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守林人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iij9ijw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知道我对浙南深山深处上佛垟林场的追忆将覆盖着我的一生。在我栖居小城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对上佛垟林场守林人罗三安的回忆常使我内心不安。
  我第一次见到罗三安时,上佛垟正结满一树树冰凌透剔的美丽冰挂。北方来的寒潮把强大尖锐的寒意和冰挂的柔光一道送入人的骨髓里。这一年冬天,我被派到了一个林区跟一直在那里的罗三安一道巡山护林。我背着一卷简陋的铺盖找到了罗三安,罗三安在他原木小工房里一言不发地烤着火。他布满粗大皱纹的苍茫的脸在火光的映照下发着一层奇怪闪亮的光芒。罗三安看了我一下,随手递给我一个圆木墩。我在圆木墩上坐下,臀部猛一阵冰凉使我跳了一下,但我很快重又坐下。我扯掉手套,把双手伸向火盆上方,从此开始了与罗三安朝夕相处的生活。
  我与罗三安沉默地烤着火。两个人的四只手在火盆上方悬置着。罗三安的手很大,指关节鼓鼓的,手掌上开裂的口子里嵌满污黑的泥土,罗三安缓缓地翻动着双手,不时地烤着手背与手掌。罗三安的手苍老、刚劲而雄壮,这使我悬着的双手一动也不敢动。我看着自己伸着的这双柔弱的手,羞惭而难受。
  我越过罗三安苍凉的双手,看到了木屋子幽暗的角落里堆着一堆马铃薯。马铃薯在微弱的火光下宁谧得令人沉醉。无数的马铃薯把这幽暗的一角充实得满满的,它们迟暮的外表上几乎都挂着白嫩的芽。发芽的马铃薯为什么不扔掉还堆着?过后我的视线还是落在罗三安的双手上。
  “你。”罗三安语气很短促、低沉,带着浓烈的上佛垟土音,就如马铃薯堆上滚下的一颗马铃薯,充满了一种内在的质感。但罗三安只说“你”,我等他的下文,木屋小小的空间已恢复沉寂,罗三安不再说话。
  “从今往后,我就在这儿与你一块儿护林。”我说。
  罗三安仍然什么也没有说,手抓了几块杂木硬炭丢进火盆里,小屋刹时暗下来,接着我听到杂木炭在火盆里发出一声声爆裂声,四处迸溅的火星使我胆战心惊。这样的感受因为深山里就一幢小木屋,小木屋里就罗三安与我,当两个人都不说话时,就特别地安静,偶尔有几声鸟叫传来,更加深了这样的静。
  后来罗三安把我安排在靠近马铃薯堆的那个角落。我躺在木铺板上,怎么也睡不着,马铃薯的暧昧气息使我难受无比,那一夜我眼睁睁地捱过漫长的黑夜到天光。第二天一早,我对罗三安说:“把马铃薯搬走吧。”罗三安没听见似的,不声响。我又说:“我搬到朝东的那个角落去睡。”罗三安还是不声响。他的不回答与沉默,令人不知所措。但到了晚上我还是将铺板搬到了朝东的那个角落里。但在我外出如厕的当儿,我的铺盖又回到了原先的那个角落。看来罗三安是沉默固执的,他不允许我改变他所特意设定的空间。
  那些天,发芽马铃薯浓烈的气味始终伴随着我。特别是深夜,当我于黑暗中醒来,会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因发芽马铃薯气味引发了我恐惧、烦躁、压抑的感觉。我常常会一直醒到天明,也因此第二天有止不住的倦意。在一个午后,我怀着一种说不清的恐惧感把全部马铃薯都搬出了小木屋。马铃薯冰凉的橡皮似的手感,自此永远停栖在我的感受和记忆之中。
  这时太阳在头顶上方一动不动地悬着,柔弱的光芒被冰挂反射得五光十色,我站在木屋外面呼吸着湿冷的空气,守林人罗三安就在这时回来了。看到罗三安,我一阵心跳,我把发芽马铃薯含有很高毒素的常识灌输给他。“我把这些有毒的马铃薯全部搬走了。”说这事时,我把“有毒”这个词提高了音量。
  罗三安的神色迅速阴沉下去。罗三安阴沉着脸一声不响地看了看被我弄出来的马铃薯,接着把全部马铃薯又搬回到小木屋中去。
  马铃薯的气息重又开始笼罩着我。经过这一搬动,那种气息更加强烈。我在当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我坐在圆木墩上,发疯似的吃着一个又一个马铃薯,马铃薯堆在不断增高,越来越高,小山似的堆着,我无休无止地发疯地吃着,陷入了一种不可名状的痛苦之中。
  这以后,每晚睡觉前我都会首先想到多皱的发芽的不安的马铃薯。但我醒着的时候,罗三安也总是醒着,他睁着两只眼睛机警地看着那堆黑魆魆的马铃薯。我不知他为何非要放着这堆发了芽的马铃薯,我有时心里会跳出一个恶毒的念头:要把这堆马铃薯毁得一个不剩!
