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问津模式”

来源 :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陆续收到天津问津书院理事长王振良先生寄赠的《问津文库》和《问津》杂志,如果没有记错,文库已出了将近60种,而杂志也已编印至50期了。每次收到沉甸甸的邮件,心中总不免由衷地赞叹,还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像天津这样,依托民间的力量,通过系统地编印系列著述,将其城市的传统文化立体式地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扎根于津沽大地,致力于城市文脉的追寻与弘扬。如果留意会发现,在每一本“问津”系列图书的封底都写着一句“追寻津沽记忆,守望文化家园”,这正是津沽文化守望者孜孜不倦于乡邦文化研究的宗旨所在。
  三年前,著名学者陈子善先生在一次会议上说,运行才两年不到的天津问津书院的运作模式“已經形成了一种范式”。又三年过去了,经过前后五年的不断摸索,可以说天津问津书院的运作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已经形成了地方文化研究中的一种“问津模式”。
  “问津模式”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地方文化的研究、传承与推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是能够保持地域性与学术性的契合,彼此生发,相得益彰。津沽文化是“问津模式”产生的深厚土壤,地域性特征是“问津模式”的底色和是亮色,但如何让由此形成的成果保持较高的学术水准和价值,则颇不容易做到。这既考验参与者的研究水平,也取决于主事者的学术眼光。天津作为直辖市,人才荟萃,诸多高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稳定的研究者队伍。更为可贵的是,天津问津书院发现了一批活跃于民间的草根学人,在学院与民间之间以各种方式搭建起了交流的平台,实现了研究方法与内容的互补。
  二是公益旗帜下的官扶民办及资源的有效整合。2012年7月,天津市的主要负责同志到河北区调研,提出要利用公园资源,建设高品位的城市书吧,并希望河北区能率先试点。此时天津问津书院的赞助者天津巷肆创意产业园也有意在其园区设立书吧,作为打造企业文化的载体。与此同时王振良先生个人亦有创办一个民办书院的想法,于是风云际会,三方一拍即合。此后,在政策、资金、核心人物均齐备的情况下,一个可以做事的平台就这样搭建起来。随着平台的出现,一群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就闻声聚拢而来,再加上媒体、出版社等资源的加盟,天津问津书院的运行日渐成熟。
  三是重点围绕书香社会营造和天津文史研究开展活动,实现二者的有机联动。为此天津问津书院最早开设了公益书吧双槐书屋,免费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社区居民和学生。还于2015年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全国爱书人云集天津,就读书、藏书、阅读推广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同时开设天津地方文献中心雅雨堂,资料数量稳步增长,藏书量已达四千余册。以天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问津讲坛每月定期举行,不仅形成了稳定的听众队伍,还将与讲座有关的文章编成《三津谭往》系列,每年一册,至今已出版三大册。每年还有一次问津学术年会,已成功举办多次,成为天津历史文化研究者期盼的盛会,根据年会编印的论文集《九河寻真》也已出版了厚厚的三大册。
  天津问津书院仅仅花了五年时间就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实属不易。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问津模式”的发展自始至终存在着瓶颈。比如作为公益组织的书院不具备自身任何的造血功能,经费几乎完全依赖企业的赞助。这就有必要加大政府的投入,从资金、政策甚至制度等方面给予像天津问津书院这样的公益组织更加有力的保障。
  (作者系桐乡市技师学院教师、阅读推广人)
其他文献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成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坚持“一个统领”、打造“三型集团”的战略部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以坚持内容建设、内容创新为核心,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书香中国”和“北京阅读季”读书活动的号召,按照“北京阅读季”的推广模式,结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实际情况和优势,举办了系列活动。活动受到了出版业界、新闻媒体的
期刊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创办到今年已经40年了。40年来,《中国大百科全书》已先后出版两版,现在还在继续编纂第三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作为国家重大出版工程,以严谨专业的学术水准、权威准确的条目内容,在读者中赢得了良好口碑,在市场上形成了知名品牌,成为文化出版工作的一面旗帜,也成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贡献。为纪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成立40周年,本刊特制作了一个专题,并对该
