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与手卷画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feiw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世纪中叶以来,在以西方文化主导的现当代文化的语境中,“秀”成了艺术的核心内容,艺术完全公共化了,非公共性的事物似乎已经不可能成为艺术。但苏州园林与中国传统的手卷画,却昭示出艺术非公共性的价值。苏州园林能够在闹市创造出一个私密的、具有精英属性的精神空间;手卷画则是一种可以藏于袖中、适合在私密场合品玩的艺术。两者的内在精神旨在彰显艺术的永恒性。
  【关键词】 苏州园林;手卷画;秀;艺术的非公共性;私密;精英;永恒
  [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有关苏州园林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将其与中国传统绘画联系起来的研究亦有不少,但将苏州园林与中国传统的手卷画相联系,为艺术的非公共性进行辩护的讨论并不多见。我们这个时代,强调艺术公共性已成为一种流行思潮,“公共艺术”方兴未艾、备受推崇,这本身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而要认识艺术的公共性,从其对立面进行研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众多关于艺术非公共性的素材,苏州园林与卷轴画均是其中显例:前者是中国传统私家园林中的代表,后者在唐以来日益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品类,且二者间有着内在精神的相通性。而在卷轴画中,手卷画尤其能够凸显艺术的非公共性,将其与苏州园林相联系来讨论艺术的公共性问题,是反思现当代“公共艺术”思想与实践的有利手段。
  一、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绘画精神
  以现当代的视角,园林应归入建筑范畴;但在中国古代,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其内在精神却归属于绘画。建筑与绘画有两点不同之处:其一,建筑创作是一种群体行为,现实生活中的房子没有哪幢是一个人盖出来的,建筑需要建筑师来设计,也需要工程队来施工,它是建筑师个人的头脑和工程队群体成员的双手相契合的产物,体现着脑力和体力的分工;绘画则不同,它往往是一种个人行为,有赖于画家个人的得心应手,不管是一般绘画作品还是世界名画,个人创作都要比合作的情况多得多。其二,建筑是对现实空间的塑造,它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群纳入同一个空间;绘画则是再现艺术家心中世界的手段,它所塑造的空间具有彼岸性、理想性,彰显着个人的视角。由此不难理解,建筑与绘画相比,更能体现艺术的公共性。一种造型艺术,其公共性程度越高,在精神上就越接近于建筑,反之则接近于绘画。比如,壁画虽是绘画,但它本身就是墙面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展示性,其精神由此靠向了建筑;而在建筑中,凸显艺术非公共性的品类在精神上也会靠向绘画,中国传统私家园林便是显例。“私家园林”的关键词是“私”,正与公共性相对;与同样具有私属性质的皇家园林相比,私家园林规模小、文气足,更能体现类似于个人作画或赏画的语境。在中国古代,建筑总体上被视为一种匠作,但造园的主体却是文人,而非匠人。现存中国古代唯一的造园专著《园冶》,其作者计成(1582-?)就是一个能诗善画的文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少年时代喜好游山玩水,并且十分擅长山水画,这便让人想到中国山水画鼻祖宗炳(375-443)的“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见《宋书·列传第五十三 隐逸》)。《园冶》作为中国传统造园实践与理论的集大成者,其精神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人的绘画。中国传统文人偏爱卷轴画,而不是壁画。卷轴画顾名思义,它可以随时卷起来,只在某些场合才用于展示,这显然凸显的是艺术的非公共性。
