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咱医院组织救援队,我要参加,无论奔赴哪里,无论生死,我都要参加,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
“如果咱医院组织救援队,我要参加,无论奔赴哪里,无论生死,我都要参加,因为肩上有责任,心底有使命,因为我是中国医生。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2020年1月29日,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76岁高龄、退休20年的陕西省佳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老党员路生梅,毅然向她所在党支部递交了一份“请战书”,要求驰援抗击新冠疫情一线。
这份“请战书”被媒体披露后,引发了一片点赞和纷纷转载,激励了许多年轻医生主动请缨战“疫”,也温暖了在疫情之下很多群众的心。
面对疫情,她本打算听从劝告在家呆着,“但怎么都呆不住”
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路生梅就一直在想,自己要做些什么。她说:“我每天看着网上的实时数据更新,关注着各种疫情的消息:武汉告急、八方驰援、医护人员出动……我想出力,但不知道怎么出力。”
路生梅虽然退休了,但她每周仍坚持在佳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义诊,其余时间则在家里为前来看病的病人诊断。疫情暴发后,大家都劝她这段时间不要再给病人看病了,好好在家呆着保护好自己。“我本打算听从大家的善意劝告,但怎么都呆不住。”路生梅说。
路生梅以一名医者的职业敏感,意识到疫情的复杂严峻,于是向当地政府呼吁及早管控。同时,她密切关注疫情动态,不间断地通过短信、微信推送权威信息、防护常识和防疫知识。当看到环卫工人暴露在大街上作业时,她主动到县环卫所,为大家讲授“七步科学洗手法”和防护常识……
“我在网上看到有来往武汉的人员返回佳县,我就更呆不住了,我想了想,决定去两家医院的儿科和发热门诊坐诊,但不在家里接待病人了,因为家里没有防护措施,对家人、对病人、对自己都不好。”路生梅说。
在医院,路生梅带领医护人员精心开展分诊接诊,耐心指导年轻护工科学合理地进行病房消毒。她通过点点滴滴的身体力行,感召和激励着医院的医护人员。
家人对于路生梅的选择,一句劝阻的话都没说,只是嘱咐她注意安全。家人的默默支持,讓路生梅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动力。“其实,说一点儿不害怕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防护措施,不能有一丝一毫大意。”路生梅表示,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作为一名党员,在患者需要的时候,自己没有理由退缩。她说:“像钟南山院士这样高龄的医护工作者都在一线工作,我就更不能只顾自身安危而呆在家里了。”
对路生梅而言,人生中每一个抉择,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比如在新冠疫情发生后,选择请战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从而来到佳县人民医院;以及在了解了佳县医疗条件后选择为当地群众服务50余年。
1984年,在入党申请书里,路生梅庄严写下了承诺:“我要扎根佳县,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在疫情发生之前,路生梅的名字其实早已在佳县群众中口口相传。
路生梅原本是一个北京姑娘,1944年出生于北平后海西沿一座四合院里。她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和同伴在后海划过船,在长安街上为毛主席和外国元首捧过花。小时候,路生梅觉得穿白大褂“神气得很”。1963年高中毕业,路生梅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第二医学院(今首都医科大学)。按惯例,作为市属大学毕业生,路生梅被分配在北京本地工作几乎板上钉钉。当时,祖国正号召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建设大西北、服务大西南”。和所有生活在那个年代的青年一样,路生梅也毅然决然地向学校递上一份“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申请书。
