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302-01
社会演变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创新是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人文,创新都是第一位的。“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是一种非具象的艺术。它所描述的形象通常带有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给学生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创新机会。笔者认为: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是音乐课创新教学的关键。
一 构建新型的音乐课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和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讲,学生听、记。它将严重地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极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新”,为学生搭建一座能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探索,在学习中创造。
教学的设计要以学生实践为主线,探究知识为中心,创造知识为重点,培养能力为宗旨这一教学格局。当学生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和了解,进而深入地去探究它,于是產生了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中国,中国我爱你》一课,我先谈话导入,自己范唱使学生对歌曲产生兴,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乐理知识激励他们自学歌曲,在自学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可以相互商量、交流、提问,比一比,谁提的问题最有水平?学生通过实践,寻找知识点,相互讨论。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突破局限的思维定势,提出新问题,有了新见解、新疑惑。待老师讲解时,他们带着一颗好奇和想探究的心去聆听时,表现得那么专心、仔细。这种教学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新意,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并能引导学生从不懂到懂,激发学生从“不想学”到“我要学”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其中更有“五音不全”者。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若过分强调训练这方面的技能,将会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消耗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厌倦心理。这时为了让他们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创新发展,我决定用游戏的手段,为他们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走到学生中间,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殿堂。如我唱“do”学生唱“re”我唱“mi”学生唱“fa”这样把上行、下行音的音阶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然后又让学生用默唱的形式来弥补学生对音准(偏唱及对各音音高)的感受。根据学生对各音音高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我给学生六个音,它们分别是:“5 6 7 1 2 3”让学生根据各音的音高次序及各自的身高分别组成六人一组排成一条队伍,接着最矮的同学唱“我是5”,其次“我是6” ……再按下行音从最高的一位同学开始唱。让全班同学评价他们的游戏,学习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缺点,而使发言者也得到了应有的提高。大家在游戏或观察的过程中都很投入,发言也很积极。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活动中参与了对各音的音高及音准的感知,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能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加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去体验音乐、探究音乐、表现音乐是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师应当努力完成的教育使命。
三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音乐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便,直观形象等特点,他通过图象、文字、音响等来刺激人的感官,从而产生联想,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想象思维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清晰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它超越于其它一切教学手段。如《到小熊家里去》一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及动听的歌曲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的节奏,我运用了多媒体演示,整个过程把抽象的节奏化为直观的、动态的、形象的演示,音像同步,产生共鸣,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晰地领悟节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潜心钻研,精心设计,善用、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它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四 善用“激励性”机制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要慎重,运用“激励性”机制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失为评价的一种好方法。若评价的方法不正确,可能回扼杀学生音乐学习的愿望与兴趣,会把音乐教育引向歧途,更不用说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小学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更不是培养音乐家,其宗旨是为了育人,要在统一培养的基础上发展个人专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美的滋润。
创新教育是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高科技的发展日趋迅猛,面对教育的新形势,笔者就以上四个方面作了抛砖之说,但愿引来更多的金玉良言,已助于我能更深入地开展音乐课创新教学的研究,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培养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社会演变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创新是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人文,创新都是第一位的。“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是一种非具象的艺术。它所描述的形象通常带有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给学生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创新机会。笔者认为: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是音乐课创新教学的关键。
一 构建新型的音乐课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和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讲,学生听、记。它将严重地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极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新”,为学生搭建一座能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探索,在学习中创造。
教学的设计要以学生实践为主线,探究知识为中心,创造知识为重点,培养能力为宗旨这一教学格局。当学生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和了解,进而深入地去探究它,于是產生了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中国,中国我爱你》一课,我先谈话导入,自己范唱使学生对歌曲产生兴,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乐理知识激励他们自学歌曲,在自学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可以相互商量、交流、提问,比一比,谁提的问题最有水平?学生通过实践,寻找知识点,相互讨论。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突破局限的思维定势,提出新问题,有了新见解、新疑惑。待老师讲解时,他们带着一颗好奇和想探究的心去聆听时,表现得那么专心、仔细。这种教学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新意,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并能引导学生从不懂到懂,激发学生从“不想学”到“我要学”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其中更有“五音不全”者。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若过分强调训练这方面的技能,将会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消耗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厌倦心理。这时为了让他们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创新发展,我决定用游戏的手段,为他们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走到学生中间,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殿堂。如我唱“do”学生唱“re”我唱“mi”学生唱“fa”这样把上行、下行音的音阶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然后又让学生用默唱的形式来弥补学生对音准(偏唱及对各音音高)的感受。根据学生对各音音高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我给学生六个音,它们分别是:“5 6 7 1 2 3”让学生根据各音的音高次序及各自的身高分别组成六人一组排成一条队伍,接着最矮的同学唱“我是5”,其次“我是6” ……再按下行音从最高的一位同学开始唱。让全班同学评价他们的游戏,学习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缺点,而使发言者也得到了应有的提高。大家在游戏或观察的过程中都很投入,发言也很积极。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活动中参与了对各音的音高及音准的感知,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能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加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去体验音乐、探究音乐、表现音乐是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师应当努力完成的教育使命。
三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音乐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便,直观形象等特点,他通过图象、文字、音响等来刺激人的感官,从而产生联想,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想象思维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清晰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它超越于其它一切教学手段。如《到小熊家里去》一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及动听的歌曲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的节奏,我运用了多媒体演示,整个过程把抽象的节奏化为直观的、动态的、形象的演示,音像同步,产生共鸣,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晰地领悟节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潜心钻研,精心设计,善用、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它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四 善用“激励性”机制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要慎重,运用“激励性”机制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失为评价的一种好方法。若评价的方法不正确,可能回扼杀学生音乐学习的愿望与兴趣,会把音乐教育引向歧途,更不用说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小学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更不是培养音乐家,其宗旨是为了育人,要在统一培养的基础上发展个人专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美的滋润。
创新教育是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高科技的发展日趋迅猛,面对教育的新形势,笔者就以上四个方面作了抛砖之说,但愿引来更多的金玉良言,已助于我能更深入地开展音乐课创新教学的研究,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培养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