副院长兼大庆市结核病防治所所长的张景道,向大庆市卫健委递交“请战书”,请求参战。他说:“我是党员,又有丰富的防疫经验,在非常时期就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争做打赢这场无硝烟战争的
期刊
他给出驰援湖北的三条理由:自己在武汉长大,会说武汉话;自己长期在一线工作,救治经验丰富;自己已经80岁,哪怕有意外也不算白活了  2020年,80岁  “我是湖北武汉人……我虽然老了,但身体还可以,我要去湖北武汉参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不怕病亦不怕死,为人民的利益而死重于泰山,请领导派我去戰斗!”2020年初,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80岁的退休返聘外科主任医师、已有35年党龄的李庆禄,亲手写下这封
期刊
2020年4月4日,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10时整,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在汽笛、警报的鸣响中,亿万中国人为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表示深切悼念。  在牺牲的烈士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年龄均在60岁以上——原本是退休享福的年龄,他们却毅然白衣执甲,冲上一线。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们“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冯效林:66岁倒在抗疫一线  2020年9月30日是烈士公祭日,冯鼎携
期刊
2020年2月26日,在平顶山郏县冢头镇北街村防控卡点处,一辆由老年代步车改造而成,车头系有“抗击冠状病毒宣传车”条幅、车顶绑着大喇叭的疫情防控宣传车安静地停靠在路边。然而,这辆看起来十分破旧却又颇有特点的车子,再也等不到它的主人了。  车的主人是北街村党支部委员、乡村医生姚留记。2月4日13时9分,姚留记在该村疫情防控卡点上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去世,时年68岁。这个18岁入党,从医50余载,细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