期刊
6月30日,由人民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办公室、新阅读杂志社承办,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东方歌舞团)、中国戏曲学院协办的“凝聚推动全民阅读的力量”人民出版社读书会阅读推广大会在京隆重召开。大会揭晓了“阅读推广优秀合作机构”“阅读之星”“阅读推广优秀名家”的获奖名单并给予表彰。  本次阅读推广大会以“凝聚推动全民阅读的力量”为主题,旨在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
期刊
2018年7月19日,第二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在深圳拉开帷幕,本届书博会秉持展、销、阅相结合的办展精神,着力将主会场打造成一个汇集中国出版业成果、成就的展销平台。凸显“时代主题”“融合发展”“全民阅读”“现场交易”“科技含量”“知识关爱”“绿色节俭”“展会联运”等亮点。书博会设置一个主会场,五个分会场面向市民优惠售书,并开通了香港与深圳之间的巴士,方便与此间召开的香港书展
期刊
2014年以来,由中国期刊协会、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组委会、北京蔚蓝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承办的“勉学书屋”公益项目,已在湖北省红安县、襄阳市和宜昌市革命老区的中小学校、图书馆里建立了27所“勉学书屋”阅览室,捐赠图书、期刊及电子出版物共380万元码洋。这个项目不仅为革命老区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提供了书籍和场地,也为关注老区发展的组织和各界爱心人士搭起了一个公益平台。为了解老区少
期刊
天津的问津书院,初创于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由长芦盐运使卢见曾倡建,报直隶总督方观承、长芦盐政高恒批准,盐商查为义捐旧宅助成。卢见曾取“汛海问津”之义为书院命名。光绪二十六年(1900),书院毁于八国联军炮火。问津书院是古代天津建筑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社会影响最广的教育机构。  今天重建的天津问津书院在探索实践中成为“民办公助”性质的公共文化机构,却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天津问津书院和河北区
期刊
不知不觉中,天津问津书院已走过了第五个年头。至今,天津问津书院揭牌剪彩仪式的场景,仍深存于我脑海之中。当我从问津学人侯福志先生的博客里知道著名学者冯骥才先生应邀为书院揭牌时,我的心为一个文化载体的诞生欢呼雀跃;当看到天津问津书院学者云集,理事长王振良先生气宇轩昂、信心满怀的样子时,我心里又浮过一丝忧虑:从古至今,受传统私塾文化的影响,华夏大地的书院多如牛毛,多数书院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天津问津
期刊
地域文化研究和文化机制的关系是个大题目,是理论文章喜欢涉及的话题,但地域文化理论并没有催生有效的文化机制,而实践中产生的文化机制又不能被理论研究者所关注,因此地域文化的实践和研究基本是脱节的。脱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落后于理论,二是实践超越了理论。这里只谈后者。  地域文化需要传承,但传承必须要建立在有效的研究之上,而有效的研究又必须依托一个学术平台来展示和传播。以往的地域文化理论,多着重于研
期刊
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的天津问津书院,如今已成为天津市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2018年4月,天津问津书院被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评为全国“全民阅读优秀推广机构”。国内学人先后撰文近300篇,对天津问津书院的运作模式和活动实绩进行评介、推广与研究。  天津的问津书院,初创于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最初由长芦盐运使卢见曾(号雅雨)倡建,报直隶总督方观承、长芦盐政高恒批准,盐商查为义捐旧宅助成。卢见曾取“汛海
期刊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自1978年成立至今40周年了。它是为《中国大百科全书》而生,40年来,也是围绕着《中国大百科全书》而发展,而繁荣。2011年,国务院立项,实施《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工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回忆《中国大百科全书》发展的历史,我还是缘分不浅。第二版立项前,我作为新闻出版署分管出版的图书司司长,曾和百科社的同志一起去国务院秘书局说明工程的意义和我们的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