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雅遭遇金钱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俞弁在《山樵暇语》中谈到明代各朝翰林的润笔:“刘教正《思斋杂记》云:天顺初,翰林各人送行文一篇,润笔银二三钱可求也。叶文庄公云:时事之变后,文价顿高,非五钱一两不敢请;成化间,则闻送行文求翰林者,非二两者不敢求,比前又增一倍矣。则当初士风之廉可知。正德间,江南富族著姓,求翰林名士墓铭或序记,润笔银动数廿两,甚至四五十两,与成化年大不同矣,可见风俗日奢重,可忧也。”
  明初文人作画取酬现象不普遍,甚至拒绝收费。明初常州府无锡人王绂“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其人狷介,“有投金币购片楮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估客也。客以红氍毹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跃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明史·文苑二·王绂传》)
  明早期文人士大夫替人作应酬文章,不仅不写违心内容,还看重索求者的身份及节操。永乐时应天府江宁张益为庶吉士和侍读学士,“有志文翰,昼夜为人作诗写字,然未尝得人一叶茶”。(叶盛《水东日记》)即使收费,润笔也很低廉,“三五年前,翰林名人送行文一首,润笔银二三钱可求,事变后文价顿高,非五钱一两不敢请,迄今犹然,此莫可晓也。”(叶盛《水东日记》)原先的随意付酬,转为作者定价取酬,售字卖文商品化。明中期以后文人重财名,待价而沽,似与儒家传统理念不符,但这是诗文书画创作和艺术品鉴定等技能变成谋生手段的必然结果。
  交易与雅贿
  文人士大夫和权贵富豪以收藏为平台,织成绵密的、利益共生的人脉关系网。艺术品鉴赏不仅是文化艺术活动,更是商业活动,之所以备受青睐,除意趣风雅之外,更由于巨额利润刺激了追逐财富的热情。旺盛的市场需求,促使瞄准商机的商人进入艺术品投资领域,部分经营者也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江南望族人士项元汴即是此中代表。他们重赀搜购历代法书名画、金石碑帖、古籍善本、古董珍玩以及本朝的名家名作,其购藏范围远超前代。文人引领艺术市场的消费导向,权贵富豪接受其理念,为彰显威势或炫耀财富,而以财势占有大宗艺术珍玩。只要社会对某艺术品有普遍认同和偏好,此物就会成为竞购标的,价格节节攀升。也有家族变故、子孙守不住祖业、生活困窘等原因变卖藏品者,本应价值不菲的藏品却以贱价求售,这被购藏者视为梦寐以求的收藏契机。
  至雅的活动还可掩饰至俗的目的,有长物之好的官员接受下级或商贾献纳的艺术品,在风雅名义下完成权钱交易。苏州籍名臣吴宽是成化八年状元,授修撰,侍讲孝宗东宫。孝宗即位,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官至礼部尚书,位高权重。他与吴派书画家沈周相交甚笃。沈周以作品赠他,吴宽在沈周画作上题诗,为之延誉,一时间社会上尽知吴宽喜爱沈周的画,那些求吴宽办事的人纷纷携沈周画作相赠,致使来沈家求画者络绎不绝,沈周不堪其苦。他在《石田稿》中自嘲道:“匏庵吴太史偶见予画,喜为题志一过。以故吴人有求于太史(吴宽)者,辄来求予画以饵之,遂使予之客座无虚日,每叹为太史所苦。昨日卞退之言,太史云为予画相累,稠叠可厌。虽然,不知予累太史耶?太史累予耶?姑致诸一笑。今景和又持是幅所题绝句索和,此又累外生累。吁!予画不足重,岂太史之见借乎?景和装潢成轴,袭而收之,是爱屋上乌也’。”原来自己的画作不足贵,只是借助吴太史的爱重才声名鹊起。
