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的虚构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ing_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有这么一段话:“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这段话虽然指的是古典诗词里写景状物的虚构,但推演出去,以之解释小说艺术中的虚构艺术,同样说得通。
  虚构不是绝对自由的,“必从自然法则”,否则便不可信。这“自然法则”,在小说艺术里(特别是现实主义小说),可理解为人物和情节必须接受生活经验和生活逻辑的检验。人物的反应和情节的发展,即使不是必然的,也得是可能的。反之,虚构便成了虚假。都德的《最后一课》,称得上短篇小说的经典。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其虚构艺术的巧妙运用谈几点体会。
  首先,小说以小见大,截取生活的横断面来构筑情节。一位教师,一个小学生,一堂法语课,撑起爱国主义的大厦。妙就妙在底座微小,像传说中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无须厚实的地基,立几根石柱就行。这简直也算是奇迹。但奇迹往往意味着冒险。首先,爱国主义是一种成人化的、政治化的感情。以一个孩子——小弗郎士来传达作者的情感,会不会成人化、政治化?小弗郎士会不会沦为作者可以任意摆弄的牵线木偶似的“死婴”?事实上,尽管作者非常希望小弗郎士替他发声(这不是揣测,构思方向本就如此),但做得非常克制。作者开篇就着力展现一个富有孩子气的小学生形象,他厌学、贪玩、怕老师,其心理状况和大多数小学生无异。即使知道是“最后一课”,知道即将沦为亡国奴的事实之后,他的行为举止和心理状况仍然不是斗士式的,而是孩子气十足的:“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无论对祖国的爱,还是对敌人的恨有多强烈,作者始终没忘掉小弗郎士是个孩子,始终调用小孩子的视角和心理来观察世界,让人物安于自己的身份。
  其次,小弗郎士的惊人转变合理吗?可信吗?一堂法语课,短短一个多小时,一个厌学贪玩的孩子突然变得热爱语文。戏剧性是有了,那说服力呢?对于这个问题,孙绍振先生做过这样的解释:“孩子不爱念法语这个果,是由另外一种原因造成的:学习法语是天然的权利,这种权利与生俱来,自然享有,在正常情况下,永远不会失去,结果是,不但不觉得美好,反而成了沉重的负担,更谈不上珍惜。小说的高明之处在于……把孩子打出常规,逼迫到另一种不可逆的环境中去,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学习母语的权利变成了不是天然的、永远不会失去的,而是即将被剥夺的”。孙教授的分析无疑是透彻的。如果追究下去,我们发现这种转变符合人类普遍的心理特征:到手的往往不知珍惜,失去了才后悔莫及。这里性格的突变,还与小弗郎士的原始性格相关联。如果小弗郎士真是个无可救药的坏孩子,那么任何反向的突变都是作伪。实际上都德在事前做足了铺垫,他让小弗郎士的性格呈现变化发展的可能性。比如,写小弗郎士贪恋美景之后,赶忙拖带一笔“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在写小弗郎士趁乱溜进教室后,不忘交代一句“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有一定责任感,有一点廉耻心,暗色中有一点亮色,便有灿烂成一片的可能。再写“突变”,也能使读者觉得不那么突然,甚至觉得理所当然。
  再次,韩麦尔先生在小说高潮处的反应,算不算逼真的虚构呢?“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韩麦尔在此处说了半句话。如果我们让他说下去会说什么呢?是说完整好还是说一半好呢?我们试着这样修改:“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稍有文学感悟力的人马上会觉得这样说下去没完没了,长篇大论,面目可憎。至少,不说下去,更能体现情感的复杂和丰富。盲目的内容增加,情感的可能性、丰富性反而减弱。只说半句,看起来是在做减法,效果却是在做加法、乘法。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时说话,他的表现应该符合这个情境。课完了,国亡了,自己要离开了,韩麦尔先生定是百感交集。感情的潮水汹涌而来,冲破理智的逻辑堤岸,想说却无从说起才合乎常态,才合情合理。如若振振有词,掷地有声,粗看是革命的,细究反倒是轻佻的,做作的。内心复杂之极沉痛之极,千言万语如哽在喉,此情此境,欲言又止,说一半留一半,成了既艺术又真实的虚构。
  王安忆说:“这样一则故事,天生便是短篇小说,是一个天生的短篇。这本来就是个三言两语的故事。”她为什么这么说呢?她没有深入谈,但笔者支持她的观点。短篇,是最合适它的篇幅。按前文孙绍振教授的解读,小弗郎士的突变是合乎真实性原则的。但是,这有个前提,时间跨度上必须是短暂的。权利被剥夺可以迅速激起孩子的潜意识里的求知欲,长久保持这份欲望对小孩子而言却勉为其难。孩子们摇摆而善变,激情消退之后,小弗郎士很可能旧病复发。“变”是孩子的常态。“不变”不真实,“再变”颠覆主题,走哪条路都是冒险。作者选择止步,截取较为短暂的时间段,让“再变”消弭无形。这是妙招,也可看做是虚构对写实的最后妥协。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海中学(226311)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巧妙的提问、精彩的引导,能让学生喜闻乐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智慧,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教学效率。语文课怎样设计问题,怎样引导回答,才能真正让学生喜闻乐答呢?笔者认为,要在“巧问”和“诱答”上下功夫。  一、“巧问”让学生喜闻乐答  课堂提问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提出的问题巧妙、精彩,学生的反映会比较活跃,教学任务的落
期刊
