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y2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崇高人性的对话。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轻松、快乐、自信地学习,这是我一直追寻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缪老师执教的《春联》,令我感受颇深,为之喝彩,为之感叹之余,又给了我深刻的启迪。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春联》是一篇语言清新的小品文,这篇文章介绍了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春联“对仗及音律美”的特点,能使学生领略到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缪老师在这节课上通过创造阅读期待氛围和丰富灵活的阅读情境,鼓励个性化阅读、多元解读,培养创新性思维和语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个性张扬,思维活跃,读、思、议、练贯穿课堂,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以人为本,凸显主体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节课真正体现了人文思想。缪老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春节气氛,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自主学习、自主感受。在学习新课中的读春联、谈感受及整理春联、填春联等诸多环节中进行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如:“你喜欢哪副春联?读了这几幅春联,好像看到、听到了、想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想把这些春联送给哪些人?”这一系列语言实践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无拘无束,自由发挥想象,发表看法,尽情畅谈个人体验,有机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激活了思维,课堂气氛活跃。对于大环节的细节处理完全按照学生的反馈情况随机调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以学定教,顺学而异,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巧妙设计,彰显本色
  简单的语文教学不是平淡如水,味同嚼蜡,而是常常要灵气勃发,灵光闪现。缪老师潜心钻研教材之后,在教学设计上独具匠心,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上课伊始,缪老师有目的地选择了一个和本课有关的游戏“欢乐对对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同时为学习新课作了铺垫。接着缪老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了一幅新春喜庆的画面,并以一曲热闹欢快的《喜洋洋》创设了一个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在精读课文中,缪老师充分突出了个性化阅读及对文本的多元解读。缪老师先引导学生各自与文本对话,感知文本:“这春联多在哪,美在哪?”让学生边读边画出第一段的春联,学生朗读后,对文本有了初步感悟。其次,重点设计了“用心品读”这一环节,让学生说出最喜欢哪副春联,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把自己的感受通过大声朗读表达出来。这一环节的设计,突出了教学重点也突出了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间情与情的交融,心与心的撞击,这一过程是通过有效的朗读贯穿始终,如教学“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色?让学生通过朗读,抓住重点词“芳草绿” “杏花红”感受春的气息,同时指出学生朗读“十里杏花”的感觉不够“仿佛只有一里”,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学生的朗读在缪老师的层层引领中递进,在反复朗读中提升。缪老师还利用多媒体在美妙的音乐中创设了美读的情境,通过师生配合读,师生对读等形式的反复诵读,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和领悟声律美。在有高有低,有轻有重,有快有慢的和谐动听的朗读中,学生不但体悟了春联所蕴含的声律美,对重点词“抑扬顿挫”的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对春联“对仗”这一特点,缪老师引发学生对“春联到底怎么写”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学生轻而易举地从文中找出并加以评析。整堂课没有灌输说教,没有越俎代庖,而是让学生的自主得到了真实有效的体现,驰骋了学生的想象力,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三、课后拓展,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在课后拓展、迁移运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缪老师“连一连”“填一填”两道练习设计,不仅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及时巩固和反馈,试试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更是学生个性飞扬、迸发思维灵光的展现。在引导学生仔细揣摩“风拂千条柳,雨 万朵花”的缺字填空处,更表现出了缪老师教学的精彩,学生的思维火光在灵动的课堂中不断闪现,让学生在感受创造、感受成功、感受收获的乐趣的同时,也给学生创造和提供积累优秀语言文字的机会。最后的作业设计是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一个对联网网址。这礼物使课堂走向开放,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学生自主调动知识积累,交流合作、融旧纳新积极实践,学生的语言训练扎扎实实地落到了实处,彰显了语文的本色,焕发了课堂的生机。
  四、激情四溢,充满活力
  课堂上有了教师的激情,学生才会有活力,这样才能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在本节课中,缪老师自始至终用自己的率真、坦诚、热情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你听,“春联是诗,蕴含丰富的哲理;春联是歌,吟唱着美好的生活;春联是画,描绘出秀丽的春光;春联是梦,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春联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哪里有春联,哪里就有华夏子孙,哪里有春联,哪里就有中华民族的灵魂,哪里有春联,哪里就有中国人民的智慧。”她那优美而又充满激情的过渡和结尾,充满激情的诵读依然在我耳边回响。她满怀激情,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春联,融入春联,超越春联,这些灵动的语言将本课的教学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也使这节课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累,蓄积着深刻的文化內涵,同时也能让课堂活力四射,激情涌动。
