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如何改进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就顺理成章成为语文教师的研究课题。作文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也是人文表达最直接的方式,相对于阅读来讲,它本身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造。作文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艰苦的脑力劳动,学生作文是他们思想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表现。但是,写好作文一直是困扰学生的“老大难”,学生大多数都害怕写作,觉得无话可写。因此,作文教学首先应消除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不断给学生的作文提供营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寻找发现写作素材,重视写作方法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一方面作文教学应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等活动去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作文教学还应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例如,学生写记叙文常常如同记“流水帐”。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在学生写《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一文前,可利用假日带领学生到校外搞一次野炊活动,再来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如何在“趣”字上下功夫。由于学生有亲身体验,写作欲望很高,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心领神会,抓住活动中一个有“趣”的画面加以描绘。就会写得生动有趣,就不会记“流水帐”了。写说明文也类似于此,比如,指导学生以《鲸》为题写篇说明文。在指导课上,要告诉学生从哪几方面去加以说明和说明的一些常用方法,而材料的组织则鼓励大家去图书室查资料,这样,大部分学生都完成得很好。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通过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去发现写作素材,进行写作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观察生活,积累材料,激发写作兴趣
  好的作文决不能简单的照搬和模仿,而必须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每天都有所见、所闻、所想,但因他们年龄小,加之对某些事物并没有兴趣观察和实践,他们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头脑中并没有形成可取的内容。教师要想让学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就必须让学生多方面观察,体验生活,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观察野外美景、校园美景,做家务,各种比赛,等等,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拓展想象,展示内心
  写作是个性色彩的展现和创造性的活动,有了写作素材,学生把所见、所闻、好材料、好场景写下来,这样还不能体现内心世界,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如,春天来了,看到路边小草、田间庄稼、村边小河、岸上的杨柳,启发学生:会想到什么?燕子从南方飞来,春天带来了什么样的乐趣?
  四、重视讲评,提高写作热情
  作文讲评对学生写作影响很大,因此,作文讲评应注意一些技巧,给予学生及时而正确的评价,通过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例如,对一些写作基础差或信心不足的学生,要多鼓励和表扬,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对于好的作文,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作文批语的导向性一定要具体、明确,不要说一些过于抽象的、似是而非的话,让学生摸不清头脑。作家王蒙说:“生活并不能直接化为创作,只有经过作家的心灵的汲取、选择、消化、感应、酝酿、裂变、升华、飞跃,变成作家心灵的一种负载、力量、火焰以后,作家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学生作文也一样,需要作者经历一系列艰苦、复杂的精神劳动,才能写出好文章来。作为语文教师,更应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去对待作文讲评。
  五、心与心碰撞,注重师生交流
  学生的写作与教师的评价之后,难免会造成良莠不齐的现象,有时还可能使一些学生的文章定型化,没有了发展的目标。所以,相应的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也必须有所发展,让写作变成心灵与心灵的交汇、感情与感情的碰撞。以前,是学生写,教师讲;而现在,应该教师讲,学生也讲,学生写,教师也写,真正使文章变成师生间的交流渠道。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扭转学生作文教学中的被动局面,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拓展、更新。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使学生在将来大有作为,成为具有开创性的一代新人。
其他文献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感兴趣的是诗歌,而在诗歌当中他们最喜欢的是宋词。但是学生对于诗词的喜欢只是基于感官,一旦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理解,他们就不知所以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他们的理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中要求:“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为此,在
期刊
考前冲刺,是学生复习迎考的攻坚期;考前冲刺,是教师指导备考的关键期;考前冲刺,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心期。如何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为2014年的高考打一场漂亮仗?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考前冲刺阶段,这段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统筹安排,周密计划  考前30天,要统筹安排,分配好时间。时间安排和内容安排:  5月1日——5月10日:常规备考阶段,每周模考,强化综合,回望教材,重温基础;  5月11日—
期刊
刚上高中的学生对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往往容易混淆,原因在于学生对这两种用法不了解,下面就这两种用法做一下比较。  对于使动用法,可以从使动词的语法功能来辨别。使令性动词后跟的是兼语,如,“它使我明白一个道理”,其中,“它”是主语,“使”是谓语,“我”是“使”的宾语,同时也是“明白”的主语,“明白”就是“我”的谓语了,所以只要是使动用法,就一定会形成一种倒过来的主谓关系。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
期刊
在一年的高三文科班教学中发现:男生做和《三国演义》有关的题目时兴趣很浓,正确率很高;女生做和《红楼梦》有关的题目时兴趣很浓,正确率很高。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语文教学中经常听见语文教师感慨“语文难教”,学生私下议论“语文难学”,好像语文教学已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找不到突破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本人结合自己多年
期刊
现代文阅读训练中的散文阅读,既是一个教学重点,也一直是一个难点,是学生之痛也是教师之痛。最近几次连续做了几篇现代散文的阅读,学生普遍得分很低,理解不到位甚或根本读不懂,五花八门乱说一气,但实际上文本本身难度并不是特别大。因此体会到,虽称之为“阅读训练”,但实则“阅读”能力真不是单纯可以“练”出来的,真正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需要让学生“活”起来的。  一、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量  《课程标准》要
期刊
时代标志常变,教育万象更新。近年来,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已由原先的较多关注教学内容的变化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对学生精神领域进行探究的层面。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学生和过去的学生真的有很大的不同了。诚然,时代在变,教育形势在变,学生也必然会跟着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适应时代要求,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现今教育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高考不断推陈出新,如果教师因循守旧,就难以跟
期刊
一曲《采薇》,传唱三千年,历久不衰。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这首著名的思乡悲歌,它曾经如此真实地属于一个人,却又如此真切细微地属于那个时代。纵然黯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争鸣,孕育这首诗的烽烟也早已在历史的长河里悄然淡去,但这首由戍边战士用血泪唱出来的优美而苍凉的歌谣,却依然渗入了民族的血液和文化里。今天读来也不禁痛入骨髓,感受到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痛。  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吟唱
期刊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着太多的弊端,这是有目共睹的。在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新型教学观念的一种外在的体现,是师生间“共赢”“共责”的教学方式。然而,这种新型课堂模式在推行的过程中,有一个角色不能忽略,那就是教师;有一种责任不能抛弃,那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责任,教师对课堂建设的责任。  一、新型课堂建设呼唤创新型教师  
期刊
语文包含母语使用的规范和技巧,饱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色彩,是作者睿智见解和个性风格乃至民族文化心理与性格、民族生命意识与审美趣味的体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逐渐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同时会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作业是语文教育成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作业过程是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
期刊
写作能力训练是作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议论文训练则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点。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针对目前学生议论文写作开头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现状,可进行如下针对性训练。  一、观文自省  1.汩汩的小溪汇流成海,那是团结在召唤;累累的果实压弯了枝头,那是谦逊的教导。古往今来,多少贤人先哲则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宣告诚信的魅力。然而,今天我们的诚信在哪里? (学生习作《诚信是衡量人的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