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校外教育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校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如何真正发挥校外教育自身的优势和作用呢?
一、转变观念,对校外教育进行再认识
校外教育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实施校外教育的机构和渠道是众多的,有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电影院、革命传统基地、名胜古迹、体育场馆以及广播、电视、网吧等传播信息的各类媒体等,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未成年人在学校之外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受到教育作用的各种手段、方法和效果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校外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专门以未成年人为主要对象的各种校外教育机构和部门在校外向未成年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和结果。校外教育的对象、目标与学校教育从宏观的角度讲是一致的,除了知识技能的传授外,也应包括方法策略、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渗透。在社会教育体系中,校外教育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一个综合平台,具有灵活性、前瞻性和引导性。现在,人们已经把校外教育“从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的观念上剥离出来,从“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新视角来审视校外教育的功能。因此,对校外教育的全新认识则成为做好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育人功能
开展校外教育要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和运用其教育功能,通过部分学生的活动实践而将有益的活动推广到校园。要在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中,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设计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的活动项目,使学生的学习从“教室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广泛延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启用闲置的学校资源为校外教育所用,借用学校场地办好校外教育,让正常教学与校外活动在相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有条不紊地交替进行;要拓展学校实验室、职业学校实训室功能,向中小学生开放;要不断加强校外教育基地建设,重点建设若干个中小学生示范性学农、学工基地,为中心城区学生到农村、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创造条件;要开发体验项目,注重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的贯通;要完善校外教育的覆盖网络和运行机制,让各种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
三、创设载体,积极为青少年成长搭建平台
活动是校外教育的生命线,这也是校外教育长期以来采取的完全不同于校内课堂教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载体的创设要注重群众性、参与性和自主性;要充分满足学生各种兴趣、爱好的要求,满足他们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要充分发挥校外教育活动在增强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在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为创新潜质突出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研究平台;要不断推进校外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搭建校外教育活动的网络平台。
四、强化培训,提升教师育人意识与专业技能
作为校外教育的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规范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能,还要善于摸索教育规律。要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开展应用性研究,突出活动特点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要整合和利用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形成契合校外教育师资工作特点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构建促进校外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实施体系;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专业及技能培训;要编写校外教育机构教师、中小学教师及社区教师、志愿者等人员分层、分类培训大纲,提升教师育人意识、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要实施校外教育名师培养计划,建立校外教育名师工作室。
一、转变观念,对校外教育进行再认识
校外教育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实施校外教育的机构和渠道是众多的,有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电影院、革命传统基地、名胜古迹、体育场馆以及广播、电视、网吧等传播信息的各类媒体等,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未成年人在学校之外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受到教育作用的各种手段、方法和效果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校外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专门以未成年人为主要对象的各种校外教育机构和部门在校外向未成年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和结果。校外教育的对象、目标与学校教育从宏观的角度讲是一致的,除了知识技能的传授外,也应包括方法策略、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渗透。在社会教育体系中,校外教育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一个综合平台,具有灵活性、前瞻性和引导性。现在,人们已经把校外教育“从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的观念上剥离出来,从“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新视角来审视校外教育的功能。因此,对校外教育的全新认识则成为做好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育人功能
开展校外教育要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和运用其教育功能,通过部分学生的活动实践而将有益的活动推广到校园。要在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中,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设计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的活动项目,使学生的学习从“教室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广泛延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启用闲置的学校资源为校外教育所用,借用学校场地办好校外教育,让正常教学与校外活动在相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有条不紊地交替进行;要拓展学校实验室、职业学校实训室功能,向中小学生开放;要不断加强校外教育基地建设,重点建设若干个中小学生示范性学农、学工基地,为中心城区学生到农村、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创造条件;要开发体验项目,注重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的贯通;要完善校外教育的覆盖网络和运行机制,让各种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
三、创设载体,积极为青少年成长搭建平台
活动是校外教育的生命线,这也是校外教育长期以来采取的完全不同于校内课堂教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载体的创设要注重群众性、参与性和自主性;要充分满足学生各种兴趣、爱好的要求,满足他们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要充分发挥校外教育活动在增强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在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为创新潜质突出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研究平台;要不断推进校外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搭建校外教育活动的网络平台。
四、强化培训,提升教师育人意识与专业技能
作为校外教育的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规范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能,还要善于摸索教育规律。要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开展应用性研究,突出活动特点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要整合和利用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形成契合校外教育师资工作特点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构建促进校外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实施体系;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专业及技能培训;要编写校外教育机构教师、中小学教师及社区教师、志愿者等人员分层、分类培训大纲,提升教师育人意识、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要实施校外教育名师培养计划,建立校外教育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