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桑俄,随鸟而行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cloudn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叫扎西桑俄。‘扎西’在藏语里是‘吉祥’,‘扎西桑俄’就是‘好吉祥啊’。我出生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我家在年保玉则山下面的一个牧场,牧场旁边是一个湖,湖的形状很像一只蝴蝶。我住的帐篷就在这个蝴蝶翅膀的一角上……”
  这么有趣的自我介绍,一下子强烈地吸引了我。这就是身穿绛红色喇嘛服的居·扎西桑俄。
  
  我喜欢鸟,近年来一直徜徉在中国西部观鸟、拍鸟。我还有另一个身份:北京一个NGO环保组织的媒体顾问。我的任务是发现有意思的保护带头人,并发掘他们的保护故事。
  很快,我就把目标“锁定”到了扎西桑俄身上。实际上,比完成“任务”还让人欣喜的是,扎西的兴趣竟然和我惊人的一致。而且,他还多一项——喜欢画鸟。随后几天,我们几乎形影不离,一起拍摄,一起辨识和讨论所见到的每一只鸟。
  按照和扎西的约定,4个月后,我和同事吕宾从成都出发,开车走了两天高原山路,直奔扎西的家乡——年保玉则山下蝴蝶状湖泊边上的那个牧场。
  这个湖泊在众多旅行手册里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妖女湖。但是,很显然,站在湖边迎接我们的扎西并不认可它:“这个湖现在叫什么我不知道,这几年旅游局把很多湖泊的名字都改了。以前,我们叫它俄措尕玛。它是圣湖,湖里有很多水鸟,赤麻鸭、黑颈鹤,还有各种鸥。小时候,我瞒着大人偷偷去湖里玩,大人知道了会很不高兴。因为湖水很神圣,用手碰湖水都是不对的。”
  这次,我和吕宾事先准备了详细的文案,计划以年保玉则区域为背景,拍摄一个关于扎西桑俄的短小纪录片:《鸟语者》。就这样,扎西面对我们的镜头,开始了娓娓的讲述。
  
  扎西说:“扎西的画”就像四川的火锅
  13岁时,扎西离开了鄂木措尕玛边上的家园,被送进了40公里外的白玉寺。久治的白玉寺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大寺的子寺,坐落在狭长的谷地达尔塘中,清冽的俄科河在寺前逶迤流转。因为离开了家,离开了湖,离开了那些鸟,扎西并不开心。他说:“我晚上经常梦到它们。”
  藏族人的学业很多都是在寺院成就的,扎西也不例外。教导扎西的上师喜欢历史,但他不喜欢学历史,所以扎西觉得自己“学得不太好”——当然,这只是他自谦的说法。14年后,扎西便考取了格西学位,成了“深通佛学经典”的堪布。
  14年的求学期间,扎西桑俄对鸟的兴趣有增无减。他还记得第一次远离家乡到查理寺时的“新发现”。白玉寺海拔大约3600米,属于牧区;查理寺的海拔低了500米,有了森林。“这里的鸟跟家乡的鸟完全不一样。”扎西说,“以前,我还以为白玉寺的鸟就是世界上所有的鸟。直到19岁到了查理寺才知道,原来鸟类会有这么多!各个地方会有这么不同!我开始想要看看世界上到底有多少鸟。”
  渐渐地,扎西爱鸟的名声流传开来,当地长者说他可能是“麻雀转世的”,大家送给了他一个绰号:“观鸟喇嘛”。在白玉寺周围差不多50公里范围内,人们看到了受伤的鸟儿,会想到送给扎西救治。有的朋友想见他了,就带话来:“发现了好看的鸟儿。”等扎西兴冲冲地奔去,朋友又会逗他:“刚刚飞走了。”大家都知道他喜欢“收集”鸟的故事,所以,总有人主动来找他,想讲故事给他听,还要他请客。为此,扎西不得不制定了一个专门的标准:“从来没听过的好故事,我就请吃饭;一般故事,请喝饮料;听过的故事,我就说,不能请了,不能请了。”
  扎西第一次遇到画画的人,是在1985年。那年白玉寺重建,从阿坝请来了两个画家。画家需要人打下手,寺里便派了20多个小喇嘛,15岁的扎西就在其中。画家可能觉得他太小了,让他从磨石头、做颜料开始。于是,差不多整整一个月里,扎西早晚跟着上师读书,白天就去帮画家磨石头。
  一天,两个画家终于大功告成了,送给扎西等小帮手每人一根毛笔作为答谢。扎西拿到毛笔依然不肯走。画家问:“你还想要点什么?”
