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在新加坡买东西,是到NTUC超市去买日用品。那时的我刚刚抵达新加坡才三天,见到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只会客气地问一句:“How do you do?”之后的对话,便需要借助肢体语言和蹩脚口语共同完成。大多数情况是,即使我手舞足蹈地向对方比划半天,累得满头大汗,对方依旧一头雾水地望着我。
这次也是一样,我抱着选购的牙刷、牙膏、毛巾和沐浴液无助地看着收银小姐,用蹩脚的英文询问她需要付多少钱。收银小姐以飞快的语速吐出了一个我听不懂的词语,我摇摇头表示不明白,正准备请她把价格写在纸上时,收银小姐用清楚流利的中文告诉我:“总共是12块3毛。谢谢。”
我惊讶于收银小姐流利的中文,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经常来这家超市购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新加坡的服务业人员大多为双语人才。他们可以将英语和汉语运用自如,即使是对英语一窍不通的中国游客,也不会在新加坡有交流障碍。
这当然要归功于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此政策规定,新加坡人除了要掌握英语外,还必须熟练掌握一门母语。母语一共有三门:华文、马来文和印度文。在小学至中学阶段,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出身来选择其中的一门进行必修。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国家,其中华族占了总人口的近七成。因此,华语教育在新加坡相当受欢迎。为了响应政府的双语政策,众多社会团体纷纷慷慨解囊,举办各种名目、奖金丰厚的华文比赛来鼓励新加坡学生学习华文。
升入新加坡初中不到两个月,我和几个新加坡同学就跟随学校的华文老师去现场观看新加坡家喻户晓的中学生电视比赛——“华文智多星”。老师带着我们坐在正对着舞台的观众席中央,将大屏幕上的考题看得一清二楚。新加坡人的第一语言是英语,所以学习华语对于新加坡学生来说,就如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一样困难重重。况且,此次华文比赛并不单单是在考察学生平时的积累,也在考察学生的现场应变能力及综合语言素质。屏幕上打出的一些题目连自小酷爱语文的我看了都毫无头绪,不得不为在场上比赛的选手们捏一把汗。
“猜谜题:飞行员跳伞。打一成语。”
这本来是一道抢答题,但来自不同中学的代表们却没有一个人主动摁铃。片刻后,终于有一个学生摁铃说道:“从天而降?”
“很接近了,但这不是正确答案。”主持人惋惜地说。
另一学生闻之,立刻摁铃,回答:“是不是一落千丈?”
“确定这是你的最终答案吗?”
“确定。”
“恭喜你!答对了!”主持人开心地说,“某某中学加分!请看下一题目!”
“日本军。打一字。”
“镜中人。打一字。”
……
归根结底,猜谜类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语文基础知识。但在接下来的复赛里,选手们不仅要对华文融会贯通,更要对新加坡的本土华族文化有所了解:
“以下哪些街道不是新加坡的街道?”
“以下哪些名人曾来过新加坡?”
“以下哪些词语不曾被用来形容新加坡?”
“以下哪个歌手不是出生于新加坡?”