  二、苏州园林与手卷画的私密性
  苏州园林的正式名称为“苏州古典园林”,它以私家园林为多,也以私家园林为最。这里所说的“苏州园林”,指的就是这些苏州的古典私家园林,它们作为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代表,最能够彰显出绘画的精神与艺术的非公共性。中国传统绘画中,恐怕只有手卷画在这方面可与之相匹配。手卷画是一种横幅的卷轴画,可随手横向渐次展开,故名“手卷”;为了便于在手中舒展,手卷纵头一般不长,多为20-30厘米左右(最长一般不超过50厘米);而横头可以较长,可长至数百甚至上千厘米,因此又有“长卷”之称。手卷与挂轴为卷轴的两种基本形式;但与挂轴不同,手卷只宜手展,不宜悬挂。换言之,手卷不是挂在墙上“公示”的,而是置于案头,近距离私下慢慢品玩的,其私密性更甚于挂轴。
  忽视了手卷画的这种特点,非但有碍我们欣赏绘画,甚至有可能带来非常不好的结果。以传为东晋顾恺之(348-409)名作的《女史箴图卷》为例,它是现存中国早期手卷画的杰出代表,原作已佚,现存两件摹本,其中艺术水平较高的一件被认为是唐人所摹,藏于大英博物馆(图1)。但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却不明手卷的展示方式,将其装裱于板、悬挂于墙,结果出现了画面掉渣的现象;更有甚者,为了减少开卷,该摹本被拦腰裁为两截,并以日式装裱方式重新装裱,致使许多文人的题跋和题签被裁剪下来,割断了许多历史信息。[1]要知道手卷画的舒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对于横头较长的手卷,通常是边展边收,将其肆意截断、重组,然后一股脑儿地并置于墙面,是对它最大的亵渎,因为赏画的私密感被破坏了;加之题跋和题签被裁剪,其私密性遭到进一步破坏,因为这些题跋和题签不仅排列有序,融进了手卷舒展过程,更是历代文人个人视角的体现。纵然《女史箴图卷》的这件摹本如今仍挂在大英博物馆的展墙上,但它从精神上已经被摧毁。摧毁了手卷画的私密性,也就摧毁了手卷画本身。
  相反,苏州园林虽是一种建筑,却因其对私密性的强调,在精神上宛如手卷画。南朝宋刘义庆(403-444)《世说新语》下卷之上《简傲第二十四》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人,伧耳!”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门外,怡然不屑。[2]191
  这讲的是东晋浙江绍兴(会稽)人王献之(王子敬,344-386)私闯苏州(吴)人顾辟疆的私家园林被赶出的事。顾辟疆的私家园林人称“辟疆园”,被认为是苏州私家园林的鼻祖,由此可知,苏州园林从一开始就彰显出其私属性质。如今,那些著名的苏州园林通常位于闹市的围墙内,外表低调(图2),内部却别有洞天(图3),给人以闺密感。这种无法远观、只能近瞧的观园方式,自然让人想到手卷画;而园中“移步换景”的观园模式与手卷画观画模式更是如出一辙。苏州园林通常占地有限,但鉴于“移步换景”,置身园中的人丝毫没有受限感,因为有限物质空间已让位于无限的精神空间。从精神上说,苏州园林内的空间正是一种手卷画的空间,它不属于公众,而是属于园主。   三、苏州园林与手卷画的精英性
  苏州园林与手卷画的私密性是针对公共性而言,而不是说它们完全属于个人。根据上文所引《世说新语》的记述,王献之闯入辟疆园时,顾辟疆正在宴请朋友(“值顾方集宾友酣燕”)。实际上,苏州园林在古代普遍具有私人会所的性质,与其说它属于园主个人,不如说属于园主和他社交的小圈子。
  同样,手卷画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它是古代文人交游(交友)的重要媒介。中国古代文人的聚会称为“雅集”,其主要活动内容除吟诗、抚琴外,自然也少不了书画创作与鉴赏。手卷画的形式显然非常适合于雅集——它轻巧、便于携带,且适合随手展示。与苏州园林的情形相似,手卷画也不仅属于创作者和鉴藏者个人,也属于与创作者和鉴藏者趣味相投的文人圈子。这个圈子甚至可以延伸到不同的时代——手卷画上常见的历代题跋和题签,便是明证(图4)。
