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之二)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8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乃丽/译
  
  削剪意识:女孩人偶
  
  缩小意识最常见的另一种形式是制作小型模型,即原封不动地缩小实物或者模仿原样制作成逼真的小模型。这种“缩小”技术对日本人来说可谓轻车熟路,他们制作出的许多模型都创下了世界记录。世界上最小的飞机模型、世界上最小的摩托车都是日本人制作的。
  日本人自古就有在米粒上比赛写字,看谁写得多的习俗。最终,这项微缩文字的奥林匹克金牌被吉田伍堂夺得,他的记录为:在一粒米上写了600个字,在一粒芝麻上写了160个字,在一粒大豆上写了3000个字。以后又从写到刻,一粒米上能刻46个字。
  日本还有座微雕美术馆,据说里面收藏着2万多件微雕作品,而且大多是小得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细体字工艺品。
  仅仅列举个别人的记录还难以说明微型缩小意识是日本人的特点,这种事无论哪个国家都能找出一两件。为了说明与其他民族相比,这的确是日本式的,就必须设定一个标准,即不把个别人制作的特殊微小模型作品算在内,而选择一种能代表大众文化的带普遍性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日本“人偶”。
  日本玩赏人偶的历史不仅古老,而且人偶种类令人眼花缭乱。日本人偶的特点在于把巨大的、等身大的东西缩小并进行精巧加工,所以它在微小模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在种类众多的人偶中,最具日本特色的是用微型压缩技巧制作的女孩人偶。这一类里不仅有江户“女孩人偶”,还有盛行于日本各地的“乡土人偶”,这些人偶较好地反映了日本民间百姓的兴趣。
  女孩人偶不是单纯地、原封不动地被缩小了的人物模型,在制作过程中,人们把它的手脚省略掉了,只剩下一个圆脑袋加一个直身子。缩小物体,尽量去掉、削掉多余的东西,使事物单纯化、简洁化,这如同只给武士佩把刀,进行最精炼的装备。正因为如此,女孩人偶才具有了升华之后的简洁性,使它在表现出可爱、动人之外更释放出一种特殊的美。
  “缩小”意识已不仅仅被体现于某个“缩小的物体”,而是支配着人们去实施缩小,所以女孩人偶式的缩小,无论在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是以相同的意识去创造不同的物体。从没有手脚的女孩人偶形象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美学的方方面面,进一步了解到日本人追求的物体美与实用性的内心世界。
  女孩人偶不仅表现了削、剪的缩小意识,同时也表现了集中于一点的集约性,这是它的第二个特点。女孩人偶没有手脚,但是头发却异常稠密,这说明它是一种以头发为重点的人偶。日本的缩小文化中集中于一点的现象非常突出,所以绝不能小看这一点。一方面是省略,而另一方面又强调典型缩约法的两面性。在制作这两个方面有内在联系的女孩人偶时,最花费功夫的是头部,可以把发型做成各种各样,这样就会诞生出数十种不同的女孩人偶。用发绳系好的头发上,往往被点缀上各种各样的发饰,如制作精巧的小花簪、镶嵌着五颜六色花蕾的发卡等等,所有这些都小巧得令人难以想象,乍一看,简直像一处小小的微型花束陈列窗。
  包含在女孩人偶类型中的缩小意识的第三个特点被认为是把前与后调换的含蓄性。女孩人偶与其他人偶不同的、与世界上任何人偶相比带有特色的,就是在装饰和造型上表现出的截然相反性,即“把后背打扮得像前身一样漂亮”。其实这种习惯不仅表现在女孩人偶的造型上,在实际生活中,日本女性穿衣戴帽的习惯也向人们展示着同样的特点。比如,和服就是以装点后背为特色的服装。世界各国的服装(不仅服装)都与面部配合、以前身为中心设计式样,其他装饰物、皮带等也都是以前身为主设计的,只有在日本才用身后系带子的方式来装点后背,外国人看到这一装束,说是“把枕头背在身后走在街上,十分性感……”除了发型,和服后领露出脖领的穿衣法,强调的也是一种背面美。女孩人偶就反映了这种美学。一般的人偶都让人欣赏面部,唯独女孩人偶把背后的美丽发结、盘出的美丽发型以及身后结成鼓形带子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同样,佛像在印度、东南亚、中国、韩国等地大都是不雕饰背面的浮雕,而在日本几乎全是整雕,看不到浮雕。