  扎西只是在心里回答:“想要画画。”
  扎西很感激阿坝的画家。他们不仅仅赠送了毛笔,还教会了扎西做颜料。白玉寺里面有一个老僧人会做纸,他又教会了扎西做纸。渐渐地万事俱备,到17岁,扎西终于开始在纸上画鸟了。他记得自己画的第一只鸟是俄措尕玛湖里的赤麻鸭(黄鸭),不过那时候画得不是很像。
  扎西说:“我觉得,要做事情,‘喜欢’是最重要的。基本上藏区我观察过的393种鸟,我全部画过4次。17岁时画过第一次,但那时画得太夸张了,黄色的地方很黄,红的地方就特别红,就像动画片一样。第二次在四川那边画的,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第三次画鸟是2001年在西藏林芝。那时扎西已经拥有一个小小的磁带录音机,遇到鸟儿就赶紧录下来自己观察到的特点:嘴巴是什么颜色,翅膀什么颜色,肚子什么颜色,飞起来是什么样子。晚上回到驻地一边听录音一边画,第二天再拿着自己的画去跟鸟实际对比,把需要修改的细节再录下来,回去再改。
  喜欢旅行的扎西,每年去拉萨都会住同一个旅馆:吉日旅馆。2003年夏天,他在吉日旅馆看到一个女孩正在看一本很美、很美的关于鸟类的书。扎西开始想办法接近她。她就是深圳观鸟协会的董江天,她在网络上有一个更有号召力的名字:麦茬。这次邂逅对于扎西而言,意义重大。他给麦茬展示了自己厚厚的观鸟笔记和绘画。这个热心的女孩受到了感染,并立刻意识到,扎西需要帮助——他绘制的鸟儿,画风很纯朴,用色很大胆,但是比例有问题。
  回到深圳之后,麦茬立刻给扎西邮寄了一大批关于鸟类、观鸟等专业知识的图书、BBC生态影片,还寄来了单、双筒望远镜。2005年夏天,麦茬赶到了白玉寺,陪着扎西观鸟。扎西也因此知道了自己熟悉的鸟儿们在书上的名字。“他的高兴完全溢于言表,他发现自己不孤单,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人都喜欢鸟!”麦茬回忆说。
  在麦茬等“鸟友”的帮助下,扎西的观鸟装备越来越齐全了。到2006年,扎西甚至在姐姐的资助下,得到了一台准专业的照相机。对照观鸟时所拍摄的照片,他又发现自己以前画的鸟“神态不像”了。于是,他第四次给藏区的鸟儿画像。“我曾经在雪地里用脚画过一只像这个院子这么大的鸟,我就知道了画画是靠心的。”扎西总结道。因为从来没有师傅教过扎西画画,他觉得自己的画不是国画,不是水彩,也不是唐卡,他还打了个比喻:“只是‘扎西的画’,就像四川的火锅一样,什么东西都有一点。”
  
  高僧说:这座神山跟我一起变老了
  2005年夏天,麦茬和扎西在白玉寺周围观鸟。一个傍晚,一种麻雀大小、貌不惊人的小鸟进入了他们的视线。扎西并没有觉得特别的异样,而麦茬看到它鲜红栗色的背部和红褐色的眼珠时忽然激动起来。
  那是一只藏鹀!藏鹀(Emberiza koslowi)在藏语里叫SIXU,直译过来就是天珠鸟、天珠雀。大概它头部羽毛的纹理很像藏族人青睐的天珠。这种雀形目鹀科鹀属的鸟儿属于中国特有,而且分布区域极其狭窄,以至于可以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查到它的名字。在这之前,在整个中国观鸟界,关于藏鹀的记录寥寥无几。而这一天,他们不仅仅看到了两只藏鹀成鸟,还发现了一只幼鸟。
  麦茬深谙藏鹀的价值。回到深圳之后,她帮助扎西向香港观鸟会申请了一笔小额基金,用于藏鹀的调查和保护。这次跨年度的摸底调查为2007年向世界自然基金会濒危动物小额基金申请项目奠定了基础。
  扎西认真地进行了保护试验。他发动白玉寺的僧众,尝试了多种保护办法。譬如,猪獾是藏鹀的天敌,经常偷吃鸟蛋。他们就在藏鹀的巢穴周围放几件人穿过的衣服,猪獾怕人,可以吓跑它。但是,过几天衣服上人的味道散掉,猪獾就不怕了。几番尝试之后,他们开始采用最原始的办法:蹲点驻守。在藏鹀的窝附近搭个帐篷,15个人轮番值守了46天。最终,在他们蹲点儿那儿总算保住了一窝,并成功繁育出5只幼鸟。40多天后,小藏鹀长成,在9月份飞走了。
其他文献
长汀是客家人南迁的首要聚居地,被称为“客家首府”。  长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  长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被誉为“红色小上海”。  长汀也是红军长征的起始点,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之一。  位于闽西汀江上游的长汀,是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西晋“永嘉之乱”起,中原汉人几度大规模南迁,在汀江两岸发育成为客家民系。长汀作为客家人繁衍生息、壮大发展的
4月23日下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海域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西宁舰上检阅了海军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部队,人民海军32艘舰艇编为6个群、39架战机编为10个梯队,依次接受检阅。应邀到访的13个国家18艘舰艇也参加了检阅。  透过此次海上阅兵,反映了人民海军的四个主要特征。  立体化特征  中国海军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
