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明慈爱,造福一方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waigu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青选(1818-1898)是一位清代地方官,初名万启甸,字泉甫,一生仕宦时间长达四十余年,三任淮安府清河县(现淮安市淮阴区)知县,官至淮安知府。万青选是周恩来总理的外祖父。纵观万青选一生,他是位两袖清风、才干卓著、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员,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历史世界。

两袖清风


  万青选为官期间,自奉节儉,自己种植蔬菜、养殖家禽,以供家庭日常吃食,平日步行上堂,外出办事多不坐轿。地方志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咸丰十一年(1861),清廷派副将陈国瑞围剿捻军。清兵过清河时,向万青选索要军粮,万青选对日:“市墟无处得米,我举家数十人皆食粥。”陈国瑞不信,闯入厨房一看果然如此。第二日,陈国瑞拜曰:“我遍访百姓悉称君廉明慈爱,真大好官,请以兄事君。”另据史料记载,万青选赴苏南做官时,为了不牵扯是非,从不带家眷赴任,早起晚睡处理公务,日常生活极为简约。
  万青选任清河知县后,考虑到捻军多次袭扰淮安,造成百姓流离、市井萧条,对于已被烧毁的官衙,万青选没有像其他知县那样,筹措经费再盖一座,因为这样会让已经遭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平添更多的负担。万青选用最少的官家经费租赁清河老百姓的民舍作为平常办公的官署。
  任淮安府同知时,万青选分管水利。在选择官署的位置时,漕督大吏等官员都选择在既有坚厚城池保护又有舒适生活保障的清江浦城内,唯独万青选没有这样选择,而是与兵士们一起驻守在城外的土圩堤坝上。
  史志对这一系列事情的记载,体现了万青选是个廉洁奉公、体恤百姓的官员。

才能卓著


  万青选被清河地方志称为“清河三青天”之一,其为政建树则为“三青天”之首。万青选一生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做了近四十年地方官。他从师爷、主簿做起,经历了从军征战、治理河道、统管府县等多个职位的锻炼,每任一职,皆能干出成绩来,现代学者张震南在《淮阴风土记》中称赞万青选为“循吏”。
  万家治水代有传人,从万青选的父辈至子孙大都从事过河道治理,万青选一生的多数光阴也是从事运河管治。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宜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万青选的精明强干:“有一年黄河水上涨迅速,眼看就要淹没堤坝,大家十分惊恐。于是前去请教万青选。万青选让他们去河中舀一瓢水过来。他仔细观察了一番瓢中的水,又闻了闻水的气味,然后说大家不必担心,三天以后水就会退去。三天后,水果然退去,从此万青选名震乡里。”此事系万家后人对周秉宜的当面叙述,虽无其他史料证实,但万青选了解水情、谙熟疏浚方法,却是有史料证明的。
  万青选在任南河主簿、山阳外河主簿时就参与了治理黄河南徙的工作。他勘察黄河故道后,向上级提出“自郑州河决全黄下注洪泽湖,淮阳各工久溃,其祸延及里下河,奏请开侍家坞各河就近人海,拓展张福口引河,开新窑河入吴城七堡,复浚杨庄以下旧黄河,让洪泽湖水畅流人海,淮扬各工即可保全”。上级采纳之后,果然很有成效。
  万青选在淮安为官时,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工程,即在运河两岸修筑土圩。吴昆田在《漱六山房札记》中记载:“去秋(即咸丰十一年)万邑侯莅任,始议筑围。招集人夫昼夜兴筑,汰黄堤上新土尺余。”万青选筑的土圩,周回二十余里,既让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了安居乐业的处所,又让淮水之戾患得到了解决,同时又可以抵御捻军的进攻,可谓一举三得。
  清代的清河县是河道和漕运事务的重地,机构、人员、事务汇集于此,官比民多,利益瓜葛多、是非诉讼也多。多数知县不太善于处理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容易引起官民、兵民、民众之间的纠纷。万青选治理清河的思路,很重要的一条是“以和洽舆情为本”,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回应老百姓的诉求与愿望。万青选每遇疑狱,“必详审再四核实”,对疑案做周密调查,务必详细谨慎,再三再四核实后才做出判决。这在古代县官中实属少见。
  地方志对万青选的治理效果给予了很高评价,称之为“可以旦夕之治也”,随着社会的安定,乡野民风也大为改观。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曾记录周总理开家庭会议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外祖父万青选在淮阴(清河)县做知事及淮安知府30年,没有出过错,没有被裁下来,一般人都称赞他。”

