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菊:用善心铸就幸福

来源 :女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6ur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唐自头镇小燕山口村,流传着一个伟大母亲的事迹,她凭着一颗善良的心灵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把5个子女全部培养成人才,她的名字叫王艳菊。
  坚强的生活
  2002年,王艳菊的丈夫在施工时突然惨遭不幸身亡,面对沉痛的打击和两个正在高中读书的孩子,她有过绝望,但没有被打垮,勇敢地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为能解决两个子女的读书费用,她开始在本村给用工的农户出土豆,一干就是一天,常常十天半月不休息。冬天到了,就去给用工的农户出白菜,运白菜。她每天早出晚归,到家后累得筋疲力尽,一头扎到炕上,有时连晚饭都不想吃。每到秋季,她还到200华里以外的遵化县去捡栗子,因为路途远,一去就是半个多月。每天在山上捡栗子,还要把捡的满袋子的栗子背到山下,山路又陡又滑,摔跟头、划破手指、磕破膝盖是常有的事。可是她从未向困难低头。
  因为家里困难,一分钱都来之不易。王艳菊处处省吃俭用,几年来,她没有为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有时得了病也舍不得花钱买药。两个孩子知道家里困难,为了尽量节省生活费,减轻母亲的负担,每天午餐时只买一盘便宜菜,端到教室里姐弟两个人吃。得知孩子这样艰苦,做母亲的王艳菊常常抑制不住泪流满面。乡、村两级了解到王艳菊的家庭困境后,主动给她家办理了低保户。2004年,女儿考入张家口医学院后,学院得知家里的困难,特意安排她利用课余时间打扫楼道勤工俭学。
  生活的艰苦并没有磨灭王艳菊心中的善良,在生活中谁家有事她都主动帮忙。西院老嫂子得了脑血栓,她经常帮着洗衣服,干零活,特别是自己丈夫的三嫂多年生病瘫痪在床,三哥教学,三嫂无人照顾,王艳菊始终担任起照顾嫂子的重任,一侍候就是好几年。
  无私的母爱
  2006年,王艳菊重新组建了家庭,丈夫是本村的小学公办教师,为人诚实厚道,心地善良,为了给病故的妻子治病拉下了10多万元的外债。新组建的家庭有5个孩子,4个仍在校读书,经济负担很重。怎么办?王艳菊在丈夫的支持下,到集市上买了两头老母猪,半年后,母猪顺利产下了30多只小猪,两个月后,仔猪出栏卖了五、六千元。从那时起,王艳菊走上了养殖致富路。
  新家庭孩子多了,如何正确对待亲生儿女和丈夫的儿女,让这个家充满和谐非常重要,王艳菊对孩子们一视同仁。在生活上她对丈夫的孩子呵护有加。高考前孩子学习紧张,没有时间回家看望。王艳菊就做好饭菜,去学校看望孩子,给她们亲生母亲般的温暖。2010年6月,大儿子冬利与妻子结婚后喜得贵子,因为小两口远在石家庄,儿子要上班,妻子和孩子无人侍候,做婆婆的王艳菊得知后,二话不说马上赶到儿媳身边,每天给儿媳妇做菜做饭,给小孩子洗洗涮涮,一天到晚不知疲倦。面对婆婆的精心侍候,儿媳非常感动,常说婆婆比亲妈对自己都亲。
  王艳菊在艰苦的生活中悟出了两个道理:一是在困难的环境下,人必须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决不能向困难低头;二是人必须懂得感恩,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温暖和阳光。在她和丈夫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步。现在,王艳菊和丈夫的5个儿女除双洁仍在读研外,其余4人全部自强自立,看到这些,王艳菊深深感到自豪和骄傲,内心充满了喜悦。每当母亲节来临之日,儿女们都会尽量赶回来看望母亲,即使回不来也会打电话,为母亲送上祝福和温暖的问候;每当她生日来临,儿女们有的寄来生日蛋糕,有的给母亲买件新衣,大儿子冬利和儿媳去年春节还把母亲接到石家庄与他们一起过年。
  为公益奉献力量
  王艳菊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对社会更充满强烈的感恩之情。虽然生活负担沉重,但她从来没有放弃希望。在大家的眼里她总是乐乐呵呵、精精神神的。她心里不仅装着小家,还装着全村的大家。
  2009年,村里创建市级文明生态村,修了高标准水泥路和文化广场等基础硬件设施,但日常卫生管理工作却带来了诸多的烦恼。首先是资金不足,另外环卫工作不好管理。听闻此事,王艳菊发动全村20名姐妹,主动找到村委会自愿接下了环境卫生的工作,由20名姐妹组成了义务环卫队,不要村里一分钱,就连清扫工具全由大家自带。每天早上5点,大嫂清洁队就上街了,开始清扫全村街道,将丢弃的生活垃圾清运到垃圾池,将路旁绿化带内的杂物捡干净,并为剪枝理容。
  村里的每项公益事业都有着王艳菊的身影。村里开发大东山,在山上栽樱桃树、核桃树,挖渠埋管滴灌,她件件积极参与;山间地边起了火宰,她奋不顾身地参与扑救。村里组织果树技术掊训班,她努力学习,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会了怎样给果树剪枝,如何管理果树。几年来,王艳菊一直在默默地为村里的公益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从没索取过报酬,她用无言的行动展现着自己满满的善心和对社会的爱。如今,她正积极参与“万名妇女发展现代农业建新功”活动,用“建小康、立新功”的实际行动,给广大姐妹们带个头,展现新时期农家母亲的新风采!ma-ch-ch@163.com
