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ui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话剧不断出现主题投机、题材跟风、思想平庸、人物概念化的时候,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推出了表现教师典范廖世承先生的话剧《师说》,我看了以后睡不着觉了。
  曾几何时,中国的教师具有相当高的地位。“五四”时期,政府抓了上街游行的学生,北大校长蔡元培宣布要辞职,政府就把学生放了。学生放了蔡元培也辞职了,蔡校长辞职,北大老师全要辞职,政府不得已又把蔡校长请回来。天津南开学校的学生上北京请愿,北京警察局抓了天津学生,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带着老师们到北京直接找大总统徐世昌要人,徐世昌就下令把天津学生放了。当时学校校长、老师真厉害。《师说》第一场,上海光华学校要开除追求真理和自由的学生,廖世承说“你们要开除我的学生,我就辞职”,于是学校就不敢开除学生了。
  《师说》是上海话剧中心导演杨昕巍执导、青年编剧蔡东民编剧,由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老师、学生出演的。看得出来,上海师范大学对这个戏非常重视,下了很大的工夫,他们是对上海师范的奠基人廖世承老校长怀着崇高的敬意来塑造这位优秀教育家的。我想到电影导演谢晋老年后创办了这个电影学院,传授影视艺术。从廖世承到谢晋,这也是教育传承。
  这个戏也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说明国家艺术基金也是有眼光的。
  戏的立意非常可贵。它在为教育唱赞歌,为教师唱赞歌,在为培养教师的师范唱赞歌。廖世承是20世纪20年代从美国学成回国的优秀知识分子,回到祖国后就投身到中国的教育事业中,尤其是他对中国的师范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常听人说,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教育问题。而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教师问题。我听说师范生有些是高中保送的,但是,一些学习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是不愿意被保送上师范的,他们会报考北大、清华、复旦、交大这样的大学,一些愿意被保送到师范的学生,是对自己上更好的大学没有把握的学生。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最优秀的学生不上师范大学,师范毕业也不想当老师。久而久之,就没有最优秀的人材当教师了,教师队伍中没有最优秀的人材,一代一代下来,不是就有问题了吗?当年我工作的地方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不断地从教师中提拔干部到各个部门。尽管我工作的那个地方教育排行非常落后,可是老师当官儿的特别多。领导曾经问过我:“怎么能把咱们这里的教育搞上去?”我回答:“十年内不许从教育局提拔干部,让老师踏踏实实当老师,咱们教育才能有希望。”老师削尖脑袋当官儿,哪有心思教书?《师说》中表现的廖世承先生,放弃大学副校长的位置,坚持到中学执教。放弃当教育部司长的机会,一心创办师范大学。他克服各种困难,孜孜不倦把一生投身到师范教育事业。他创办了当时的“国立师范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了上海师范学院第一任院长。用戏剧表现这样一个把一生献给师范事业的杰出人物是有意义的。
  《师说》的戏剧结构也非常好。第一场写的是师生情。学校要开除追求自由思想的学生,廖老师挺身而出保护学生。廖世承带着学生高声背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第二场写的是父子情,廖先生的父亲是教会学校的老教师,他认为儿子在大学当副校长比在中学当教导主任有出息、有脸面,强令儿子回到大学去,廖世承巧妙地与父亲争论,廖父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坚决支持儿子在中学执教。这一场戏是最有戏剧性的。第三场写的是官学矛盾,教育厅代理科长,听说廖世承被提名为教育部司長,她一脸媚相巴结廖世承,当她听说廖世承拒绝了司长职务执意办师范时,又转脸对廖世承办学经费进行刁难,官场乱相表现得非常形象。第四场写的是师友情,表现了廖世承对同事各种实际情况的理解,他想方设法引进优秀人材到师范教书,对于想调离师范另有追求的教师给予充分的理解。第五场就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场表现的是廖世承的正直和宽容。廖世承被任命为上海师范学院院长,他宽容了曾经刁难他的国民党执政时期的教育厅科长,给她安排了新工作,他苦口婆心劝告老同事要正确对待同志们的评价,他还成人之美促成了老友的婚事,这些都让廖院长非常可爱。第六场就到了20世纪60年代。这一场是非常重要的戏,《师说》没有回避廖世承最后的悲剧,廖院长戴着高帽被学生打断腿。舞台上的廖世承抱着“学思”牌匾,捍卫着他心中的“师道尊严”!落幕前,廖世承带着同事和学生高声朗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向世人宣告教师的准则和光荣。
  这个戏的整体表现也很不错。舞美很好,一看就没花多少钱,却能表现出浓浓的时代感,我对在舞美花大钱的戏比较不喜欢,有钱省下来做下一部戏多好。戏剧老前辈说过:“任何不能帮助演员表演的舞美都是多余的。”灯光简约而细腻,深化戏情作用好。我特别赞赏这台以学生为主的演员演戏没有在身上带麦,学表演的,如果从学生开始在舞台上演出就用麦,嗓子就终生残疾了。当然,学生演戏难免有些显得稚嫩,表演方法上还需调整,学表演的,从学生时期一定要学会表演往人物心里走,以后才能把戏演好。
  我希望《师说》能够“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让所有的师范新生入学时都看看这部戏,让所有的教师都看看这部戏,让所有的中国人都看看这部戏,没有优秀的教师,人类如何“授业解惑”?没有“授业解惑”,人类如何进步文明?我希望中国的大学不要再以出了多少大官大款为荣,而以出多少优秀的教师为最高的荣耀!