  需要指出的是,雅集通常是在园林中进行,中国古代著名雅集通常会以雅集所在的园林命名,人称“三大雅集”的东晋“兰亭雅集”、北宋“西园雅集”和元代“玉山草堂雅集”均为例证。“兰亭”位于浙江绍兴,是东晋名士王羲之(303-361)、谢安(320-385)等人的会所;“西园”位于洛阳,是北宋驸马都尉王诜(1048-1104)的私家园林;“玉山草堂”位于苏州昆山,是元末江南富商文人顾瑛(1310-1369)的私家园林,属于苏州园林。“三大雅集”中,“玉山草堂雅集”被认为是较为纯粹的文人雅集,且以规模大、频率高、内容丰富、格调清雅凸显于世。[3]苏州园林与雅集的紧密关联由此可见一斑。
  无论苏州园林还是手卷画,既有避世情结,亦有入世情结。中国古代文人觉得,维护自己内心的纯净与寻找志同道合者并不矛盾,他们清高却不孤独,由此构成一种精英群体。苏州园林与手卷画的这种精英性,与其私密性一样,也是非公共性的一种体现。
  四、明清苏州园林与卷轴画有限的公共性
  明清时苏州园林鼎盛时期,但至少从明后期开始,苏州园林出现了对公众开放的现象;无独有偶,当时卷轴画中手卷减少,而挂轴有所增加。这些都说明中国园林和绘画的公共性倾向;究其原因,与当时商品经济的较大发展不无关系。通常情况下,“市场”与“公众”总是会同时凸显其重要性。市场的核心是有购买力的需求,它具有不定性与开放性的特点;需求在变,购买力也在变,要把握两者的结合,必须面向公众,因为两者结合之处正是在公众那里。
  尽管如此,当时园林与绘画的公共性仍是有限的。无论如何,苏州园林普遍拥有围墙,从来不是全然开放的;而挂轴虽然较手卷更适合于挂在墙上展示,但它毕竟是卷轴画,仍具有明显的非公共性。除了榜示,挂轴一般不会用在露天公开场合;即便在室内,挂轴在墙面的布置也是十分讲究的,其展示具有很强选择性。
  挂轴的增加与绘画的商品化有着直接关联,卖画的确已成为当时许多文人谋生的手段,这在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甚至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苏州等江南地区尤为多见;但苏州园林的有限开放只是符合商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并不意味园林本身的商业化。当时是有园主开园收取游资,但一般定价较低,有的并不收钱,以至于入园的人会有很多;不过,园林的开放时日却有所限定。明万历年间苏州文人沈瓒《近事丛残》中形容苏州园林“春时游人如蚁”[4]18。清人钱泳(1759-1844)《履园丛话·丛话二十·园林》记述苏州名园狮子林时说:
  后为黄小华殿撰府第,其北数百步有王氏之兰雪堂、蒋氏之拙政园,皆为郡中名胜。每当春二三月,桃花齐放,菜花又开,合城士女出游,宛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也。[5]523
  清人梁章钜(1775-1849)、梁恭辰(1814-?)所编《楹联丛话》有言:
  谢默卿云:吴下园亭最胜,如齐门之吴拙政园,间门之刘氏寒碧庄,井门瞿氏之网师园,委门之黄氏五松园,其尤著者。每春秋佳日,辄开园纵人游观,权扇如云,蝶围蜂绕,群最年少,态其评笃于衣香人影之间,了不为许。金阊名姬,反以此增身价焉。[6]80-81
  清代苏州文人袁学澜(袁景澜,1804-1879)《吴郡岁华纪丽》卷三《清明开园》描述苏州园林时也说:
  春暖昼长,百花竞放,园丁索看花钱,纵人游览,士女杂遝,罗绮如云。……俗于清明日开园放游人,至立夏节为止,盖亦如《乾淳岁时记》所称放春故事。[7]104
  《同治苏州府志》卷三《风俗》亦有类似记载:
  诸园皆于清明日开,令人输钱入游,立夏日止,无虚日。妖姬静女、游侠贵介踵相接也。南北园菜花茂盛,踏青人如织。[8]135
  可见,当时苏州园林向公众开放一般是在春天和秋天的特定时日,其中又以春天居多。值得注意的是,游园活动中的女性身影每每总是特意描写的对象。明清两代妇女备受礼教控制,特定时日的游园活动成了她们抛头露面的重要场合。中国古典园林与女性的关联已被学者注意到[9],对于那些私家园林的园主来说,园中有美景,没有美人,实乃憾事;他们开放自家园林,引来众多女性,不免有性的意味。明代苏州太仓文人王世贞(1526-1590)在《题弇园八记后》中,特意讲述了他开放自家园林,并在其中偶遇一位佳人的情形:
  余以山水花木之胜,人人乐之,业已成,则当与人人共之,故尽发前后扃,不复拒游者。幅巾杖屦,与客屐时相错。间遇一红粉,则谨趋避之而已。客既客目我,余亦不自知其非客,与相忘游者日益狎,弇山园之名日益著。于是,群讪渐起,谓不当有兹乐,嗟乎。[10]247