友人说,在成都一定要逛逛锦里古街,去去武侯祠,否则不算了解这座“锦官城”。毕竟锦里与上海的城隍庙、天津的古文化街还有北京的大栅栏齐名,号称“西蜀第一街”,亦被誉飘着“三国味”和“麻辣味”的“清明上河图”。  穿越的古蜀风情  一进锦里,立刻被它的古文化气息包围:青瓦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前行,让人恍若时空倒流。川茶、川菜、川酒、川戏和蜀锦等古蜀文化夹着“麻辣火锅”的味道一起扑面而来。  走在锦里的
河间市地处冀中平原腹地,虽然是河北省一个小小的县级市,但却是一座有着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这里是《毛诗》的发祥地,是被中华诗词学会命名的全国“诗词之乡”。这里有被上海大世界评为收藏《诗经》版本之最的诗经斋,有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河间歌诗。而这些,又都和辖区内一个叫做诗经村的小村分不开。  诗经村因为汉博士毛苌在这里口授《诗经》而得名。    《诗经》引出的故事  《诗经》是我国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中央立足中国城市发展实际,顺应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落实网络强国战略和大数据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而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已成为中国“十三五”时期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以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系统性工程。  日本建设智慧城市起步
在惠州的温泉度假村里,不是泡温泉就好,随意地逛逛,看看景也是很不错的享受。红莲池是我在龙门铁泉池旁的小径上漫步时一扭脸无意中发现的,它半掩在绿树丛中,池边一片金色的草地,星星点点或开或骨朵状的红花耀眼地闪烁,闪烁中薄薄的,边沿多齿的蒲扇状的叶子上,在深寂的谷中掀起一点闹意。那是不甘寂寞的红艳,与翠翠的或深碧的树丛山林争奇斗美,树丛和山林只有沉静的微笑。白云蓝天浸在池中,拓深了池,让人难测此池深达几
本来,腊月绝非上黄山的好季节。无奈在山下歙县,我已被一派古色古香的徽派文化、微派建筑和饮食、说唱文化等诸般况味装满了脑袋,在这种古韵盎然的美好感受中,你是别无选择地要上黄山的。  上山那一天,山下天气晴好。谁知刚到云谷寺,便见晨雾朦胧中有丝丝雨意。登上索道后大雨滂沱,但亦可见秀美山岚云蒸水绕,好几条山溪水在峰林中穿出,像顽皮的山妹子嬉闹奔跑着。坐着缆车,8分钟就上到了白鹅岭。山上游人不多,但大多带
中国的杭白菊花,在百卉之中独有一种幽雅怡人的香气,可餐可饮,更宜于入酒。古代对菊花酒的记述和赞美不绝于史,为其它任何酒品所不及。除了菊花酒具有高雅飘逸的风韵,还有着中华民族“重九节,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的丰厚的文化内涵。  菊花酒什么时候在清宫或明宫里演变为菊花白酒,尚无从知晓。据仁和酒店后人言,当初配方和烧锅都是从庆王府来的,或许是一条线索。可是从这一演变,却可以看出宫廷酒师极深厚的功底。这个演
第三次见何小竹  何小竹的家在华阳,一个近几年来发展很快的小镇,距离成都市中心不太远。因为有了人民南路延伸至此的南延线,华阳曾一度是人们争先恐后要去买房安家的地方,如今这里的芋儿鸡、河鲜等美食则牢牢吸引着许多成都人下班后赶场子赴约。据说,过不了多久,成都的地铁1号线也会延伸到这里。  此次见面距离上一次在他的读书会上碰见,已过了大半年。那次没有交谈,当时,他正身处在一群女性读者们的包围中。而第一次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科技馆,中国科技馆肩负着“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崇高使命,历经27年的探索与发展,已经初步建设成为主题突出、功能完善、形象完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科技馆,并朝着建成国际一流的科普展教中心、优质科普资源研发中心和集成共享中心的方向不断努力。在新形势新常态下,面对社会经济的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和公众科学文化需求的急剧增长,中国科技馆人紧密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