  嘉万时期,古画、法书、奇珍等还被折充作武官岁禄、公侯月俸。“严氏被籍时,其他玩好不经见,惟书画之属,入内府者,穆庙初年,出以充武官岁禄,每卷轴作价不盈数缗,即唐宋名迹亦然。”(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郭忠恕《越王宫殿》,向为严分宜物,后籍没。朱节庵国公以折俸得之,流传至余处。”又“明宣窑祭红朱霞映雪鱼耳彝炉,彝炉式仿绍兴鉴古图中款制也,纯缘以下悉填祭红,其色艳若朱霞,趺足以上,填以白泑,素如积雪,红白交映,眩耀眉目,真历代名瓷之首冠也。周身粟文隐起,稀世之奇珍也。余见于南都中府都督朱公希孝(郭葆昌注:朱希孝,明怀远人,官至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加太保。虽为将,而好读书,精鉴赏,收藏甚富。)家,云‘原出内府,以折公侯月俸者,公以三百金得之,今虽悬千金购求亦不可得矣’。”(项元汴著、郭葆昌校注:《校注项氏历代名瓷图谱》)
  艺术品既能折作俸银,又可充当礼品,因难以核定出绝对价格,其价值弹性和隐蔽性使送者安心、受者坦然。新兴富豪“所挟者重,所得者末”,为寻求靠山,“必交结于卿大夫之门,然后可以收其利而远其害。”(李贽《焚书》)雅贿迅速成为交通长官和权贵的利器,“严氏被籍时……于是成国朱氏兄弟以善价得之,而长君希忠尤多,上有宝善堂印记者是也,后朱病亟,渐以饷江陵相,因得进封定襄王。未几张败,又遭籍没入官。不数年,为掌库宦官盗出售之。一时好事者,如韩敬堂太史、项太学墨林辈争购之。所蓄皆精绝,其时值尚廉。迨至今日,不啻什佰之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这段文字记载了严嵩被籍古玩珍宝的流向,而算不上贪官的张居正,对雅贿也不拒绝,“分宜当国,而子世蕃挟以行黩天下之金玉宝货,无所不致。其最后乃始及法书名画,盖始以免俗,且斗侈耳。而至其所欲得,往往假总督抚按之势以胁之。至有破家殒命者,而价亦骤长。分宜败什九入天府,后复佚出大半入朱忠僖家,朱好之甚,豪夺巧取,所畜之富,几与分宜埒。后殁,而其最精者十二归江陵。江陵受他馈遗亦如之,然不能当分宜之半计,今籍矣。若使用事大臣无所嗜好,此价自当平也。”(王世贞《觚不觚录》)
  儒商项元汴在与江南地方和两京官员交往中,常进行艺术品交易,并留有交易记录。不排除部分官员将雅贿所得在项元汴处高价变现,元汴居中充当行贿、受贿者之间“防火墙”的角色。据《项氏历代名瓷图谱》:“明宣窑青花象尊,象尊仿考古图中款式也,高低大小如图。案三礼图云:‘太社之祭,用两象尊。’夫象为南越大兽,能负千钧,其齿闻雷而生文藻,解人语。以之著尊,取其柔远来宾之意也。今虽不以用之太社,陶甄为器,存古意耳。尊可盛酒三升,其制作之精,色泽之美,宣窑之上乘也。余见于南都陶司成署中。”(项元汴著、郭葆昌校注:《校注项氏历代名瓷图谱》)“明宣窑祭红斗笠杯,杯制不知何仿,高低大小如图。泑色白如羊脂,祭红之色,赤如猩血。而螭龙之象,蜿蜒如生。杯之周身,细描云气,飘渺如在深秋空濛灏气中,良可宝也。此杯海内存者,仅一二而已,价值百金,不为多也。余见于南都左府余公署中。”(项元汴著、郭葆昌校注:《校注项氏历代名瓷图谱》)官员在公署向他出示艺术品,不排除有意透露货源信息的目的。项元汴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其拥有广泛的上层人脉。作为回报,行贿和受贿者也会利用职权和掌控的资源,为他的艺术品经营提供便利。   “鉴赏家”与“好事家”
  由于古代名品供不应求,一方面使名匠的仿古之作成为受人追捧的“时玩”;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势头强劲的作伪风潮。当时书画临摹、作伪、代笔现象十分普遍,水平较高的伪品真赝难辨。此种乱象使鉴定成为购藏的前提和关键,一些具有较高艺术品鉴定技能的文人开始专职替人鉴定,从中获取经济来源。
