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代,很多人把“耕读传家”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耕”被摆到和“读”一样高的位置,是文化人毕生追求的理想之一。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文化基因,浸满了对土地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甚至成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一直延续至今。
从居家隔离时期被人们注意到的“阳台种菜自由”,到西沙战士在沙地上成功开辟菜园。不难发现,喜好种菜的基因,早已深深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体内。
中国人如何养成种菜技能
事实上,种菜在中国不仅有着历史演进的逻辑,也兼具现实因素的作用。《人民日报》评论道:从狩猎采集时代到农业种植时代,华夏大地上早早就出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定居生活。
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乐吃善吃的饮食文化,重视农桑的国家政策,勤劳肯干的民族禀赋……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点亮了种菜这个与生俱来的技能,帮助中国人民抵御灾荒、战胜饥饿。
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惯等影响下,春种秋收、夏忙冬藏,不遗余力地滋养开发脚下的沃土,就成了中国人鲜明的属性、自然的本能。
中国人养成种菜技能,也伴随着无数叹息。有专家统计过,从周朝到1937年,中国发生过5000多次饥荒。对于灾荒和饥饿的记忆,使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成了中国人的基本诉求。于是,中国人总是不遗余力地开发每一寸土地,栽种上能填饱肚子的粮食和蔬菜。
当然,在漫长的种菜历史中,中国人也渐渐形成了吃“草”的文化,把素菜做得有滋有味成了一种本能。
《西游记》第一百回就列出了一个素菜单:“烂煮蔓菁,糖浇香芋。蘑菇甜美,海菜清奇。几次添来姜辣笋,数番办上蜜调葵。面筋椿树叶,木耳豆腐皮。石花仙菜,蕨粉干薇。花椒煮莱菔,芥末拌瓜丝。”这些纷繁食材的错综变化,是令中国素菜出神入化的根基,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
一种精神追求
在中国,种菜从来不是“下等人”的事,皇亲贵族和知识分子也很喜欢种菜。古代天子每年都会“亲耕”。这项具有强烈仪式感的传统起源于汉文帝,之后,很多皇帝都会在每年正月下地劳动一番,以示对“三农”的重视和尊重,祈祷一年的好收成。
后来,“亲耕”也逐渐有了一套繁杂的礼仪。到了明清两代,祭农活动达到顶峰时期,祭祀亲耕制度周密详备,整个仪式隆重有序。从保存的清雍正帝先农坛亲祭图、亲耕图和有关典籍上,可窥一二。
知识分子和贵族也种菜,他们崇尚田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认为,“耕”与“读”相结合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还把“耕读传家”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耕”被摆到和“读”一样高的位置,是文化人毕生追求的理想之一。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勤奋“耕读”的农家子弟通过科举考试,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实现从农人到官僚的切换,走上人生巅峰。
军队也种菜,自给自足。中国军事自古以屯田闻名。屯田就是军队从事农业生产,种粮食和蔬菜来自给自足,不需要国家财政支持。
如今的贵州屯堡文化就是明朝屯兵军垦遗迹。李牧雁门关屯田、诸葛亮屯田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屯垦戍边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等,这是重农经济的军事特点。
如此看來,在中国,种菜不但不会被歧视,有时候反而是一种精神追求,甚至是一种低调的表现。
延续至今的处世哲学
同样,经历宦海沉浮,对官场心灰意冷的官僚也把田园当成自己最后的栖身之所,完成从官僚到农人的切换。
《三国演义》中,刘备甚至通过种菜来掩藏自己的锋芒,减轻曹操对自己的怀疑,“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晚清名臣左宗棠领兵新疆,实行屯田。他每天早上五六点就去菜园看浇灌情况。据说,当时的哈密大营有菜园20亩,种植各类瓜菜,左宗棠种菜是其“以军屯为辅、民耕为主”治军方针的体现。
今天的苏州拙政园是一座因地造景、景随步移、极具江南特色的山水园林。但在明朝嘉靖年间,赋闲御史王献臣聘画家文征明设计建成时,占地62亩的拙政园中,“归田园居”就占到一半,那是一片31亩大小、种植蔬菜和水稻的田园。而“拙政园”的名称,源自西晋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王献臣当时仕途失意、归隐苏州,想以此暗喻浇园种菜是拙者的“政”事。
上述几位历史名人,不管是刘备、王献臣还是左宗棠的种菜,都有着种种考虑。左宗棠旨在以身作则、带领广大戍边将士实现蔬菜的自给自足;王献臣请名家设计、大兴土木的建园,从取名“拙政”看,明显带有政治失意;刘备种菜,一为被逼,二为保命,同时,还有些狡猾使诈的意味。