1968年12月,24岁的路生梅带着行李,告别家人,只身踏上远赴陕北的列车,独自辗转坐了三天三夜火车、大卡车,才来到榆林佳县。
告别了首都舒适的生活,路生梅每晚就蜷缩在破旧窑洞里冰冷的土炕上睡觉。喝的是毛驴从山沟里驮回来的浑浊的黄河水,每人每天也只能分到一瓢生活用水。加上饮食不习惯,路生梅经常吃一顿饭要吐上几次,一个月下来就消瘦了十来斤。
当时的佳县人民医院工作环境异常艰苦,只有两排老式窑洞,4个医生2名护士,几乎没有医疗条件可言。由于山大沟深,道路崎岖,日常出诊就靠步行,两个月下来,路生梅的鞋底就磨出一个大大的洞。最初几年,医院实行“半医半工”,路生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修梯田、修公路,下午收工后接着到医院值夜班。下乡给病人做检查,常会被传染上虱子,奇痒难忍。
艰难的生存条件和艰苦的工作环境考验着路生梅,但是,坚强的她选择了坚守。她说:“面对眼前的困难,我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但我从未退缩过。因为这条路是自己选的,打退堂鼓不是我的作风。”
让路生梅决心留下来的,是两次难忘的出诊。
一次,她赶了1个多小时夜路,来到患者家。昏暗的煤油灯下,破旧窑洞里的半边炕上没有席子,脸色苍白、披散头发的产妇坐在土袋子上,孩子已经出生,一个妇女却一直死死揪住产妇的头发,说“产妇‘血迷’(失血性休克)了,揪着头发就不会昏死过去”。这时,另一个妇女拿来黑乎乎的家用剪刀,准备给孩子剪脐带。路生梅急忙上前抢下剪刀,用自带的消毒器械为孩子断脐、包裹。“老乡们哪里懂得,因不卫生断脐引起的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在那个年代几乎是百分之百。”那一刻,路生梅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里落后的医疗条件和生育观念。
还有一次大雪天,路生梅下乡出诊。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不到10里路摔了40多跤。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快到村口时又是下坡路,摔怕了的路生梅索性半躺着滑了下去,到病人家时几乎成了一个泥人。
患者是个得了麻疹肺炎的孩子。经过叩诊、人工呼吸、纠正心衰等一系列治疗,孩子的病情终于稳定。路生梅刚松了口气,又有村民跑来告诉她,村里还有几个孩子得了同样的病。路生梅一下急了,果断将五六个病儿集中在一起,阻断了传染源。 那几天,路生梅就住在老乡家,对孩子们悉心医治、寸步不离。几天后,孩子们痊愈了。临走时,患儿的母亲拉住路生梅,塞给她一双千层底的棉布鞋。原来,不知何时,老乡已悄悄量了她的脚底尺寸。看着老乡因熬夜而通红的双眼,路生梅感动得说不出话。
1984年,在向党组织递交的入党申请书里,路生梅庄严地写下了这样的承诺:“这里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我要扎根佳县,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土地。”这年,她在佳县人民医院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好像只要她站到跟前,病人和家属就放心了”
那个年代,佳县地瘠民贫、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乡亲们小病扛,大病也扛。路生梅在校学的是儿科,当时的佳县缺医少药、医院不分科,每个医生必须掌握内、外、妇、儿、中医、针灸等多科知识,一切必须从头学起。
可供学习的资料有限,就托人从外地买;没有上级医生,就向书本学、向老医生学;每天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没在12时前睡过觉。很快,刻苦钻研的路生梅成了医院的“多面手”。
医院是24小时值班制,连续一周才能换班。一次,路生梅值班的第七夜,突然来了一个肠梗阻病人需要紧急手术。2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后,病人得救了,路生梅却晕倒了,她昏睡了整整一天一夜才醒过来。
当时的佳县,乡村医疗条件很差,很多山里的患者又走不出来。路生梅得知后,就挤出时间进村入户,主动上门送医送药,足迹踏遍了佳县的山山水水。