  日本还有这样的说法,在武士社会中,人们认为不仅前方的180度内有敌人,就是身后也有危险,所以优秀的武士在背后也需要长眼睛,必须磨炼出让对方感觉到即使从背后悄悄下手也无济于事的本领。
  日本人即使与人的背影相对,也仿佛与人面对面,面部能说话、能不停地传递出清晰的问候,而那用发卡把头发盘扎起来的背后姿态给人的感觉却是沉默、踌躇、暗斗。因此,“把后面装扮得像前面一样”的女孩人偶就是用沉默表现有声世界,用静态表现动感世界,用黑暗表现光明世界。
  
  填塞意识:盒饭文化
  
  犹如武士既有主刀又有缩小至插入腰间的匕首一样,日本人在生活中则是一般饭食、盒饭这两种类型都有。在日语中记载“盒饭(弁当)”二字来历的是江户时期的《柳亭记》,如果相信其中的解说,便可以认为日本文化是一种盒饭主义文化、是把食物压缩到饭盒里的一种文化。
  197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仅车站盒饭就达1800多种,用被誉为车站盒饭“三神器”的煎鸡蛋糕、南瓜、鱼这三种东西为基本材料填装的普通盒饭为700种,其他1100多种特殊盒饭据说也非常流行。
  盒饭之所以能形成一种缩小文化,首先在于装盒饭的盒子,因为它反映了一种缩小饭菜的意识,它能容纳下所有要带的饭菜,以便携带,且不占空间;还在于日本食物的形状,即压缩成“块”。同样以大米为主食的韩国没有出现盒饭文化,是因为食物的形状不同。比较一下与日本腌咸菜最相似的韩国泡菜,及同样用大萝卜做的日本式腌萝卜和韩国式辣萝卜,我们就会发现,日本咸菜是不带水分一块一块的,而韩国的泡菜、辣萝卜则是带点腌菜汁的。
  无论就食物的形状,还是就对食物认识的意识结构而言,盒饭都不会在韩国诞生,只能来自日本,是为日本人专门设计的一种东西。
   盒饭揭示的缩小意识的特点又是什么呢?盒饭是把较多的饭菜压缩至一定空间,像旅行用具一样,因此这里的“缩小”就意味着“装填”。可见,在缩小意识中,“装填”是它的又一重要类型。
  装填,即像盒饭那样在狭窄的空间里压缩许多东西,而且用质代替量,这种类型的“缩小”意识虽然看上去不起眼,却蕴藏着丰富的日本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日本人无论看到什么东西,都马上会采取行动:扇子,要把它折起来;散乱的东西,要填入套匣里;女孩人偶,要去掉手脚使它简单化,否则就不罢休。因此对日本人来说,不能装填的东西就是没意思的东西,即“无用的东西”。日本人的技术和力量似乎都来自“装填”。如日本人开发的以微型晶体管技术为主的家电产品;把收音机与盒式录音带搭配起来,制作出的收录机;将书压缩而致的袖珍图书等等。
  装填不仅如前面已经列举的那样表现于物质方面,而且在精神方面也具有完全相同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与对违背村约而进不了村集体的人就实施断绝往来以示制裁一样,在日本的公司,无法“装”到公司里的人,则沦为 “窗边族”(指在公司里受歧视,坐在靠窗的位置,不被分配工作的人)。
  现在,民主主义等虽然从形式上看在进步,但仔细观察一下内容就会发现,至今日本人的社员教育和自古沿袭下来的接受教育的方法一样,很明显都是一种“灌输”主义。注重集体精神的日本人被塞入集团的框框里(这被称之为日本独特的团结力量),从而有了日本式的凝聚力。那种塞入盒饭式的集体主义的考虑问题的方法,在亚洲其他国家不曾出现,却偏偏诞生在了东方唯一被誉为“自由民主主义模范国度”的日本。
其他文献
比之药品生产厂家各个环节责任人的失职,监管职能部门公务人员的失职渎职更难辞其咎。制售假药自应严查研究,而玩忽职守乃至涉嫌腐败的有关人员,亦不能任其逍遥法外!  混乱的药品市场终于出了乱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假药,至5月21日已在广东夺命9人。温家宝总理就这次假药案做出批示:对这起事件进行彻底调查,追究直接责任和监管责任;药品市场秩序混乱,必须下决心整顿。(新华
期刊
民营经济,我国市场经济中突起的“异军”和极其活跃的力量,面临着新一轮迸发前的破茧期:行业上受困于垄断势力构筑的壁垒,组织能力不强成为制约自主创新的瓶颈,领头人亟待实现从小业主意识到现代企业家意识的飞跃。20多年经济大潮涌动的过程,是民营企业从崛起到壮大的过程。民企的新一轮发展,需要关怀扶持,需要突破束缚,更需要公平的竞争环境,而这一切,都需要政府的远见和勇气。  —— 题记
期刊
民主监督:说了,还是有用的    《意见》的出台是有其现实背景的。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达到丁一定水平,CDP已经排名世界第四,超过了英国和法国。对于政治文明建设来说,这无疑是—个良好条件,物质文明的发展必然对政治文明的发展提㈩更高要求。另一现实背景是,我们正处于(人均GDP)“1700”美元时期,这个阶段也是“问题”显现期,比如差距拉大、矛盾增多等,在这个时候提出加强人民政协