其他文献
做女人一定要精致,这些年几乎成了一种时尚,让所有女子都忍不住趋之若鹜。然而通往精致的道路却是又远又长的。  很想每天化一个精致的妆容,可是哪来的时间心情?早餐要做,孩子要管,老公要催,诸般琐事纠缠不休;衣饰器具俱要出自有款有价的品牌,偶尔为之还可以,样样如此,又岂是工薪阶层所能承担的?  于是只好重回烟火人间,做不够精致的寻常女人。  想起我身边的两个亲人,恰好是两种典型的代表。外婆是大家闺秀,我
期刊
勤勤恳恳做经适型老婆  几年前跟陈林去打结婚证的那天早晨,妈妈很认真地找我谈话:“结婚你准备好了吗?”我笑着说:“不就两人搬一起过日子吗?搞得这么严肃干什么?!”妈妈说:“过日子有各种不同的过法,会过的越过越红火,不会过的过着过着就散伙了。”她接着一遍遍地叮嘱:“到了婆家,可不能像在家这样随心所欲,要勤俭持家、体贴丈夫、孝敬公婆……”我打断她的话,说:“我给您总结5个字:温良恭俭让,对吧?”“对对
期刊
我在单位里是一名文艺积极分子,唱歌、跳舞都是我的强项。正因为这方面比较出色,虽然我只是大专学历,却被领导从下面车间抽调到宣传科做了一名宣传干事。我和老公在同一家单位上班,我们是在车间里干活时认识的,老公虽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车间工人,家还是农村的,但人帅气、实在,每天对我呵护有加,日久生情,我们谈起了恋爱。虽说家人和身边的姐妹也劝我找个工作好、家庭好的男孩,凭我的条件,找这样的男孩也并不是难事,我
期刊
和芸是多年的同事,但相交相知却是最近几个月的事!我们先后从同一个单位调了出来,见面时我开玩笑说:记得做了好吃的喊我去吃呀!没过几天就接到芸的电话,邀请我去家里吃饺子,饺子是韭菜馅的。芸说:记得你的一篇文章里写过买韭菜的事,猜想你应该爱吃韭菜馅的饺子!就这么一句话,我的心里暖暖的——多么细心体贴的女子。  后来,隔三差五我们就会聚一聚。芸是个极有爱心的人,她供职的单位又是一家福利机构,于是常常拿自己
期刊
年,不紧不慢一个一个来,却越来越找不到记忆中那种辞旧迎新的红火。  站在春节的当口,有传统文化情结的人总会感叹,过一次节,就忧伤一次,传统文化习俗的日渐势微,使得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也不可避免显得寡淡。我们一边缅怀记忆中热闹的春节,一边抱怨今日年节的无聊。明明生活条件提高了、通讯便捷了,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想怎么过就能怎么过,节却越过越没劲。  我们常说,国家现在处于转型期,其实不只是经济转型,社会
期刊
她是个纯真善良、知性优雅的女子。我们相识在我创业的初期,她不仅给了我最纯真的爱,还用她特有的睿智对我的事业给予了默默的支持。如今,我们在一起将近7年。我的事业也和我们的感情一样,平稳升温,日渐红火。  恋爱时,温暖的小礼物一直是我们表达彼此爱意的方式。那时候,我们的礼物很廉价也很家常。天冷了,她送我一个雅致的细瓷水杯,说这样她的爱可以时常温暖我的手心。我送她几本她喜爱的书,希望我不在身边时,我的情
期刊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背负着很大的压力。经常听到身边有朋友抱怨,拼尽了全力,幸福也只是像海市蜃楼般在遥远的天边,似乎永远也难以企及。  可幸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幸福包含3个不同的概念,第一是愉快的生活,第二是充实的生活,第三是有意义的生活。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心存感激,对别人的慷慨赠与表示感谢,这比在银行有个大户头更能够创造深入、持久的幸福快乐。  按这个
期刊
一女儿的疑问  有一天,我带女儿去她乡下姥姥家省亲。  乡下充满自然气息的农家小院,让女儿感觉特别新鲜。女儿在小院里捡树叶,摘丝瓜,挖土洞,好奇得不行。  姥姥端了一盆猪食,喊:“妞妞,跟姥姥一起去喂猪好吗?”  “好呀。”女儿高兴地随着姥姥去猪栏那边喂猪去了,我怕女儿被猪给吓到了,也随着过去。  姥姥先用一把大铁勺将猪食盆敲得叮当响。  猪听了这响声,知道是“开饭”了,就从猪窝里“踱步”走出来—
期刊
每到节日,手机上总是收到很多祝福短信,大抵是幸福快乐,让牙齿天天晒太阳之类的祝福语。希望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的我们快乐吗?  那一日,我心血来潮,在微博上做了个调查:生活中的你是否快乐?如不快乐,写下理由。跟帖者众多,大家的答案如出一辙,都不快乐,原因有很多……  小米说,工作一直原地踏步,是我最大的忧患。当年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被跨国公司录取,那时我恨不得将快乐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本以为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行日益成为千家万户首选的消遣方式,曾经我也热衷于此,大小假期一个也不放空,并发下豪言壮语:5年之内游遍中国,退休之前游遍全世界。最初这种游历的新鲜感和刺激感确实激活了我压力山大的生活,丰富的阅历也为我的设计工作注入了丰富的灵感。  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我都用在了旅游上,长假去远方、短假去周边。痴迷的程度让我忽略了父母的期盼。直到一次身处天涯海角的旅程中接到了母亲住院的通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