1970年4月的一天,佳县谭家坪村村民刘军军患上了结核性胸膜炎,父母都着急万分。路生梅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医治。“当时刘军军的病情需要穿刺,往胸腔里打药,这在门诊和家里都做不了,要住院治疗。”路生梅说。此后,刘军军在佳县人民医院住了20多天,其间路生梅一直悉心照料。直到现在,每每谈起当时的情况,刘军军还有说不尽的感激:“她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在那个年代,像刘军军这样被路生梅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人不计其数。
佳县人民医院退休护士成医莲,与路生梅既是同事又是邻居。在成医莲的印象里,路生梅“走路可快了,像跑一样”。无论是不是路生梅本人值班,一有需要她都会随叫随到。“她从医时间长、医术又高,好像只要她站到跟前,病人和家属就放心了。”
20世纪80年代初,路生梅先后被选派到北京协和医院和陕西省主治医师学习班进修。由于成绩突出,北京协和医院、西安儿童医院都表示愿意把她调到他们那里,老同学也劝她到香港的大医院工作。但路生梅一再选择了婉言谢绝——为了更专业、更有效地救治更多患儿,路生梅立志要为佳县医院创办小儿科。
东奔西跑、四处筹资,小儿科终于在1983年独立分离出来,路生梅也成为医院的首任儿科主任。她提倡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处理好医生与医生、医生与护士、医护与患者的关系,把提高技术当成一项长期工作抓。为提高醫疗和护理技术,她送科里所有护士分批进修学习,资金不足时,她就自掏腰包。
路生梅的努力很快见到成效,小儿科成为佳县医院的骨干科室。在全区小儿静脉穿刺技能大赛中,拿下了团体、个人双第一的好成绩。同行们感叹:佳县是榆林地区最穷的县,佳县医院是全区医疗条件最落后的县级医院,佳县医院小儿科却是榆林地区最好的。
提起路生梅的医术,佳县卫生局原副局长任建平竖起大拇指:“路大夫医疗技术水平很高,儿科、中医都精通,在儿科疑难杂症方面是当时榆林的权威。”佳县人民医院儿科现任主任武艳介绍,现在儿科一有重症病人,都会请路大夫前来会诊,“我有时还带病人到她家里去会诊”。
武艳觉得,路生梅给佳县儿科留下的不只是管理和技术,更多是切身为病人着想的情怀,是医德的传承。“我们儿科大夫现在都是随叫随到,坚持‘花小钱治大病’,少用抗生素,定时查房。这都是路大夫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武艳说。
退休后,她的家成为了她的“临时诊所”
在佳县工作的第三年,路生梅嫁给了佳县防疫站的一名陕北青年。凤毛麟角的名校大学生嫁给县城中专毕业的男护士,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他身上有陕北人的特质,淳朴、勤俭和善良。”路生梅说。陕北冬天寒冷,常下大雪,只要丈夫出门扫雪,会把县城大街的交通要道都扫了,还要把医院每孔窑洞前的雪也都扫了,最后才扫自己家门口的雪。路生梅的丈夫去世时,全县医疗系统所有的人都来为他送行——那个场面令路生梅感动不已。
1999年12月,路生梅从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岗位上退休,拒绝了亲人希望她回北京安度晚年的建议,拒绝了知名医院高薪坐诊的邀请,但她没有拒绝佳县群众上门看病——佳县黑龙庙拐的两间窑洞,成为了她的临时诊所。
临时诊所是路生梅的家。一孔正窑是既是住所又是诊所,一孔侧窑兼厨房、饭厅、子女临时住处和卫生间多功能。家中一套组合衣柜是30多年前手工打制的,炕头那方她学习和开药单用的小桌子,则是前些年邻居搬家时扔掉后她捡回来的。
成医莲常常看见路生梅家里来往的病人和家属三五成群,“出来了,进去了,不断头”。她说,黄河对岸的山西,也有许多病人跑到佳县来找路生梅看病。
2019年春节前,佳县人民医院和佳县中医院两家医院的负责人多次来找路生梅,邀请她重新“出山”。“孩子们都说我年龄大了,要多休息,颐养天年。但我想到了我的老师张金哲教授,99岁高龄依然坚持每周去医院坐诊,”路生梅说,“我决定向我的老师学习,每周一、三、五就到这两家医院义务轮流坐诊。”
2020年60岁的任锦芳,8岁时患过阑尾炎,当年是路生梅帮她施行了手术。在她儿时的记忆里,路生梅是个讲着一口普通话的年轻阿姨,“声音很好听的”。自打那时起,任锦芳家人凡有大病小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路生梅。从父母到小外孙,任锦芳一家四代人都找她看过病,“找路大夫看病,咱就感觉放心”。
