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如何“设问”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acle_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语文课堂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呢?多年的语文教学与实践充分证明:有效的提问,是激活课堂、促进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因提问而精彩。如何提问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亲切自然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提问时神态要亲切自然,以鼓励的眼神和亲切的话语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问题思考中来。但是,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思考的结果也千差万别,无论答案怎样,教师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指责和嘲笑,真诚而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启发。另外,提问要尽量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因人施问
  孔子因材施教这条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即为因人施问。教师在预设问题时,要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预设;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因人而异。如课前检测字词时,可让程度较差的学生来回答,以增强差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课文理解及一般性的概括问题,可以让中等学生回答,以促其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对于难度较大的拓展性问题和综合性表述题,可以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和部分中等生来回答。教师对他们的回答要加以点评,让所有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提高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
  三、体现整体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喜欢将一篇课文肢解开来,零碎地发问,易形成分析的疲劳。提问应注意有利于学生整体感受文本,在此基础上深入研讨关键点。比如教《鱼游到了纸上》,在第一环节可以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课文几次写“鱼游到了纸上”的?作者三次写鱼游到了纸上的情况和感受有什么不同?围绕问题,学生可开展小组学习,也能使课题充满生机。
  四、创设情境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氛围,避免传统教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尴尬局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如果情境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容易“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宝贵的学习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五、重视体验
  设计的问题能让学生有亲切感,有利于學生说真话、抒真情。比如教学《中彩那天》,可以提问“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中奖的感受?”“《中奖那天》中的父亲得到那辆汽车后能经过道德抉择把汽车还给库伯,你感受出什么?”这些问题切合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能激发思维,形成热烈的课堂气氛。
  六、巧妙变换
  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当学生带着解开悬念的渴望学习课文时,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老师在教《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板书《鱼画到了纸上》下面细心的孩子就说是《鱼游到了纸上》。师接着问:同学们,我们知道鱼儿离不开水,鱼在水里游。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呢?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使学生兴趣大增,开始认真地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老师顺势引导盲人青年的认真刻苦,完成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七、由浅入深
  在提问时,教师要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个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中伽利略曾经讲过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理由很令人费解,人们相信吗?你是怎么认为的?教者演示伽利略的实验学生就不难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了。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那么往往会造成整堂课的气氛沉闷。
  挖掘深度,在教学中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提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但课后如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存的答案,有的就答非所问了。因此,必要时应增加提问的深度,使学生咀嚼有味,才能引发学生创造性的火花。
  浅显的提问,往往使学生收效甚微,只起到浮光掠影的作用,因此,在必要之时增加点深度使学生咀之有劲,品之有味,能够领略更奥妙的知识殿堂,有时还会引起创造性的火花。
  八、由内到外
  所谓“由内到外",就是为了促成课堂生活与课外生活知识的链接,策动各种教学形式与活动形式再生成,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探究精神。“内”就是课内知识,“外”就是在联系课内知识基础上拓展开来的其他知识与问题。通过“由内到外”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特征,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最大程度地开掘出语文课程丰富的资源。可以从续写情节、比较主题、评说思想、学科渗透、联系生活等角度设计拓展的问题。
  精彩的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精彩课堂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语言王国里遨游;精彩的课堂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精彩。
其他文献
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也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能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精心
[摘 要]激励性评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方法,“期待感”是每个人的心理需要,教师顺应学生心理需求,适度表扬,提出目标,指出方向,给学生以正面心理反馈,使学生在愉悦与轻松的心态下接受教育。这样,不但激发了孩子学习的信心,也使学生自主性得到发展,合作、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关键词]心理学 激发 学习兴趣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进入新课程改革所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现代教育改革要求
会议
该文结合现场振动测试结果,通过被测体在衰减规律上的差异,分析了被测体的特性,并通过对振动特性所做的炸药量、起爆分段数、距离三因素相关性分析、明确了三因素的作用,最终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实际操作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讨、去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由于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数学教学要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使学生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那么,如何上好数学概念课呢?笔者结合对新课程的学习和教学中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注重概念的本源、概
会议
大热天时,本地许多餐馆都备有凉茶一杯,送到桌上请顾客饮用。作为一种趋同现象,我琢磨再三,终于悟出凉茶的意义在于:餐馆的老板们都已意识到,餐馆对于顾客的吸引力,是实现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