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绽放诗意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min143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的东西总是使人赏心悦目,容易让人接受和记忆,像和风细雨沁人心扉。像涓涓溪水轻歌曼舞,给人许多遐想憧憬。枯燥无味的东西总是让人望而生畏,听而厌之。语文教学是一种“久经考验”的学科。如何使我们语文教学从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文章的剖析中走出来,使它诗意般地让孩子接受,使他们受感染、受激励,产生顿悟。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追求的意境。
  【关键词】诗意;意境;感悟美的东西总是使人赏心悦目,容易让人接受和记忆,像和风细雨沁人心扉。像涓涓溪水轻歌曼舞,给人许多遐想憧憬。枯燥无味的东西总是让人望而生畏,听而厌之。语文教学是一种“久经考验”的学科。如何使我们语文教学从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文章的剖析中走出来,使它诗意般地让孩子接受,使他们受感染、受激励,产生顿悟。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追求的意境。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不应是教条式地去说教。而是让它诗意般浪漫起来,吸引孩子们的参与,使他们自主地去领悟文中的真谛。
  1.现代文课堂的浪漫情怀
  1.1入情入境。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许多内容都涉及到爱国主义的主题。如何使这一主题能够得到深化,深入学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当代青年对祖国和人类文明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就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谈谈课堂诗情画意的设计是怎样激发学生的热情。在《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这一课上,我首先在课堂上播放了一段风光片,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把学生引进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里。我配的《走进新时代》这首歌,欢乐的旋律,充满激情的歌词,进一步把课堂的氛围调动起来。因为是通俗歌曲,比较适合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他们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当歌曲落下,“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随着老师朗诵的痛苦和挚爱,学生们表现出少有的凝重神情。直到风光片的播放完毕,他们仍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中,已完全进入了诗歌的诗意中聚精会神地听课。在诗情画意的氛围里,本堂语文课获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1.2品出意境。语文教材所选的作品及其文本语言突显了人文性这一特点,诗意人生与诗化语言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感受和体悟的主体。教与学就是在对人生的诗意感悟和对文本的诗化语言的解读体味中,得到情感的共鸣、感应与升华。
  浪漫有时是柔弱的,理性会伤害它。而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往往会用理性的分析代替体验感悟。如执教《社戏》一课,千篇一律地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寻找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细细地去分析故事情节,逐一设问求解分析主旨。这种理性的分析模式肢解了体验之美。中国汉语言,有许多美妙之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本文以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迷人画卷,展现那里的人情美和风景美。在执教时我们应穿越理性的分析,调动学生丰富的感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美好童年生活,直接去体验文本中那个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世界,相信自己的直觉,去感知文学的浪漫才能让人如痴如酷,如沐春风。孙莉的小说带有浓郁的散文诗味道,在学习她的《荷花淀》时,我让学生品读:“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 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几句话把劳动写成“坐在洁白的雪地和云彩上”,把劳动场面完全诗化了、美化了。句中关于白洋淀雪白世界的描写,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完全诗化了的画面,闻到了“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而且还感受到了女人的内心活动:天这么晚,丈夫还没回来,她一边劳动一边等待丈夫归来。人物的心理通过散文诗的绘画笔法来描绘,就显得诗意盎然,引人入胜了。通过这样一样引导,学生感受到了诗一般的语言,领略课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情美,领略作者乐观主义的精神。
  1.3鉴赏中得到感悟。诗情画意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但离语文教学的目标还很远。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都会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对优秀篇目的鉴赏能力,从优秀篇目的鉴赏中获得人生感悟。我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了空间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共享、充满情趣、充满诗意的课堂。如在讲名著《水浒传》时,我与学生们一起谈论都喜欢哪些人物,为什么喜欢他?大家各抒己见,仁者见仁,共同鉴赏,课堂激情,充满诗意。同时通过鉴赏,使学生读懂、感悟出汉语言的含义,让学生入境生情悟道,从中受到品德的熏陶和感染。夏丐尊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2.文言文的教学亦应尽显诗意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文言文中的时空距离和语言距离,让老师难教和学生们厌学,课堂教学寂寥无味,步入了困境,陷入了僵局。如何改变文言文这种死水似的教学状况呢?我认为,文言文的课堂也应尽显其诗意般的浪漫。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有的豪迈奔放,有的幽雅闲适,有的委婉含蓄,有的深沉凝重。这些凝聚着浓厚情感的美文,应该诗意地去读、去品,让学生们读出“语文味”,品出“人情味”。
