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的叙事模式及其美学意义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enhan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六朝时期是我国文言小说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搜神记》作为当时文学领域中产出的一朵奇葩,展现出了不容忽视的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本文从叙事学视角对《搜神记》所具有的叙事模式进行分析,对《搜神记》叙事主体、叙事视角以及叙事结构进行了解读,并对《搜神记》叙事模式所具有的美学意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深化对《搜神记》叙事特征的理解。
  关键词:《搜神记》 叙事模式 美学意义
  一、《搜神记》的叙事模式
  (一)叙事主体
  《搜神记》的作者干宝是东晋史学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搜神记》呈现出了实录的史书性质,其对真实材料的收集以及对正史的补充等,都促使《搜神记》的这一特点得到了彰显。与此同时,《搜神記》是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集,这决定了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兼具历史文学叙事者的身份以及志怪小说叙事者的角色,这对《搜神记》所具有的叙事特征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总体而言,史臣在历史发展进程的记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史臣所创作的史书都得以流传千古,如司马迁所创作的《史记》以及陈寿所创作的《三国志》等。史书叙事具有实录性的特点,要求撰写者能够具备“博闻强识,疏通知远”的素养,同时需要对“寓义于事、借事明义”等史学精神进行贯彻。史书与小说之间具有着紧密的关系,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加入了合理虚构的成分,促使史书中的人物、事迹呈现出了栩栩如生的特点。随着史臣地位的下降,史学家对自身个人意志的行使空间以及叙事话语权受到挤压,这导致了史臣与一般文人之间的差异被持续消除。《搜神记》的作者干宝具有东晋史学家的身份,这一身份对《搜神记》的叙事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与此同时,《搜神记》在内容上并非“只求实录”,在叙事视角上并非完全是“全知全能”,在撰写目的上也并非是完全为了贯彻“寓义于事、借事明义”精神,而是呈现出了“游心寓目”的特点,由此可见,《搜神记》所遵循的叙事原则与传统史书写作需要遵循的叙事原则明显不同。另外,虽然干宝表明自身的创作动机为证明神鬼之说是真实存在的东西(明神道之不诬),但是非实录以及虚构是小说特别是神话小说、志怪小说所具有的重要特质,这一特质在《搜神记》中的体现很多见,如在《陈仓篇》中所提到的““童子化为雉,又化为石”很明显并非实录,而是呈现出了虚构性以及浪漫主义特征,由此也可以看出《搜神记》叙事主体在叙事角色层面所具有的多样性。
  (二)叙事视角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所选取的叙事视角,决定着作品内容所具有的呈现角度与呈现方式,同时对受众接受作品内容的体验产生着重要影响。由于干宝兼具历史文学叙事者的身份以及志怪小说叙事者的角色,因此,《搜神记》所具有的叙事视角既有史书贯用的“全知全能”视角,也具有“全知全能”视角之外的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另外,干宝在叙事视角的选择方面还做出了许多新的尝试,如流动视角在《搜神记》中的应用,促使《搜神记》叙事视角的多样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而了解这些叙事视角,则是对《搜神记》叙事模式做出全面把握,对《搜神记》艺术特色做出深入认知的必要路径。
