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由学生怕作文谈起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l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迈出师范学校的大门已有十多年,我一直坚守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岗位上。在这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感到作文教学始终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特别是对农村孩子。他们见得少,读得少,除了仅有的几本课本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读物。更谈不上去上网查阅资料。所以写作文也成为这些农村孩子的一大苦差事。
  写《老师的爱》《父母的爱》都是千篇一律地下雨了,送伞了。写自己的好同学,全班40几人有一半是同学捡到钱了,好像人人都在掉钱。如果写事,更是三言两语就完事了,事情的过程一带而过,更谈不上自己的感受了。
  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帮助这些没有阅读基础的农村学生走出作文的困境?如何让他们写出有自己情感的作文?
  一、运用故事,培养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什么事都能轻松面对,习作也是如此。通过多年观察发现,学生对故事非常有兴趣,于是我决定从故事开始,让学生成为“有故事的人”。
  1.老师讲故事,学生记故事
  开始学习作文时,每节作文课始,我都会讲一个生動的故事,讲后让学生复述,复述后,将故事写在作文本上。这就开始了写故事的第一节作文课。
  2.学生讲故事,学生记故事
  学生讲的故事,有的是从书上看来的,有的是从电视中看到的,有的是发生在身边的。作文课时,让几位学生讲,其他同学从几个故事中选择一个记下来,也可做一些补充,这样故事就越写越生动,有的记述的比讲得还好,还细。同时学生也能从这里找到创作的成就感。
  3.回家搜集故事,写出精彩故事
  在上面两个基础上,让学生回家向家长搜集故事;学生搜集到的故事千奇百怪,再让学生进行写出来。这样,有的学生就无形中将发生在村子中的人或事写出来了,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习作的过程,也在悄无声息中进行了作文教学训练,减少了学生怕作文的心理,激发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二、指导学生学会积累
  小学生作文语言贫乏,所以积累对刚入门的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如果不善于学习别人的语言,作文水平就不能提高。那如何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呢?我尝试过下列三种方法。
  1.勤做读书笔记
  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引导学生随时记下来,最好还要能背诵出来。
  2.提高阅读量,增加语言积累
  学校没有图书室,但可以在班级成立读书角,让学生将自家的书带到学校,放在一起,由一人保管,大家相互借阅。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好读书笔记,对优秀学生还可要求写一点读后感言。班级书有限,就与其他班级交换图书,这样就扩大了阅读量,班班互读,相互交流,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3.坚持写日记
  写日记是语言积累最有效的方法。但刚开始要求学生写日记时,他们往往没有内容可写。此时,教师不可急于求成,可鼓励学生从点滴记起,不要求字数的多少——有多少写多少;对内容也不作严格的规定——有什么写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写日记就这么简单。时间久了,便会产生料想不到的成果——厚重的生活积累。而此时的学生仿佛有了做生意的本钱,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了。积累丰富的学生更是兴趣十足,对发生在身边的事喜欢评头论足,表述一番,这就为学生作文打开了创作的源泉。
  三、参照范文,学写作文
  以前的语文教材中有“习作例文”,我感觉那是学生写作的好样文,以前学生写作经常仿学“习作例文”。现在教材中没有了这样的范文,在初学作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写出有条理的文章,我常常寻找类似的文章,在班级读给学生听,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并对写得好的地方进行评讲,指导学生可参考此文进行仿写。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学生的作文自然就逐步走向条理。仿写是创作的必须阶段,没有仿制就没有创造,小学生写作文也是如此。
  随着年级的提高,要教育学生逐步丢掉“仿写”这根拐杖,学会围绕中心去写作文。这是写作的初次难点,也就是要求学生围绕文题去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这样写作文就会逐步显得有目的性,学生也明白不是什么材料都可以用来写,就像做房子,什么材料可用,什么材料不可用。如《发生校园内的一件事》,学生写的这件事发生地点必须是校园内,对地点作了要求,但对事的内容没有作要求,可以是高兴的事,也可是让你不高兴的一件事等。这样,学生逐步学会选材作文,做到有的放矢,也就不会走题,写出的文章也就有针对性了。
  四、写好身边人和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农村学生的作文题材较单一,内容简陋而真实。写事大多是身边发生的事,写人也是身边熟悉的人。这就要求学生作文必须实事求是,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初学作文可鼓励学生先写同学之间发生的事,家庭中发生事,村子中发生的事。这些事都是学生亲眼目睹的,有的可能是亲身经历的,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真实可信,有实际内容。
