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沃夏克音乐中的民族性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71942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一位世界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的音乐创作当中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也就是民族性。其将爱国主义情感寄托在音乐作品创作当中,赋予了音乐艺术作品以灵魂和精神内涵。同时又以其感染着观众和听众,使人们在欣赏音乐艺术作品的过程当中可以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和滋养。本文主要对德沃夏克音乐创作的人生经历背景以及其体现出来的鲜明的民族性展开思考,同时对其带来的启示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德沃夏克;音乐艺术作品;民族性;爱国主义情感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3-0089-02
  德沃夏克是19世纪世界著名的作曲家,他一生致力于音乐创作,他有许多广为流传的名曲至今仍被人们演奏。他的音乐之所以流传到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作品里饱含对祖国的真切的挚爱,令听者为之动容。爱国主义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人们精神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分析理解德沃夏克音乐中的民族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爱国主义,加深对祖国的感情,从而让爱国主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思想与行动,提高思想境界,为祖国建设付出实际行动,将爱国行为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德沃夏克个人简介
  安东尼·利奥波德·德沃夏克(Antonín Leopold Dvo?ák 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作为十九世纪闻名的作曲家,其创作风格主要偏向于捷克民族乐派。德沃夏克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小镇——内拉霍奇夫斯镇,一个在布拉格城北面的伏尔塔瓦河畔的小镇。其父亲法兰底希克·德沃夏克(Franti?ek Dvo?ák)是一家客栈的主人,其生计包括卖肉,然而也略懂小提琴;其母安娜·兹丹科娃(Anna Zděnková)则是一个女仆人。他们一共有九个孩子,安东尼是他们的大儿子。在六岁的年纪他成为了一名Nelahozeves的小学生,同时他初步接触到了小提琴演奏。到了12岁的时候他搬到了兹洛尼斯开始学习德语知识,并且初步接触到了钢琴以及管风琴演奏的知识,而教他的人就是Antonín Liehmann。当他学会了演奏时,他就开始卖艺求生,靠自己的才华努力赚钱。除此之外,他也参加了老师的乐队演奏活动,自此之后学习作曲。小学毕业后他因家贫辍学,按当时长子继承家业的习俗他应当去舅父家做屠户学徒,但由于他酷爱音乐,并从小便在音乐方面体现出过人的天赋,16岁时舅父资助他进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就读,但一年后舅父无力资助,他便靠做教师、在乐队中兼职以继续学业。18岁毕业后被布拉格乐队聘为中提琴手并在咖啡馆等公众场合进行演奏。不久后得到斯美塔那赏识,于是他进入斯美塔那任指挥的布拉格临时剧院乐团。30岁时他为了将更多时间用来作曲便辞去了工作,此后他的作品层出不穷。他曾应邀前往英国伦敦、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美国纽约多地,并为这些国家的音乐协会谱曲。他曾经担任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院长,纽约国民音乐学院院长,奥国上议院议员,并且荣获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遗憾的是,他于1904年5 月1日逝世,波希米亚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 ①
  二、德沃夏克音乐中民族性的体现
  德沃夏克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他的谱曲至今仍广泛传播。不论是交响曲、歌剧、合唱曲还是管弦乐,德沃夏克都有极具代表性与个人特色的音乐。而其中较为鲜明的音乐艺术作品创作特征就在于浓厚的民族性的融入和体现。德沃夏克在创作音乐艺术作品时,不仅仅取材于传统民族文化及其内涵,将浓厚的民族生活特征融入音乐艺术作品创作当中,同时也表达着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德沃夏克的音乐艺术作品当中其将鲜明的民族特征与多样化的音乐艺术作品创作形式相结合,既丰富了创作的形式和内容,增强了音乐艺术作品的创新性,同时也使其音乐艺术作品坚守爱国主义情感内涵。从而不仅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和听众的兴趣,也可以从内心深处打动观众和听众,使音乐艺术作品在观众和听众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继而不仅扩充德沃夏克音乐艺术作品的影响范围,也可以使之成为千古流传的名作佳作。
