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园林绿化越来越显示出其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这对园林部门和园林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好时代。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许多地方急功近利,盲目的追风,互相攀比,花了很大代价和本钱,却并没有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认为,回顾园林发展之路,探讨到底什么才是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是很有必要的。
一、园林发展历程
从绿化到美化新中国开始,各行各业都深受前苏联的影响,园林绿化也不例外。常绿树种植物配置就松柏类过多,落叶树种、灌木、地被及草坪类相对过少;成排成行的规则式种植比比皆是,而更适合不同情况的自然栽植较少,导致空间郁闭有余而开阔不足,色彩绿有余而色不足,气氛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与人的距离有余而亲和性不足,人们在这些绿地中很难真正放松身心地去休憩玩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园林绿化也逐渐摆脱了单调和萧条,和人民的生活一样变得丰富多彩。规划布局从僵化、单一逐渐变得灵活多样、自由;植物种类也从少到多,植物配置更加因地制宜,绿化层次更为合情合理。特别是花灌木、地被植物尤其是草坪的大量应用,覆盖了黄土,不仅增加了绿量,而且还扩大了绿地的可视范围,极大地丰富了园林景观。人们在没有绿篱阻挡的草坪绿地里,可以和花草树木和谐相处,自然亲密交流;园林因有人的参与而变得生动活泼,人们因和自然的亲近更加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然而在园林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种现象,即过于突出绿化对城市的装饰美化作用,绿化布局唯大是举,追求大尺度、大气派、大手笔、大色块、不分场合,不栽或少栽乔木,一律是草坪和由低矮植物组成的各种复杂的图像,这些图案只能供人在飞机上鸟瞰,在高楼上俯视,而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所看到的就是一片空荡荡大而无当的草坪。绿化变成了展览品,远离了自然,疏远了人群,人与自然无法亲近交流,更谈不上“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园林绿地应该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为城市提供和保留清洁用水的功能,而单一的草坪种植模式却违反了园林的生态原则,反而要消耗大量的城市饮用水,这种情况在用水紧张的城市对比尤为明显。这就不是现代园林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生态化园林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绿化是基础,美化是园林的一种重要功能,而生态化是现代园林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生态化园林要以人为本,城市需要绿色,生态化园林应该体现在几个方面:1.城市绿地分布要均匀、合理,形成一个由绿地、绿廊、绿网构成的综合绿地系统。扩大城市公共绿地的服务半径,特别是城市中心区、旧城区和居民区应该加强绿地建设,让更多的市民都能受益;2.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风格多样,量力而行”要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要注重加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自身维护能力,还节约大量的维护费用;3.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绿化范围的扩展,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加强植物新品种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增加城市绿量,美化城市景观,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生态化园林的建成效益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同时带来人类生存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污染和逐渐狭小的生活空间我们应该重视园林在城镇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生态园林的建设主要考虑一下几个问题:1.建設用地的面积和周边环境,在城镇建设中地底下有许多的建筑垃圾,那么对于园林造景和植物栽植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一矛盾是保证植物生长的基础;2.在城镇中无论是小区还是街道都应该绿化,主要进行多层次、多变化、多角度的植物配置,通过植物造景的方式来改变小区域环境,同时要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气象、水利、经济条件进行不同的选择;3.结合小品建筑美化景观,通过游园、花园、广场等的设计既保证了城市的绿地率又可以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憩环境。对于欠发达地区城郊结合部而农村所占比重比较大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农家乐的形式达到生态绿化效果,保证绿地的同时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4.在城镇发展的进程中,市政工程一定要放在首要位置,对于给排水系统对于园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能最大限度的利用雨水和中水在园林中的运用就是在走生态环保的路线,在一方面我国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5.城镇的绿地既是生态景观也是苗圃储备基地,在造景的同时预留出一定的地域进行苗木的培育,这就可以避免在几百公里外还要建设苗圃基地,随着城市的发展没有那么多的地块来进行苗圃基地的建设所以要利用可利用的资源;6.生态园林建设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见效的,想要在短时间见效那么还是搞搞面子工程不要和生态挂钩,但也不是不能马上出现效果。
