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但行不通,而且会加剧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进而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了改善学生学习的状况,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采取分层教学法,即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给广大数学教师一些借鉴。
一、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之一,它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数学教学中“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首先,初中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开展分层教学是新课改为我们提供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之一,它可以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我们教师不能把分层教学的开展当作一个包袱、一种负担,对它敬而远之。其次,教师要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尤其是要让家长消除他们的疑虑。很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认为,实施分层教学后,自己很有可能被安排在最低的层次,教师在课堂上也不会严格要求,甚至对他们置之不理,其实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数学教师应当在开展分层教学之前就向学生和家长介绍分层教学的目的、作用、意义,使他们对分层教学有全面深入的认识,这样学生和家长就会消除疑虑,并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进而取得较为显著的学习效果。
二、克服分层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最重要的是克服分层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学生能积极愉快地学习。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实施分层教学并不是放弃对后进生的教导,也不是降低教学的要求,而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层次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能力得到提高,并逐渐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的自尊心和好胜心较强,因此即便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不愿意接受低层次的教学,所以学生会在心理上对分层教学产生抵触和排斥的情绪。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比较推崇题海战术,认为学生只有通过多练习才能掌握知识,因此不愿意分层设计作业,这样就会使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完成自己能力之外的作业,进而使他们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了改善以上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方法。首先,我们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取得高分数,被分数牵着鼻子走,而是为了学到方法,学到知识;其次,数学教师要明白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成绩一直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应当充分尊重他们,并和他们一起查找原因,同时注意多表扬、鼓励他们,让他们找到学习的信心;再次,对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以免他们难堪和尴尬。
三、优化分层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般情况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都是采取班级授课为主,小组教学为辅的形式。不以学生智力和成绩的高低来分时,也不明确指出哪位小组成员是高层次的,哪位是低层次的,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降低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来划分分层教学中的学习小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有效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对于基础较差但自尊心极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前对其进行辅导,为他们“补差”;对于胆小且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同组成绩较好的学生对其进行辅导;对于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讲座,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优化组织形式,照顾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样有助于分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但是我们教师也应当认识到,知识的掌握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的:“教学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踏空一步,踏空一步我们要马上给学生补上。”所以,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实地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不断学习和努力。
一、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之一,它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数学教学中“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首先,初中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开展分层教学是新课改为我们提供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之一,它可以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我们教师不能把分层教学的开展当作一个包袱、一种负担,对它敬而远之。其次,教师要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尤其是要让家长消除他们的疑虑。很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认为,实施分层教学后,自己很有可能被安排在最低的层次,教师在课堂上也不会严格要求,甚至对他们置之不理,其实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数学教师应当在开展分层教学之前就向学生和家长介绍分层教学的目的、作用、意义,使他们对分层教学有全面深入的认识,这样学生和家长就会消除疑虑,并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进而取得较为显著的学习效果。
二、克服分层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最重要的是克服分层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学生能积极愉快地学习。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实施分层教学并不是放弃对后进生的教导,也不是降低教学的要求,而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层次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能力得到提高,并逐渐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的自尊心和好胜心较强,因此即便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不愿意接受低层次的教学,所以学生会在心理上对分层教学产生抵触和排斥的情绪。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比较推崇题海战术,认为学生只有通过多练习才能掌握知识,因此不愿意分层设计作业,这样就会使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完成自己能力之外的作业,进而使他们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了改善以上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方法。首先,我们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取得高分数,被分数牵着鼻子走,而是为了学到方法,学到知识;其次,数学教师要明白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成绩一直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应当充分尊重他们,并和他们一起查找原因,同时注意多表扬、鼓励他们,让他们找到学习的信心;再次,对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以免他们难堪和尴尬。
三、优化分层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般情况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都是采取班级授课为主,小组教学为辅的形式。不以学生智力和成绩的高低来分时,也不明确指出哪位小组成员是高层次的,哪位是低层次的,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降低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来划分分层教学中的学习小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有效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对于基础较差但自尊心极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前对其进行辅导,为他们“补差”;对于胆小且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同组成绩较好的学生对其进行辅导;对于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讲座,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优化组织形式,照顾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样有助于分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但是我们教师也应当认识到,知识的掌握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的:“教学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踏空一步,踏空一步我们要马上给学生补上。”所以,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实地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不断学习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