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共同学习和素质提高。基于这些想法,我在教学中注重尝试性地运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一、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
小组合作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合作式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在分组时,我把能力和水平有差异的同学分编成组,每组4-5人,各组都有一名小组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遇到具体的问题,需要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由各组的小组长组织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讨论发言。小组内首先确定一人为中心发言人,其他同学可适当补充,若小组内成员有意见不一致之处可讲出自己的观点与大家共同交流。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探究,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遇到比较难的问题也不再是几个优等生的个人才艺表演了,让平时不善发言的中、下等生也能“找回面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们合作交流,相互启迪、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课堂上举手發言的人数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学生的个人能力提高了,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全班交流,提高学生合作质量
全班交流是小组合作式学习流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有效进行这一环节可使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通过交流可以把小组的认知成果转化为全体组员的共同认知成果,可以互相启发、开拓思维,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有效地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带有共性的错误认识。同时,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还能使每个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这样可以从若干个横向纵向的比较中,让生与生 (每个生)、组与组(每个小组)意识到相互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小组讨论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样的问题都适合小组讨论的,有一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就能解答,这样就不必再运用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来完成了。当然有一些问题是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相对比较困难的,这时再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进行分组讨论就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三角形边的关系”时,我尝试运用分组讨论的方式教学,在给出的四组小棒(每组都有三根)中,第一组小棒长是3cm、4cm、5cm;第二组小棒长是3cm、3cm、5cm;第三组小棒长是2cm、3cm、5cm;第四组小棒长是1cm、3cm、5cm。然后我让学生分组摆一摆,并将出现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们通过探究和讨论得出了结论。各小组汇报说:第一组和第二组小棒可以组成三角形,第三组和第四组小棒不能构成三角形。再通过进一步小组合作交流同学们得出了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这样的问题如果让学生单独思考有一定的难度,经过小组合作式学习,学生们很容易地就得出了结论。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讨论使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和愉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更透彻。
四、启发学生思考,适时点拨
学生在小组合作式学习时,小组成员之间,各个小组之间可能存在意见不统一的地方。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适时点拨能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效讨论交流,最后形成统一的意见。例如:在教学简便运算时,有这样一道题:72×5÷8,同学们大都是这样转化的:5×72÷8。然后我又出了一道题:625÷125×5,有不少同学是这样做的:625÷(125×5)=1,还有个别同学是这样做的:625÷125×5=5×5=25。同一道题有了两种答案,因为有上一题的影响,很多同学说不清理由。这时,我就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让第一种答法的同学说理由:因为125乘以5等于625,所以要先算,接下来我让第二种答法的同学说理由,有的说625÷125÷5=625÷(125×5),所以625÷125×5=625÷(125×5)是错的;还有的说,从运算结果上来看625÷125×5=25,625÷(125×5)=1,所以625÷125×5≠625÷(125×5)。通过这样的小组讨论交流,同学们不再是盲从地被动学习,而是自觉地抓住了学习的主动权,有目的地进行思维探究,真正的成了自主学习的小主人。
五、小组合作式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式学习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但还应与其它学习方式相结合,才能发挥出良好的合作效果和教学效果。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就很难顺利完成小组合作的任务,小组合作式学习也就只能说是流于形式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若离开了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这个前提,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落不到实处。所以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然后在与同学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使小组合作式学习充分发挥它应有的实效性!
如在教学“2、4、6、7、10这五个数中,哪一个数与众不同,为什么?”这样一道开放题时,我依次出示了以下几个极富思考性的问题:(1)请每一位同学都独立思考,尽可能多的找出与众不同的数。(2)请每位同学整理自己的思路,准备小组汇报。(3)小组交流:小组成员一个一个轮流说,听不懂的可以问,前面说过的后面就不要重复。(4)小组整理成果,准备全班汇报。(5)全班交流。只有这样,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式学习,我认为才是真正有效果的!