总之,园林的生态化是要使园林植物在城市环境中合理再生、增加积蓄和持续利用,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起着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和积极作用。园林、城市、人三者之间只有相互依存、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充分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一、园林发展历程
从绿化到美化新中国开始,各行各业都深受前苏联的影响,园林绿化也不例外。常绿树种植物配置就松柏类过多,落叶树种、灌木、地被及草坪类相对过少;成排成行的规则式种植比比皆是,而更适合不同情况的自然栽植较少,导致空间郁闭有余而开阔不足,色彩绿有余而色不足,气氛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与人的距离有余而亲和性不足,人们在这些绿地中很难真正放松身心地去休憩玩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园林绿化也逐渐摆脱了单调和萧条,和人民的生活一样变得丰富多彩。规划布局从僵化、单一逐渐变得灵活多样、自由;植物种类也从少到多,植物配置更加因地制宜,绿化层次更为合情合理。特别是花灌木、地被植物尤其是草坪的大量应用,覆盖了黄土,不仅增加了绿量,而且还扩大了绿地的可视范围,极大地丰富了园林景观。人们在没有绿篱阻挡的草坪绿地里,可以和花草树木和谐相处,自然亲密交流;园林因有人的参与而变得生动活泼,人们因和自然的亲近更加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然而在园林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种现象,即过于突出绿化对城市的装饰美化作用,绿化布局唯大是举,追求大尺度、大气派、大手笔、大色块、不分场合,不栽或少栽乔木,一律是草坪和由低矮植物组成的各种复杂的图像,这些图案只能供人在飞机上鸟瞰,在高楼上俯视,而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所看到的就是一片空荡荡大而无当的草坪。绿化变成了展览品,远离了自然,疏远了人群,人与自然无法亲近交流,更谈不上“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园林绿地应该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为城市提供和保留清洁用水的功能,而单一的草坪种植模式却违反了园林的生态原则,反而要消耗大量的城市饮用水,这种情况在用水紧张的城市对比尤为明显。这就不是现代园林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生态化园林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绿化是基础,美化是园林的一种重要功能,而生态化是现代园林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生态化园林要以人为本,城市需要绿色,生态化园林应该体现在几个方面:1.城市绿地分布要均匀、合理,形成一个由绿地、绿廊、绿网构成的综合绿地系统。扩大城市公共绿地的服务半径,特别是城市中心区、旧城区和居民区应该加强绿地建设,让更多的市民都能受益;2.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风格多样,量力而行”要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要注重加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自身维护能力,还节约大量的维护费用;3.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绿化范围的扩展,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加强植物新品种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增加城市绿量,美化城市景观,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生态化园林的建成效益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同时带来人类生存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污染和逐渐狭小的生活空间我们应该重视园林在城镇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生态园林的建设主要考虑一下几个问题:1.建設用地的面积和周边环境,在城镇建设中地底下有许多的建筑垃圾,那么对于园林造景和植物栽植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一矛盾是保证植物生长的基础;2.在城镇中无论是小区还是街道都应该绿化,主要进行多层次、多变化、多角度的植物配置,通过植物造景的方式来改变小区域环境,同时要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气象、水利、经济条件进行不同的选择;3.结合小品建筑美化景观,通过游园、花园、广场等的设计既保证了城市的绿地率又可以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憩环境。对于欠发达地区城郊结合部而农村所占比重比较大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农家乐的形式达到生态绿化效果,保证绿地的同时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4.在城镇发展的进程中,市政工程一定要放在首要位置,对于给排水系统对于园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能最大限度的利用雨水和中水在园林中的运用就是在走生态环保的路线,在一方面我国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5.城镇的绿地既是生态景观也是苗圃储备基地,在造景的同时预留出一定的地域进行苗木的培育,这就可以避免在几百公里外还要建设苗圃基地,随着城市的发展没有那么多的地块来进行苗圃基地的建设所以要利用可利用的资源;6.生态园林建设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见效的,想要在短时间见效那么还是搞搞面子工程不要和生态挂钩,但也不是不能马上出现效果。
总之,园林的生态化是要使园林植物在城市环境中合理再生、增加积蓄和持续利用,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起着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和积极作用。园林、城市、人三者之间只有相互依存、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充分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