  2.1读出“语文味”。文言文的读有听读、悟读、配乐读。听读是让学生反复听,在听读过程中听懂文意,体会文本思想内涵。如上《童趣》一文时,我让学生在听读两遍后描绘文中所表现的三个画面: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驱蛤蟆。
  悟读是让学生自己反复朗读,读透文章,读出文中的语气、节奏和感情。在这一环节老师提示学生主要注意朗读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反复朗读让学生真正进入到作者的心里去。如《爱莲说》,让学生反复地朗读,畅谈莲花的品性,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托物言志的写法。   有些文言文充满诗情画意,如果用配乐形式进行,学生犹如身临文中之景,能更好地使情景融会。以《与朱元思书》为例,在幽雅的古乐曲中,声情并茂的朗读,读着读着,不觉眼前浮现:山水之美:“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心境之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心境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为了强化些感受,可重复播放,让学生闭上眼睛,默默地体会,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想像,与作者“心灵沟通”。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尽享文言文的美妙与快乐。
  2.2品出“人情味”。文言文除了要反复朗读,还要细心地去品。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与学生一起精读细品,把握作者的情思,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品,有时是对一个字或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细细咀嚼,嚼出作者所写的人、情、景的妙和美。如《湖心亭看雪》中对“独、与、痕、点、芥”等字的赏析,让学生去感悟画面的悠远、超凡脱俗之唯美。
  通过读、品,让学生真正在文言文的课堂里去领略我国优秀文化的魅力,领悟到文言文原来也是如此的精美,如歌如诗。
  3.现代经典相约,语文课堂诗意流彩
  3.1经典不知不觉进入孩子的心中。在我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曾思过如何让经典走进孩子的心中,去影响、塑造学生的灵魂来完成语文教学的使命。我一直在思索着……
  上完《赤壁之战》时,我忽然回忆起苏轼的《赤壁赋》,于是我飞快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赤壁赋》中的相关文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大致解释后,我说“同学们,这是苏轼的《赤壁赋》,可谓言简意赅,把老师今天所讲的课文内容都浓缩其中,这是经典的智慧所在。”学生们听后都啧啧称“真妙”!乐道而读了起来,他们为“谈笑间灰飞烟灭”的迅捷而惊奇,为“羽扇纶巾”帅气的周瑜而折服,更为经典的魅力而感叹,经过一节课,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从此学生竟然喜欢上了经典,竞相拿出经典作品进行阅读,互相品经典的魅力。这一次与经典的美丽邂逅,让我若有所悟……
  3.2经典不知不觉成了我们的相约。经典,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更走近了我们。对文中有关雨的描写,学生们尤为喜爱。我在一遍遍地诵读之后问学生:“同学们,大家喜欢雨吗?为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还结合描写雨的诗句来表达对雨的喜爱。他们所说的都是小学要求背诵的古诗。于是我跟他们讲起了宗濮《绿》中的雨;谈到了戴望舒的《雨巷》;我还挥笔写下了写雨的诗文。学生在一遍遍诵读中,感受到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愉悦轻柔 ;也感受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中寒雨的伤感;对“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中雨的闲适也渐有体会。学生读着朱自清笔下的纤纤细雨,品着名家经典中灵性的雨, 心往神怡。课后一个学生在一张字条上写道“老师,课堂上,你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美丽的诗词文句,我发现,原来雨是彩色的,它可以因为快乐而变得明丽,因伤感而变得灰色。”这次经典美丽的邂逅,竟然给我和学生带来相约的期盼。学生希望我在课堂上给他们更多的经典体验。我寻寻觅觅,寻觅课文中隐藏着的经典,在课堂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语文课堂成了我们经典相约。
  3.3经典融入了孩子的生活。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资源,是即兴生成信息的重要阵地。由于课堂的潜移默化,经典犹如春雨点入土,洒落了学生的心田,且逐渐壮大开花,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语文流彩的诗意。比如在我们学完了《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我要求学生收集有关表达离情别意的诗文,在我们“相约经典”的课堂上展现。结果学生表现得非常出色。记得在一次篮球比赛中,我们班男生以36:10的战绩潇洒夺冠。比赛结束,同学们争着祝贺运动员。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几位女生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们班男生打球果然厉害,你是不是也让我们女生表现一下我们的语文水平,我们用几句话点评或表扬我们的男生”。这是我求之不得的事。一个女生兴奋地说:“我们读过‘‘苛政猛于虎’,我现在用‘赛场上,陈正道同学猛于虎’。因为他表现很勇猛。”“‘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李世军‘咬定目标不放松,风采现在赛场中’。” 一个同学说完,另一女生马上争着说……同学间的真情,渗透了经典的美丽,也展现了经典的魅力,让生活更精彩。
