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颠覆者扭曲的智能电视核心竞争力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sh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前,乐视喊出颠覆的口号,并狂言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三星、索尼和海信等传统彩电厂商。随后,很多互联网企业纷纷效仿乐视推出智能电视,其中不乏阿里、爱奇艺、优酷这样的知名企业。这些智能电视新锐们认为,互联网思维是核心竞争力,是传统家电厂商不具备的优势。
  颠覆者眼中的智能电视
  对于智能电视,乐视、联想、小米这些跨界者们喜欢称其为互联网电视。而乐视在主题为“颠覆日”的发布会上,狂言要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三星、索尼和海信这些传统的彩电厂商。在乐视看来,颠覆传统彩电厂商的资本,抑或说核心竞争力,是互联网思维以及庞大的内容资源库。
  从乐视、小米、联想和爱奇艺这些跨界者们推出的智能电视产品来看,这更像是一台互联网电视。与传统的彩电产品相比,跨界者们的互联网电视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可以上网;二是可以播放各类互联网视频内容。从特征上来看,这类智能电视也可以说是一台可以上网的大屏安卓手机。
  在消费者的认知中,贴着互联网标签的跨界者们推出的智能电视产品,还有另外一个显著的特征——低价。在60寸智能电视售价过万时,乐视60寸智能电视只卖6999元。至此,智能电视的低价记录不断被刷新。不久前,创维旗下的互联网品牌酷开,推出了1999元的智能电视。
  那些豪言颠覆的互联网跨界者,至今没有颠覆三星、索尼这些传统彩电厂商。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三星智能电视市场份额为26.2%,海信智能电视市场份额为16.0%,TCL智能电视市场份额为12.0%,小米和乐视的市场份额仅为个位数。
  具体到销量上面,三星、海信和TCL智能电视2014年的销量都在千万台规模,乐视销量是150万台,小米是30万台,这一业绩着实让业内人士大跌眼镜。跨界者们用如此低的价格,为何没有颠覆传统彩电厂商?
  跨界电视销量惨淡的真相
  对于消费者们来说,购买智能电视时,画质、功能是几个重要的指标,这与普通电视的购买理念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再拿跨界者的智能电视,与三星、海信和TCL这些传统彩电厂商的产品相比,我们就不难找到小米、乐视们为何祭出低价却无法占领市场的原因了。
  以乐视那款售价6999元的超级电视X60来说,与三星、索尼等国外品牌的同尺寸产品相比,乐视的超级电视无论是画质,还是功能以及系统的流畅度方面,都不及国外品牌,与国内品牌也有明显的差距。
  当然了,仅从硬件配置来看,乐视和小米这些互联网跨界者的产品,与三星、索尼和海信等传统彩电产品的差距不大。可智能电视画质展现,需要技术优化,差距自然体现出来。在系统方面,大多数厂商在使用基于安卓的系统,三星却开始搭载与英特尔联手研发的Tizen系统。
  与拥有硬件自主研发实力的三星和索尼们相比,乐视和小米更像是一个智能电视的组装工人。即便是与海信和TCL这样的国内彩电厂商相比,乐视和小米在技术上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毕竟海信和TCL有自己的液晶面板和显示技术。核心技术的缺乏,是乐视和小米这些智能电视跨界者们摔跟头的原因。
  技术是智能电视核心竞争力
  显而易见,乐视引以为傲的“互联网思维”在日韩彩电企业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小米所倡导的低价,也未能对国内彩电品牌和日韩彩电品牌形成冲击。
  与传统电视产品相比,智能电视的技术门槛更高一些。具体来说,智能电视是对硬件和软件要求都非常高的产品。以显示技术来说,智能电视要对网络流媒体的画面进行优化,比传统电视多了一项,这意味着智能电视的画面优化技术更高。加之画质需要对液晶屏技术和液晶模组技术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在这方面没有技术积累的乐视和小米自然会落后于三星、索尼和海信这样的传统厂商。
  至于乐视和小米们所标榜的互联网思维,仅仅是体现在产品的去渠道化,即智能电视通过网络销售这一模式。从传统彩电厂商的表现来看,互联网思维不可能成为跨界者们的护城河,更不可能成为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在产品上就能得到验证。
  相比之下,国内的传统彩电品牌,在软件方面的本土化优势比日韩更强一些。海信智能电视的VIDAA2.0系统,内置了网络视频、直播节目、应用软件和媒体播放四大功能一键直达,为用户带来了丰富的体验。
  将传统彩电品牌的产品与小米和乐视这样的跨界产品做对比就会发现,软件和硬件技术才是智能电视的核心竞争力。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以及低价,在技术壁垒面前不过是浮云。至于乐视所强调的颠覆,小米强调的低价,不过是被扭曲的核心竞争力而已。
其他文献
把企业的营销、销售和服务部门看作一个“漏斗”,企业在向客户发布商品信息、与客户接触、交易和服务的过程中,把客户看成是在“漏斗”中流动的水,在流动中,客户与企业的关系得以改变。企业要使尽量多的客户进入“漏斗”,加强与“漏斗”中客户的关系,增加漏斗中处于良好关系状态的客户数量。  销售“漏斗”原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营销法则,在广泛的集客前提下,逐步的筛选淘汰升级客户,最终达到高质量目标集客的思路。“销售
期刊