  这些私家园林多在春天开放,亦显出性的意涵,因为汉语“春”一词与性有着明确的关联。明清也是中国春宫画创作的高潮时期,苏州吴门画派的唐寅(1470-1523)和仇英(约1494-1552)均是春宫画高手,在那些推定为他们所作的春宫画中,也常可看到有似园林场景的背景。性是具有私密性的,纵然明清苏州园林有时会“游人如蚁”,但只要以性文化为内涵,就不能说它是公共的。   五、结语:艺术非公共性的价值
  中国古代的文人艺术强调诗书画一体,与西方艺术强调建筑、雕塑和绘画一体的观念有所不同。在中国古代文人看来,一般的建筑与雕塑,以及与附属于建筑的壁画乃是匠人所为,只有与诗书画的精神相应的某些种类的建筑与雕塑,才算得上“艺术”,比如园林和盆景(可视为一种雕塑)就是明显的例子。
  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私家园林,即便其鼎盛期经历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洗礼,但只要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渗透其中,它就不可能远离其私密性和精英性,而成为一种“公共艺术”。现当代“公共艺术”的思潮,其实来自西方传统,即是将绘画(图像的塑造)与建筑、雕塑相联系,而非与诗歌、书法相联系。建筑与雕塑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人的双手塑造出来的实实在在的空间;诗歌、书法的内涵则是语言,而语言本是嘴里说出来的,是听觉的对象,其本质在于融入时间。因此不难理解,“公共艺术”其实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够主宰现实空间形象,而不是一种能够跨越时间的形象。艺术的永恒性由此让位于它的时尚性。
  西方历史上,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公共艺术”萌生的催化剂,其结果却是图像永恒性与时尚性矛盾的凸显。在资产阶级的首个共和国——17世纪的荷兰,诞生了西方近代第一批生前潦倒、死后殊荣的绘画大师;到19世纪中叶,当资本阶级的统治完全建立时,不少绘画大师(比如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的画家)一度完全成了公众的对立面。悲剧性的人物之所以总出现在绘画领域,是因为画中的形象不像建筑或雕塑那样占据现实的三维空间,它是个人精神的产物,其理想性堪比诗歌。绘画大师创造的是永恒的图像,但他周围的人需要的却是时尚的图像,这样的矛盾,西方人到20世纪才予以解决。20世纪是交通和传媒革命的时代,汽车、飞机、高铁、电话、电视、互联网……这些东西让更多的人在更短的时间内被纳入到同一个空间之中,结果是时尚性大获全胜。20世纪中叶以来,在以西方文化主导的现当代文化的语境中,“秀”成了艺术的核心内容,所谓艺术家并非那些善于创作的人,而是那些勇于和善于展示自己作品的人。艺术完全公共化了,“公共艺术”大行其道,非公共性的东西似乎已经不可能成为艺术。
  艺术的公共化实为时尚化,如果我们将艺术看成是一种精神性的、具有永恒属性的事物,就会发现艺术公共化的“反艺术”性。从这个意义上,维护艺术的非公共性,就是在维护艺术本身。苏州园林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在闹市创造出一个私密的、具有精英属性的空间,它是一种精神空间,与中国文人手卷画的精神尤其相应。手卷画是一种可以藏于袖中、适合在私密场合品玩的艺术,其上常见的历代题跋和题签说明,在此时代低调的艺术,往往能够得到彼时代的分享。
  参考文献:
  [1]何冰茜.唐本《女史箴图》的归宿争议[J].群文天下,2009(9)下。
  [2]刘义庆. 七百种·世说新语[G]//王云五.万有文库·第二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3]谷春侠.玉山雅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
  [4](明)沈瓒.明清珍本小说集·近事丛残[G].北平:广业书社,1928.