  许多天之后,寒流过去,冰挂融化,我跟着罗三安第一次巡山护林。罗三安脸色阴沉地背着一杆火铳在前边走,步伐坚定稳健。他的那把铳的枪身很长,比普通步枪长了许多,末端的击发部分,在撞击铁与药臼之间塞着一片硬纸片。我问罗三安,塞着纸片做什么?他说是药臼里已经装好火药,遇见野兽的话,拉起钣头,拿掉纸片扣下扳机就可以开枪。
  那次我俩走到一片开阔的斜坡地,罗三安突然停下脚步,机敏地把铳从肩上取下端在手中,长长的铳管在罗三安粗大的手中不可抗拒地指向前方。我看看前面,除树林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活物。但罗三安的铳还是坚定地响了起来。击发处闪出一团烟火,铳管前端端口冒出一团烟,轰然巨响的回音使我的耳膜隐隐作痛。
  接着,罗三安平静地提着火铳向前走去,走到一丛灌木丛前,弯腰提起一只灰色野兔,野兔尚未全死,它的身体还在微微动着,圆圆的眼睛闪着哀怨的光。罗三安的大手拎着这只野兔,他的脸色与往常无二,丝毫没有我想象中那种猎取猎物的喜悦神态。
  罗三安把野兔扔给我,我倒提着尚带体温的野兔,心里难过极了,我真想把它扔掉,但想到罗三安的目光,我只得牢牢地提着它的后腿,跟在罗三安的身后继续走着。
  在往回走的时候,我们遇见了一大群牛和一个牧牛人。牧牛人走在几十头牛中间,个子瘦小而神色慵倦。我们和牧牛人交错而过的时候,我看到牧牛人脸上露出一副异常的神色。牧牛人孤单的身影在健壮的黄牛中间,显得苍凉而孤寂。
  回到小木屋,罗三安让我把已掏空了内脏的两只野兔放在火盆上烤。他自己烧了一大锅的热水,把热水倾倒在木盆里后脱得赤条条的,一丝不挂。罗三安赤裸的身体叫我吃了一惊。他的身体壮健而强盛,他发达的胸大肌和臀部肌肉在火光的映照下发着暗色的光,臀部浑厚而结实。罗三安把水撩得哗哗响,拼命地搓着身上的油泥,洗得龇牙咧嘴呼呼哈哈。我把兩只野兔翻来覆去地烤,烤得直滴油,咝咝地叫。罗三安这时正对着我,我看到他的眼睛熠熠发光,看着我手中在烤的两只野兔。烤野兔的香味这时弥漫了整座小木屋。罗三安毫不掩饰他的下身,随着烤野兔香味的继续弥漫,我看到了罗三安坚挺粗壮有力的阳具。罗三安随手扯来一件衣裳围起了下身,坐在我的对面大口嚼着野兔肉,又取出一个盛着酒的竹筒咕噜咕噜地喝。罗三安身体的气息与烤野兔的气息一同弥漫着小屋。   接下来罗三安早于我呼呼大睡。罗三安的睡姿很不雅,龇牙咧嘴,梦呓连篇。我躺在被窝里,这时野兔肉的香味早已消失殆尽,我渐渐地越来越感觉到那堆发了芽的马铃薯的气味又紧紧地包围了我,使我再也无法入睡,我感觉着无尽的黑夜,第一次感到深刻的孤独和悲伤。我重新起来,在铺上呆坐了很长时间。我再也不能忍受马铃薯的气味,我从罗三安的床底下找来一条破麻袋,然后把角落里的所有马铃薯都装到麻袋中。我背着这条麻袋走了很久,走到一个山凹里,把这些马铃薯全部倒在那里然后回到小木屋。
  第二天一早起来,我看到罗三安的脸色突然间又阴沉下来,眼球突出,在木屋内烦燥异常。但我再也不愿跟他说什么,因为他根本就不会听从我的忠告。我坦然地站在门口,等待罗三安的拳头砸向我的脸庞,但罗三安根本不理我,他提了一支火铳就上路了。这天我没有巡山护林。