患者之间的众口相传,使路生梅的医术和医德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名气也越来越大。仅退休后的22年间,路生梅每天接待义诊、咨询多则十来人次,少时也有三四人次,累计有5万余人次。
退休后的路生梅,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她不仅练书法、学唱歌,还组建了佳县老年人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关爱老人儿童、关爱军人、关爱社会、关爱环境的志愿服务活动。
“小路”“路姐”“路姨”“路奶奶”……如今,走在佳县街头,随时都有老乡拦住路生梅嘘寒问暖。用良心、爱心、医术治病救人,用一生无私付出与佳县百姓建立起深厚情谊的路生梅,也先后获得“共产党员标兵”“五好老干部”“感动榆林”年度人物、陕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17年荣登“中国好人榜”。
2020年1月29日,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76岁的路生梅主动请缨战“疫”,写下铿锵有力的文字:“如果咱医院组织救援队,我要参加,无论奔赴哪里,无论生死,我都要参加,因为肩上有责任,心底有使命,因为我是中国医生。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她还拿出1万元特殊党费用于抗击疫情。
路生梅全心全意为佳县人民服务了一辈子,从韶华到白头,把自己的青春热血都洒在了荒凉偏远的黄土高原。2021年1月,路生梅当选2020年度全国“诚信之星”。她说:“生如火花,人的一生有多少能量就释放多少能量。我继续发挥能量,做群众身边的孺子牛、老黄牛、拓荒牛。”
(责编/黄梦怡 责校/陈小婷 来源/《黄土梅香半世芳——“三牛”精神践行者路生梅50余载守护一方百姓健康》,强晓玲、姜辰蓉、贺占军、张博令/文,新华社2021年2月28日;《路生梅:一句承诺 一生坚守》,佚名/文,人民网2021年3月6日;《疫情当前——76岁路生梅写下“请战书”》,陈静仁/文,人民网2020年1月30日;《扎根黄土高原53年的路生梅:“愿把生命留给患者”》,高晨晨/文,《北京日报》2021年2月28日;《女医生路生梅:50载韶华践行青春承诺》,孙海华/文,《中国青年报》2021年2月27日)
“如果咱医院组织救援队,我要参加,无论奔赴哪里,无论生死,我都要参加,因为肩上有责任,心底有使命,因为我是中国医生。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2020年1月29日,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76岁高龄、退休20年的陕西省佳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老党员路生梅,毅然向她所在党支部递交了一份“请战书”,要求驰援抗击新冠疫情一线。
这份“请战书”被媒体披露后,引发了一片点赞和纷纷转载,激励了许多年轻医生主动请缨战“疫”,也温暖了在疫情之下很多群众的心。
面对疫情,她本打算听从劝告在家呆着,“但怎么都呆不住”
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路生梅就一直在想,自己要做些什么。她说:“我每天看着网上的实时数据更新,关注着各种疫情的消息:武汉告急、八方驰援、医护人员出动……我想出力,但不知道怎么出力。”
路生梅虽然退休了,但她每周仍坚持在佳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义诊,其余时间则在家里为前来看病的病人诊断。疫情暴发后,大家都劝她这段时间不要再给病人看病了,好好在家呆着保护好自己。“我本打算听从大家的善意劝告,但怎么都呆不住。”路生梅说。
路生梅以一名医者的职业敏感,意识到疫情的复杂严峻,于是向当地政府呼吁及早管控。同时,她密切关注疫情动态,不间断地通过短信、微信推送权威信息、防护常识和防疫知识。当看到环卫工人暴露在大街上作业时,她主动到县环卫所,为大家讲授“七步科学洗手法”和防护常识……
“我在网上看到有来往武汉的人员返回佳县,我就更呆不住了,我想了想,决定去两家医院的儿科和发热门诊坐诊,但不在家里接待病人了,因为家里没有防护措施,对家人、对病人、对自己都不好。”路生梅说。
在医院,路生梅带领医护人员精心开展分诊接诊,耐心指导年轻护工科学合理地进行病房消毒。她通过点点滴滴的身体力行,感召和激励着医院的医护人员。