  《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德沃夏克早期的作品。这首曲子共三个乐章,作品始终贯穿着捷克本地的民族特色。捷克人的质朴纯洁,對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在这首作品中都得到了深刻体现。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些音乐家喜欢运用半音,德沃夏克的灵活运用便更自然地体现了当时捷克人民淳朴的性格。曲调最开始部分的独奏小提琴以一个向上五度大跳进入却充分体现了捷克人民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这也是当时捷克社会动荡的产物。
  1883年德沃夏克创作了《胡斯教徒》序曲,并且在布拉格国家剧院开展落成典礼活动的时候作为了演出曲目,这首曲目蕴含的主要情感就是爱国主义思想。就其组成内容来讲,德沃夏克将胡斯的赞美诗应用其中,包括《神的战士》以及《圣温塞拉斯赞歌》。德沃夏克创作《胡斯教徒》序曲的初衷在于向波西米亚的宗教改革领袖也是高尚的爱国者杨·胡斯表达敬意,而其中也表达了他本人内心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说,《第九交响曲》又称《自新大陆》是德沃夏克音乐作品当中的最为典型的代表作品。这部音乐曲目一个重要的创作特点就在于多样性,可以带给人们新鲜感。同时也借此表达了作者处在美国时的感受,尤其是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之情。在《海华沙之歌》的影响下,德沃夏克将极具想象空间的音乐曲目融入了这部音乐作品第二乐章创作当中。就题材讲,这是一部长篇叙事诗,本是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记叙一位北美印第安人部落中的民族英雄海华沙的作品。华海沙自身的人生经历为德沃夏克抒发浓郁的思乡爱国之情提供了支撑。管乐曲作为这一乐章的初始曲调以及舒缓的音乐将听众带入了一个神奇的空间 紧接着,借英国管独奏五声音阶调式的音乐曲调缓缓抒发着吹奏者的爱国情怀。②
  德沃夏克的音乐艺术作品的创作,往往将传统民族特征与多样化的创作形式相结合。其实在多种多样的创作形式当中,德沃夏克善于利用舞曲节奏将其融入音乐艺术作品创作当中。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之下,德沃夏克往往只会对舞曲节奏加以模仿,而不会将其照搬照抄入音乐艺术作品创作当中。以钢琴舞曲创作作品《诗意音画 》为例来讲,其中有两首作品就是立足于捷克民族舞蹈舞曲创作的基本特征来进行创作的。《富里安特舞曲》作为当地民间舞曲的类型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就其舞曲创作特征来看,具有节奏快,热情奔放的特点,这也是一部流传千古的名作。然而,在创作这部音乐艺术作品时德沃夏克只是对民间舞曲特征加以提炼,模仿,融入了音乐艺术作品创作当中。德沃夏克使得这部音乐艺术作品具有音乐欢快,节奏明朗的特点,体现了这一民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格特征。德沃夏克将这一民族特征融入自己的音乐艺术作品当中,又将自己的音乐艺术作品传播至全世界。从而在此过程当中将捷克民族特征带向了全世界,增强了世界人民对于捷克民族性的了解,同时也使世界人民认识了捷克民族音乐,体味了其中鲜明的音乐艺术特征。从这一层面上来看是德沃夏克将捷克民族音乐推向了发展的顶峰。   德沃夏克内心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不仅表露在其创作的音乐作品当中,同时作为一种人生信念指引着他的成长方向。1885年德沃夏克的《第六交响曲》出版,即使出版商坚决反对,但是他却依旧用捷克语进行排版。然而,出版商却擅自违背了他的意愿,以德语排版的形式出版。这种行为遭到了德沃夏克的强烈指责:“一个艺术家有他自己的祖国,他应该坚定地忠于祖国、支持祖国。” ③
  三、德沃夏克音乐创作的启示
  一首真正流传千古,影响世界的歌曲不仅仅要实现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保持自身独有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要赋予其以灵魂和内在精神含义。而这一精神内涵必然是高尚的,伟大的,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共同情感的思想感情表达。比如说,德沃夏克的音乐作品当中所包含的浓浓的民族性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爱国之情。国家和民族是每个人生身立命的资本,要想在这个世界,在这个社会当中谋求生存之地,必然要依赖于民族和国家的延续和发展。国家和民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护身符和保护伞,由每一个人组成的国家和民族也需要热爱和保护。可以将这种爱国之情寄托在音乐创作乃至于其他艺术作品创作当中,使得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作品不再利用简单的创作技巧来吸引观众和听众,而是用深沉的情感打动听众和观众的内心,使他们能够从对音乐艺术作品的欣赏当中获得心灵上的滋养和情感上的启迪。艺术作品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应当反过来能够滋养生活。
  德沃夏克的音乐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与捷克土地深深的眷恋,当认真聆听时总会心潮澎湃,心绪随着乐曲变幻而起起伏伏。作为中国人,也许会联想到祖国的壮丽山河,也许会追忆起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先驱,也许会回顾自己曾在这片国土上遇到的那些值得讴歌赞颂的热情淳朴的同胞……中华民族历经无数沧桑磨难才有了今天的辉煌。祖国有太多值得引以为豪的地方,应当热爱,并以“我是中国人”而骄傲。应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覺成为民族精神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做道德高尚的华夏儿女,时刻将祖国放在第一位,以维护祖国的合法权益和国际地位为己任!