  接下来的日子,我夜里睡得很好,很安静。马铃薯的气息已远离我。山野的芬芳时常从四面八方漫进小小的木屋,使我的精神大振,精力充沛。这段时间我看了雨果的《悲惨世界》。我与罗三安也没有什么新的冲突。但罗三安照常言语很少。罗三安常使用一个人称代词:你。他的上佛垟土音常使我莫名其妙地想起马铃薯的气息。我开始独自一人单独执行巡山护林任务。幽蔽的山道与高大的树林使我感到上佛垟的无法穿越,杂木林的密度使我望而却步。我赤手空拳,加上我儒弱的身躯,我知道我根本治服不了偷伐树木的本地山民。我又遇见第一次与罗三安一道巡山时遇到的那个牧牛人。牧牛人跟在牛后面悠悠地走着,大斗笠下的半边脸难看异常。
  牧牛人走到我身边停下:“你总是与罗三安一道巡山。”
  他说罗三安这三个字的时候顿了一下,咬音很重。牧牛人说完抬起脸,他的脸上布着好几道疤,其中最长的一道紫红发亮。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我,尖锐、阴郁,闪射出一种刻骨的光芒。牧牛人的目光使我惶恐不安。我什么也没说,赶快离开了他。
  穿行在密林深处,望着林木空隙的湛蓝的天空,我隐隐地预感到什么将来临。
  我回到小木屋时,罗三安已早我先到。使我大为吃惊的是罗三安不知从什么地方又弄来了一堆马铃薯堆在我的床底下。罗三安为什么一定在小屋中放一堆马铃薯?这使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也因此难以容忍。直到如今我一想到这种一到冬天就皱缩丑陋发出怪味的作物块茎,我的心里就会涌起一种莫名的烦恼。
  在这以后的几天里,罗三安进进出出都很警觉,每次巡山他都要早早地回来,然后靠在小木屋前咝咝地抽旱烟,我越来越害怕遇见牧牛人,尽管这几天来我一直未遇见他。我渐渐地感到牧牛人与罗三安之间一定有什么不可化释的恩怨。在这些天的夜里,我曾几次想把床底下的那堆马铃薯搬出去彻底毁掉,但是我终于没敢轻易下手。
  马铃薯马铃薯马铃薯,这几天我的脑子不断地出现这个词组这种形象这种气味,我继续忍受着这种气味的折磨。春天到来时,我的枯萎了一冬的感觉渐渐地活泛了起来,阴郁的牧牛人放牧的牛群在这个春天里增加了四头小牛,但牛的数量的增加并没有使牧牛人有丝毫愉快情绪的显现。每次遇见他时,总是远远地就能感觉到大斗笠下他那张脸的阴郁、仇恨。
  终于,那件使我心惊肉跳、刻骨铭心,永远烙在我记忆最深处的事情就发生在这上佛垟美好的春天里。也许由于春天的降临,我对马铃薯的感觉被外界所转移,夜里终于渐渐地睡踏实起来。那几天我一直睡得很安然。后来我想了想,那个上佛垟之春的到来,我的感觉其实并没有因此变得敏锐起来,相反的,那种敏锐仅仅是春天带给我的一种假象,而内心的本能的感觉也许因外部感觉的转移而处于蛰伏状态。因此我对后来发生的那件事毫无预感。
  那天夜里我照样睡得很安然。后来,我在睡梦中被什么异样的声音惊醒,那是一种很惨绝的叫声,那叫声开始很远,后来渐渐逼近,渐渐的恐怖、凄厉、尖锐,此起彼伏,汇成一片,充斥着整个夜空乃至整个宇宙。我胆战心惊地抖着手点亮了煤油灯,我接着想叫醒罗三安壮壮胆,但当我看到罗三安时,罗三安激动异常,双手乱敲打,呼吸越来越急促,仍然梦呓连篇。过了一会儿,罗三安慢慢好起来,时常有这种现象,会很快地消失。外面的叫声愈来愈恐怖,越来越急促,当我再次连忙起床把罗三安摇醒的时候,罗三安醒了一会儿,嘀咕了一声,又接着睡着了。外面叫声持续了许久之后才慢慢地一阵比一阵弱下去,最后我听出这竟是牛叫声!