……
见识过这些令人咋舌的多选题后,我开始理解华文比赛出题者的苦心。我本以为,学习华文的宗旨只是为了在异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现在看来,学习华文还可以缩短新加坡华人与世界各地华人之间的距离,让新加坡人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世界舞台中扮演的角色。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大赛举办方会将每一场比赛的全过程通过新加坡的第八频道传播给全国观众看。
新加坡教育局明文规定,如果初中毕业时学生的母语成绩不及格,那他必须在高中阶段继续学习母语,直至高中毕业。近七成的新加坡学生都有自己的华文名字。考试时,学生不仅要填写英文名字,更要把华文名字工工整整地写在填写姓名的方格内,方便老师审阅整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华文的热情,各个中学都积极邀请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的华语作家到学校开讲座,或是组织各种华文比赛。我的学校——国家初级学院就已经连续20余年与新加坡《联合早报》合作主办“全国中学生相声表演赛”,邀请新加坡各个学校的华文爱好者自编、自演相声小段。
早在大赛开始的四个月前,国家初级学院就开始在校园外挂出巨大横幅,为相声表演赛打广告。《联合早报》也经常刊登相声表演赛的报名手续及相关信息,吸引选手参赛。相声表演赛的初赛在国家初级学院内部的礼堂举行,决赛则在新加坡著名的购物商城——新达城举办。每年决赛时都会吸引来新达城购物的老老少少驻足观看,着实为推动华语教育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不少记者举着长枪短炮守在比赛现场,随时捕捉参赛学生的一举一动。比赛结束后,主办方还提供免费的茶点零食供参赛学生和观众享用,参赛学生也可以借此机会和评委们交流。
我有幸客串了相声大赛的“服务生”,负责将预订了座位的观众由新达城入口领到决赛现场。在大门口迎宾半小时后,我发现除了各校华文老师和参赛学生的家长外,特地前来听相声的观众以老年人居多。我的华文老师介绍说,这些老人大多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中国飘洋过海来到新加坡谋生的。虽然他们已经在南洋小岛上生活了大半个世纪,但他们思乡的情怀也随着皱纹的堆积而逐年增加,变得越来越热衷于相声、戏剧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华文活动举办到哪里,他们就追到哪里。自中国来到南洋的第一批移民,已经成为华文教育事业的绝对拥护者。
终于忙完了迎宾的工作,好奇的我悄悄钻进观众席,想见识一下新加坡学生说相声的水平。从小在天津长大的我,听惯了马三立、侯宝林等大师的相声,突然看到新加坡中学生穿着传统的表演大褂,绘声绘色地用带有浓厚新加坡口音的华语说起了相声,多少觉得有些滑稽。不少参赛学生自信满满地表演自编的快板、双簧或是现场学唱小曲,还在表演结束后虚心地向其他参赛者请教,让我着实领略了新加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和热爱。
不仅是语言艺术,新加坡教育局鼓励新加坡人全方位地了解中国。新加坡教育局从2007年开始设立一门名为“中国通识”的课程,让高中生从文化、政治、经济和外交四个方面系统认识中国。“中国通识”课程还开设英文版教学,方便缺乏华文基础的其他学生学习。升入高中后,我也选修了“中国通识”课程,借此机会参加了不少相关的论文竞赛。
去年,新加坡义顺初级学院和莱福士初级学院先后举办了“中国通识”论文比赛,邀请各个中学感兴趣的同学成立“三人小组”,共同撰写一篇论文来展示组员们对中国的了解。当然,为了照顾其他非华文母语的新加坡学生,论文可以用中文写也可以用英文写,但讨论的主题必须与中国有关。于是,有的学生开始研究中国的国粹京剧的发展道路;有的谈论中新两国生态合作计划将怎样推动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还有一组同学论述故宫的保养和维护是否得当……总之,论题五花八门,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社会学教授为参赛文章一一作出点评。
