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脸遭遇尴尬火辣辣

来源 :阅读与鉴赏·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来法国的时候,对他们热情洋溢的问候方式很不习惯。不管是初次见面还是老朋友,一律拥抱贴脸(他们叫bisous),表示友好。呆久了,又渐渐了解:南方人和北方人“bisous”的次数还不一样,规律是:越往南贴的次数越多,比如在马赛和蒙比利埃,要左右左右地贴四下,到了巴黎通常两次就可以了。这也许能从一个侧面说明南部人热情的性格和闲散的度日方式,一天很大部分时间用在街头寒暄,拥抱,夸张烦琐的礼仪上;而到了巴黎则要讲究效率得多,不仅亲吻次数精简到两次,而且往往是彬彬有礼的“浅尝辄止”,不像南部人那样恨不能把你拥抱到喘不过气来。而且相对南部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热情劲儿,巴黎人要懂得察言观色得多。新朋友见面,他们见我是中国女孩儿,往往会聪明地和我握手,以此代替bisous。
  如此礼节,对法国人来说也往往是种麻烦。见过一个南部人去巴黎朋友家玩,见面大呼小叫地拥抱,轮到要贴脸,双方边贴边互相询问,在几秒钟内迅速达成默契:“咱们bisous几下?”“四下?三下?好……”贴脸成了一种非常程式化的必经过程,看着也觉得累!
  教我们语言的老师也负责教法式礼仪,她告诉我们bisous时一定要发出“啧啧”声,越大声越好,表示你的热情,告诉对方见到他是多么高兴。可想而之,这对我们这些从小循规蹈矩,以礼仪克制含蓄示人的中国学生而言是多么别扭的一件事!特别是炎热的夏天,面对一张胖胖的流着油汗的脸,也必须微笑着凑上自己刚刚在家精心打扮好的面颊……
  我至今面对初次见面的法国人,还老是忘记主动凑上脸去,有几次害得对方(特别是男生)空等半天,不知所措!等我回过神来看到对方尴尬的脸,心里叫苦不迭,却也不好说:“哦,我忘啦,让我们重新bisous一下吧!”
  不过也有学得快的。有一中国女生就非常地入乡随俗,热衷于贴脸问候。遇上法国人倒也算了,麻烦的是遇到同班的中国同学,无论男女也都坚持要一一贴过来,特别让同班男生头痛。每每狭路相逢,远远望见,偷偷绕道而行。有次四五男生同行回家,不幸被此女撞见,也不管前几分钟还见过面,被生生截下要热情地“互致问候”。于是一个个龇牙咧嘴排成一队,像等待女皇觐见。
  蒙比利埃课程结束的时候,我们一群中国学生请法国老师吃告别晚宴。结束的时候,老师一一过来和我们bisous、道谢、说再会。场面突然有点伤感,还好女老师幽默了一把,她“吻别”一个便评价到:“嗯,这个嘛还不熟练,要多多练习。”“这个常和法国人喝咖啡吧?”“这个声音还不够响。”“这个技巧一流耶!”老师说:“你如果能够掌握和各武各样的法国人bisous的分寸,你也就差不多成为了一个地道的法国人。”我不相信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能把此项技术练就得炉火纯青,但我仍然欣赏法国人这种对亲朋好友关爱的自然流露。
  想起刚到法国时,大家因bisous引发的种种笑话、烦恼,忽然觉得法国人的这项礼节虽然烦琐,而且中国人运用起来又总是那么不自然,却的确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管什么肤色,什么国籍。当你遭遇突如其来的尴尬时,你也会爱上法式礼仪中不由分说的热情与温暖。
  
  (2010年9月14日下载于《中国礼仪网》)
其他文献
他身体前倾,手紧紧相握,指尖都有点发白。脸,埋在黑色礼帽里。  他是个潇洒的舞者,在健身机构上班。他爱上了前来健身的大学女生小琪。热恋期间,他曾经把一枚戒指缝在玩具熊里,送给女友。针脚肯定很蹩脚,却让对方十分感动。  相恋两年,因为种种原因,女友决意离去,不接电话,不回短信,拒绝见面。生性骄傲的他不得不求助电视台某档节目,宁肯在大庭广众曝光私密,也要做最后一搏。  讲完自己的故事,他听到主持人说:
期刊
小时候,她和他玩得很好,放学总是一起回家。那条曲曲折折的小路,不知被他们走了多少遍,春天路上有油菜、粉蝶,夏天有西红柿,秋天有稻谷,冬天有白雪,总也看不够。五年级,他有了人生第一辆自行车,每天开始从大路骑车上学,她还是一直走小路,她和他碰面的机会少了。后来,他书读得越来越差,高中没毕业就辍了学,跟着村里人去大城市打工,倒是她,一路磕磕碰碰,竞读到了研究生。  那么多年,他从没和她联系过,她也从没联