家人对于路生梅的选择,一句劝阻的话都没说,只是嘱咐她注意安全。家人的默默支持,讓路生梅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动力。“其实,说一点儿不害怕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防护措施,不能有一丝一毫大意。”路生梅表示,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作为一名党员,在患者需要的时候,自己没有理由退缩。她说:“像钟南山院士这样高龄的医护工作者都在一线工作,我就更不能只顾自身安危而呆在家里了。”
对路生梅而言,人生中每一个抉择,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比如在新冠疫情发生后,选择请战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从而来到佳县人民医院;以及在了解了佳县医疗条件后选择为当地群众服务50余年。
1984年,在入党申请书里,路生梅庄严写下了承诺:“我要扎根佳县,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在疫情发生之前,路生梅的名字其实早已在佳县群众中口口相传。
路生梅原本是一个北京姑娘,1944年出生于北平后海西沿一座四合院里。她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和同伴在后海划过船,在长安街上为毛主席和外国元首捧过花。小时候,路生梅觉得穿白大褂“神气得很”。1963年高中毕业,路生梅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第二医学院(今首都医科大学)。按惯例,作为市属大学毕业生,路生梅被分配在北京本地工作几乎板上钉钉。当时,祖国正号召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建设大西北、服务大西南”。和所有生活在那个年代的青年一样,路生梅也毅然决然地向学校递上一份“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申请书。
1968年12月,24岁的路生梅带着行李,告别家人,只身踏上远赴陕北的列车,独自辗转坐了三天三夜火车、大卡车,才来到榆林佳县。
告别了首都舒适的生活,路生梅每晚就蜷缩在破旧窑洞里冰冷的土炕上睡觉。喝的是毛驴从山沟里驮回来的浑浊的黄河水,每人每天也只能分到一瓢生活用水。加上饮食不习惯,路生梅经常吃一顿饭要吐上几次,一个月下来就消瘦了十来斤。
当时的佳县人民医院工作环境异常艰苦,只有两排老式窑洞,4个医生2名护士,几乎没有医疗条件可言。由于山大沟深,道路崎岖,日常出诊就靠步行,两个月下来,路生梅的鞋底就磨出一个大大的洞。最初几年,医院实行“半医半工”,路生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修梯田、修公路,下午收工后接着到医院值夜班。下乡给病人做检查,常会被传染上虱子,奇痒难忍。
艰难的生存条件和艰苦的工作环境考验着路生梅,但是,坚强的她选择了坚守。她说:“面对眼前的困难,我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但我从未退缩过。因为这条路是自己选的,打退堂鼓不是我的作风。”
让路生梅决心留下来的,是两次难忘的出诊。
一次,她赶了1个多小时夜路,来到患者家。昏暗的煤油灯下,破旧窑洞里的半边炕上没有席子,脸色苍白、披散头发的产妇坐在土袋子上,孩子已经出生,一个妇女却一直死死揪住产妇的头发,说“产妇‘血迷’(失血性休克)了,揪着头发就不会昏死过去”。这时,另一个妇女拿来黑乎乎的家用剪刀,准备给孩子剪脐带。路生梅急忙上前抢下剪刀,用自带的消毒器械为孩子断脐、包裹。“老乡们哪里懂得,因不卫生断脐引起的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在那个年代几乎是百分之百。”那一刻,路生梅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里落后的医疗条件和生育观念。
还有一次大雪天,路生梅下乡出诊。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不到10里路摔了40多跤。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快到村口时又是下坡路,摔怕了的路生梅索性半躺着滑了下去,到病人家时几乎成了一个泥人。