百姓爱戴


  万青选曾在江南任官,这段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江南的富庶繁华、农耕技术的先进、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以及水网密布、水利和航运的发达,促使他回到苏北以后作出规划和部署,把江南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理念传授给当地百姓。他“劝导棉桑,刊为图说,传示通邑”,“设局募工教以蚕绩之法,而除其累赋,民怀其德久而化之”。很快,淮阴的石码头“户户闻织机声”,黎民百姓得到了实惠,推动了清河县的经济发展。万青选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方。
  光绪年间,江浦共有二十三任知县,万青选是第二任,在这些知县中,他是出类拔萃的一位。江浦志书唯独对万青选作了政绩介绍:“旧有科派马草弊政,甫下车即申请裁草,勒石永禁,民德之。城内河房沟久塞,两岸民居半为沮洳,青选捐廉疏浚。时浦口兴复同文书院,经费苦绌,适有充公房基田亩洲产三顷,先后拨给为膏火资,通评立案,士林歌颂焉。”他制止乱摊派,疏浚河道,资助办学,因而“民德之”“士林歌颂焉”,可见当地百姓对他的感激和敬仰。
  在江浦任知县后,万青选第三次任清河知县。一年秋天,清河县遭受天灾,“道馑相望,值岁大祲”,万青选主动上书给驻节淮安府城的漕运总督文彬,请求设厂施粥,赈济灾民,最终救活十万民众。
  万青选卒后十余年,由于他为官廉洁公正,体恤百姓,清河县民众牒请官府批准祭祀,淮安府在越河街的堤坝旁建祠,当地民众恭称之为“万公祠”。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1月17日,有删改)
其他文献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寒夜》  茶,是中国人生活中熟悉的陌生人。熟悉,体现在对茶已是司空见惯。陌生,则是指对茶的参与度其实很低。  一般人家里的茶,多是亲朋好友送的。赶上身边有爱喝茶的人,也可以蹭一口。饭馆的茶水,大多是免费赠送,这连点单的环节都省略了。至于喝茶的讲究和門道,大多数人就不了解了。  只有一件茶事,几乎所有人都深度参与
期刊
春秋时期的齐国出了两位著名的“辅臣”,前者为管仲,后者为晏婴。管仲辅佐齐桓公,使其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晏婴一生经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世,显名于诸侯,博得了“管晏”合称的美誉,司马迁写《史记》时,也将二人合传,取名“管晏列传”。上一期我们介绍了管仲,本期我们谈谈晏婴这个人物。司马迁为什么愿做晏子的奴仆?  晏婴,字平仲(一说字仲,谥号为平),莱地夷维(今山东高密)人,生活于春秋末期,大约与孔子
期刊
隶书是汉代的主要书体,但不是唯一的书体,在符玺(符信、符契、印章)、幡信(官号、职衔、旗帜)、题署(匾额、碑额)、瓦当等方面还使用篆书。从文化角度来说,篆书形式上的浓缩,有利于在方寸之间表现抽象的审美意识;制作工艺上的实用,有利于篆刻印章表现“取信”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篆书在有限的空间里有着装饰与排列的优势,这是隶书、楷书等无法与之抗衡的,因而篆书在这些方面始终处于独占—方的地位,并—直延续下来。 
期刊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齐己的《早梅》,以清丽的语言,诗意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质朴的风韵,以此寄托诗人的远大志向。这首诗清润素雅,含蓄隽永,鲜明地突出了腊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意境深远。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诗人对未来的无比向往,以及高远的人生抱负。他说,假以时日,我定能成大器,如同早发的腊梅那样,
期刊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轶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力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驰,犹时有衔橛之变,而况涉乎蓬蒿,驰乎丘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
期刊
重读完《傅雷家书》,依然慨叹不已,看看人家是怎么当父母的,感觉自己的学识、格局和境界远远达不到,但是,为人父母的人,心却是相通的。  傅雷先生同儿子谈音乐,谈艺术,谈成长,谈情绪起落,谈为人处世,谈状态低沉,談选择老师,谈生活细节,谈相亲择偶,谈夫妻相处之道……什么都谈。那时,电话没有普及,只能写信,辗转很久才能收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漫长,却有手书的温度,留存下来,惠及很多人。  即使那些谈
期刊
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  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白居易诗集校注》卷二0)【赏析】  仲夏时,读到白居易的招饮诗“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心里还奇怪,他焉能如此别出心裁,自己不耐热,欲夜饮消暑,为“勾引”友人来陪,尽将林中风声拟雨,将月下沙色拟霜。想来,此般妙拟再加上
期刊
方舆之内,山陬海澨,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或隐弗章。即章矣,近之人习用之,以为泽居之鱼鳖、山居之麋鹿也,远之人逖闻之,以为逾汶之貉、逾淮之橘也,坐是两者弗获相通焉。  余不佞独持迂论,以为能相通者什九,不者什一。人人务相通,即世可无虑不足,民可无道殣。或嗤笑之,固陋之心,终不能移。每闻他方之产可以利济人者,往往欲得而艺之,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耕获菑畲,时时利赖其用,以此持论颇益坚。  岁戊申
期刊
说到近几年学界关注的丝绸之路史研究,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蚕”。新近考古发现告诉我们,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创造者已经开始利用“蚕”这种生物的生存特性来织造丝绸。考古学者发现了蚕茧的遗存,以“蚕”为表现对象的工艺制品也有了实物发现。比较精美的鎏金铜蚕,出土于汉代遗址。汉代是丝绸业取得历史性进步的时期。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正是中原文化向域外传播的标志性事件。到了西汉中晚期,丝织品在这一东西
期刊
《秦记》是秦国的史书。太史公撰《史记》,采用了许多《秦记》提供的历史记录。其中有很多详密的社会信息、新鲜的文化逸闻、生动的人物肖像、精彩的历史片段。分析《史记》和《秦记》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史记》的史学背景和资料渊源,更加真切地认识这部伟大史学名著的文化品质。一、秦始皇不焚《秦记》  秦始皇时代推行政治强权和文化专制政策的最突出表现,就是焚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对于是否实行封建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