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所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原则编写,每个单元都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编排,每一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都分成若干个板块,彼此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随着单元整体教学的深入研究,将A部分语篇作为整个单元第一课时进行教学,但语篇中融合了整个单元的重点句型和一些新词汇,作为第一课时教学应当设定怎样的教学目标才算合适?在有些老师的教学中发现,将语篇中新词汇、句型在阅读语篇前进行教学并且花过多的时间进行操练,使得语篇阅读迟迟展开又匆匆结束。这样的教学削弱了对话教学的主体地位,破坏了语篇的整体性,使得语篇失去了实际的阅读意义。笔者认为,作为整个单元第一课时的A部分中新词汇和句型只需适当铺垫,了解单词、句型使用的真实生活场景即可,重点在于引入语篇,整体呈现对话,让学生整体感知语篇。
一、 创设情景
小学英语教材所体现的语言概念、语言现象和语言交际环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可使之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情景。教学中只有创设了真实的生活情景,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例如,教学5B《Unit3 Hobbies》A部分前,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介绍自己及家人的爱好”,在介绍过程中,渗透教学了“hobby”,“collect stamps”,“grow flowers”,“take photos”等,帮学生先扫清了语篇学习时会遇到的障碍。学生学习时很投入,教学的有效性较高。接着请大家一起来谈谈各自的爱好,能基本运用句型“Do you have any hobbies?Yes,I do.I like...”后转入对语篇中人物的爱好的讨论,从而自然导入语篇的阅读。
可见,只有流畅、完整的情景才能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处在有序、轻松、自然且高效的良性状态之中。
二、 整体呈现
小学英语语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分层次逐步展开的,一般包括Background Information,Open Conversation,Exchange Information和Close Conversation几个部分。
语篇教学应重视语言学习的整体性,要让学生先从结构上了解语篇,然后在结构上整体把握语篇内容,感知整个语篇的意义。在学生初步感知语篇时,可以采用听力练习、文化知识渗透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语篇的主要内容。
1. 听力练习
如果语篇中的生词不多,教师可以通过听力练习导入教学。特别是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师更应在听力方面提出拓展性要求,这样既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又能提高他们理解所学语言知识的水平。
例如,6A《Unit3 It was there》A部分所呈现的是Su Hai, Su Yang在操场上观看赛跑,准备拍照时为寻找相机和胶卷而进行的对话。因此教学这部分时,在初步感知涉及一般过去时的句型It was there/here a moment ago.They were there/here just now后,整体播放了A部分课文,要求学生听完后回答What are Su Hai and Su Yang Looking for?有利于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线。
2. 文化知识渗透
文化背景知识是学生整体感知阅读内容的必要前提。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要增强文化渗透的意识,让学生了解一些英美文化,可以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用英语交流。
例如,在学生阅读有关复活节Halloween、圣诞节Christmas等语篇时,播放西方国家庆祝这些节日的录像并做一些讲解。这样给学生呈现完整的语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对语篇进行整体感知。
三、 任务驱动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实现完成任务的目的。学生初步感知语篇内容后,教师应当根据语篇本身的层次分段设置阅读任务,通过阅读任务引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阅读能力。
例如, 《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5 On the farm A部分呈现国庆长假后Nancy和Helen在学校操场上相遇引发对国庆活动的谈话。教师通过分析语篇把文本分成三段进行教学: 1. 引言(背景介绍);2. 第一段(Nancy的国庆活动);3. 第二段(Helen的国庆活动)。然后通过设置不同形式的、由易到难的阅读任务推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任务型教学过程充满了反思、顿悟和自省,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置任务时,教师应注意阅读策略的指导,通过阅读小贴士引导学生采用略读、寻读、精读等多种方式理解语篇,获取具体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
四、 拓展运用
在对文本进行分段解读后,学生对文本细节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各种练习,如复述课文、写作延伸等形式,巩固和拓展语篇中的语言点和知识点,使学生完成从汲取知识到发展能力的过渡。
1. 课文复述
复述不是对课文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创造性地再现已学课文内容。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生词的基础上,让他们根据板书、简笔画等信息来复述课文内容。这一训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
例如,《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7 At Christmas 的内容是Jim一家人谈论圣诞节的礼物。礼物的归属是本课的重点,学生要在阅读后梳理清楚礼物是谁送的又是送给谁的。最后教师在黑板利用图片呈现出了语篇的脉络,让学生根据图片用The...is/are from...Its/theyre for...来复述课文。
2. 写作延伸
