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文获取幸福感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5505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读经典小说《孔乙己》,遵循从文章的细处入手,探索文章选材构思上的妙处这一教学思路,在追求课堂有效度的同时,也收获课堂的幸福感。
  [关键词]孔乙己细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28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选入了鲁迅的经典小说《孔乙己》,在备课之初,我最先的设想是最为常规的步骤,由学习字词到课文分层,再抓住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分析课文。但是,现在的教学在追求课堂有效度的同时,更要追求课堂的幸福感。为此,我再一次深读课文,有了一段新的教学思路。
  好的文章要善于抓住细节,抓住人、物、景的特色来写,力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那么,在学习经典文章的时候,为何不照此思路来分析呢?《孔乙己》一文收录在小说集《呐喊》中,鲁迅曾说过,在《呐喊》的所有文章中,他自己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先生这么说,必定有他的原由。在备课中,我思索其中的原因,有了自己的想法:《孔乙己》一文不到2800字,但是将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描摹得淋漓尽致,将封建科举以及封建思想对人的毒害批判得深入骨髓,那它在选材和构思上定有取舍。于是,我从文章的细处入手,探索文章选材构思上的妙处。
  一、抓住人物典型性格刻画人物形象
  孔乙己本能写一手好字,能够凭借这一技能养家糊口,但他却是一个“好喝懒做”之人,有手不用来写字,却用来偷窃!因为“好喝懒做”,他偷,遭人取笑;又因为偷,他常被人打;还是因为偷,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断了生活之路。这是何等的悲哀啊!本应该用来生活的手,却成为了他走向死亡的工具。鲁迅的高妙之处就在这儿,不写孔乙己的大事,只是抓住他的“好喝懒做”来做文章,让这一典型性格成为杀死孔乙己的帮凶,让读者对他产生可恨的情感。
  二、截取人物特定生活场景描摹社会现状
  孔乙己在大家的心目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他来了能增加大家的笑声,他不来大家也一样的生活。于是,小说中孔乙己在笑声中粉墨登场,在笑声中强自表演,在笑声中惨然谢幕。他的生活就和“笑”联系在一起。小说的高潮在孔乙己的最后一次登场,他由于偷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以手代步到酒店来买酒喝。常情之中,我们对孔乙己都是同情、可怜的态度,但是酒店掌柜和周边的邻居不仅不同情,反而仍在笑话他的偷,仍在念叨他欠的十九枚铜钱。我们甚至可以说,孔乙己的生命价值就是掌柜的粉板上那十九枚铜钱!鲁迅不写悲,却写笑,以笑衬悲,让我们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悲之所在。没有善意,没有温情,只有冷漠和麻木!这就是鲁迅笔下的社会,而咸亨酒店只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他折射出当时整个大的背景中的冷酷无情,这是杀死孔乙己的又一凶手。
  三、选用对比手法深度揭露思想毒害
  在不到2800字的文章中,要完整地体现一个人的一生,鲁迅抓住了孔乙己的脸来写。在文中对孔乙己的脸色有五次描写,从出场时候的青白,被取笑时候的涨红又恢复原色,到灰色,最后到黑色,每一次的脸色变化都是孔乙己的一次生活展示。他脸色青白,因为他难以维持生计,生活贫困;他脸色涨红,因为他遭受了大家的取笑,读了书却没有进学,还要去偷窃被人发现而挨打。在“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读书人心中,读书就是为了考进科举而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孔乙己没有考中科举是他心中最大的伤疤,现在被人拿来取笑,他无言以对,脸色涨红,变灰色,直至最后,在众人的笑声中脸色发黑,漠然离去!众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的痛苦之上,而这种痛苦又通过他脸色的变化来表现。前后脸色的对比,全面展现了孔乙己悲惨的生活遭遇,而这一切都是封建科举和封建思想的迫害。但我们假设,如若孔乙己考上科举,那会怎样呢?面对孔乙己的偷窃,丁举人不打断他的手,而是打断他的腿,断了他的生活之路,可见,丁举人是孔乙己死亡的直接杀手。因此,我们不难想象,他会和丁举人一样,成为科举的受害者,再来迫害他人。而封建科举、封建思想正是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由此看来,孔乙己和丁举人之间同样又构成了一组对比。所以说,鲁迅在文中通过对比来深刻揭露当时思想的腐朽。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改变了自己原有的设想,在课堂上尝试着讲授自己的探索。我发现,学生听课有神了,我们一起分析“孔乙己和笑”“孔乙己和手”“孔乙己和脸”“孔乙己和偷”,一起批判掌柜、丁举人之流,一起思索孔乙己悲剧的根源……一节课下来,我并没有完成预期的所有教学内容。但是,从学生享受的脸上和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思考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感受到了和学生一起探讨后的愉悦。下课铃声响起,学生惊呼:“时间好快啊,就下课了!”“我正听在兴头上,怎么就被打断了呢!”我内心也充满了喜悦,教师追求的不就是知识、理念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吗?被学生认可,教师幸福;学有所获,学生幸福。这样的课堂,正是有效又有幸福感的课堂。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对一个班级而言,不同的学生,其行为起点也势必有所差异,有优等生,自然也就有后进生。班级管理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建立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关键,做好了后进生的转化,也就推动了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转变后进生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了解后进生的生活背景、心理表现及成因,更重要的是如何开展疏导工作,有效地为后进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一、正确认识后进生  后进生在智力上往往并无缺陷,只是在思想品