  [5](清)钱泳.履园丛话[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清)梁章钜,等.楹联丛话(附新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清)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8](清)李铭皖,谭钧培,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9]李金宇.试论女性与中国古典园林[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0]王世贞.题弇园八记后[G]//王稼句.苏州园林历代文钞.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基金项目:2012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
  作者简介:董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艺术学博士;周礼,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试图对《霸王别姬》和《悲歌一曲》进行比较分析。从叙事风格上看,它们都采用了回忆的方式,但《霸》采用了宏大叙事,而《悲》是私人叙事。人物关系上,它们都体现了传统的儒家文化,但《霸》的人物关系远为复杂。象征寓意上,《霸》的悲剧是由政治造成的,而《悲》的凄惨是由现代化导致的。《霸》和《悲》都准确巧妙地反映了中韩两国二十世纪的历史文化背景。  【关键词】 《霸王别姬》;《悲歌一曲》;政治性;
期刊
【摘要】 王竟导演的历史古装电影《大明劫》以较小投资给人留下深深的感叹。影片以追忆视角解读明末历史,用碎片连接过去,激发出观众心中对历史的深入反观和自我体认,产生厚重的历史质感。本文从影像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影像重构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两方面入手,剖析了《大明劫》如何碎片式地折射历史和人物、解构性审视民族传统,从而使观众在求似的影像流中领略岁月变迁的历史沧桑。  【关键词】 《大明劫》;追忆;历史质感
期刊
【摘要】 “吴门派”是中国明代中期的一个绘画派别,主要代表画家有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该画派的作品注重诗、书、画的有机结合,使文人画的这一优良传统更臻完美、普遍,有力地影响了明代后期直至清初画坛。本文通过解析福建博物院藏八位明代“吴门派”书画家作品,从而深切感受到“吴门派”作品所具有的笔情墨韵,及他们所特有的抒情秀逸的文人书画艺术风格。  【关键词】 文人书画;明代;吴门派;书画作品  [中
期刊
1.《明仕田园写生之二》 布面油画 60x80cm 黄菁 2012年  2.《山村》 布面油画 65x160cm 砂金 2009年  3.《村落》 布面油画 50x60cm 邱瑞敏 2010年  4.《山风》 布面油画 80x80cm 曲湘建 2012年  5.《昔日的时光》 布面油画 118x105cm 任传文 2013年  1.《恒河神祭之一》 布面油画 100x200cm 石 煜 2013年
期刊
【摘要】 一份诀别书,一段抗争史,一颗爱国心。《与妻书》以洋洋洒洒千余言,记述了林觉民烈士面对苦难,不屈不挠,奋起抗争的意志和决心,展现出革命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关键词】 林觉民;《与妻书》;爱国主义精神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表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高等院校纷纷建立各类学生乐团,仅在北京地区,就有近30所院校拥有自己的学生乐团。在高校乐团蓬勃发展、演出任务日趋繁重的背景下,相较专业表演团体,如何打开经费来源渠道,为学生乐团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已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华夏乐团的演出赞助模式为切入点,阐述近年来该乐团所获得的赞助形式、层次和规模,分析其遭遇的瓶颈,并就如何构建高校乐团赞助模式做出探讨,希望能为相关院校的学
期刊
【摘要】 在艺术学独立为门类后,如何更进一步提升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水平,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建设研究问题。该文以细化理论和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在深入分析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三个基本问题之后,提出了对硕士研究生加强优质规格及其系统教育的策略性观点。  【关键词】 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优质规格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自2011年艺术学独立为门类之后,艺术学科教育的
期刊
【摘要】 旅美画家陈丹青曾在80年代因硕士研究生毕业创作《西藏组画》名噪一时。1982年后寓居美国长达18年,在艺术创作上经历了一系列演进与蜕变,作为同时具有“知青”与“海归”身份的陈丹青,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具备跨语境与跨文化经验艺术家的典型样本,语境断裂与身份焦虑在其艺术创作中亦时有呈现。本文将对其旅居域外90年代前后在绘画内容与题材上的实验与探索进行初步分析,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厘清陈丹青及其艺术创
期刊
【摘要】 第十届金桥·2013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于10月在厦门举行。此次艺术节以“两岸实验剧展”为主题,包含戏剧演出和理论研讨等形式多样的戏剧活动。本文从实验戏剧视角切入,依据大陆和台湾不同的戏剧传统,对2013年10月在厦门举办的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的剧目《Q版辣妹打面缸》、《死亡与少女》、《风景三》、“昆剧折子戏专场”进行述评,进而探讨实验戏剧在发展道路上的经验与问题。  【关键词】 实验戏剧;
期刊
【摘要】 安哲罗普洛斯的代表作《雾中风景》中父亲角色缺失,而父亲意象却具有推动电影情节发展和呈现导演意图表达的内蕴。父亲实体是空置的,父亲之名却不停在用虚妄、罪恶、理性、信仰等暗喻填充着,在构成父亲意象的过程中,这些内容不断递进,表达出导演对人类精神追寻之路的阐释和追问。  【关键词】 父亲;意象;安哲罗普洛斯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一对寻父的姐弟,一位不知所终的父亲,一个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