  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担负着中考,更是肩负着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的重任。用“诗意的教学,画意的阅读”,给学生设立一个充满情趣、充满想象力的语文课堂,给语文教学插上一对飞翔的翅膀,使其在广阔的天空下自由地翱翔,让语文课堂更美丽动人。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不仅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增强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中重要因素。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特别强调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及应试教育现状的影响。一些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枯燥繁琐的知识点的记忆上,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造成学生普遍厌恶语文学习。与语文教学的宗旨是相侼的,本文将就此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
期刊
【摘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还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知,小学数学教授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培养孩子各方面素质,其中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应以兴趣为核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下,我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期刊
【摘要】潜能生在班集体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多,但做好他们的帮扶工作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做好潜能生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观念,寻找钥匙去打开潜能生的心灵之锁。我谈了五个方面帮扶潜能生的措施。  【关键词】帮扶;潜能生;情感教育;疑惧;赏识 我认为潜能生是指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差、课堂上学习积极性不强、对教师布置的作业马虎应付、学习中不重视学习效果、在班级中竞争意
期刊
近几年来,沉寂多年的中国语文界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行之有效的教法改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我作为一个苦心摸索于语文教学的一员,不揣浅陋,将自己的一点愈见拙笔与此,求教于各位同仁。  1.“问”的激发与引导  清代学者刘开在《问说》中写道:“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符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这就鲜明地阐述了问与学的关系,并强调了问的重要性。在当今教改大潮中有感于此,我进行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学到新的知识。一旦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所以说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性的,而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与时俱进、适时教育、适人教育而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具有现
期刊
课堂教学中,总结部分好比一幕话剧的结尾,其意义与序幕高潮一样,画龙点睛是丝毫不容忽视的。如果能做到尾声余音绕梁,引人深思,拓宽想象的空间,那么它便为这堂课更添了几分精彩。因此教师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不光能巩固知识、强化训练、检查效果,还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在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推向高潮,会达到“言已尽,意无穷”的良好习惯。  1.归纳法  这是最常用的一
期刊
“动词填空”是中考题题型之一,历年的考试中许多考生对此题型感到有点把握不住,失分率较高,其实要做好动词填空题并不难,只需平时练好基本功,夯实好基础,再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步骤,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动词填空”考查的主要知识内容归纳起来不外乎就是以下几个方面。  (1)系动词,实意动词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2)动词的时态与语态;  (3)相似动词的辨析;  (4)非谓语动词;  (5)
期刊
【摘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将书本知识与对学生的日常教育结合起来,这是作者在新教育理念下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几点尝试。  【关键词】浅谈;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英语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如何借助日常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却少有人提及。近几年,笔者利用既教英语又当班主任的机会,对此进行了
期刊
“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事业的追求;这里有赤子之心、朋友之情;这里有催人泪下的凄切;天地动容的悲惨;这里有开怀的笑、会心的悦、无名的愁……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