[摘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需要切准导入点。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学习实际,从文本背景、文章题眼、学习旧知等角度展开切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为顺利介入课堂学习形成学习新知做好良好铺垫。  [关键词]高中语文导语设计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40017  好的导语应用价值很高,能够帮助教师理清课堂教学思路,诱发学生思维运
新论视窗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的接触点和相互关系。”一堂好的地理课,要求创设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积极思考的冲动。如何把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地理结合起来,广大地理教师在不断探索和总结。下面谈谈笔者的一次尝试和体会。  一、选择专题课的意图  汶
[摘 要]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学习困难、价值观扭曲、性格出现偏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整合社会、家庭、学校的力量,采取相应措施,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65-02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学习困难、价值观扭曲、性格出现偏差等
[摘 要]主要以桂平市第三中学为例,对如何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进行简要论述。首先,对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定义进行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上,指出桂平市第三中学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总体目标,阐述桂平市第三中学在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方面采取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道路;特色教育;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4-0062-0
【项目简介】《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GXZZJG2015B059,系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张好任项目主持人,项目组共有成员12人,研究期限2年。微课具有“短”“快”“精”的特色,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移动终端的普及,微课学习成为新的潮流和趋势。在此背景下,微课资源的开发是关键,探索微课资源的应用可以使微课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该项目主要结合高等教育出
“我的爸妈是做电器生意的,他们走南闯北,常年在外联络生意,我一年和他们相处的日子加起来也不到一个月。爸妈把我和弟弟交给了爷爷,奶奶很多年前就去世了,爷爷给我们洗衣做饭讲故事。我在家有时候会和弟弟打架,但在外面谁欺负了弟弟,我就会和谁拼命。十三岁那年来例假的时候我害怕极了,就逃到村里一个同龄女孩家过夜,结果把她家的小床都弄脏了。还是她妈妈教我学会了用卫生巾,并安慰我不要害怕。”十五岁的小叶在向我讲述
[摘 要]教育工作的真谛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承载着诸多学校的期许和家长的期盼。同时,班主任工作琐碎而繁杂,每天面对的是性格各异的学生。如何于细微处见精神,就需要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特别是对刚走上德育工作岗位的年轻班主任来说,值得深思。  [关键词]班主任 成长 工作 细节  [中图分类号] G
[摘要]作文训练形式的多样化,是相对于“命题-指导-批改-讲评”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调、传统、固定不变的训练模式来讲的。我们应从学生自身需要、兴趣、情感出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使训练收到实效。多样化可以体现在训练体材的多样,训练内容的多样,训练时机的多样,训练途径的多样……其实,就是以新颖、灵活、多变的方法,帮助学生轻松地找到可以动口、下笔的“契入点”,有了这个“
[摘要]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甘地的非暴力思想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非常不理解,有必要运用其中的典型史料对学生进行引导。本文认为甘地非暴力思想取得成功的三个条件是:英国已在印度建立了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印度当时独特的社会现实,以及甘地个人高尚的人格力量。  [关键词]甘地非暴力思想成功条件现代民主制度独特社会人格力量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