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要借助阅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开展课外阅读不仅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现在来看,学生语文水平相对较低,这与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相对较少,课外阅读能力相对较差有很大关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汲取语言
期刊
什么样的文章能入中考阅卷老师的“法眼”?好文章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一篇好的作文至少要具备这样几点要素:典型新颖的素材,精致巧妙的结构,富有文彩的语言,真挚健康的情感。  从历届中考作文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现在的初中生作文状况堪忧,主要存在着幼稚化、单一化、政治化、抄袭化的通病。比如写“感动”,小的则写父母送雨衣雨伞,老师带病上课,清洁工扫马路;大的则是汶川、玉树地震,最美司机、教师事迹,钓鱼岛事件等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些先行一步的课改试验区取得了很多值得肯定的成绩,情感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逐渐推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仍然以灌输式的教学为主、以试题训练为主,课堂教学仍然比较封闭,学生的学习视野和情感领悟依旧被限制在文本和教室里,无法开拓和提高。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很多时候仍然以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品德教育等传统教学目标为目标,很少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说,老师少说。这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也由此造成老师不敢说的心理,唯恐说多了就变成讲授式教学的心理。其实让学生自由发言,并非取消老师的引导资格,理想的境界是学生和老师在自然而然的交流中相互促进,在不知不觉中由教师引领学生完成语文学习活动。  一、当学生回答得十分精彩时及时鼓励  【案例1】  师:黄老师眼前也展现了孔乙己已死时的画面,给
期刊
《幽径悲剧》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带有悲情色彩的凄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北大随园中的一棵古藤的命运,折射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时代悲剧、社会悲剧,表达作者永不放弃揭露假恶丑、维护真善美的决心。《紫藤萝瀑布》是散文家宗璞的一篇内涵丰富、借物抒情的优美散文。作者通过描述紫藤萝,由物及人,从紫藤萝的命运联想到人的命运、生命的价值,引发生命的思考。将《幽径悲剧》与《紫藤萝瀑布》两篇文章比较阅读,可以得到很多收获。
期刊
朱光潜说过:“一切纯文学作品,多少都有几分诗的素质。”可见诗歌在语文中的重要性,在倡导诵读国学经典的大背景下,古诗词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初中生古诗词基础不够深厚,组织诗词教学便成为一个难题。随着中考对审美和鉴赏能力提高要求,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满足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积极营造有诗意的教学情境,用开放且富有活力的氛围提高诗歌教学的效果。  一、情境设在“诗外”,激发
期刊
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原因很多,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不对头是重要原因。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往往大搞题海演练,书声琅琅的课堂被繁琐的分析取代,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变成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语文课上常常出现“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场景。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读书的基本方法。“吟哦讽诵”,就是要放声读,读得正确、流畅,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得”是说读了文章后,能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作者的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设问对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课堂上,做“智者”进行“巧”的设问,对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投一石以激千浪,进行有效设问,优化课堂结构呢?  一、有效设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
期刊
《林黛玉进贾府》是一篇经典课文,教学中一般从人物和环境两个角度切入,从中又派生出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出场比较、环境描写艺术、环境与人物的关系等多种教学目标。由于课文内容丰富,主旨深遂,在教学方式上一般采用教师主讲、师生共同探讨的模式。今年笔者任教班级学生的语文素养较好,因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以人物形象分析为突破点,自主完成这篇经典课文的学习。  一、课堂描述  用两节课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