  从《搜神记》对“全知全能”叙事视角的使用来看,大部分史书所使用的叙事视角都为“全知全能”视角,这种视角下的作品内容一般会使用第三人称来进行呈现,在这种叙事视角下,作者可以对作品内容中的人物、事物等进行评论。显然,这种叙事视角能够帮助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发展、历史人物的经历以及关系等进行全面的呈现,并从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身上总结关乎兴衰存亡的道理。在《搜神记》中,许多故事的呈现都使用了“全知全能”视角,并以第三人称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做出了呈现,如《人化鼋篇》以及《窦氏生蛇篇》等,都对这种视角进行了应用。在前者中,作者对“江夏黄氏之母浴盘水中,久而不起,变为鼋矣”的故事进行了呈现,同时通过“黄氏累世不敢食鼋肉”来进一步强化这一故事所具有的真实性。由于“人化鼋”在《搜神记》中被多次引用并多次出现这种现象,因此,作者干宝并没有对这一现象、事件进行评论,而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对这种现象与事件进行了“如实”的记录,这种叙事方式在《搜神记》中并不鲜见。
  从《搜神记》对“限制视角”的使用来看,当作者以故事当中某个人物的身份、视角对故事进行呈现时,叙事视角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只能通过论述这一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相对于“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而言,这种具有限制性特征的叙事视角虽然无法从宏观上对故事情节进行事无巨细的阐述,但是却能够制造一定的悬念,促使故事受众能够沿着人物所具有的视角来发现故事的真相。由于《搜神记》属于志怪小说,作者经常会通过设置悬念来得出意想不到的结局以及结论,因此,在《搜神记》中,“限制视角”也是作者经常使用的叙事视角之一。如在《黄审篇》中,作者以黄审的视角对“妇化为狸”的真相做出了探索与呈现,如果作者在这一故事的阐述中使用了“全知全能”叙事视角,则故事也将失去本有的悬念,进而导致其吸引力弱化。另外,由于《搜神记》中所提到的各类鬼怪奇人、荒诞离奇之事并非人人都可亲历,因此,通过使用“限制视角”对其进行呈现,能够有效强化故事所具有的可信度,从而实现“明神道之不诬”的目的。
  从《搜神记》对“流动视角”的使用来看,多种视角的混合应用,在我国文学史中较为常见,如在《搜神记》之前,乐府民歌《陌上桑》就分别使用了观察者的视角与围观者的视角。其中,对观察者视角的应用较为客观地呈现出了罗敷所具有的美貌,而通过对围观者见到罗敷所具有的反应进行描述,则进一步展现出了罗敷之美。在《搜神记》当中,“流动视角”同样广泛存在,叙事视角的变化有助于从多个层面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能够反复强化作者所呈现出的某一观点。如在《搜神记》名篇《三王墓》中,叙事视角呈现出了多元化且频繁转换的特征,参与叙事的主体包括干将、莫邪、楚王等,这种叙事方式可以有效强化故事的紧凑性,同时也能够有效解决叙事角度单一而引发的故事欠缺吸引力的问题。另外,在卷十七《彦思篇》中,作者干宝同样使用了“流动视角”对故事进行了呈现,彦思与典农是主要的叙事主体,故事的最后则以“全知全能”的视角作为结束。
其他文献
摘 要:《花木兰2020》是由迪士尼公司借由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所拍摄的一部彰显女性自我成长与回归的影视作品。在描述剧中两位女性形象“双雄”并立的叙事结构中,花木兰与“鹰女巫”互为镜像,在寻找各自主体性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异化”以及“合一”的完整过程。影片以明显的三段式叙述,试图呈现角色于“本我”“自我”“超我”這一经典弗洛伊德式人格地理学下的性别与身份构建。但于精神分析学的视域下,这部呈现女性视角的
摘 要: 《思家小馆的晚餐》是美国女作家安·泰勒的代表作。作者以开放的笔调探讨婚姻关系、家庭关系,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母亲形象。作者以女性意识为观照描述母亲的生存本相,揭示出母性为“再生”而并非“天生”,并对这一形象进行了自我审视。  关键词:母性 母亲身份 再生 自我意识 自审  无论在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母亲形象已经发展成一种约定俗成且深入人心的模式——母亲是天使般关爱和宽容的源泉。随着
