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提笔处说思念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e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盛唐边塞诗人高适与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白居易的这两首诗,在艺术手法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诗轻轻一提笔就说及思念之情,把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淋漓尽致地抒写了出来。为什么它们至今仍然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呢?我想,这都源于它们都圆熟地使用了“从对方写起”(对写法)的写作技巧,因而在当时及现在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何为“对写法”?就是说,明明自己在怀念远处的亲人和朋友,却故意不写或少写自己这方面,而偏偏从对方写起,说亲人和朋友在想念自己,这可以说是诗歌想像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往往是古代诗人在怀念亲友时常常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除夜作》与《邯郸冬至夜思家》都写的是在传统节日里远离亲人的游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灯”给人的感受本是温暖的,尤其是节日中的灯,更能营造出温馨的气氛。为什么“灯”在诗人高适的眼里是一盏“寒灯”?其实“寒”的不是灯,而是诗人的心理感觉。一盏“寒灯”照出了诗人内心的凄然。为何“内心凄然”?原来是诗人一人在外面漂泊流离,眼看着别人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自己却孤身只影身居客舍,两相对照,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孤独之感便油然而生,诗人是多么伤心难耐啊!诗到此诗人理应向读者倾诉心曲,但高适却说“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冷不防诗人在第三句宕开一笔,撇开自己,从对面写起,未写自己思念家人,却超越了空间的限制,写故乡的亲人在今夜思念远离千里之外的自己,想着自己今夜不知呆在何处,想着自己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写出了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他的话也就是说这两句诗把双方思念之久、思念之深、思念之苦抒写得更有蕴味。
  高适诗中的形象写得简单概括,而白诗却用生动的细节突出了人们的形象,更易引发读者的广泛联想。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写了诗人到了佳节仍然滞留不归,眼看着人家团团圆圆,热热闹闹,就难免有些尴尬孤单了。诗人在把地点、时间交代清楚之后,随即突出了关于自身的一个特写镜头:“抱膝灯前影伴身。”为什么诗人不想再动“手”干点别的什么,只想把身子紧缩起来,枯坐待旦?试想想,室内没有其他人,只有墙壁上映照出诗人的影子和诗人默默相对,其气氛该是多么凄凉?正当读者目睹这个特写镜头并受到感染之际,冷不防诗人在第三句反写猜想之语,“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由己推人,“远行人”指诗人自己,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想到家里的亲人此时正坐在一起,互相谈论着“远行”到外地的自己。如果诗的前两句刻画了一个无声的特写镜头(孤身独坐),那么后两句就展示了一个有声的画面(家里人互相说话),二者合在一起,就显示了一种明显的反差,使亲人双方的思念之情抒写得更为深厚。
  《除夜作》及《邯郸冬至夜思家》虽然是两位诗人的不同作品,但诗中相关的句子都写到了诗人相同的心境,即明明是自己想家,却说家里的亲人在想自己。这样从对面落笔,衬托了思念之情,语言简练又饱含感情,它们都以直率而朴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因而才使感情显得更真挚动人。无论是高适还是白居易,他们在诗中都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写得婉转曲折、含蓄隽永,这也是诗歌创作不能直露的要求。有这样的表达效果,都源于两位诗人娴熟地运用了“对写法”,所以清代的张谦益曾评论:“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刘公坡也在《学诗百法》中说:“盖从反面托起,较之正面意味犹深也。”
  清代刘熙载的《艺概》也说:“绝句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这些评论都精辟地谈论了“对写法”的表达妙处。
  《除夜作》及《邯郸冬至夜思家》这两首诗都是运用“对写法”的优秀作品,明明是人隔两地,地分两处,可是两首诗都写到我的思念中包含着“家人”的思念,可谓由此及彼、亦此亦彼,而所表现的思念亲人、故乡的感情更为浓郁,这正是诗人深知想像和语言艺术奥妙的有益探索。
  
  (梁燕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标崇尚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同时又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以上两点教学思想?如何把握三维目标之间的融合?何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切实地提高?在串串问题的扣击下,在寻寻觅觅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朗读感悟”这一大放异彩的教学手段。    朗读感悟目的浅析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一味地倚重朗读感悟的技巧指导,追求抑扬顿挫的朗读表象而忽视
期刊
赵长才先生在《上古汉语“亦”的疑问副词用法及其来源》一文中介绍了“亦”表疑问语气的用法,并认为表疑问语气的“亦”是由它表类同的“也、又”义在疑问句特定语境中直接虚化来的,①这使我们对“亦”的意义用法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但笔者在赵先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先秦文献疑问句特别是对较早出现“亦”的疑问语气用法的《论语》和《孟子》的考察,对疑问副词“亦”的来源,有些不同看法。    一、“亦”作为反诘副词
期刊
在语言表达中,经常会遇到“为什么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的疑问,这就涉及到文化选择原则的问题。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语言运用的全过程,语言单位的选定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汉语从形式到表达都带上了浓厚的人文因素,而委婉语作为礼貌语言的一种,与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观念、传统习俗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委婉两字,含有手段与效果的双重含义。委,指手段,采用迂回曲折的言说方式而避免直露,婉指效果,获取婉转
期刊
一、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义观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一书中。他明确提出一种新的语义理论模式,即意义的“用法论”(meaning as use):  “For a large class of cases——though not for all--in which we employ the word ‘mea
期刊
一、引言    我们知道汉语是典型的严格受到语序限制的孤立语。例如:“我想你。”和“你想我。”从语义上表达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题。但是往往我们也会遇见一些特定的例子超越了语序的限制,导致主宾可以调换位置情况的出现(例5除外)。请看下面的A,B两组句子:  A.  1.你可想死我了。——我可想死你了。  2.你可恨死我了。——我可恨死你了。  3.你可愁死我了。——我可愁死你了。  4.你可喜欢死我
期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四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第三段言曰: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此处“计未定”,便“求人可使报秦者”(寻求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让人费解。  就常理来讲,国家大事,理应由国君召集群臣,计议已定,而后再派人执行
期刊
纪伯伦是黎巴嫩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和画家,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美与爱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其散文诗《雨之歌》文质兼美,清丽流畅,处处给人以美的感受。美文需要美读,才能让美走进学生心灵。从散文诗的文体特征来看,《雨之歌》教学设计应该围绕“朗读”这一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期刊
0.引言    “V个VP”结构中的“个”历来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前人和时贤对此已有诸多论述,主要观点有三:赵元任(1979)、朱德熙(1984)、邵敬敏(1984)认为是量词;丁声树(1961)、游汝杰(1983)、宋玉柱(1993)、石毓智、李讷(1998)认为是助词;王绍新(1989)、祝克懿(2000)、张谊生(2003)认为一部分是量词,一部分是助词。在此,我们不是要为“个”的词性作一个定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北京申奥成功后,“汉语热”在全球不断升温,每年来华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留学生持续增加。比如韩国,由于近几年中韩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两国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许多韩国人学会汉语后会更容易找到工作,汉语水平考试的成绩,已经成为许多韩国大企业用人及升职的标准之一,每年有大量的韩国留学生涌入中国大陆学习汉语。  在这种形势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中
期刊
据查,顾子欣先生翻译的《未选择的路》最早发表在《外国诗 二》(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上。第二节最后一句是这样: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顾先生的译文被选入多种选本,本人翻阅过的就有:《世界抒情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外国哲理诗精选》(黎华选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1年版)、《二十世纪全球文学经典珍藏·外国诗歌》(刘象愚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 200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