其他文献
2019年9月20日-21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基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在杭州召开。本届论坛以“致敬70年: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为主题,来自全国的近百名青年文艺评论家、理论研究者、新文艺群体代表围绕“造型艺术与新时代中国形象”“媒介融合迭代与文艺评论新样态”“
期刊
近年来,现当代戏曲创作迎来数量高峰,红色题材作品扎堆出现,许多的院团纷纷积极投入其中,以期获得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但不可否认,与之相对的是,观众的兴趣和关注度跟创作的巨大投入不对等的情况存在。在戏曲观众群整体萎缩的前提下,时空的距离感、社会大环境的变迁、观众审美水平的日益提高、价值观念的微妙变化,这些都对创作者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红色题材新戏,更需要动情入心,才能避免昙花一现、水过无痕的命运。山
期刊
从20世纪90年代起,剧场中的影像使用逐渐成为当代剧场艺术中无法回避的一环,媒体化(mediatisation)与剧场行为的关联始终都是欧洲剧场热议的话题。在特定场域下各种形式的多媒体使用,如编程、社交网络、影像投射,以及投射成像与剧场中人类行为的多层级互动等等,几乎成为后戏剧剧场时代欧洲剧场创作者的标配。从事剧场与表演研究的英国学者们甚至创造了一个新的学科分支——剧场的媒体化实践(theatre
期刊
在当代法国剧坛,让·贝洛里尼并不是在美学探索上最离经叛道的那一个,他也并非是贯通文学语汇与舞台语汇的作者型导演(导演本身亦是剧作家),他鲜用影像,从不对文本进行解构或拼贴。他喜欢搬演大部头的文学经典,每一个作品都有着严谨的叙事,完整的故事,没有一部作品有曲高和寡、拒人千里之外之感。然而,却没有人能给他的作品贴上保守的标签或是归为平庸的泛泛之列。  2012年他带着十三位出色的“舞臺创造者”以独特的
期刊
《当怪物来敲门》(A Monster Calls)是由帕特里克·奈斯(Patrick Ness)在2011年创作的小说,在2016年曾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而今年则由亚当·派克(Adam Peck)改编为剧本,由英国导演莎莉·库克森(Sally Cookson)搬上了老维克剧院的舞台。本剧讲述了一个马修·特尼森(Matthew Tennyson)饰演的13岁男孩康纳的成长故事。他在学校的时候备受欺凌,
期刊
近日儿童音乐剧《复活吧!胡萝卜》在沪上演,剧中的原创歌曲充满力量与感动,这些来自音乐人徐肖的音乐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保留童声纯美而不失音乐剧的旋律张力。  4年的时间6部风格不同的原创儿童音乐剧:2015年原创藏语儿童音乐剧《多杰》,2016年原创儿童音乐剧《寻找声音的耳朵》,2017年、2018年原创儿童音乐剧《多杰2》《复活吧!胡萝卜》《云宝》《潘妮与柯赛》,旋律或欢乐明亮、或低沉忧伤、或
期刊
沈斌先生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从事导演艺术的实践,并认真进行戏曲导演理论研究,积累下近40万字的导演经验和理论研究文字。我看过沈导导演的部分作品,并读了他的著作《品兰探幽——昆剧导演之路》,深受启示:为了推动昆剧和戏曲艺术的发展繁荣,必须努力加强导演艺术的研究;导演艺术的提高要依靠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走中国自己的戏曲导演之路。  做一个戏曲导演,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对于戏曲艺术应有丰
期刊
摘 要:默剧是一门古老且至今仍对各种表演技术影响深远的艺术形式。而究竟默剧(mime)为何物? “默剧”和“哑剧”究竟有何区别?是不是所有不说话的戏或是不以语言为主导的戏都能被归于“默剧”?本文将回溯法国电影《天堂的孩子们》所描绘的那个时代,与默剧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相遇,通过比较分析,慢慢梳理出默剧的发展和变革的脉络。  关键词:肢体默剧,白脸默剧,开放性默剧,让-路易·巴罗,艾提安·德库,雅克
期刊
在第六届乌镇戏剧节期间,本刊特别采访到了德国著名戏剧学者汉斯-蒂斯·雷曼。在接受采访时雷曼先生身体不适,说话间已是气若游丝般地断续,但他仍然认真地思考和回答每个问题。此后我们通过邮件沟通,雷曼就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补充,可见他是一位非常严谨的学者。  作为乌镇戏剧节的常客,雷曼与我们分享了他对乌镇戏剧节、对中国戏剧的观察和思考;作为《后戏剧剧场》的作者,雷曼为我们介绍了戏剧剧场、戏剧构作等概念,以及他
期刊
摘 要:在苏州举行的中国昆剧节自2000年开始,每三年一届。作为专门为昆剧艺术的传承和传播而举办的艺术节,中国昆剧节上演剧目和形式也随着昆剧在“非遗”之后的不断演进而呈现出新的面貌:从第一届昆剧节上多部古典剧目经典“全本”的整理与恢复上演,到落幕不久的第七届新编戏争奇斗艳,使这一昆剧界盛会不啻为昆剧艺术在本世纪复兴和发展的一个活态记录。本文就试图从“追本溯源”入手,通过回溯历届昆剧节演出剧目的概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