相比之下,陶渊明辞官归去,无所企图,种菜务农,乐此不疲,才是特立独行、大俗大雅之举。与他同时代的诗人颜延年,在《陶征士诔并序》中谈到陶渊明是一个种菜的好手,不仅能自养,还能出售贴补家用。当然,陶渊明并非普通的农民,而是亲近自然、歌咏生活的隐逸诗人,他曾吟道:“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文化基因,浸满了对土地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甚至成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新闻网等)
从居家隔离时期被人们注意到的“阳台种菜自由”,到西沙战士在沙地上成功开辟菜园。不难发现,喜好种菜的基因,早已深深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体内。
中国人如何养成种菜技能
事实上,种菜在中国不仅有着历史演进的逻辑,也兼具现实因素的作用。《人民日报》评论道:从狩猎采集时代到农业种植时代,华夏大地上早早就出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定居生活。
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乐吃善吃的饮食文化,重视农桑的国家政策,勤劳肯干的民族禀赋……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点亮了种菜这个与生俱来的技能,帮助中国人民抵御灾荒、战胜饥饿。
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惯等影响下,春种秋收、夏忙冬藏,不遗余力地滋养开发脚下的沃土,就成了中国人鲜明的属性、自然的本能。
中国人养成种菜技能,也伴随着无数叹息。有专家统计过,从周朝到1937年,中国发生过5000多次饥荒。对于灾荒和饥饿的记忆,使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成了中国人的基本诉求。于是,中国人总是不遗余力地开发每一寸土地,栽种上能填饱肚子的粮食和蔬菜。
当然,在漫长的种菜历史中,中国人也渐渐形成了吃“草”的文化,把素菜做得有滋有味成了一种本能。
《西游记》第一百回就列出了一个素菜单:“烂煮蔓菁,糖浇香芋。蘑菇甜美,海菜清奇。几次添来姜辣笋,数番办上蜜调葵。面筋椿树叶,木耳豆腐皮。石花仙菜,蕨粉干薇。花椒煮莱菔,芥末拌瓜丝。”这些纷繁食材的错综变化,是令中国素菜出神入化的根基,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
一种精神追求
在中国,种菜从来不是“下等人”的事,皇亲贵族和知识分子也很喜欢种菜。古代天子每年都会“亲耕”。这项具有强烈仪式感的传统起源于汉文帝,之后,很多皇帝都会在每年正月下地劳动一番,以示对“三农”的重视和尊重,祈祷一年的好收成。
后来,“亲耕”也逐渐有了一套繁杂的礼仪。到了明清两代,祭农活动达到顶峰时期,祭祀亲耕制度周密详备,整个仪式隆重有序。从保存的清雍正帝先农坛亲祭图、亲耕图和有关典籍上,可窥一二。
知识分子和贵族也种菜,他们崇尚田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认为,“耕”与“读”相结合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还把“耕读传家”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耕”被摆到和“读”一样高的位置,是文化人毕生追求的理想之一。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勤奋“耕读”的农家子弟通过科举考试,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实现从农人到官僚的切换,走上人生巅峰。
军队也种菜,自给自足。中国军事自古以屯田闻名。屯田就是军队从事农业生产,种粮食和蔬菜来自给自足,不需要国家财政支持。
如今的贵州屯堡文化就是明朝屯兵军垦遗迹。李牧雁门关屯田、诸葛亮屯田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屯垦戍边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等,这是重农经济的军事特点。
如此看來,在中国,种菜不但不会被歧视,有时候反而是一种精神追求,甚至是一种低调的表现。
延续至今的处世哲学
同样,经历宦海沉浮,对官场心灰意冷的官僚也把田园当成自己最后的栖身之所,完成从官僚到农人的切换。
《三国演义》中,刘备甚至通过种菜来掩藏自己的锋芒,减轻曹操对自己的怀疑,“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晚清名臣左宗棠领兵新疆,实行屯田。他每天早上五六点就去菜园看浇灌情况。据说,当时的哈密大营有菜园20亩,种植各类瓜菜,左宗棠种菜是其“以军屯为辅、民耕为主”治军方针的体现。
今天的苏州拙政园是一座因地造景、景随步移、极具江南特色的山水园林。但在明朝嘉靖年间,赋闲御史王献臣聘画家文征明设计建成时,占地62亩的拙政园中,“归田园居”就占到一半,那是一片31亩大小、种植蔬菜和水稻的田园。而“拙政园”的名称,源自西晋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王献臣当时仕途失意、归隐苏州,想以此暗喻浇园种菜是拙者的“政”事。
上述几位历史名人,不管是刘备、王献臣还是左宗棠的种菜,都有着种种考虑。左宗棠旨在以身作则、带领广大戍边将士实现蔬菜的自给自足;王献臣请名家设计、大兴土木的建园,从取名“拙政”看,明显带有政治失意;刘备种菜,一为被逼,二为保命,同时,还有些狡猾使诈的意味。
相比之下,陶渊明辞官归去,无所企图,种菜务农,乐此不疲,才是特立独行、大俗大雅之举。与他同时代的诗人颜延年,在《陶征士诔并序》中谈到陶渊明是一个种菜的好手,不仅能自养,还能出售贴补家用。当然,陶渊明并非普通的农民,而是亲近自然、歌咏生活的隐逸诗人,他曾吟道:“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文化基因,浸满了对土地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甚至成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