  依宋人理念,艺术品分为雅、俗两类,收藏者亦有“鉴赏家”和“好事家”两种。“米氏《画史》所言赏鉴、好事二家,可谓切中世人之病。其为赏鉴家者,必其笃好,遍阅记录,又复心得,或自能画,故所收皆精品。近世人或有赀力,元非酷好,意作标韵,至假耳目于人,或置锦囊玉轴,以为珍秘,开之令人笑倒。此之谓好事家。余谓今之纨袴子弟,求好事而亦不可得。彼其金银堆积,无复用处,闻世间有一种书画,亦漫收买,列之架上,挂之壁间。物一入手,更不展看,堆放橱簏,任其朽蠹。如此者十人而九,求其锦囊玉轴,又安可得?余行天下,见富贵名家子弟烨有声称者,亦止仅足当好事而已,未敢遽以赏鉴许之也。”(谢肇淛《五杂组》)又“高子曰:米元章云,好事家与赏鉴家自是两等。家多资蓄,贪名好胜,遇物收置,不过听声,此谓好事。若赏鉴家,天资高明,多阅传录,或自能画,或深知画意,每得一图,终日宝玩,如对古人,声色之奉不能夺也,名曰真赏。”(高濂《遵生八笺》)
  松江人莫云卿在《笔麈》中称:“今富贵之家,亦多好古玩,亦多从众附会,而不知所以好也。且如畜一古书,便须考校字样讹缪,及耳目所不及见者,真似益一良友。蓄一古画,便须少文,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其如商彝周鼎,则知古人制作之精,方为有益。不然与在贾肆何异?”黄省曾在《吴风录》中记述权贵富豪竞购珍玩:“自顾阿瑛好蓄玩器书画,亦南渡遗风也。至今吴俗权豪家,好聚三代铜器、唐宋玉窑器书画,至有发掘古墓而求者。若陆完,神品画累至千卷;王延喆,三代铜器万件,数倍于《宣和博古图》所载。”然而仅凭财势坐拥大量艺术品,只能被看成“好事家”。如项元汴所言:“书画有赏鉴好事二家,其说旧矣。若求其人,则自人主侯王将相,以及方外衲子,固宜有之。张彦远云:‘有收藏而不能鉴识,能鉴识而不能善阅玩,能阅玩而不能装禠,能装禠而无铨次,皆病也。若宁庶人宸濠,严逆人世藩,盖富贵贪婪之极,而傍及于此,固不可以言好事也。”在儒商项元汴看来,只有庋藏过程包括收藏、鉴识、阅玩、装禠、铨次等,并对藏品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的才是“鉴赏家”。
  文人士大夫在面向全社会竭力营造风雅氛围之时,已将话语权牢牢掌握在知识精英阶层手中,并主导艺术市场的风向标。那些徒有大量珍玩却无鉴赏力的权贵富豪为攀文附雅,就得邀请文人对其藏品的真伪、优劣、雅俗进行品鉴,许多科场失意的文人获得生计。沈德符据此言道:“骨董自来多赝,而吴中尤甚,文士皆借以糊口。近日前辈,修洁莫如张伯起,然亦不免向此中生活,至王伯谷则全以此作计然策矣。”由此可见,“鉴赏家”和“好事家”貌似泾渭分明,实则相互依存。可以说,正是这支背景复杂、基数庞大的“好事家”群体积极参与收藏活动和艺术商业,才使晚明江南地区的精英级“鉴赏家”群星璀璨,私家收藏结出累累硕果。
其他文献
古今绣娘最著名者,莫过于清末苏州人沈寿。就连她这名垂青史的“沈寿”之名,亦是源于当时的老佛爷慈禧太后。1904年,沈寿绣了佛像等八幅作品,进献清廷为慈禧太后祝寿,慈禧极为满意,赐“寿”字,遂易名为“沈寿”。除了官家赏识,沈寿的绣品也颇得文人青睐,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即曾在其绣品上题下“针神”二字。  沈寿(1874年至1921年)初名云芝,字雪君,号雪宧。从小学绣,16岁时已颇有绣名。1904年,沈寿
期刊
百代唱片公司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四月十六日特请京剧全盛时期的当红名角马连良、王玉蓉精灌成奎钜制全部《武家坡》六张唱片,为后世保存下了绝世的艺术珍品。  马连良先生与余叔岩、高庆奎、颜菊明并称前“四大须生”。另三人去世后,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是我国京剧界里程碑式的人物。  王玉蓉女士师从“通天教主”王瑶卿,是王派青衣代表人物。“武家坡”其实是《王宝钏》中的一出。在王
期刊
李伟雄  李伟雄,江西上犹人,现任江西省赣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市公安文联主席。自幼受儒墨的浸润和熏陶,酷爱书法,师于颜、柳,后习临其他诸体,以行书见长。繁忙工作之余,临池不辍,作品曾入选“赣南风情书法展”、“赣南‘五四’青年书法摄影展”、“赣州市书法展”、“江西省国家公务员美术书法摄影展”、“江西省国家公务员书法展”,且多次获奖;《江西检察》、《中国收藏》、《报告文学》、《世界知识画报