患者是个得了麻疹肺炎的孩子。经过叩诊、人工呼吸、纠正心衰等一系列治疗,孩子的病情终于稳定。路生梅刚松了口气,又有村民跑来告诉她,村里还有几个孩子得了同样的病。路生梅一下急了,果断将五六个病儿集中在一起,阻断了传染源。 那几天,路生梅就住在老乡家,对孩子们悉心医治、寸步不离。几天后,孩子们痊愈了。临走时,患儿的母亲拉住路生梅,塞给她一双千层底的棉布鞋。原来,不知何时,老乡已悄悄量了她的脚底尺寸。看着老乡因熬夜而通红的双眼,路生梅感动得说不出话。
1984年,在向党组织递交的入党申请书里,路生梅庄严地写下了这样的承诺:“这里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我要扎根佳县,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土地。”这年,她在佳县人民医院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好像只要她站到跟前,病人和家属就放心了”
那个年代,佳县地瘠民贫、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乡亲们小病扛,大病也扛。路生梅在校学的是儿科,当时的佳县缺医少药、医院不分科,每个医生必须掌握内、外、妇、儿、中医、针灸等多科知识,一切必须从头学起。
可供学习的资料有限,就托人从外地买;没有上级医生,就向书本学、向老医生学;每天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没在12时前睡过觉。很快,刻苦钻研的路生梅成了医院的“多面手”。
医院是24小时值班制,连续一周才能换班。一次,路生梅值班的第七夜,突然来了一个肠梗阻病人需要紧急手术。2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后,病人得救了,路生梅却晕倒了,她昏睡了整整一天一夜才醒过来。
当时的佳县,乡村医疗条件很差,很多山里的患者又走不出来。路生梅得知后,就挤出时间进村入户,主动上门送医送药,足迹踏遍了佳县的山山水水。
1970年4月的一天,佳县谭家坪村村民刘军军患上了结核性胸膜炎,父母都着急万分。路生梅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医治。“当时刘军军的病情需要穿刺,往胸腔里打药,这在门诊和家里都做不了,要住院治疗。”路生梅说。此后,刘军军在佳县人民医院住了20多天,其间路生梅一直悉心照料。直到现在,每每谈起当时的情况,刘军军还有说不尽的感激:“她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在那个年代,像刘军军这样被路生梅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人不计其数。
佳县人民医院退休护士成医莲,与路生梅既是同事又是邻居。在成医莲的印象里,路生梅“走路可快了,像跑一样”。无论是不是路生梅本人值班,一有需要她都会随叫随到。“她从医时间长、医术又高,好像只要她站到跟前,病人和家属就放心了。”
20世纪80年代初,路生梅先后被选派到北京协和医院和陕西省主治医师学习班进修。由于成绩突出,北京协和医院、西安儿童医院都表示愿意把她调到他们那里,老同学也劝她到香港的大医院工作。但路生梅一再选择了婉言谢绝——为了更专业、更有效地救治更多患儿,路生梅立志要为佳县医院创办小儿科。
东奔西跑、四处筹资,小儿科终于在1983年独立分离出来,路生梅也成为医院的首任儿科主任。她提倡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处理好医生与医生、医生与护士、医护与患者的关系,把提高技术当成一项长期工作抓。为提高醫疗和护理技术,她送科里所有护士分批进修学习,资金不足时,她就自掏腰包。
路生梅的努力很快见到成效,小儿科成为佳县医院的骨干科室。在全区小儿静脉穿刺技能大赛中,拿下了团体、个人双第一的好成绩。同行们感叹:佳县是榆林地区最穷的县,佳县医院是全区医疗条件最落后的县级医院,佳县医院小儿科却是榆林地区最好的。
提起路生梅的医术,佳县卫生局原副局长任建平竖起大拇指:“路大夫医疗技术水平很高,儿科、中医都精通,在儿科疑难杂症方面是当时榆林的权威。”佳县人民医院儿科现任主任武艳介绍,现在儿科一有重症病人,都会请路大夫前来会诊,“我有时还带病人到她家里去会诊”。
武艳觉得,路生梅给佳县儿科留下的不只是管理和技术,更多是切身为病人着想的情怀,是医德的传承。“我们儿科大夫现在都是随叫随到,坚持‘花小钱治大病’,少用抗生素,定时查房。这都是路大夫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武艳说。