出于兴趣,我和另外两个同学决定研究日益突出的“中国蚁族”问题。幸运的是,大学教授们对我们的论文给予很大的肯定,我们顺利通过了第一轮的选拔晋级。在第二轮里,论文作者需要做一个现场呈现,即借助幻灯片或动画片为台下听众讲解自己的论文。专业的教授们则在现场做点评,选出优胜者。于是,我面对着礼堂里黑压压的人群讲解着蚁族青年的心态。虽然这一次是用华语做公共演讲,但毕竟是在异国他乡,我的手心一直在不听话地出汗。好在身边有两位队员和我一起上台,才缓解了我的紧张。
短短三分钟的呈现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演讲过程中我数次因为紧张而忘词,偷偷查看手中准备好的小纸条。慌乱中瞥见评审教授们专注的脸色,心中更是紧张。走下台后,我环顾四周,不少等待上台演讲的新加坡学生还在字正腔圆地练习演讲。
比赛冠军最终被一组新加坡学生取得。虽然他们依旧难以掩饰浓重的新加坡口音,但他们的演讲条理清楚、论点新颖、语速适中,给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评委对于他们的应变能力和整体素质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因此他们得以力压群雄,取得胜利。
走出赛场,主办方人员递给我们每人一本作品集,上面印了所有参赛者的中文或英文论文作品。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写出的论文被印成了书,我们开心极了。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新加坡双语教育的良苦用心和丰硕成果。
这次也是一样,我抱着选购的牙刷、牙膏、毛巾和沐浴液无助地看着收银小姐,用蹩脚的英文询问她需要付多少钱。收银小姐以飞快的语速吐出了一个我听不懂的词语,我摇摇头表示不明白,正准备请她把价格写在纸上时,收银小姐用清楚流利的中文告诉我:“总共是12块3毛。谢谢。”
我惊讶于收银小姐流利的中文,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经常来这家超市购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新加坡的服务业人员大多为双语人才。他们可以将英语和汉语运用自如,即使是对英语一窍不通的中国游客,也不会在新加坡有交流障碍。
这当然要归功于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此政策规定,新加坡人除了要掌握英语外,还必须熟练掌握一门母语。母语一共有三门:华文、马来文和印度文。在小学至中学阶段,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出身来选择其中的一门进行必修。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国家,其中华族占了总人口的近七成。因此,华语教育在新加坡相当受欢迎。为了响应政府的双语政策,众多社会团体纷纷慷慨解囊,举办各种名目、奖金丰厚的华文比赛来鼓励新加坡学生学习华文。
升入新加坡初中不到两个月,我和几个新加坡同学就跟随学校的华文老师去现场观看新加坡家喻户晓的中学生电视比赛——“华文智多星”。老师带着我们坐在正对着舞台的观众席中央,将大屏幕上的考题看得一清二楚。新加坡人的第一语言是英语,所以学习华语对于新加坡学生来说,就如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一样困难重重。况且,此次华文比赛并不单单是在考察学生平时的积累,也在考察学生的现场应变能力及综合语言素质。屏幕上打出的一些题目连自小酷爱语文的我看了都毫无头绪,不得不为在场上比赛的选手们捏一把汗。
“猜谜题:飞行员跳伞。打一成语。”
这本来是一道抢答题,但来自不同中学的代表们却没有一个人主动摁铃。片刻后,终于有一个学生摁铃说道:“从天而降?”
“很接近了,但这不是正确答案。”主持人惋惜地说。
另一学生闻之,立刻摁铃,回答:“是不是一落千丈?”
“确定这是你的最终答案吗?”
“确定。”
“恭喜你!答对了!”主持人开心地说,“某某中学加分!请看下一题目!”
“日本军。打一字。”
“镜中人。打一字。”
……
归根结底,猜谜类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语文基础知识。但在接下来的复赛里,选手们不仅要对华文融会贯通,更要对新加坡的本土华族文化有所了解:
“以下哪些街道不是新加坡的街道?”
“以下哪些名人曾来过新加坡?”
“以下哪些词语不曾被用来形容新加坡?”
“以下哪个歌手不是出生于新加坡?”