  农村生活丰富多彩,生活中有许多的趣事,但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生活中有意义的人或事。如农村每年清明节都要祭祖,祭祖少不了“拉饭”。有一位学生就将这一习俗写到作文中,写父辈们是如何祭奠先人的,那恭敬的样子着实让人想笑而又不敢笑,写出了儿童与成人不同的心理现象。对此类作文教师可积极引导,指导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做到有感而发,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让人可读可亲。
  五、认真修改,提炼成文
  我曾经与学生说:改作文就好比打扮,一个人生得再漂亮,如果每天不打扮,不修边幅,那给人的印象仍旧不美。小学生作文是一种自然之作,是没有经过雕琢的半成品。如果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势必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为指导学生改作文,我常用的方法是互改。因为让学生自己改自己文章,学生改不出来,总认为自己花了很多心血写的作文没有什么可改的。只有让别人去改,才容易发现对方的不足,才能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经过几个同学互改后,大家提出各自的观点,集大家智慧于一体,改出的文章会比初稿要好得多;同时在互改作文中,大家也相互学习,得到共同提高。所以说,互改作文不愧为一种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良策。
  另外,对有指导性的文章可进行集体评改。教师可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在班级进行集体评改。学生指出什么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什么地方写得不好,应怎么改……这样,全班同学参与,各自发表不同的观点,让不同的思想在这儿碰撞,不同的语言在这儿表达,不同的情感在这儿宣泄,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作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要让这些农村孩子幸福地作文,就必须开拓出一条适合农村孩子的作文捷径。因为适合的才是最佳的!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本的特点,善于诱发、利用学生的情感,以情感为纽带,架起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桥梁,使阅读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强化“三维”目标的落实。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五方面调动学生情感元素,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寄情于情境创设之中,明确“三维”目标    学生情感的产生必须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学生的心理过程,这需要我们教师去诱发启动。如果把学生的情感比作
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而学习语言最重要的途径便是朗读。通过朗读,可以使硬生生的书面语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产生一种“立
菊花产自我国,久经培育,品种繁多,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因为菊花高洁、色彩缤纷,更由于开放在深秋,傲霜挺立,凌寒不凋,故被诗人们誉为“花中君子”。画里常把梅花、兰花、竹子、菊花组
崔峦老师在《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出,当前语文教学需要静下心来“潜心会文本”。 眼前的语文课堂,多注重动态式的交流、辩论、表演、视听,往往会忽视文本自身所涵括的厚重的知识和深刻的哲理,使互动显得苍白无力。课堂互动是一个十分复杂、意味丰富的教学过程,它是师生、生生、生本之间通过心灵和思维的激烈碰撞与交流后,实现知识共同拥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注重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看似外静实则内动的思维活
癫痫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部慢性发作性疾病,有许多不同的发作类型及癫痫病类型。诊断一经确立,即需药物治疗加以控制。有明确脑部病变者除对病因治疗外,药物治疗也是其主要
癫痫是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癫痫列为重点防治的神经疾病。我国现有900万癫痫患者,长期频繁的癫痫发作对人体危害和心理负面影响是巨大的。随着社会进步和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互动型教学、探究式教学,而课堂提问则是实现师生互动、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形式。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变得有效呢?  一、把握提问的尺度  “角度决定思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是所有学科教学的生命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会产生主动学习欲望,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觉得学习
1.免受寒天气变化无常之时。往往会使前列腺疾病加重。注意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是避免炎症牵连前列腺的重要措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千百年来对老师这个角色的诠释,而学生,自然而然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如今,这一传统观念受到现代教育理念的冲击。专家们指出,教师应定位为学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