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方法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dxx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但行不通,而且会加剧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进而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了改善学生学习的状况,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采取分层教学法,即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给广大数学教师一些借鉴。
  一、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之一,它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数学教学中“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首先,初中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开展分层教学是新课改为我们提供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之一,它可以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我们教师不能把分层教学的开展当作一个包袱、一种负担,对它敬而远之。其次,教师要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尤其是要让家长消除他们的疑虑。很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认为,实施分层教学后,自己很有可能被安排在最低的层次,教师在课堂上也不会严格要求,甚至对他们置之不理,其实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数学教师应当在开展分层教学之前就向学生和家长介绍分层教学的目的、作用、意义,使他们对分层教学有全面深入的认识,这样学生和家长就会消除疑虑,并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进而取得较为显著的学习效果。
  二、克服分层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最重要的是克服分层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学生能积极愉快地学习。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实施分层教学并不是放弃对后进生的教导,也不是降低教学的要求,而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层次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能力得到提高,并逐渐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的自尊心和好胜心较强,因此即便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不愿意接受低层次的教学,所以学生会在心理上对分层教学产生抵触和排斥的情绪。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比较推崇题海战术,认为学生只有通过多练习才能掌握知识,因此不愿意分层设计作业,这样就会使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完成自己能力之外的作业,进而使他们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了改善以上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方法。首先,我们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取得高分数,被分数牵着鼻子走,而是为了学到方法,学到知识;其次,数学教师要明白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成绩一直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应当充分尊重他们,并和他们一起查找原因,同时注意多表扬、鼓励他们,让他们找到学习的信心;再次,对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以免他们难堪和尴尬。
  三、优化分层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般情况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都是采取班级授课为主,小组教学为辅的形式。不以学生智力和成绩的高低来分时,也不明确指出哪位小组成员是高层次的,哪位是低层次的,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降低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来划分分层教学中的学习小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有效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对于基础较差但自尊心极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前对其进行辅导,为他们“补差”;对于胆小且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同组成绩较好的学生对其进行辅导;对于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讲座,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优化组织形式,照顾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样有助于分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但是我们教师也应当认识到,知识的掌握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的:“教学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踏空一步,踏空一步我们要马上给学生补上。”所以,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实地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不断学习和努力。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实施,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各个学校的重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  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1)面向全体,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辅导。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
目前,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仍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存在较大的不足。中国学生多次在国际数学测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也出现了“中国学习者的悖论”这一热点现象。通过教育家蔡金法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学生在“过程受限”问题通常表现很好,但是在“过程开放”问题上则不如西方国家的学生。这也就说明了我国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而在创新能力上则逊色于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既要富有趣味性,也要具有知识性,以游戏活动为载体,通过游戏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乐学、善学。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数学游戏或教育游戏,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标。  一、引入数学游戏,优化新授课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新授课是最基本的课型,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的重要途径,其教学环节包括新知的
体验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造直观、生动、趣味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思维能力,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及进行实际应用。根据此种方法展开数学教学,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认知结构以及学习目标等,使学生能够感知知识,并且帮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全面深入地掌握其所学的知识。  一、初中数学教师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原则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验式教学从本质层面来讲,
合作学习的定义有着多种表述方法。本文选用我国教育家王坦提出的定义:“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在此定义中,合作学习是以特定的目标为导向,以全体学生的合作交流为基本学习动力,在班级授课的前提下以小组活动作为教学载体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一种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助合作的学习活动。  一、科学设计合作内容,拓展学生合作学习
期刊
期刊
一、为什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数学基础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只有被动地学习和吸收,而最终的教学效果却不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苦不堪言,这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不正确,教师也没有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智力的开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