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車行走澳門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往返於學校和住所,途經葡京酒店的時候,總能看到十多輛人力三輪車一字排開,在等待著前來問津的客人。我感到很好奇:像澳門這樣的繁華城市,怎麼還有人力車的生存空間?這種交通工具在內地許多大城市是嚴禁載客行駛的。人力三輪車行業為什麼能在澳門在存至今?三輪車夫們的生活狀況如何?帶著這些疑問,我開始了一次調查。
  夜幕下的葡京酒店霓虹閃爍,更顯得金碧輝煌。由於不是節假日的晚上,門口只有四、五輛車有車夫在等候。我挑選了隊伍最前面的一輛,誠懇地表明來意。本以為師傅會有所顧慮,沒想到他回答說以前也有學生做過類似調查,並慷慨地表示願意積極配合我的採訪。師傅告訴我他姓鄭,於是我就稱他鄭師傅。我上了鄭師傅的車,開始了一段體驗澳門人力車之旅。
  在澳門乘坐人力車旅行,根據旅程的不同,價錢分出三個檔次,從100元到300元不等。每一輪人力車的坐墊靠背上就貼著附有照片的旅遊線路圖,頗具誘惑力。我選的是200元的一檔,其路線大致是從新葡京酒店出發,途經新八佰伴、政府總部、音樂噴泉、立法會大樓、旅遊塔,孫逸仙大馬路、海上觀音像、澳門文化中心、金沙娛樂場、澳門理工學院、東方拱門等一系列重要景點或街巷,最後回到葡京酒店。這一條路線有較長路段在海邊行駛,空氣清新且有利於欣賞海景。
  與鄭師傅聊天中得知,師傅今年六十多歲,從事這一行已經有31年之久了。他現在是整個車隊的總領隊。由於常年從事體力勞動的關係,鄭師傅身強力壯,精神飽滿,完全不像六十多歲的人。他祖籍廣東中山,小時候隨父母到香港謀生。由於家裡有九個兄弟姐妹,生活壓力比較大,聽說澳門比較容易討生活,一家人又從香港搬來澳門。到澳門不久,鄭師傅就離開學校,進入社會闖蕩。由於讀書不多,只能打打雜,亁點體力活,工作很不穩定。直到經過多次選擇,終於找到踩人力車這一營生,他的工作才算穩定下來。沒想到,這一幹就幹了31年。當我問他每天這樣風餐露宿地工作累不累時,他幽默地笑了笑說:“想到家裡還有一個老婆兩個女兒等著靠我養活,就怎麼也不覺得累了。更何況我還是很喜歡這份工作的。嘿嘿!”
  由於他是總領隊,非常瞭解車隊的情況,熟悉很多掌故,因此能向我作出比較詳盡的介紹。鄭師傅告訴我,整個澳門現在有68輛這種人力車,葡京酒店門前有30多輛,另外30多輛在港澳碼頭那邊。車隊是由澳門總工會統一管理的。三輪車的牌照由特區政府交通局簽發,所以人力車和計程車具有同樣地位,都是合法運營的車輛,可以在馬路上任意行駛。但是,人力車的車資無疑比計程車貴,首先是因為乘坐人力不是簡單的代步,而是一個旅遊項目;其次,踩人力車的從業人員一般都上了年紀,或者家庭經濟有點困難,政府為了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允許收取的車資可以比的士稍貴一點。鄭師傅說,在他們車隊中,最年輕的車夫50多歲,最年長的居然有80多歲。正當我擔憂80多歲的人怎麼能帶得動乘客的時候,突然發現這種人力車並不是純人力的,而是以電力為主要能源的助力車。這樣就可以為車夫降低勞動強度,減輕許多負擔。
  鄭師傅還說,他喜歡這個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自由”,自己想幹就幹,想收攤就收攤。而他,一般要從晚上七點幹到十二點,過了十二點就回家,即使有生意也讓給別人做。他從來不在白天出車,白天只會看看電視,和朋友喝喝茶,聊聊天。鄭師傅說,他很喜歡唱歌,不管是大陸還是港臺歌曲,他幾乎都會唱。他還說,要在國慶的時候去參加合唱《五星紅旗》。我想,這種輕鬆工作、專注休閒的心態,也許正是許多澳門人對待生活的常態吧。
  人力車車夫的工作看似簡單,但也要經過工會組織的專業培訓才能上崗。培訓過程中,培訓機構會向師傅們介紹各個景點的歷史文化,教導他們如何讓遊客熟悉典故,瞭解澳門。並且還會教一點簡單的英語會話,以適應接待外賓的需要。可見澳門的人力車行業,比之於內地還是正規很多,也專業很多的。但是鄭師傅告訴我,在1974年時,政府差點要取締人力車行業,最終在旅遊局的堅持下,這個別具特色的行業才被保存下來。
