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初中语文教师要立足语文课堂积极渗透德育教育,从整体上促进学生思想的升华与品德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还要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有机整合在一起,并借助课外实践弥补语文课堂德育教育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落实国家德育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融入德育;教学实践;
引言
知识传授是教育的本质,但在此之前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因为只有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众所周知,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学生品格塑造作用凸显,而语文较其他學科而言,其人文性更加丰富,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开展德育的基础学科,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语文学科的德育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渗透德育教育。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引领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同时,初中语文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祖国语言的良好品德,要通过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感悟,培养学生对自己祖国语言的认同感,从而不断促进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2.有效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将语文知识良好的传达给学生,还要保障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为自己所用。实际上,初中的语文知识并不像大多数理科内容那么直白以及具备实践意义,其呈现出来的效果大多是长期而隐喻的。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就能够将这些隐喻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来塑造自身的品行,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实践策略
1.注重人物分析,帮助学生创造人格魅力
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往往会对其中的某些人物印象深刻。正是因为作者的用心塑造,才让这些人物有如此饱满的形象,才能吸引广大读者,在这些人物身上也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爱恨好恶。例如,在《狼》的文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作者以及文章人物性格的分析来进行德育教育的传播。首先,教师要对本文的作者蒲松龄以及他的著作《聊斋志异》进行讲解,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在阅读之前,教师利用图片的形式来向学生展示课文的四大故事情节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并结合这四个情节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的翻译以及理解。最后,教师为学生介绍作者蒲松龄利用毕生的精力创造出来《聊斋志异》这本书,很好地阐释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作者蒲松龄写作的目的本想通过谈狐说鬼的方式,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腐败的不满以及对黑暗的社会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作者进行一定的批判,并鼓励学生多收集一些作者相关资料来达到进一步认识作者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
2.补充与教材相关的课外知识
通过课文进行德育教育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对课文有充分的了解,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有所体会。通过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发现,大部分同学对于文章所描写的内容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在进行德育渗透之前,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进行相关课外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对课文有充分了解。教材中的部分课文,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学生在理解过程中会出现一定困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之前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譬如陆蠡的作品《囚绿记》,文章反复阐述了自己对绿的喜爱,甚至将绿囚禁,但是最后还是给了绿自由,并且永远祝福和怀念绿。如果脱离了写作背景对文章进行理解,学生只能够体会出作者表面上的情感,被绿的斗争精神所打动。了解到当时的写作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才能理解作者文章中包含的更深刻的内涵,体会到作者对于祖国河山沦陷的悲痛,渴望祖国早日获得解放的心愿。通过这样的补充分析,学生才能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情感能够得以提升。
3.以写作为载体,升华道德情感
作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正所谓“文如其人”,通过作文我们可以窥探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到学生对身边人事物的看法与观点。因此,在作文教学时,教师要抓好这一载体,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一方面,要让学生与生活亲密接触,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使得道德、情感在无形中升华。同时,要培养学生写随笔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将看过的书、经历过的事及时记录下来,这样长期坚持,在真情实感的流露中学生的道德面貌必将得以改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一些与道德相关的作文题目,如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自己对人性、感恩、诚信等的看法。当然,要想学生能够抒发真实情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所以在命题时尽量不要人为设置表达屏障,让学生有话可说,这样才不会挖空心思去说假话、说空话。
4.积极开展后续观察,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工作中,教师想要获得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就必须要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后续观察,以确保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引导和辅助下获得良好的德育发展。例如在进行《背影》的课文学习后,我在完成德育渗透教育之后,为学生布置了与自己的爸爸聊一聊和进行一次父子游戏的课后作业。聊的内容和游戏的形式不做要求,但我需要学生的父亲在班级微信群中给我一次反馈,让我了解学生是否确实进行了这项课后活动。在这种有后续的教育中,学生会通过活动体验来进一步实现对自己情感状态和价值观念的升华,这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的道德素质提升,更是助于丰富他们的情感观念,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育工作由此得以有效开展。
结束语
在我国,有太多能够被应用于德育教育的例子,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乏利用这些例子,为学生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发生在身边的积极品行,并且通过身边发生的事情,来影响学生的成长,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行。
参考文献
[1]王学玉.浅谈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求知导刊,2021(02):87-88.
[2]苏宁晓.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融入策略[J].新智慧,2020(16):44-45.
[3]冯喜胜.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下),2020(0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