  阴郁的牧牛人!我敢肯定是牧牛人,但我不知道他何以把牛叫声搞得如此凄厉恐怖。
  后来,罗三安说:“你怕赶牛人(牧牛人),我看得出来。”
  我说:“是的。”
  那天罗三安没出来巡山,他一直待在小木屋里没出来。我独自巡山到一片山林时不知不觉地迷了路。那天我到达这片森林时天已正午,而且天空布满了阴云,阴云越来越厚地迅速遮住了太阳,杜鹃鸟叫得使人伤心落泪。当我穿越这片森林时,我闻到了一股从来未闻过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我循着这股芳香一直走一直走,而树林越来越密、越来越高大。当我想起再也不能这样走下去时,我却记不起来时的方向,我不知不觉就这样迷失了方向。我知道我已進入上佛垟的腹部。此时我再也闻不到那股芳香,我如一头兽独行在密林深处。后来我才知道,上佛垟山中根本就没有这种芳香,这些仅仅是我的错觉而已。
  再后来我翻上一座山的山顶,看到了小木屋所在的地方(从一处山体滑坡的黄色踪迹判断出了小木屋所在处,小木屋在这滑坡遗迹左边两百米左右的位置)。原来小木屋就在我所站着的这座山的对面。
  后来我远离上佛垟,远离了那片如巨浪翻滚的锁链般的浙东南丘陵山区。但上佛垟总以它那永远不确定的无法穿越的印象使我永生不忘,沉默的守林人罗三安也因此永远把守着我记忆的树林,使我的追忆,我的部分文字永远在上佛垟的记忆之林中穿行而永远离不开上佛垟。当我静静地坐在桌子跟前,一次又一次地试图穿越记忆的拱门,但有时我的记忆总是会在沉默的守林人记忆面前仓皇溃逃。罗三安与牧牛人之间,是否有过深刻恩怨,也是一个永远的谜。
  就在几年前,我托人打听守林人罗三安,受托人通过当地人了解,回复的确切信息是,罗三安已经离世许多年了。
  在平静如水的日子里,我总是静静地思忖那段巡山日子。我知道,沉默的守林人罗三安,永远守着我的一方记忆之林。
  (马叙,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诗刊》《十月》《当代》《天涯》《作家》《大家》等杂志,入选国内多种选本。出版有《伪生活书》《他的生活有点小小的变化》《乘慢船,去哪里》《在雷声中停顿》《错误简史》等9部文学作品集。曾获十月文学奖、储吉旺文学奖。)
  特约编辑:刘亚荣
其他文献
冬晨  乌鸦在秃枝上呼喊  远处的轰鸣  暴风雪又一次让我听到了  断裂声  恐怕还像从前那样  在一次雪崩之后,风就显得  多么寂静呀  我只是把一种想法  说了出来  但从未有过的沮丧,甚至  都来不及说  沿着弯曲的小道  进入  大雪覆盖的小木屋。此刻  炉火尚有余温  只是我还得要有耐心  等待  绵延无尽的雪都能够  全部落下来  我知道,在这个冬天  所有的心事  均与一场大雪相关 
期刊
十面埋伏:半包围  琵琶弦断,马蹄声疾。十面埋伏的大军压境下,只有这一个缺口了,像一个口袋,那口越收越小,就要被扎上。突围,从这唯一的通道逃脱。你伫立在半包围中,不知道前途如何,这条路,是不是敌军故意留下一个洞让你钻?  每当看到那些半包围的字,我就忍不住脑部活跃,各种各样的阴谋和战争场面跳跃而来。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一头小兽,在围猎的圈子内奔跑,寻找一个尚未封上的口,那是一条通往自由的通道。  半
期刊