有个大胆设想,如果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和所谓的梦境之间,不存在虛幻和真实的区别,只是分属不同频道。白昼立足于平凡沙地,需得虔诚仰面铿锵前行,夜晚归属于天马行空,这世界如同一捧初生的泥土,可以轻轻松松随意被你揉捏成想要的模样。在两种不同的客观背景下,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人生,你会选择哪个?  大概,更多人应该会选择后者,毕竟在梦境中可以毫不费力达成所愿。  继续往下设想。在梦境中的人,会经历最初的新奇、
摘 要: 沈从文在《丈夫》中借丈夫身份的迷失到最终找回,直指现代都市文明对乡土文明的损害,呼唤回归人性,回归乡村净土。但无论是主要人物丈夫,还是诸如次要人物老七,在作者着力掀开遮盖乡土倩影的薄纱时,他们真实的声音却因此被遮蔽、封存起来。笔者在此试图揭开这些被遮蔽的声音,探究他们可能存在的真实面貌。  关键词:《丈夫》 乡村 城市 被遮蔽 声音  关于沈从文《丈夫》的主题研究,有不少研究者都认为这篇
摘 要: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二十年是美国小说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伴随着现代主义运动的发展,美国小说家在创作形式和主题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创新。在这个时期,世界经济的主导势力也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在这种环境下,美国小说家的自信心高涨,在创作中越来越具有本土意识,对美国特色和美国个性的挖掘和表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这种集体性的努力促使美国文学彻底摆脱了英国文学的钳制,呈现出了成熟的面貌,为美国世纪的到来做
摘 要:《紫色》作为美国读者重读率最高的作品之一,一直也被中国的读者喜爱。正如作者艾丽斯·沃克所说,抛开这部小说的特定背景,她想表达的还有两大主题,那就是“挣扎”与“成长”。这位勇敢而优秀的黑人女作家极力使她的读者相信:无论在什么样的状态中,为争取生存而进行的挣扎都会带来人命运的改变和精神情感的成长。这无疑是个超越时空和国界的永恒母题。  关键词:《紫色》 女性主义 挣扎 成长  有人说,《紫色》
摘 要:今人对林逋的研究,多集中于诗歌分类、隐逸思想、诗歌风格等方面,然对其诗词中的意识指向还未有人涉及。林逋诗词创作中蕴含的忧患意识、人文旨趣、内省态度以及理性精神,对我们了解其审美意识和创作心理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忧患意识 人文旨趣 内省态度 理性精神  林逋(967—1028),字君复,浙江钱塘人。林逋少时,家庭连遭变故,祖父与父亲相继离世。他勤奋好学,文采卓越,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
摘 要:一直以来,关于《罪与罚》题旨的争议中主要存在“启蒙”与“布道”两种说法,后世的研究者都力图断明陀氏所持的价值立场与道德信条,以此肃清社会转型历史语境中“现代性”思想的嬗变。但除去拉斯科尔尼科夫所秉持的“超人哲学”和“强力意志”信条外,我们还应关注情节中巧凑、悖谬的因素以及对“疯癫”的描绘。如是观之,《罪与罚》仅仅展现出反抗绝望的无效性,却并未开出一剂社会救济的良方。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
摘 要: 丁玲的中篇小说《韦护》是以好友瞿秋白与王剑虹恋爱本事为原型的,但虽有现实人物的对应,其在创作时依然对诸多情节做了变动。丁玲或改写,或缩写,或保留都有其背后的原因与动力。在当时“革命加恋爱”文学创作模式的规范下,丁玲试图从文学书写的规范中逃脱,加入更多自己的情感与态度,保留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而通过现实与小说的对读,也从侧面展现了丁玲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生活经历与创作观念。  
是的,他们是大城市的战斗者,他们既闪耀着一代人的青春与梦想,也同样承受着都市化进程中社会结构碰撞所带来的沉重压力。在理想与现实的缝隙中,他们在寻觅未来,谋定人生。大城市的战斗者,你们还好吗?  “不要说我是空巢青年,我是独立少女”  “不要说我是空巢青年,我是独立少女!”从事互联网教育、刚过而立之年的南京女孩刘乐心幽默地调侃。刘乐心毕业之后就一直租房,刚开始时三室一厅的合租房,房客们之间要互相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