期刊
办公室的晓琳和她的男朋友相恋五年,马上就要走上红地毯了。我发现晓琳这些天一直愁眉不展,心事重重。按说即将做新娘了,应该很快乐才对,晓琳怎么会这样呢?一问才知道,晓琳正在和她男朋友因为买房子的事闹别扭,晓琳坚决要求把她的名字也写进房产证,可这个想法遭到男朋友父母的强烈反对,毕竟购买这套两居室的房子男方出了所有的钱。晓琳也有她的理由,既然他爱我,还在乎房产证上有我的名字吗?我劝晓琳想开点,反正以后结婚
期刊
儿子和我在香港生活了两年,从他14岁到16岁。他对我和朋友们的谈话主题兴趣很浓,15岁的他会很专注地倾听、提问,也谈自己的看法。  有一天,一群朋友刚离开,他说:“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你朋友们的一个特征?”我说没有。  他说:“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  啊?!  我其实没听懂他的意思,但是我们接着做了一次实验,就是观察朋友
期刊
一位博友在其博客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周末,她和男友去逛街,手机被偷了。发现手机丢了之后,她马上用男友的手机拨打自己的手机,居然通了。对方摁断了电话,然后用公用电话打了过来,语重心长地说:“你也太不小心了,像你这样粗心大意,丢手机是迟早的事,就算我不偷,肯定也会被别人偷。手机以后不要赦在背囊里,一定要记住了。”  她跟小偷谈判:“手机就当我送给你了,但你能不能把卡还给我?它对你没啥用,但对我却很重要
期刊
朋友刘生喜获麟儿,寄照片写信通知我此一好消息,信末并加注一句:“请为我祝福。”  过了几个月,朋友罗生的儿子即将成婚,在第一时间告诉我这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挂上电话的前一刻,竟也郑重地宣示一句:“请为我祝福。”  左一句“请为我祝福”,右一句“请为我祝福”,咦!莫非正在流行吗?听到好消息,心里产生欢喜,对别人说声祝贺、道声恭喜,应该是最直接且自然的反应。为什么刘生和罗生还要不厌其烦地提醒:“请为我祝
期刊
到加拿大的第二个春天,我要去一个叫兰多里的小镇。兰多里距离我所居住的城市有800多公里,但却没有直接开往那里的火车,我必须去一个叫德唯斯的小镇转车。  一大早我就出发了,下了火车后,我站在德唯斯小镇的站台上。一位瘦削矮小的老太太正挥动着右手,目光一直追随着刚发出去的那趟列车。当火车完全消失于她的视线中时,她才将挥动的手放下,转过身,准备走出站台。  “请问,去兰多里的车几点出发呢?”  老太太回过
期刊
人到中年,常听到旁边的同龄人自嘲:老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则是:过去的事情一清二楚,而今天上午做了什么,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如果这就意味着老了的话,那自己恐怕早已老去,因为每一次同学聚会,局面都大致如此。上学的事情,每一个细节都被挖掘出来,知道的不知道的都知道了。然而聚会前后那几天怎么过的,好像都忘了,因为注意力都在聚会当中。  不知什么因素,一种时尚正在快速地扩张,那就是同学聚会。儿子与同伴
期刊
我想您肯定遭遇过这样的尴尬:带着家人下馆子,不想邻桌一群客人闹得正欢,偏有个喝得醉醺醺的家伙(也可能根本就没醉)在大声宣读黄段子。此时,面对一桌子的珍馐美味,您一口也咽不下去了。因为心情被弄脏,食欲当然就差。  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保持公共场所的安静,已成为不言而喻的纪律。早几年,手机这玩意儿刚流行,日本一位时髦小青年拿着它在公交车上高声煲粥,被身旁一位老先生予以严厉斥责。他还没还嘴,又遭到全体乘
期刊
刚进公司,听从父母的教诲,“不要和同事斤斤计较,遏事自己多干点”,我总是小心谨慎,每逢节假日值班,只要谁开口,我都答应,为此不知浪费多少个节假日,久而久之都变成值班专业户了;平时上班,我总是早早就到了,收拾台面,打扫办公室,只要谁说一句“没吃早餐好饿呀,有没什么东西填肚子?”我就赶紧拿出自己买的点心,送到他们手上;炎炎夏日,我还经常买些冰镇可乐带给大家喝。我成了大家公认的“大好人”。  但随着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