我是九羊他叔  祖籍栾城西宫村,在城南。  城内老宅,在南门里。  父亲的“昇恒義”字号,在南关。  古栾邑,“全境地平土沃,农力稼穑,凿井制水车,以利灌溉。五谷皆美种,而蔬菜佳,最者曰棉花”。这是家藏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版《栾城县志》中的一段记载。  我生有幸,家道殷实。  老家那个村叫“西宫”;城内老宅所在的小街,叫“后营”。村,何以曰“宫”?县志无记载,民间无传说,已无可考。街,何以称
期刊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米兰·昆德拉  随着一拨来交流的人离开,刚才还闹哄哄的画院走廊开始安静下来。  我不像他们那样急着下班,当然也不会急着上班,有时我可能要到十点多才到单位,一般都是到了先休息一下。  我半仰在椅子上,两条腿搭着画案,听着朱晓玫弹的《哥德堡变奏曲》,我睡前会听肖邦的《夜曲》,在画室多半听朱晓玫弹的曲子,只要是她弹的都行,这个对艺术执着到虔诚的女人能
期刊
向我的家乡:  木兰围场,塞罕坝,北中国之肺  五十六年生态奇迹的创造者们,致敬!   ——题记  一  五十三万是一个县  人民的数字,它庞大到  占据了九千二百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一平方公里之中  只有五十个人,这片土地  辽阔得像一场梦  他们用过的勒勒车  摆在山坡上,联结成战场上  车轮滚滚的阵仗  红旗猎猎,迎风招展  荒凉的大地也会为此改变颜色  没有供应粮,没有食油指标  只有翻山
期刊
期刊
一  一扇门,一座山城,一部历史。  最初接触清代历史是从一本名为《末代皇帝溥仪》的书开始,那时读中学。有一天,我奓着胆子和父亲要几元钱,父亲因工资微薄还有点不情愿,给我钱时用怀疑的目光看了看,而我不敢与父亲对视,只是低头从父亲手中接过钱。依稀记得,书的封皮是浅绿色,扉页上好像有溥仪一张像,至于如何从头至尾读下来,而书的内容又写了啥,早已模糊了。  有一天把溥仪和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联系在一起时,
期刊
李安乐是个快乐而不安分的少年,这从他走路的姿势看得出来,他不是在走,是在跳,在蹦,在颠,像只调皮的小山羊,从道路的左边蹦到右边,又从右边蹦回左边。道路两边都是稻田,这会儿种了油菜,油菜刚好开了花,密密匝匝的,铺天盖地的,望不到边际。从远处看,只见一个小黑点在油菜花中浮浮沉沉,像只采蜜的野蜂,刺溜一声冒出来,刺溜一声又没了。  春天的早晨,风是清冷的,吹在脸上,正好带走颠簸出来的热量。李安乐后悔没带
期刊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木仔总喜欢在池塘的四周游荡,眯缝的双眼不看别处,只紧紧盯着水面,生怕错过了心中期待已久的时机。有时,三叔婆尖细的喊叫会从村前的树影处飞出来,像个蜻蜓一般落在水面上撩起一片水花,却不会引起木仔的注意。直到回到村头,三叔婆从树底下飘出来,冷不防一把揪住木仔耳朵,说,鬼崽俚,整天围着水塘转,是想把你老子从黄土里气活过来,还是塘坝上有好吃的东西,也不怕落水鬼寻上身!木仔双手抓住三叔婆枯瘦
期刊
朱诺  朱诺,挺文雅的名字。贾先生给起的。可盐区北乡那边的人,诺与落不分,再加上诺有些绕口,干脆就把朱诺读成朱落。  朱诺读书挺进字儿。  当初,一起在贾先生门下读私塾的孩子有七八个。后来,能从贾先生门下读出来考进盐区的精勤学堂,又从盐区的精勤学堂考到徐州那边运河师范的,唯有朱诺一个。  朱诺在运河读师范的头一年寒假回来,去给贾先生拜年,可能是因为他留了个风扬头, 贾先生看着不舒服,半天连头都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