  总之,缪老师的这堂课上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新颖生动,精彩纷呈。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让他们灵活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焕发异彩!教育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新,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场所,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堂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作者:刘墉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爱的美丽与疼痛》是台湾作家刘墉创作的一本新书,全书由二十几篇小散文组成,文风一如从前,质朴而温润。爱是美好的,但爱也是令人疼痛的。孩子长大了,离巢而飞,父母心里纵有万般不舍,却不愿意影响他们的生活,于是他们决定把距离和空间留给子女,但是将风筝线的另一头牢牢系在自己心间。他们会追着成名的儿女满世界跑,却会悄悄地抹平旅店床铺上的痕迹,为的是不让儿女想念自己而伤心;
中国和印度真的可谓是“山水相连”——那山即喜马拉雅山,那水即雅鲁藏布江。两个同在亚洲的超级人口大国就这样背靠背地站着,一个站在世界屋脊的南边,一个站在世界屋脊的北边。  自去年10月到今年1月,我们先后走访了印度的16个邦、28个城市和10多个村庄,零距离地感知印度、体会印度。最让我们难忘的,是对VSSU机构的访问。  经过印度首都新德里,我们到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拜访。盛情款待我们的外交官得知我们在
【设计理念】  小语课堂应该是儿童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应该“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教学成果的呈现都必须指向学生的学,落脚到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学。  教,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一种传授知识、技能的行为,而首先应该让学生产生学的愿望,继而唤醒学生主动学的意识,最终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因此,以学定教,以让促学,立足儿童的立场,让儿童快乐、自觉、主动地学习,以语
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06年,前身是“能仁学堂”,校训是“能仁致远”。近年来,学校以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以“能仁”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的深度建构研究》为抓手,坚持继承与创新同行,努力培塑师生的“能仁人格”,把让每位师生拥有“不断生长的道德和带得走的能力”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不懈追求。学校把文化追求落实到课堂研究、课程建设、队伍管理等实际行动之中,让师生共同享受文化建设的芬芳
A Forever Friend  Sometimes in life, you find a special friend. Someone who changes your life just by being part of it:Someone who makes you believe that there really is good in the world; Someone who
【摘 要】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音乐的初级阶段,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学应尽量结合音乐实践活动和音乐欣赏进行,有目的地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充分体验音乐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与丰富对音乐的美好记忆;当音乐中的美感因素被完全体验,音乐的审美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关键词】音乐记忆 儿童经验 音乐审美教学  音乐教育对于儿童的特殊价值在
如果说外貌是咱们区别于他人的“显性特征”,那么性格则是咱们区别于他人的“隐性特征”啦。下面就让咱们来看看参加本次pk的小朋友们有着怎样的性格,说不定你可以从中看到一个“翻版”的自己哦。    ★一号攻擂手:贵港市港北区新世纪学校六(3)班梁嘉  由于好动,所以老师和同学眼中的我无疑是个顽皮的女孩子。坐在我前面的一位同学回答问题时,我开小差想平时的舞蹈动作,身体也开始左摇右摆,“多动症”犯了。老师教
【摘 要】新时期课程改革转型与深化的策略是“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其意蕴是让儿童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和个体课程个性化的实施;其意义是生命成长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的需要;其意境是让儿童主动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让儿童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生本化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个体课程个性化挖掘。  【关键词】课程改革 策略 儿童 课程建构  新课程改革已历经
摘 要:目前在大班制、齐步走的高校课堂中存在教学活动设计不合理、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师生互动不足、过程性评价缺乏等问题,而学生人手一台智能终端的BYOD环境为高校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辅助手段,并以此催生出新的教学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YOD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有效解决教学活动设计、师生互动以及学生表现可视化等方面的问题,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对激发学习兴趣与促进学生知识建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跌跌撞撞,在校长的岗位上已近20年了,面对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机遇,似乎有了越来越多的深思;面对日益扩大的学校规模,总有“广难杂变”的压力;面对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偏差,似乎有了更多的苦恼;面对国际视野与本土文化的冲突,我经常反省,我们正在着力的方向正确吗?  当冷静审视我们的教育现状时,我们会感慨,中国教育很伟大,因为我们达成了普及义务教育,实现了高中优质化,走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但我们也会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