教师可以针对语篇内容,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支撑,让他们进行仿写练习,在写作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新单词和新句型的理解,加深对语篇文本和结构的把握,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例如,《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 A部分是Liu Tao与妈妈的谈话,内容是Liu Tao在报纸上看到Peter的征友信息,他想与Peter结交成笔友,他问妈妈要一些写信所需的物品,以及谈论信中要写什么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征笔友”这个话题安排学生也给Peter写封信。
(作者单位: 无锡市洛社镇华圻小学)
一、 创设情景
小学英语教材所体现的语言概念、语言现象和语言交际环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可使之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情景。教学中只有创设了真实的生活情景,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例如,教学5B《Unit3 Hobbies》A部分前,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介绍自己及家人的爱好”,在介绍过程中,渗透教学了“hobby”,“collect stamps”,“grow flowers”,“take photos”等,帮学生先扫清了语篇学习时会遇到的障碍。学生学习时很投入,教学的有效性较高。接着请大家一起来谈谈各自的爱好,能基本运用句型“Do you have any hobbies?Yes,I do.I like...”后转入对语篇中人物的爱好的讨论,从而自然导入语篇的阅读。
可见,只有流畅、完整的情景才能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处在有序、轻松、自然且高效的良性状态之中。
二、 整体呈现
小学英语语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分层次逐步展开的,一般包括Background Information,Open Conversation,Exchange Information和Close Conversation几个部分。
语篇教学应重视语言学习的整体性,要让学生先从结构上了解语篇,然后在结构上整体把握语篇内容,感知整个语篇的意义。在学生初步感知语篇时,可以采用听力练习、文化知识渗透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语篇的主要内容。
1. 听力练习
如果语篇中的生词不多,教师可以通过听力练习导入教学。特别是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师更应在听力方面提出拓展性要求,这样既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又能提高他们理解所学语言知识的水平。
例如,6A《Unit3 It was there》A部分所呈现的是Su Hai, Su Yang在操场上观看赛跑,准备拍照时为寻找相机和胶卷而进行的对话。因此教学这部分时,在初步感知涉及一般过去时的句型It was there/here a moment ago.They were there/here just now后,整体播放了A部分课文,要求学生听完后回答What are Su Hai and Su Yang Looking for?有利于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线。
2. 文化知识渗透
文化背景知识是学生整体感知阅读内容的必要前提。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要增强文化渗透的意识,让学生了解一些英美文化,可以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用英语交流。
例如,在学生阅读有关复活节Halloween、圣诞节Christmas等语篇时,播放西方国家庆祝这些节日的录像并做一些讲解。这样给学生呈现完整的语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对语篇进行整体感知。
三、 任务驱动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实现完成任务的目的。学生初步感知语篇内容后,教师应当根据语篇本身的层次分段设置阅读任务,通过阅读任务引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阅读能力。
例如, 《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5 On the farm A部分呈现国庆长假后Nancy和Helen在学校操场上相遇引发对国庆活动的谈话。教师通过分析语篇把文本分成三段进行教学: 1. 引言(背景介绍);2. 第一段(Nancy的国庆活动);3. 第二段(Helen的国庆活动)。然后通过设置不同形式的、由易到难的阅读任务推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任务型教学过程充满了反思、顿悟和自省,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置任务时,教师应注意阅读策略的指导,通过阅读小贴士引导学生采用略读、寻读、精读等多种方式理解语篇,获取具体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
四、 拓展运用
在对文本进行分段解读后,学生对文本细节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各种练习,如复述课文、写作延伸等形式,巩固和拓展语篇中的语言点和知识点,使学生完成从汲取知识到发展能力的过渡。
1. 课文复述
复述不是对课文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创造性地再现已学课文内容。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生词的基础上,让他们根据板书、简笔画等信息来复述课文内容。这一训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
例如,《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7 At Christmas 的内容是Jim一家人谈论圣诞节的礼物。礼物的归属是本课的重点,学生要在阅读后梳理清楚礼物是谁送的又是送给谁的。最后教师在黑板利用图片呈现出了语篇的脉络,让学生根据图片用The...is/are from...Its/theyre for...来复述课文。
2. 写作延伸
教师可以针对语篇内容,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支撑,让他们进行仿写练习,在写作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新单词和新句型的理解,加深对语篇文本和结构的把握,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例如,《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 A部分是Liu Tao与妈妈的谈话,内容是Liu Tao在报纸上看到Peter的征友信息,他想与Peter结交成笔友,他问妈妈要一些写信所需的物品,以及谈论信中要写什么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征笔友”这个话题安排学生也给Peter写封信。
(作者单位: 无锡市洛社镇华圻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