  當我問起鄭師傅每天出夜車會不會不安全時,他絶然否定了。他說,自從澳門回歸之後,城市的治安情況就好了很多。在回歸以前,澳門社會上倒是有點亂的,也出現過三輪車行駛到偏僻地方被人搶劫的情況。但是似乎“盜亦有道”,那些攔路者只會搶劫車上的乘客,對於拉車的師傅,卻從來不搶。我猜可能和盜賊深知拉車師傅的經濟條件不好有關。在談到澳門回歸後的變化時,鄭師傅說,回歸後,治安比以前好多了,這就讓人力車夫出車時大為安心;另一方面,大陸來的遊客迅猛增長,這使得人力車的生意好做了許多。而且政府非常關注民生,醫療和教育已經基本免費了,讀書不用錢,看病也不用錢,老百姓的生活負擔一下子減輕了很多。
  鄭師傅說,他有二十多年沒離開過澳門,更沒有回老家探親。沒時間是一方面,更多的則是對澳門的不舍,總想時時刻刻待在這塊雖然不大卻很安逸的地方。從鄭師傅的話語中,我能體會到他對澳門的喜愛和在澳門生活的快樂。在與鄭師傅聊天的過程中,他不經意地多次提到“賭王”何鴻燊,每到一處,他不厭其煩地介紹哪些是何鴻燊的產業,哪些是何鴻燊姨太的產業。鄭師傅還跟我講講有關風水的學問,使我大開眼界。比如說,葡京酒店是何鴻燊家族的財產,澳氹大橋也有何鴻燊的份額,氹仔島那邊還有何鴻燊的資產。這樣,以葡京酒店為龍頭,澳氹大橋為龍身,氹仔那邊為龍尾,三位一體仿佛一條巨龍,真是絕佳的風水。再比如海邊的那尊觀音像。各地的觀音像一般都面朝大海,唯獨澳門的這尊菩薩是面朝陸地的。這是因為澳門人希望觀音菩薩面朝自己,好保佑子孫萬代幸福平安。至於作為澳門地標之一的新葡京酒店,一般人可能不理解它的設計理念。鄭師傅說,下面一部分呈球形,好比是個聚寶盆,象徵財財源滾滾;而上面那部分則像一把巨大的西洋劍,將財富牢牢地釘在地上,確保肥水不外流。
  很快,乘坐三輪車的一小時澳門之旅就要結束了。望著鄭師傅健壯的身影、紅撲撲的臉龐,特別是憨厚淳樸的笑容,我感到果真不虛此行。下次,如有機會,我還會來乘坐鄭師傅的車,還要同他再拉家常。
其他文献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也是其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和原動力。一個有文化的城市,必有其久遠的歷史淵源與深厚的人文底蘊,必有其獨特的品格和動人的韻味。許多人都說,澳門是一個迷人的城市,是一個戀人的地方,住得越久,越對她迷戀,越感到她可愛,越流連忘返。  澳門所以令人樂不思蜀,是因為她數百年來在歐風美雨的洗禮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根,没有丟失中國文化的傳統和尊嚴;無論在對外開放過程中如何歷盡艱辛苦難,如何風吹雨打,
期刊
早在400多年前,來自西方的音樂隨天主教傳入澳門。遠東第一所大學聖保祿學院和聖若瑟修院,先後在澳門的音樂教育、發展和傳承上擔當了先驅和非常重要的角色。1920年代至60年代,意大利音樂家馬炳靈、奧地利音樂家司馬榮來到聖若瑟修院教授音樂,為澳門帶來天主教音樂創作的氛圍,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學有成就的音樂人才,如:主教高秉常和林家駿,神父區師達、莫慶恩、鄧思恩,音樂家林樂培……  區師逹神父(ureo C
期刊
在中國的政治經濟版圖上,澳門是一個比較獨特的存在。過去的十多年間,這個南海一隅的小城依託“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在不經意間創造出的經濟奇跡,令許多人都刮目相看。即使在中國內地經濟放緩、全球經濟低迷的2012年,澳門的經濟發展依然保持了雙位數的增長,呈現逆勢上揚的態勢。過去不被主流經濟看重的博彩業,也因為澳門的成功,被亞洲各國重新審視,馬來西亞、韓國、新加坡都紛紛開賭,借此拉動旅遊發展、推動經濟增長
期刊