退休后,她的家成为了她的“临时诊所”
在佳县工作的第三年,路生梅嫁给了佳县防疫站的一名陕北青年。凤毛麟角的名校大学生嫁给县城中专毕业的男护士,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他身上有陕北人的特质,淳朴、勤俭和善良。”路生梅说。陕北冬天寒冷,常下大雪,只要丈夫出门扫雪,会把县城大街的交通要道都扫了,还要把医院每孔窑洞前的雪也都扫了,最后才扫自己家门口的雪。路生梅的丈夫去世时,全县医疗系统所有的人都来为他送行——那个场面令路生梅感动不已。
1999年12月,路生梅从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岗位上退休,拒绝了亲人希望她回北京安度晚年的建议,拒绝了知名医院高薪坐诊的邀请,但她没有拒绝佳县群众上门看病——佳县黑龙庙拐的两间窑洞,成为了她的临时诊所。
临时诊所是路生梅的家。一孔正窑是既是住所又是诊所,一孔侧窑兼厨房、饭厅、子女临时住处和卫生间多功能。家中一套组合衣柜是30多年前手工打制的,炕头那方她学习和开药单用的小桌子,则是前些年邻居搬家时扔掉后她捡回来的。
成医莲常常看见路生梅家里来往的病人和家属三五成群,“出来了,进去了,不断头”。她说,黄河对岸的山西,也有许多病人跑到佳县来找路生梅看病。
2019年春节前,佳县人民医院和佳县中医院两家医院的负责人多次来找路生梅,邀请她重新“出山”。“孩子们都说我年龄大了,要多休息,颐养天年。但我想到了我的老师张金哲教授,99岁高龄依然坚持每周去医院坐诊,”路生梅说,“我决定向我的老师学习,每周一、三、五就到这两家医院义务轮流坐诊。”
2020年60岁的任锦芳,8岁时患过阑尾炎,当年是路生梅帮她施行了手术。在她儿时的记忆里,路生梅是个讲着一口普通话的年轻阿姨,“声音很好听的”。自打那时起,任锦芳家人凡有大病小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路生梅。从父母到小外孙,任锦芳一家四代人都找她看过病,“找路大夫看病,咱就感觉放心”。
患者之间的众口相传,使路生梅的医术和医德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名气也越来越大。仅退休后的22年间,路生梅每天接待义诊、咨询多则十来人次,少时也有三四人次,累计有5万余人次。
退休后的路生梅,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她不仅练书法、学唱歌,还组建了佳县老年人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关爱老人儿童、关爱军人、关爱社会、关爱环境的志愿服务活动。
“小路”“路姐”“路姨”“路奶奶”……如今,走在佳县街头,随时都有老乡拦住路生梅嘘寒问暖。用良心、爱心、医术治病救人,用一生无私付出与佳县百姓建立起深厚情谊的路生梅,也先后获得“共产党员标兵”“五好老干部”“感动榆林”年度人物、陕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17年荣登“中国好人榜”。
2020年1月29日,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76岁的路生梅主动请缨战“疫”,写下铿锵有力的文字:“如果咱医院组织救援队,我要参加,无论奔赴哪里,无论生死,我都要参加,因为肩上有责任,心底有使命,因为我是中国医生。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她还拿出1万元特殊党费用于抗击疫情。
路生梅全心全意为佳县人民服务了一辈子,从韶华到白头,把自己的青春热血都洒在了荒凉偏远的黄土高原。2021年1月,路生梅当选2020年度全国“诚信之星”。她说:“生如火花,人的一生有多少能量就释放多少能量。我继续发挥能量,做群众身边的孺子牛、老黄牛、拓荒牛。”
(责编/黄梦怡 责校/陈小婷 来源/《黄土梅香半世芳——“三牛”精神践行者路生梅50余载守护一方百姓健康》,强晓玲、姜辰蓉、贺占军、张博令/文,新华社2021年2月28日;《路生梅:一句承诺 一生坚守》,佚名/文,人民网2021年3月6日;《疫情当前——76岁路生梅写下“请战书”》,陈静仁/文,人民网2020年1月30日;《扎根黄土高原53年的路生梅:“愿把生命留给患者”》,高晨晨/文,《北京日报》2021年2月28日;《女医生路生梅:50载韶华践行青春承诺》,孙海华/文,《中国青年报》2021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