我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形:领导力发展项目。尽管在过去十年,在领导力培训方面,人们开始意识到不同领导风格和优势的存在,但是,相关的领导力发展内容依然流于同质化,即使有些组织已经将培养高潜力人才作为第一要务。你的领导力发展项目告诉你,你是组织未来发展的关键部分,但是该项目对你的了解却少得可怜。  领导力最佳实践  基本上,公司和学术性的每种领导力培养计划都基于同样的公式化模型。该模型尽量去收集所有不同的领
期刊
眼下大家关心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究竟应该怎么办,以及这个时代的要点是什么?换言之,只有弄清楚时代改变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以及赢得这个时代的关键是什么,才能把握其背后的答案。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企业有可能在保留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前提下,来满足消费者生活方式的要求。  每个时代都需要平衡供求关系。过去,企业依靠单一的工厂、量产量销的产品,以及低成本的方式,平衡供求关系。然而,这种方法已走到
期刊
过去一个月,我在各地跑了一批商家和合作伙伴,从本土服装品牌到欧美品牌,从长期在进出口第一线的从业者到淘宝卖家。从他们口中我听到一个高频词:变化。经济格局在变、商业环境在变、客户在变、工具在变,这些变化将推动甚至倒逼企业经营方式的深刻转变。变化就在眼前,商业变革的奇点已经临近。  未来经济是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结合,这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所有的商业将变成电子化商业,会运用互联网工具,与大数据和云计算
期刊
有人仿照“风起于青蘋之末”,续句为“浪成于微澜之间”,要表达的都是在信息和互联网时代,往往只是局部、低层、边缘的微小变化却能引起一场“大风大浪”。其实,用这句话来形容自组织化管理可能之于组织整体系统的影响,也是恰当的。  自组织的特征之一,即引起自组织的变化来自于低层、局部和边缘。由于分布式控制,组织的变化不是源于中心和上层,而是起始于小环节、小变量、低层级单元以及主体结构的边缘。而且,局部小的变
期刊
企业为什么存在?许多企业家和经理人都认为,企业运营的目的是赚取利润。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只有赚取利润,企业才能生存下去。的确,企业没有利润不可能长期生存。但是,赚取利润不是企业的目的。这就像人不吃饭就不能生存,但是吃饭不是人生的目的一样。  许多企业的经营实践证明了一点:伟大的企业都有利润之外的使命。这就是管理的第八条黄金法则:超越利润!  利润不是企业的目的  惠普公司曾经伟大了很多年。惠普之所以
期刊
马云—— 阿里12亿入股第一财经  6月4日,阿里巴巴集团和上海文广集团(SMG)正式签约,阿里巴巴将投资12亿元人民币参股第一财经,开拓数据服务领域,双方已成立第一财经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双方的具体合作内容包括:1、第一财经已成支付宝股票行情系统的资讯提供商,第一财经财富管理资讯也很快将登陆手机淘宝;2、立足于数据的DT财经移动终端正在全力研发中,预计今年8月上线;3、通过对阿里巴巴部分电商
期刊
伴随着公司的发展,华为的文化得到越来越多员工的认同,华为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在企业变革过程中,华为的文化受到冲击,也经受了考验。从华为企业文化建设走过的历程中不难发现,华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高绩效文化。  高绩效文化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客观要求  为什么华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要定位于高绩效文化?这一基本命题来自于华为的基本使命: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华为存在的唯一价值和理由。  对于客户来讲,其
期刊
第一次见到顾总,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他一手提着网球袋,一手拿着毛巾擦脸上的汗水,湿透的运动装,加上成了绺的中长发,走起路来还颇有费德勒的范儿。远远看到我,他很热情地吼了一句:“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我笑笑,忙挥手示意,顺着他的指引来到附近一间餐厅外坐下。  这是我们第一次交谈。他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给我,我了解到,他于1997年从工艺美院毕业后,一直做平面类设计工作,从最初给一家外资企业打工,到
期刊
传统企业的观念和实践认为,价值是由企业创造的。销售人员更像猎人,顾客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犹如猎手和猎物的关系。新的经营假设核心则是:价值是由顾客和企业共同创造的。企业和顾客之间是共生关系。这意味着一个可持续的、具有生长力、再生力的新生态形成。这是企业转型商业模式的认知前提。  组织转型并不是一个管理话题,而是一个经营话题。正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不得不做出经营的转变,随之而来的则是组织转型的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