期刊
买了小汽车要上牌照,这是常识;但马车、自行车也要上牌照,却少为人知。在汽车尚属“稀有物种”的年代,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马车、自行车曾经风光无限。甚至可以说,如今针对机动车的各种管理办法,恰恰是脱胎于当年对马车、自行车的管理方案。  赶大车的记忆  一提起电影《青松岭》主题歌中的歌词“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吔,叭叭地响哎”,很多人都还记得,并能哼上几句,而提起上世纪50年代赶大车(马车)还需要行车执照,很多
期刊
不逛古玩市场已经很久了,差不多有两年,一来是多忙于俗事,二来也是现在信息渠道比以前通畅了许多,通过网络也可满足我收藏古物的癖好。2013年夏天,从朋友那里得知,我们曾经常去的一家古玩市场停业了,改装换面成为餐饮、休闲、娱乐场所。这几年,这家古玩市场确实越来越不景气,这样的结局虽在意料之中,但还是有点小失落。回想一下,最后一次去那里还是两年前的事了,如今古玩市场却已不在,而值得回味的是,我与从那里带
期刊
葛洪1989年进入苏州玉雕厂,2003年创建葛洪玉雕工作室,从此便开始在工艺与艺术间寻求突破。葛洪在创作中倾向于自然,他主张雕和质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以质害雕饰,也不以雕饰害质,将先天的美质与后天的纹饰结合起来。当然,当原料和美感发生了冲突,葛洪强调的是不惜料而惜美,不惟料而惟艺,为美而琢,为艺而雕。在商业气息浓厚的玉雕界,坚持这点极其不易,这是葛洪作品具有艺术品特质的原由,也是他的作品颇受圈内
期刊
中国的紫砂壶,从明代正式定型,到今天的500多年中,没有一个朝代的把玩,从广度和深度超过今天的“热度”。今天的紫砂壶玩家,手捧名壶,言必顾景舟,而且前三年顾景舟与吴湖帆在1945年合作的石瓢紫砂壶,在嘉德拍出了1000余万人民币的“天价”。这一拍卖更使玩家对顾景舟的壶犹如吃了“鸦片”般兴奋,千方百计去古玩市场“捡漏”,梦想自己成为千万富翁。在顾景舟壶的带动下,这几年紫砂壶的价格一路飙升,达到历史的
期刊
在人们的日常起居生活中,“坐”是一个重要的行为动作,由此而诞生的“坐具”也成为中国文明史上一个涉及范围广、内涵丰富的概念。“坐”为动词时,以一个动作反映出一个民族的起居文化与礼仪文化,记录着民族文明的历史。中华民族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及宽容的襟怀,由席地坐改变为垂足坐,起居方式的改变直接左右了其文明的进程,坐具由席到床、榻、枰、胡床、椅、凳、宝座等逐渐扩大类别。  日前,“凿枘工巧”——中国古坐具艺术
期刊
常见端砚多色泽沉稳厚重,然细分其类,也有清新脱俗者,如绿端,即可谓端砚中之小清新。  绿端为端砚别品,是对肇庆境内所产绿色砚石的统称,因产地不同,主要分为朝天岩绿端、小湘绿端、沙浦绿端、北岭绿端四类。  朝天岩绿端产于紫云谷麻子坑下方朝天岩内,为朝天岩下层岩石,质地细腻,是绿端中最上品者,有“天下第一绿端”之称。其绿色偏淡,如遇纯净者,温润清朗,赏心悦目,添端砚一抹清凉气。而今朝天岩绿端已经绝产,
期刊
马,可谓中华民族生命力的重要象征之一,也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极为奔放活跃的角色。古代关于天马、千里马、宝马的传说与记载很多,无不引人入胜,人与马的故事更是经久流传。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马在国人心目中素具吉祥美好的寓意,比如耳熟能详的马上发财、马到功成、马上封侯、马报平安、天马行空等,以及龙与马组合、凤与马组合而衍生的龙马精神说、金碧辉煌图。  快马如飞  马年说马,极具想像力、感染力的“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