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适时地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不仅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会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素质得到提高。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尝试性的运用了这种手段组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在如何提高分组讨论的实效性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和改进。
一、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
小组合作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合作式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在分组时,我把能力和水平有差异的同学分编成组,每组4-5人,各组都有一名小组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遇到具体的问题,需要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由各组的小组长组织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讨论发言。小组内首先确定一人为中心发言人,其他同学可适当补充,若小组内成员有意见不一致之处可讲出自己的观点与大家共同交流。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探究,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遇到比较难的问题也不再是几个优等生的个人才艺表演了,让平时不善发言的中、下等生也能“找回面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们合作交流,相互启迪、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课堂上举手發言的人数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学生的个人能力提高了,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全班交流,提高学生合作质量
全班交流是小组合作式学习流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有效进行这一环节可使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通过交流可以把小组的认知成果转化为全体组员的共同认知成果,可以互相启发、开拓思维,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有效地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带有共性的错误认识。同时,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还能使每个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这样可以从若干个横向纵向的比较中,让生与生 (每个生)、组与组(每个小组)意识到相互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小组讨论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样的问题都适合小组讨论的,有一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就能解答,这样就不必再运用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来完成了。当然有一些问题是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相对比较困难的,这时再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进行分组讨论就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三角形边的关系”时,我尝试运用分组讨论的方式教学,在给出的四组小棒(每组都有三根)中,第一组小棒长是3cm、4cm、5cm;第二组小棒长是3cm、3cm、5cm;第三组小棒长是2cm、3cm、5cm;第四组小棒长是1cm、3cm、5cm。然后我让学生分组摆一摆,并将出现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们通过探究和讨论得出了结论。各小组汇报说:第一组和第二组小棒可以组成三角形,第三组和第四组小棒不能构成三角形。再通过进一步小组合作交流同学们得出了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这样的问题如果让学生单独思考有一定的难度,经过小组合作式学习,学生们很容易地就得出了结论。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讨论使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和愉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更透彻。
四、启发学生思考,适时点拨
学生在小组合作式学习时,小组成员之间,各个小组之间可能存在意见不统一的地方。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适时点拨能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效讨论交流,最后形成统一的意见。例如:在教学简便运算时,有这样一道题:72×5÷8,同学们大都是这样转化的:5×72÷8。然后我又出了一道题:625÷125×5,有不少同学是这样做的:625÷(125×5)=1,还有个别同学是这样做的:625÷125×5=5×5=25。同一道题有了两种答案,因为有上一题的影响,很多同学说不清理由。这时,我就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让第一种答法的同学说理由:因为125乘以5等于625,所以要先算,接下来我让第二种答法的同学说理由,有的说625÷125÷5=625÷(125×5),所以625÷125×5=625÷(125×5)是错的;还有的说,从运算结果上来看625÷125×5=25,625÷(125×5)=1,所以625÷125×5≠625÷(125×5)。通过这样的小组讨论交流,同学们不再是盲从地被动学习,而是自觉地抓住了学习的主动权,有目的地进行思维探究,真正的成了自主学习的小主人。
五、小组合作式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式学习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但还应与其它学习方式相结合,才能发挥出良好的合作效果和教学效果。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就很难顺利完成小组合作的任务,小组合作式学习也就只能说是流于形式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若离开了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这个前提,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落不到实处。所以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然后在与同学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使小组合作式学习充分发挥它应有的实效性!
如在教学“2、4、6、7、10这五个数中,哪一个数与众不同,为什么?”这样一道开放题时,我依次出示了以下几个极富思考性的问题:(1)请每一位同学都独立思考,尽可能多的找出与众不同的数。(2)请每位同学整理自己的思路,准备小组汇报。(3)小组交流:小组成员一个一个轮流说,听不懂的可以问,前面说过的后面就不要重复。(4)小组整理成果,准备全班汇报。(5)全班交流。只有这样,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式学习,我认为才是真正有效果的!
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适时地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不仅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会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素质得到提高。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尝试性的运用了这种手段组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在如何提高分组讨论的实效性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