近期,有議員在立法會召開的全體會議上向政府提出口頭質詢,批評行政當局未能在法定期間內回覆議員的書面質詢,能遵守法定三十天內回覆議員質詢的僅三成,使立法會無法監督行政當局並及時回應居民訴求。議員的這一口頭質詢,觸及了行政與立法之間存在多年的一個老問題,那就是如何正確看待立法會議員的質詢權。  質詢權具法定性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對政府的工作提出質詢,並不是毫無根據的,更不是隨隨便便的,它是《澳
期刊
澳門已成為大中華地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隨著智能手機及移動終端應用的普及,澳門旅遊局繼去年推出“感受澳門”iPhone版,今年加推“感受澳門”Android版應用程式(App)。手機應用程式集合“感受澳門”、“旅遊快訊”、“行程策劃”、“遊戲”、“地圖”及“擴增實境”六個項目及功能,部份被選取的景點更有語音介紹和360度全景圖。  當中,“感受澳門”內設澳門世界遺產、博物館及展覽廳、購物、表演及
期刊
1月25日,澳門和珠海、廣東的諸多媒體報導了一則消息:由澳門商人投資經營的“珠澳跨境工業區洽群進口街”已於1月24日正式開業。事件本身並非驚天動地,卻引起了有關人士的高度關注。我們不妨透過現象深入剖析,進而引發一些有益的思考與議論。  珠澳跨境工業區的轉型  “洽群進口街”是澳門商人鐘志松投資的項目,實際上是一家經銷進口商品的商場。其載體是一棟建築面積6000餘平方米的五層大廈,位於跨境工業區珠海
期刊
在澳門的友誼廣場圓形地,有一座大型雕塑——“東方明珠”。這座雕塑象徵著中葡文化在澳門的交融。澳門,一座饒有魅力的東方小城,彙聚了葡國與中國的文化特色。在澳門最能體現這一特色的,當屬“土生葡人”這一族群。“土生葡人”,他們在澳門出生,有著葡國和華人血統,更是精通葡語和粵語。  姍桃絲,作為澳門1萬多土生葡人的一員,更是作為50萬澳門居民的一員,與大家一同為澳門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她作為現任中國與葡語國
期刊
反腐敗應從權力制衡的制度設計入手。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政治局的會議上談到“近年來我們黨內發生的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性質非常惡劣,政治影響極壞,令人觸目驚心”。“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為什麼腐敗現象會越演越烈,以至有“亡黨亡國”之憂,而多年來反腐敗的努力,對遏制日益嚴重的腐敗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這既與既得利益的糾纏有關,也與制度設計的缺陷有關。  一、反腐敗的兩難:  反與不反的糾結 
期刊
在目前的執政格局和司法環境中,執政黨不可能有真正公開反對它的敵人。那些從外地湧到北京來的上訪者,在他們被截訪者強行送回他們家鄉之前,他們都是抱著對執政黨最高機關的充分信任來尋求他們在地方上難以尋求到的公道,正是基於這種持之不悔的信任,讓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徒勞奔波在家鄉和北京的往返途中。知識階層一樣,在他們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和無數次希望的破滅之後,他們依舊固執地相信新的希望就在新的領導人那裡。最近,公共
期刊
廣東政協會議 台下委員哈欠連連  ▲1月27日,廣東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議程,十四位政協委員分別代表各界別進行大會發言。每位委員均擁有7分鐘時間,大會嚴格計時。圖為一名委員盯著媒體對兩會的報道內容,無奈困意上臉。  馬英九提振經濟不力  綠營萬人上街嗆馬  1月13日,由於馬英九提振台灣經濟不力,民進黨發動的“人民火大、一路嗆馬”大遊行,接近10萬民眾參加,這是馬英九去年連任“總統”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