期刊
■ 沈宝祥(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学习时报》顾问)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主要调整两端收入,一是调节过高收入,一是改变低收入状况。高收入包括垄断行业收入、不劳而获及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不正当收入。有材料反映,垄断行业职工年均收入是其他行业收入的10多倍,而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高福利并非因为其劳动的特殊贡献(其劳动付出并未创造出这么多的社会价值),而是通过行业垄断特权获得机会,从而形成“劳动力垄断价格”。低
期刊
据新华社报道,许多“博士官”遭遇“排异反应”,难以真正融入部门领域,甚至“多数博士官认为博士是官场中的弱势群体”。     2006年5月,10名北京大学“博士后”到北京丰台区政府部门挂职锻炼,其中部分人可能留在职能部门的副处级领导位置上,由科研人员转型为官员。此举引发了一场争论:丰台区政府和挂职的博士后都认为这是“双赢”模式;有专家则说,博士后到基层锻炼了解情况是必要的,但若去政府任职,则“对国
期刊
连科长都没当过,一下子担任副省部级职务,真是诚惶诚恐。他说,不是我有多大能耐,这是党对中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认同。   他的名言:先有胆,后有识。有胆无识,尚有50%机会;有识无胆,机会接近于零。    尹明善,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1938年1月10日出生于重庆涪陵。12岁挑起养家的重担;1958年上高中三年级时,因被揭发有“右派言论”而被清出校门。1961年被扣上“反革命”帽子坐了9个半月牢
期刊
一则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新闻引起热烈反响。报载,据韩国“新村运动”中央研修院介绍,在未来的3年内,中国将派出3万名农业官员到韩国考察学习(见《财经日报》2006年6月10日)。笔者留意到,对这则消息,网上评论几乎是一片弹声。有媒体发表《“新农村建设”不需“出国潮”》评论云:这对韩国来说,无疑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最保守计算,单是每人100 ~150美元的培训费,中国政府就需要支付3500 ~5250万美元
期刊
访谈专家  彭 澎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管理学博士  唐 昊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师、专栏作家、博士    提高“准入门槛”,广州就安全了?      《同舟共进》:前段时间,有广州市民建议提高城市准入门槛,以此减轻城市压力、增加城市安全感,也有广州市的学者和政协委员发出这种呼声。作为广州市民,你们二位怎样看待此事?  彭澎:首先我觉得这个建议不太可行。广州市社科院的10位
期刊
关于居者有其屋的X个疑问    ■ 陈宏生(广东·汕头)  疑问一,住房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而非奢侈的消费品,为何价位如此之高,以致中等收入者也难以承受?一个普通职工,一辈子不吃不喝也凑不够买一套住房的钱,这种价位的合理性还有什么可讨论的?一个社会,若无法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离“小康”又何止十万八千里!  疑问二,房价虚高症结何在,难道这也是个哥德巴赫猜想?为什么那么多官方人士、经济学家反复
期刊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远赴南洋7年多,以笔为枪,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最后被日本宪兵残忍杀害,英年碧血与南洋波涛同在。    “火一般的生命力”    1938年12月18日,郁达夫接受新加坡《星洲日报》社长胡昌耀的邀请,偕同妻儿辗转来到海外,开始了又一段辉煌壮丽的人生。  起初,郁达夫担任《星洲日报》早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