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体”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7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君子要远离危险的地方。这包括两方面:一是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二是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
  严格的来说本人并不是科幻迷,却在今年因疫情无法返回学校的时光,偶然听到这样一个词“降维打击”,一个似乎可以听得懂又好像如何都不懂的词汇,于是我走进了刘慈欣的科幻世界。第一部讲述人类将面临一场星际战争,人类誓死捍卫家园,要将打开潘多拉魔盒的人定在绞刑架上;第二部人类用计谋与感性征服三体,在以小博大,人定胜天的英勇中战胜三体;第三部人类在与三体的角斗之中以四维打击三维险胜,却又因二维对三维的降维打击灭亡。这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思考:当人类失去地球,那么人类真的还是人类吗?
  不得不承认对于在某种特定情境下,人类行为会“失常”,那这种行为是否是“人性”所能包容的呢,有许多的观点不是没有感同身受的人能够妄加评论的,最简单的就是生于和平年代的拥有和平国家保护的人们,无法理解当今世界上那些如浮萍一般的难民在满世界的流浪的痛苦之处,他们的“掠夺”是生存,是错误吗;当人类对于动物肆意杀害,各种实验,那些动物是否也是有也拥有同样的“人权”,他们是否也有为自身生存抗争的空间呢;当细菌、病毒、微生物肆意繁殖,寄生、损坏、尸横遍野这也只是生存的一种方式,这难道有什么问题吗?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我们从自身出发很难理解,但当我们转换视角抛开人类,抛开地球,抛开感性一切却都是可以理解的,每一种物质都有自身的使命,不会消失更不会增加,以不同形态存在,都有各自的使命,使命结束便演化成另一种形态,但就某种物质自身可能从未改变。
  在这种类似的思考中,是让人恐惧的,但我们有必要让人类处于“三体”发生后的大部分人的恐惧之中吗?因噎废食是本末倒置之法,不因恐惧和无知放任自流才是致胜之法。关一帆,程心,智子最后的生存代表了三种意志。关一帆是对生存的无限渴望、程心是对爱的无限向往、智子是对于技术的无限追求,三者的生存看似是偶然的,但也是时间的必然,以这种形态存在的物质要继续完成他们的使命,去追求他们所追求的希望,或许真的是生命的最后一丝拼搏。
  同理这一切隐喻于现实,就像第三部中的三个童话,人类到底要从这种看似无厘头似魔法一般的故事中究竟要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叶文洁告诉我们有时候借助外力得到的不一定是帮助,处于人生低谷之时人可以做出多种多样的努力,但一定不要选择你最不了解,奉为神迹的一种,世界没有童话,即使有那也只能是暗黑童话,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才能真正解决内部矛盾。
  史强告诉我们智慧与生存并不能画下等号,当一个人富有极高的使命感时可以无坚不摧。
  罗辑告诉我们如果有爱,就有了信仰,有了属于自己的意志,在如深渊一般的思考之后可以得到内心的平静与淡然。
  托马斯·维德告诉我们有舍有得才是顾全大局的真正做法,优柔寡断只会让人错失良机,但再坚毅的内心都会输给童话一般缥缈的爱。
  云天明告诉我们当一个人一无所有,哪怕仅仅只剩下一颗脑子,对于关心他、爱护他的人来说也是有意义的,也是具有无限可能的,只要生存既有意义,只要存在既有使命,爱一个的力量是无限的,甚至可以送她一个宇宙,送她去世界的尽头,不要轻视生命。
  智子再提醒我们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是谁并不重要,我的存在很重要。
  程心在和我们说爱超越一切,存在无限的可能。
  在有限的思想之中,我一直在想有一种合理地逻辑来解读三体,可它并不能用普适的价值观去思考,二维的打击到来之时,那时或许最应该做的是拥抱周围的人,在最后的温暖中死去,但人性的恶、恐惧,使人很难如想象一般,最后一定是要搏一搏的,在一种深邃的、哀伤的眼光之中,在无尽的像藤蔓一般扭曲的肢体之下,生命如此的脆弱,不比任何物质高贵。
  在这个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人类依旧离不开生老病死,所以依旧摆脱不了对死亡的恐惧,但我们想像一种金属——金,一块金子不论何时都是金子,变成戒指、耳环、项链甚至是马桶都不是以自身唯意志转移的,需求不同而已,当它由首饰变成装饰时改变的只是表达形态,它的内在属性从未改变,无金子的“想法”,同理人类这颗戒指于自然的意义也是如此。
  如果人类不强大起来武装自己,面对未来我们只能是单方面的受摆,自然之于人类本就是比碾死一只蚂蚁还要容易。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做一只能躲过碾压的蚂蚁,不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气而是于一种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敬畏。人的基本需求其实很简单只要有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空间、感情、食物、时间就可以存活下去,在这些基础之上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们又不断编织着新的人际关系、交通关系、空间关系。越来越不限制的时间、空间将人类一步步由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近代社會、现代社会……车轮滚滚向前,哪个时代都有自身无法克服的恐惧,茹毛饮血时对自然环境无能为力的迁徙、流浪;封建社会对妖神鬼怪那种触及灵魂的信仰;近代时期对于科无所适从的应对,仿佛是人与动物的隔阂;霍乱时期对于死亡的麻木不仁……这样看来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以牺牲为代价的,活下来的人一部分是躲过了死亡,一部分人战胜了死亡。这就是人类——对未来充满恐惧但从未放弃生存的存在。
  时光荏苒,个体的存在总是如此的短暂,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我们永和的家园,田地间耕作的是人类,月球漫步的也是人类,借用《流浪地球》的一句话——人类或许不够完美,但是人类终究是人类,最后我们选择希望!
其他文献
摘 要:21世纪的中国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惠及广大民众的民生工程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村当地的社会发展存在着滞后性,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主义发展的滞后使得公共事业管理和创新动力不足。这些问题使农村发展势头减弱。探索新农村公益事业管理模式创新,加大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通过合作经营实现新农村公益事业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合作治理;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路径  将公共事业的