  四、结束语
  德沃夏克爱国主义创作观在他的作品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因为他始终牢记自己代表着捷克民族,对捷克土地、捷克人民的爱已经深深地融入他的血液、刻进他的骨髓。无论当时的捷克社会是否动荡、无论他是否身处祖国大地,德沃夏克始终保持那颗对祖国忠贞不渝的赤诚之心成就了他的作品,使他的作品有了灵魂,而正是这些曲子,也成就了他自己。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应当学习德沃夏克的赤子之心,热爱祖国,即使身处异乡深处也时刻心系祖国——爱国者才是真正有信仰、对社会有用的人。
  注释:
  ①(英)尼尔·巴特沃斯著、郭思蔚译:《德沃夏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4页。
  ②桑素萍:《浪漫派音乐作品中民族因素的体现》,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第138-143页。
  ③邵义强:《民族乐派的舵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其他文献
【摘要】 零陵竹编工艺历史悠久,产品丰富多样,是永州市特色传统手工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零陵竹编产品正被市场化吞噬,亟须发展振兴。本文通过分析零陵竹编工艺的发展现状,整理出零陵竹编工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零陵竹编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期带动当地传统手工艺振兴,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竹编工艺;零陵竹编;传统手工艺;旅游经济  【中图分类号】J5
期刊
【摘要】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提出迅速引起了国内外的研究热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丰富的内涵、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对当今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体;全球治理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3-0
期刊
【摘要】 文化创意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设计形式,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以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为切入点,将文化创意作为杠杆驱动消费需求,以期拓展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思路。要避免仅从文创单向的审美视角出发,以消费需求的角度切入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研究。要围绕消费需求的动向,解析文化创意的消费环境,即同质化产品设计、网红型消费心理。构建文化创意驱动消费需求的设计策略,即挖掘经典符号,叙说文化
期刊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或地区传统文化的“记忆”,是寻找文化根源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一个类别,也是农耕社会传统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来源。本文将从发展背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几个不同方面探讨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开发的可行性,发掘其深层价值内涵,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
期刊
【摘要】 “阿诗玛”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艺术精品,它历经了撒尼人世世代代的集体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批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调查整理工作,以及在此长诗整理基础上的电影《阿诗玛》的摄制,形成了浓厚民族特色的“阿诗玛”文化。在当今这个文化时代背景下,用数字动画形式来表现和传承民间文学、展现民族風俗、挖掘民族风俗特点,同时记录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婚姻制度、民族性格,探讨其文化价值具有非常
期刊
【摘要】 随着综合国力的快速提高,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国家的文化力量,使我国真正成为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文化大国、文化强国,成为新时代的热点问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化创意产品之中,用优秀的文创产品来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花瑶族是湖南少数民族的一个分支,民俗文化相对来说也比较丰富,在歌舞文化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目前已经申请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长远发展依然不容乐观。本文阐述了湖南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具体特征,接着明确了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发展现状,最后从加强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政府保护力度、实现民俗舞蹈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打造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传承人模式、疏通花瑶民俗舞蹈文化
期刊
【摘要】 “两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著作,最重要的贡献和意义是奠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十年建设时期是党史、社会主义建设史和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既有伟大成就,亦有挫折失误。总体而言,毛泽东以“两论”哲学奠定的实事求是基本原则,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不仅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而且促进“两论”哲学的发展。  【关键词】 毛泽东;“两论”
期刊
【摘要】 当下时代的快速发展,督促着中国画与之同行。自“85思潮”开始,中国画继承与发展问题的讨论就从未间断过,讨论的激烈程度就代表着各方见解的不同,那如何在众多声音中判断中国画未来发展的方向,需要我们更加坚定地把握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关于国画的创作本质和精神文化内核。一方面需要扎根传统,用最大的功力打入到传统中,在传统中感知国画创作的本质和文化语境。另一方面需要站在宏观角度,从时代、民族
期刊
【摘要】 江西民俗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独具魅力,其汉英翻译是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徑。然而,通过考察江西非遗民俗英译现状发现,其存在质量参差不齐、错误频出、译名混乱等问题。而作为新兴的技术,语料库可以显著提升翻译的质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中。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建设江西省省级非遗名录民俗类汉英平行语料库,来提高江西民俗翻译的质量,推动江西民俗文化的对外宣传与推广,从而助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