……
见识过这些令人咋舌的多选题后,我开始理解华文比赛出题者的苦心。我本以为,学习华文的宗旨只是为了在异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现在看来,学习华文还可以缩短新加坡华人与世界各地华人之间的距离,让新加坡人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世界舞台中扮演的角色。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大赛举办方会将每一场比赛的全过程通过新加坡的第八频道传播给全国观众看。
新加坡教育局明文规定,如果初中毕业时学生的母语成绩不及格,那他必须在高中阶段继续学习母语,直至高中毕业。近七成的新加坡学生都有自己的华文名字。考试时,学生不仅要填写英文名字,更要把华文名字工工整整地写在填写姓名的方格内,方便老师审阅整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华文的热情,各个中学都积极邀请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的华语作家到学校开讲座,或是组织各种华文比赛。我的学校——国家初级学院就已经连续20余年与新加坡《联合早报》合作主办“全国中学生相声表演赛”,邀请新加坡各个学校的华文爱好者自编、自演相声小段。
早在大赛开始的四个月前,国家初级学院就开始在校园外挂出巨大横幅,为相声表演赛打广告。《联合早报》也经常刊登相声表演赛的报名手续及相关信息,吸引选手参赛。相声表演赛的初赛在国家初级学院内部的礼堂举行,决赛则在新加坡著名的购物商城——新达城举办。每年决赛时都会吸引来新达城购物的老老少少驻足观看,着实为推动华语教育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不少记者举着长枪短炮守在比赛现场,随时捕捉参赛学生的一举一动。比赛结束后,主办方还提供免费的茶点零食供参赛学生和观众享用,参赛学生也可以借此机会和评委们交流。
我有幸客串了相声大赛的“服务生”,负责将预订了座位的观众由新达城入口领到决赛现场。在大门口迎宾半小时后,我发现除了各校华文老师和参赛学生的家长外,特地前来听相声的观众以老年人居多。我的华文老师介绍说,这些老人大多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中国飘洋过海来到新加坡谋生的。虽然他们已经在南洋小岛上生活了大半个世纪,但他们思乡的情怀也随着皱纹的堆积而逐年增加,变得越来越热衷于相声、戏剧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华文活动举办到哪里,他们就追到哪里。自中国来到南洋的第一批移民,已经成为华文教育事业的绝对拥护者。
终于忙完了迎宾的工作,好奇的我悄悄钻进观众席,想见识一下新加坡学生说相声的水平。从小在天津长大的我,听惯了马三立、侯宝林等大师的相声,突然看到新加坡中学生穿着传统的表演大褂,绘声绘色地用带有浓厚新加坡口音的华语说起了相声,多少觉得有些滑稽。不少参赛学生自信满满地表演自编的快板、双簧或是现场学唱小曲,还在表演结束后虚心地向其他参赛者请教,让我着实领略了新加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和热爱。
不仅是语言艺术,新加坡教育局鼓励新加坡人全方位地了解中国。新加坡教育局从2007年开始设立一门名为“中国通识”的课程,让高中生从文化、政治、经济和外交四个方面系统认识中国。“中国通识”课程还开设英文版教学,方便缺乏华文基础的其他学生学习。升入高中后,我也选修了“中国通识”课程,借此机会参加了不少相关的论文竞赛。
去年,新加坡义顺初级学院和莱福士初级学院先后举办了“中国通识”论文比赛,邀请各个中学感兴趣的同学成立“三人小组”,共同撰写一篇论文来展示组员们对中国的了解。当然,为了照顾其他非华文母语的新加坡学生,论文可以用中文写也可以用英文写,但讨论的主题必须与中国有关。于是,有的学生开始研究中国的国粹京剧的发展道路;有的谈论中新两国生态合作计划将怎样推动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还有一组同学论述故宫的保养和维护是否得当……总之,论题五花八门,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社会学教授为参赛文章一一作出点评。
出于兴趣,我和另外两个同学决定研究日益突出的“中国蚁族”问题。幸运的是,大学教授们对我们的论文给予很大的肯定,我们顺利通过了第一轮的选拔晋级。在第二轮里,论文作者需要做一个现场呈现,即借助幻灯片或动画片为台下听众讲解自己的论文。专业的教授们则在现场做点评,选出优胜者。于是,我面对着礼堂里黑压压的人群讲解着蚁族青年的心态。虽然这一次是用华语做公共演讲,但毕竟是在异国他乡,我的手心一直在不听话地出汗。好在身边有两位队员和我一起上台,才缓解了我的紧张。
短短三分钟的呈现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演讲过程中我数次因为紧张而忘词,偷偷查看手中准备好的小纸条。慌乱中瞥见评审教授们专注的脸色,心中更是紧张。走下台后,我环顾四周,不少等待上台演讲的新加坡学生还在字正腔圆地练习演讲。
比赛冠军最终被一组新加坡学生取得。虽然他们依旧难以掩饰浓重的新加坡口音,但他们的演讲条理清楚、论点新颖、语速适中,给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评委对于他们的应变能力和整体素质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因此他们得以力压群雄,取得胜利。
走出赛场,主办方人员递给我们每人一本作品集,上面印了所有参赛者的中文或英文论文作品。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写出的论文被印成了书,我们开心极了。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新加坡双语教育的良苦用心和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