摘 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高速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快速递增的趋势。在整体国民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愈加地凸显,特别是关于饮用水安全性的问题已经受到了普遍性的关注。相对于普通城市地区饮用水源的保护,农村地区饮用水源的保护,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源;有效保护;建议  近年来,各级人民政府不断加大了对于农村地区饮水安全设施保障的财政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制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在学生选择研究课题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为更好的完成小组活动主题的任务进行的研究、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制订《我和蔬菜交朋友》的活动方案,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做好充足准备,为顺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重要保障。  一、活动背景  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很少接触或没有接触过活动方案,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概念性
摘要:计算机课程作为各个院校的主要课程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丰富他们的计算机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论述计算机专业产教结合模式的探究策略。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产教结合  一、背景与起因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了很好的技术突破,在这个人工智能化不断发展的社会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多。所以社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心理情况和学习能力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主要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导入新颖化、加强实践以及强化复习等策略,大大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而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当前
摘要:在人们的生活、劳动与学习中,数学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人们提供了诸多便利,而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应该在实践活动中来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数学知识学习中,最终的目的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各种数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应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去探索相关的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强化对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在增进学生知识掌握的同时,实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
摘 要:为建设教育强国,在对幼儿教育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重点优化区域游戏活动构建模式,既可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也可以通过多元化策略的展现,使整体的幼儿教育可以登上新的台阶。在对具体的幼儿教育活动进行开展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还要充分把握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的重要需求,通过教学优势的深度剖析,不断优化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区域游戏活动;幼儿教育;开展策略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同时学生的学习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力直接促进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深度以及掌握程度。而根据相关的研究,目前高中生的学习力主要可以分为四个类型,第一个类型为卓越能动型,这个类型的学习者可以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也是教师最喜欢的一类;第二类是积极机械型,这类学习者虽然积极主动性足够,但是他们的学习方法并不正确,知识的学习往往比较机械,效率不高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对学生最综合能力的体现,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若想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兴趣,就要从日常生活实际入手,将生活中的人事物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人事物感悟,到情感体验语言文字表达,为语文阅读的写作及语文学习打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的讲
[摘 要:写作作为促进学生学习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不会写”和“写不出”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思维上的局限性所导致的,因此突破学生思维上的阻碍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写作中体现的不只是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更是综合文化素养、文化内涵和文化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要不断提升学生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拓宽学生课外阅读,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从而实现写作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