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精神 传承千载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er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和最高追求,其内涵丰富深刻,包括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宇宙之和,既允许多元并存,又协调平衡发展。在当今,和谐更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它的主题精神、内在本质、外在表现和传承规律上无不蕴涵着和谐基因。
  
  一、天人合一的主题精神
  
  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这不仅仅只是一种哲学观念,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民间生活之中。“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这种思想深深地熔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就是以天人合一为主题精神。在人们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技艺技能,处处体现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祭典活动中,人们祈盼人神相通;歌咏声律中,人们渴望人神以和,尽管那时的自然界是以神灵的面目出现。作为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传统艺术,或是民俗节庆,均渗透着人与自然界的某种情感交流,体现着人对自然的亲近,反映出和谐的天人关系。中国民间的社火是从祭祀社日、庆祝丰收的活动发展而来,它不仅是人的才智和生命力的展示,而且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人物的装扮、气势宏大的游演及对美好生活的盼望,都能看出人是自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又如各种手工艺技能,其本质也是人们有效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而满足人的生存生活,以至达到审美的情趣。
  而自然也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蒙古长调民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则称之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这种情景交融、法乎自然、天人合一的独特意境和神韵,又怎么能离开人与自然的相会交融?有人说:“中国的节日却是人和天商量着定下来的。”确实如此,我们的很多传统节庆关乎大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与自然关系密切,设置顾及宇宙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人们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这也是“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
  从对自然界的敬畏,到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创造文明,怎能不说是人与自然万物的相处中,在追求一种平衡的关系、一种的和谐状态呢?而这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精神,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以人为本的内在本质
  
  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如果说物质文化遗产是以物为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以人为载体、为核心,以人为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本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文化的两种形态,两者相互浸润,紧密联系,很难截然分割。无论是“静态”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在实践中的创造,承载着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追求。物质文化遗产最终以物的形式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作为一种知识、技能或是技艺,存在于创造者的头脑中,只有创造者以不同方式将它们复述、表演或是制作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受到它的存在。而且它的传承和延续,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有所凭依,它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口传心授来实现,正因为它以人为载体,所以才会出现“人亡艺绝”的现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创造,由人传承,也反映人生,体现人文,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的思想情感,人的道德规范,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美好愿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内涵,也成为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的所在。这种以人为本的内在本质,为当前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历史文化基础。
  
  三、和而不同的外在表现
  
  “和”指和谐并存,“不同”指不一致、多样性。形式多样,而能和谐相处,共生共长,这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在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形态,不同的表现形式表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域广袤,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地域,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即使同一群体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变化,如春节这一中国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北方和南方过春节的形式就会有所不同,古代和现代也会有所舍取。有时,同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传承人的生活体验、人生经历、个人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也会表现出不同风格和特点。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形成了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文化遗产,各种表演艺术、技艺技能,能以不同面貌和谐共处、相互融合“和实生物”,是其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也有冲突,但冲突只是融合的过程。“和而不同”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在表现,对于今天我们提出求同存异、构建和谐也具有现实意义。“和而不同”走向繁荣发展,“同而不和”导致纷争乃至战争。
  中国是如此,世界也是如此。
  
  四、与时俱进的传承规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本质的传承规律就是它的“活态流变性”,它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变化。它的传承主体是人,在人类集体、群体或个体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的过程中,每个时代的人都给它注入了新的元素,遗留着历史的印痕,显现出时代特征。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关,如果我们简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应为行为文化层,那么人的行为总会受到社会变迁、文化融汇、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影响,而或多或少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比如宝鸡的民间社火,解放初与现在在游演的内容、规模、参与的热情以及化妆技艺方面就有所不同。同样,一个民间刺绣艺人,他30年前的刺绣和今天的是不一样的,包括手工艺技术,在流传的过程中都是有变化的。
  在这里,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活态流变性”归结为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不仅是说它与时代同步发展,而且它和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如当前农耕文明的削弱,以此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濒危,并且随着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有些逐渐发生变异。与时俱进的传承规律决定了我们今天的保护不应该是静止、凝固的保护,而是要发展的保护,既要注重对其原生态的保护传承,又要善于科学发展,增强自身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以保护获得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
  与时俱进不仅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构建和谐社会,提出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这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和而不同等特质与时俱进的运用。社会是发展的,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全面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达到一种“永恒”的和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体现出的和谐精神是十分深刻的,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精髓,作为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适度、适时、适当的和谐状态的深刻哲理,为中华民族带来了稳定和祥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重要启示。
  
