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数应用题教学的体会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tj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六年级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变化多端,学生学起来比一般的应用题要难一些,如何教好这部分知识,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仔细的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根据解题要求找出题中的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构建起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为了便于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审题时可以要求学生一边读题,一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条件和问题,或用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表示出来。同时还要求学生找准单位“1”的量,分清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如果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就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如果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就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方程式再解答,或直接列出除法算式计算。
  为了培养学生细致审题的习惯,我经常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同时出现,让学生分析计算。例如:①为庆祝六一 儿童节,学校买来300个气球,黄气球是红气球的,黄气球有多少个?
  ②为庆祝六一 儿童节,学校买来300个红气球,黄气球是红气球的 ,黄气球有多少个?
  ③为庆祝六一 儿童节,学校买来300个黄气球,黄气球是红气球的 ,红气球有多少个?
  题①中的300个为共有的总数,题②中的300个是部分数,因此计算方法不相同。题①和题②的单位“1”是已知的,而题③的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要列方程或列除法算式。经常进行此类练习,学生就容易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教给学生找单位“1”的方法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找准单位“1”,如何找单位“1”?常见的方法是找“关键词”。分数应用题常出现一些比较熟悉的关键词,如“占”、“是”、“比”、“相当于”、“刚好”,这些词语后面的数量就是单位“1”的量,找到这些关键词,就很快找出单位“1”。例如:甲是乙的 ,在“是”这个关键词中,很明显是乙为标准量,甲与乙比较,乙是单位“1”。又如:数学书的数量相当于语文书的 倍,那么“相当于”后面的语文书的数量就是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但有的题目中既没有关键词,又没有总数作为单位“1”,怎么办?其实这类分数应用题的单位“1”也不难找,只要找出“关键句”,理解关键句就好办。如:水结冰后体积增加了 ,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 ,像这样水和冰两种数量到底谁作单位“1”,两句关键句的单位“1”是不是相同?我们只要看原来的数量是谁?这个原来的数量就是单位“1”。比如,水结成冰,原来的数量是水,那么水的体积就是单位“1”;冰融化成水,原来的数量是冰,所以冰的体积就是单位“1”。还有一些更难找的,就是要仔细审题,分析比较,找出哪个是“不变的量”,这个量就是单位“1”的量。如:一个修路队要修一段公路 ,已知已修的长度是未修的,再修300米后,已修的长度是未修的。这条公路长有多少米?很多学生一看题目就认为未修的米数为单位“1”的量,其实这是错的,仔细比较后,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已修的长度和未修的长度前后是变了的,只有这段路的总长度不变,那么这段路的总长度就是单位“1”的量。在平时的练习中,经常这样训练学生,就很容易准确地找出单位“1”。
  三、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对一些有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应用题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例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一是他们分不清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二是分不清计算时需不需要加括号。因此,可安排下列一组题进行对比教学。 ①小红做红花60朵,做的黄花是红花的 ,小红做的黄花有多少朵?② 小红做红花60朵,占黄花的 ,小红做的黄花有多少朵?③小红做红花60朵,做的黄花比红花少 ,小红做的黄花有多少朵?④小红做红花60朵,比做的黄花少 ,小红做的黄花有多少朵?⑤小红做红花60朵,做的黄花比红花多 ,小红做的黄花有多少朵?⑥小红做红花60朵,比做的黄花多 ,小红做的黄花有多少朵?
  两数相比较,用后面的数为标准数,前面的数为比较数,即与谁相比谁为标准数(通常设标准数为单位“1”)。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应用题的相同点是:都知道比较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不同点是:前者是已知标准数求比较数,后者是已知比较数求标准数。题①、③、⑤都是黄花与红花相比较,红花的朵数为标准数,黄花的朵数为比较数,红花的朵数已经知道,因此,它们属于前类用乘法。题②、④、⑥都是红花与黄花相比较,黄花的朵数为标准数,红花的朵数为比较数,黄花的朵数题目中都不知道,因此,它属于后类用除法。题①、②中比较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已经知道,计算时不用“括号”,题③、④、⑤、⑥中比较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不知道,需由1加几分之几和1减几分之几求得,因此计算时需加“括号”。
  四、写数学日记,把分数应用题生活化
  小孩子的认知规律形象记忆比抽象记忆容易,而且记得牢。因此每学完一个新知识后,我都建议学生写写数学日记,让学生养成善于去发现身边的数学,留意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分数,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加深理解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如一位学生这样写数学日记:今天是星期日,但妈妈要加班,我和弟弟、还有表姐三人在家。到了中午11:30,妈妈还没有回到家,表姐提议,这顿午饭我们自己做好吗?我想,我们都这么大了,也应该帮妈妈分担一点家务工了,于是就答应了。三人分工合作,弟弟洗菜,我煮飯,表姐煮菜,到12:20,一顿简单的午饭就做完了,妈妈回家一看,非常高兴地对我们说:“今天你们三个都很乖,快过来,妈妈奖励你们。”,于是就拿出一包旺仔牛奶糖说:“这包糖一共有24块,奖给弟弟,奖给表姐的是弟弟的,奖给海琳的是弟弟和表姐两人总数的,每人都算一算自己应得多少块糖?”弟弟最心急想拿到糖,但有不会算,就求我帮忙,我故意不帮,让他动手分一分,结果他一下子分好了,拿走了8块。这时,表姐说:“我的是弟弟的,应该是8×=6(块)”;我想了想,还好这是我前两天学习的数学内容,难不倒我。弟弟和表姐的总数是14块,我的就是14×=7(块)。妈妈见我们都算出来了,又笑了:“你们都很聪明,吃饭去。”我感觉今天的午饭特别香,糖也特别甜。数学的用处真大,我一定要学好数学。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由原来怕解分数应用题,逐步转向爱好解答分数应用题,大大提高了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传统的历史教学常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造成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利用相关学科知识,利用影视作品、利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
该文利用时钟信号的竞争冒险现象,提出了CMOS时钟信号竞争型三值口型边沿触发器的逻辑设计。通过PSPICE程序模拟,证实了该设计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而且与传统的三值D型维持阻塞
业绩预警:风险释放机制 2001年沪深交易所对股票上市交易规则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同时借鉴发达国家成熟证券市场上的有益经验,在2001年中报公布过程中首次推出了业绩预警制度
高中政治课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知识信息容量大,即可以超越现实,又可以再现历史;即可以展示静态,又可以展示动态;即可以浓缩,又可以扩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政治课教学的兴趣,把枯燥的,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知识,变为生动,形象,直观,具体,易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多媒体教学,通过学生自己上网查寻,收集,分析,处理,突出了现代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性和探索性,让学生去发
会议
摘 要:课程的改革使我们的美术课堂更加活跃起来,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的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具有趣味性。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反思,这一节课与传统教法相比较,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呢?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教法,学生确实乐了一节课,但其实没有学到太多的东西,这样反而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该文中,作者提出并讨论了一种基于模糊细胞神经网络进行多值图分割的新方法。基于对Gibbs图像模型的分析及与模糊细胞神经网络的类比, 作者给出了可用于多值图分割的模糊细胞
该文介绍了多用户检测技术和解相关检测器(DDR)。计算机模拟,分析比较了DS/CDMA中采用单用户和常规检测器及DDR对多址干扰(MAI)的抑制性能。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DDR的抑制性能与单用户检测器相近。
多值逻辑代数系统是完备的,多值罗辑电路中支持多值代数系统完备性的门电路也已设计出来了,但不见多值计算机的大规模应用,目前的计算机大部分仍是二值计算机,该文就此进行讨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