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历史教师参与课程设计的几点思考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设计是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间的桥梁。传统的课程设计由教育行政人员、课程专家、学者研发,处于理性状态,新课程改革把一线教师推向前沿,强调师生的个性发展。如何设计才能推进新课改、有利于教学操作是每个教师都不可回避的问题,历史教师应注重进行课程设计。
  关键词: 历史教师 课程设计 理论基础 实施程序
  课程设计是课程理论在应用层面上的必然过程,它是课程自身价值呈现的载体,对教学具有趋向性、引导性。课改是时代发展的需要,20世纪初期,轰动一时的美国课程改革运动,提出了课程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实证性原则,依据当时的“课程发展”、“社会”、“生活”等需要,首先明确了课程发展的目标,确定了研究课题,其次对各学派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了不同的课程设计方案。课程设计的主体必须能够展现体现其必需的价值取向,对课程内容中涉及要素的确定、排序会展现出其特定的效果。鉴于此,我国历次课改,教育行政的指令性发挥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其课程设计权往往不是很民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谁来设计课程、怎样设计课程,一线教师(或教师集体)取得了一定的发言权,成为课程设计的主体。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有一定的实践基础,方案更有利于学生的文化和个性发展,新型课程模式会更具有实用性。历史学科也不例外,每一个历史教师(或教师群体)都有必要准确诊断、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为探索新型的历史学科的课程设计做工作。下面我就历史科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程序结合一线教学感受谈谈思考。
  一、历史教师应理解课程设计的内涵和外延
  课程设计主要解决课程论的思想内容如何转化为教学实践的问题。学术界对其概念说法不一,一般都从四个层次理解。层次一思考的是开设哪些领域课程的问题;层次二思考的是在此领域课程中的课程行为和课程产品的问题;层次三思考的是具体到一门学科的课程设计的层面问题;层次四思考的是教师的整体教学设计的问题。一般认为,面对历史教师教学行为的课程设计层面主要包括内容的设计和活动的设计。笔者认为,历史教师的课程设计不单单是教什么,怎么教的设计,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历史教师在拿到课程标准后,实施课程之前,对历史课程标准的解读,即历史教师根据历史学科特点自拟一些预期生成目标也是属于课程设计的范畴。历史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从整体的观念出发,即使只有一个单元的课程设计,也要时刻考虑到教育目标,分析学生的特点,分析社会的需求等,而在教学设计中,如果教师只是把精力投放在活动的设计上,仅对教学内容做思考和变更,就会使课程设计大打折扣。
  二、历史教师应成为课程设计的主力军
  课程设计虽然涵盖不同的层次和诸多环节,但其实施终极目标是统一的——学生主体,教师与学生无距离接触,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所以承担课程设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历次历史课程设计人员主要由教育行政人员、学科专家和课程理论家充当,这种主体结构是单一的,导致设计出来的课程无法兼顾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及知识体系需要,要么倒向知识中心,要么不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内容显得繁、难、偏、旧。历史课程若缺乏科学性、逻辑性和社会性,就很难被学生认可,造成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低迷。可以说,历史课程的设计就是为学生所用,学生就是历史课程的主体,然而由于缺少一线历史教师参与,使历史课程设计很容易忽略对课程设计至关重要的主体——学生,这种“自上而下”的课程设计模式可能会使课程设计理想化。将中小学历史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国家课程的执行者”,使历史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必然丧失参与课程设计与课程发展的积极性。新课标理论强调:“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规划和设计工作,不仅会影响到课程设计的结果,而且会影响课程实施的进程。”有些人认为,中小学教师的视野和能力有限,不能担当此任,唯有学科专家才有资格;中小学教师一般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课程设计工作,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要使原有的课程要求转向新的课程计划的过程,由于我国的课程计划受统编教材的影响,历史教师依赖教材的意图强烈,仅根据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组织课堂教学,没有自己的想法。尽管有人认为历史教师是历史课程设计主体,但这种设计仅是转化历史课程设计者的意图而不是主动地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大纲、学生兴趣和教学情景需要设计历史教学课程。21世纪,回归生活教育的呼声愈高,素质教育、教育国际接轨、创新教育的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教师这一课程的直接实践者,参与课程设计将无可非议。
  对于历史教师参与课程设计,从国外看,杜威最早认识到这一巨大资源,在施瓦布的实践课程范式中,“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种种说法赋予了教师教授者和研究者的身份。教师不仅是课程的使用者,而且是课程的设计开发者。此次课程改革强调给教师“赋权增能”,鼓励历史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改革,引导他们成为历史课程的设计主力军,潜在地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地位和专业水平,增强历史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责任感,有效地促进了历史课程改革。
  三、历史教师课程设计的行为准则与操作
  一线历史教师成为了课改的主人,其行为应有哪些体现?需要遵循那些准则?这是每一个历史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两项工作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一是在对现有历史教材如何解读、如何改编(其间包含一系列课程开发的要素,包含教师的创造性思考),二是历史教师如何直接参与课程设计,如何开发校本课程。无论哪一项工作,其前提条件都应该是准确理解历史课标,洞察社会需要,适应课堂教学实践;理解是相互的,不是一方抛弃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完全符合另一方,也不是一方说服另一方,而是通过双方对话不断生成新意义,达成共识。只有在这样一种开诚布公、和谐的氛围中相互沟通,才能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新课程。鉴于此,下面就操作层面具体性问题举例剖析说明。
  (一)现有教材的改编与重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消费者而是课程的直接设计者,在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中将处于关键地位。历史教师不仅是现有教材的实施者,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资源能力对现有教材进行改编。对历史教材改编包括既可以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组合,也就是说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所安排的课程顺序进行教学,又可以根据自己对历史教材的理解或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由于现在新教材中为历史教师留出的教学空间和可支配因素增多,不一定非要严格按照教材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补充教材内容;根据教材设计多种教学策略等。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专题编写,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我们可以打乱章节,按照中国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古代思想等模块进行教学,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古代社会特点、近现代社会特点。
其他文献
国有企业要从根本上走出困境,就必须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一个在法律上强有力的产权制度有助于实现产权关系明晰化.本文通过分析国企产权结构面临的问题,提出建立法人财产制度
介绍了山西省开展的2018年中型轮式拖拉机质量调查工作,通过用户对产品的"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售后服务状况"评价打分,进行结果评价,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建议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古代五灵脂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为包含本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古代五灵脂的主流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应具备区域针对性,在"大纲"指导下制定更符合地域特点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才能较好地发挥其作为教学活动导向、激发学习内需、评价依据的功能。在将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大力主张把课堂放给学生,高效率的高中历史课堂应该是收放自如的课堂。所以,作者认为好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其实就是把握好课堂的“收”与“放”。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对课堂教学“收”和“放”的关系认识不全面。一堂课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把握好“收”与“放”之间的度。本文着重探讨了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收”与“放”的运用问题,以便扬长避短,收放自如,共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高中历史
1.资料  患者女,20岁,停经76 d后下腹阵痛伴阴道流血2 d,于2005年9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以往月经规律,无痛经史.与男友同居4月,末次月经2005年6月16日,停经后无早孕反应.8
期刊
以D-H法则建立了各连杆运动学方程,在Robotics Toolbox中仿真了机械臂从初始位姿至水平破拆位姿的过程,验证了D-H参数及运动学方程的正确性,并在MATLAB中以蒙特卡洛法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