  (作者简介:薛昌辉(1977.10-)男,汉族,陕西扶风人,大学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助理馆员,现在宝鸡市群众艺术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
其他文献
今天我们谈论的是唐诗主题的第一大类,叫作咏怀诗。  什么叫咏怀诗?一言以概之,就是写诗人的怀抱,写他心中的感想、情感、精神活动。  中国的诗歌从本质上讲都是抒情诗,主要是写诗人自己的一些情感,一些感想。顾名思义,咏怀也是唐诗中最重要的主题。我们看一看唐人的咏怀有哪些特点呢?  唐代出现最早的一首优秀的咏怀诗是魏征写的,题目叫《述怀》,就是讲述我的胸怀。写这首诗的时候,唐代还处于开国战争之中。魏征写
期刊
曲径行回两城间,斜阳卸影鸟飞还。  云重峭壁青千丈,风皱奔流绿一湾。  踏破丹梯崖似岩,凿开石锁坦为关。  往来人马从此过,地大势高一线川。  这首诗是唐蕃古道气势磅礴的真实写照。    ·古道背景与定位·    青藏高原自古就与中原华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古老而年轻的青藏高原,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演绎了许多宏伟壮观而绚丽多彩的诗篇,不仅有着十分悠久的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历史,而且是古代西域
期刊
在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歌潮声中,我们迎来了新中国60华诞。在这个庄严喜庆的时刻,我作为一名共和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见证了60年沧桑巨变的老文艺工作者,真是心情激动,感慨万千。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社会流变、人事更迭一齐涌上心头。在这些值得记述的往事中,最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事例之一,就是曾两次近距离接触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最重要的成员、新中国开国总理周恩来同志。    第三次文代会上向总理
期刊
我们是老湟川的最后一届新生    1949年9月5日解放大军进驻西宁,宣告西宁解放,随即青海解放。9月中旬,西宁局势很快趋于平稳,我从乡下返回西宁去湟川中学报到。在这之前,我已于暑期报考了湟川中学,并以高分名列录取榜首。那年我在国师附小第三部(今西关街小学)应届毕业,报考仰慕已久的湟川是我的宿愿。湟川那时面向全省甚至全国招生,是当时很有名气的学校。我到学校注册报到,成为湟川的学生,那也是老湟川中学
期刊
游侠精神决不同于侠义精神,前者于后者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文化意义,2000多年来,这种精神一直流在我们民族的血脉里,一直与正统的文化道德观念相对抗。可以说,游侠精神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代表。  “侠”,总有一帮人追随  我在过去写的《话说游侠》里对“侠”做了新的阐释,指出在先秦“侠”与“夹”是一个字,而“夹”的本义是指有人追随。  过去许多学者解释“侠”往往受到战国末年《韩非子·五蠹》篇中的“侠以武
期刊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宁波农村更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走在了全国前列。随着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也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有学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文化建设,是重建农民生活方式,恢复农民生活的主体性价值,通过农村娱乐活动等方式,增加农民之间的公共交往,并在这种交往中获得人
期刊
张三丰一生的事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在所有后世人的心中,越来越觉得神秘难测。所以有关张三丰的传说也是非常之多。张三丰最后卒于何时,也无法考证,甚至有人相信张三丰一直活着,他长生不老,始终逗留人间。  张三丰,这个名字在今天依然知名度极高,不但金庸先生的小说中塑造过他性格慈祥和蔼,武功深不可测的形象,让人感觉十分可亲可敬。更有像《太极张三丰》之类的电影,也是让我们百看不厌。有个美眉曾对我讲,李连杰在
期刊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普天同庆、万众欢腾,怎不叫人心潮澎湃、激情满怀。我们这些和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人,都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而今又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感同身受,感恩之心便油然而生。自己的命运始终与共和国紧密相连,我从一个寒门子弟能上大学并成长为一名国家干部和党的新闻、文艺工作者,全靠各族人民的哺育、党和毛主席的教导以及一些领导人的直接关怀,所受教育对我后来的人生道
期刊
和滕晓天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我知道滕晓天这个名字已经很久了,我经常在各类书刊、报纸、杂志上看见他写的关于青海“花儿”的文章。他的文章写得很精彩,立意新颖、视觉独特、构思精巧,在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就把青海“花儿”这种民间艺术形象地介绍给了读者。  如果说,我从朱仲禄先生的歌声中知道了青海“花儿”,那么,从滕晓天先生的文章中,我了解到了青海“花儿”的神韵。  说实在的,在滕晓天之前,我读到的研究青海“花
期刊
项羽的确不适合当帝王,而只是个英雄,豪爽的英雄,不拘小节的英雄,但是要他去当一个皇帝,一个去勾心斗角的小君主,实在是为难他了。    破釜沉舟 项羽一战成名    公元前208年,就在项羽与刘邦在黄河沿岸攻城略地,向西挺进时,传来了主将项梁战死的噩耗。项梁的谋士范增,也逃到了项羽这里。项羽闻后,于三军将士前悲泪涕下,誓报此仇。但鉴于秦军的强大,项羽在范增、刘邦的劝说下,不得不撤兵,退到了彭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