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刘向《列女传》中的东郭姜形象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东郭姜是西汉刘向《列女传》中典型的“红颜祸水”形象。通过考证对比《左传》中东郭姜的原型形象,分析东郭姜种种事迹的实质,我们发现她并不是导致崔家灭亡的根源。实际上,东郭姜的形象是刘向在其个人意识和当时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支配下,加入其个人的审美标准精心塑造的用作教化女性,并劝戒天子的反面形象。
  关键词:《列女传》齐东郭姜刘向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西汉刘向编撰的《古列女传》(亦称《列女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女性为题材和叙述主体的书,包括“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七传,具有较为重要的文学意义和研究价值。刘向通过加工、改造史书典籍的相关材料和一些民间故事、传说异闻,塑造出贤智、贞义、红颜祸水等众多女性形象。齐东郭姜形象为其中典型的“红颜祸水”。
  一直以来,读者都从《列女传》的文字叙述和刘向设置的阅读视角出发,认为东郭姜是貌美、淫荡的“红颜祸水”。本文通过考证《左传》中的东郭姜的原型形象,分析了东郭姜种种事迹,认为她不是导致崔家灭亡的祸根,其“红颜祸水”的形象是被刘向精心塑造,用以教化女性、劝戒天子的产物。
  
  一
  
  在《列女传》众多的“红颜祸水”中,东郭姜的形象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她姿容美丽,但放荡无德,致使庄公被杀,崔家灭亡。
  首先,刘向突出刻画了东郭姜的美丽动人。不仅直接描述她貌美、姿色迷人,还从男人对她外貌的痴迷程度,侧面烘托出其美艳形象。东郭姜本是齐国大夫棠公的妻子、崔杼的车夫东郭偃的姐姐。因她长得漂亮,颇有姿色,在棠公的葬礼上,崔杼对她一见钟情。在当时的社会,男人注重女子的“贞节”,社会亦限制女性的再婚。但崔杼无视社会礼教,“遂与偃谋娶之”①,足见他对东郭姜的美色迷恋之深。
  其次,刘向刻画了东郭姜的不守“贞节”和淫荡无耻。当时社会对女子的要求是从一而终。齐棠公死后,东郭姜没有为他坚守贞节,而是嫁与崔杼,且同齐庄公通奸。崔杼知道她与庄公的奸情后,心中怨恨恼怒,便称病不出。庄公竟然以探病为借口,来到崔家,企图约会东郭姜。东郭姜居然不分场合,在高台上与他调情。刘向通过场面描写和耐人寻味的人物对话,便使东郭姜淫荡无耻的形象跃然纸上。
  再次,刘向将崔家的灭亡归罪于东郭姜。东郭姜嫁与崔杼,为崔家兄弟的宗邑之争埋下了祸根。她和崔杼生的儿子崔明,取代了崔成的继承地位,从而引发崔家的内乱。崔杼的政敌庆封趁机使人“焚其库厩而杀成、姜”,直接导致了崔家的灭亡。东郭姜在发出“生若此,不若死”的悲叹后,上吊自尽。刘向借“君子曰”加以评论,云:“东郭姜杀一国君而灭三室,又残其身,可谓不祥矣。”指出她就是使国君丧命、家族灭亡的“女祸”。
  可见,《列女传》中的东郭姜形象特征是美丽、祸害、淫荡。然而,编撰者在创作时,总会在其个人意识和社会政治背景的支配下,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去塑造女性形象。东郭姜的形象是根据刘向的个人意识和审美标准产生的,难免带上了他个人的主观色彩。
  
  二
  
  按照刘向的刻画,东郭姜的形象就果真如此不堪吗?排除刘向的主观因素,从其《左传》的记载我们会发现:东郭姜的原型是一个无力掌控自己命运的弱女子,一个家族纷争的牺牲品。
  《左传》记叙了东郭姜与庄公通奸的故事。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东郭偃臣崔武子。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使偃取之”②。庄公被其美貌所惑,“庄公通焉,骤如崔氏,以崔子之冠赐人”③。崔杼大怒,寻找杀庄公的机会,“甲戌,飨诸北郭,崔子称疾,不视事”,庄公以慰问崔杼作借口来到崔家,想与姜幽会。“姜入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但庄公并不死心,“拊楹而歌”④,被射杀。
  从《左传》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东郭姜外貌美丽,夫死再婚,嫁与崔杼;又与齐庄公通奸,导致他被射杀;其后,崔家内乱,被庆封灭族,东郭姜自尽。但是,《左传》并没有把东郭姜写成祸害形象。可见我们不能简单的把东郭姜认为如此不堪。
  首先,东郭姜是一个无力掌控自己婚姻命运的弱女子。棠公死后,崔杼迷恋东郭姜的美色,但这并不能怪罪东郭姜本人。在当时的社会体系中,女人既无经济独立,又没有政治地位,不过是男人的附属品而已。她们也就无权决定自己的婚姻归属。棠公逝世,东郭姜成了一个可怜兮兮的寡妇,而崔杼却是一个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实力的人。不难看出,东郭姜是为现实所迫,嫁与崔杼。
  其次,东郭姜不是利用自身姿色去迷惑男人的荡妇。对于她与齐庄公通奸一事,《左传》云“庄公通焉,骤如崔氏”,司马迁叙述为“庄公通之,数如崔氏”。这就证明是庄公迷恋其美色,积极主动,数次到崔家,与她私通;而东郭姜处于被动地位,或许是迫于君王的淫威,不得不从。
  第三,东郭姜不是引发崔家灭亡的“红颜祸水”,而是家族纷争中的牺牲品。关于崔家灭亡的起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云“崔成有疾”⑤,其继承资格被崔杼取消,而崔明被立为家族继承人。由此可见,家族纷争,导致崔家灭亡。崔家灭亡的自始至终,东郭姜并没参与其中去搬弄是非、玩弄权术。
  
  三
  
  那么,劉向为什么要改造《左传》原型,把齐东郭姜塑造成红颜祸水呢?
  恩格斯指出,“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⑥。自从父系社会代替母系社会以来,女性就丧失了社会经济地位,其独立人格被剥夺。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她们的真实处境和情感体验被完全忽视。在中国传统的父权社会里,儒家文化伦理强调男尊女卑,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道德统治地位,是统治者压迫妇女的思想基础。西汉时期,儒家学说不仅在民间得以广泛传播,而且开始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这对社会文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正如有学者所说:
  “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等级差别越来越大。这样,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大都是男权意识的产物。女性形象从一开始就成为了被想象、被塑造、被再现的‘他者’……即被男性歪曲的女性形象。”⑦
  刘向尊崇儒家经义,其思想虽儒道兼收,但以儒家为主,认同儒学伦理主张。刘向有强烈的男权意识,把男尊女卑看成自然的天道。而且,在刘向的主观意识中,女人不能集美貌与高尚于一身,女色是祸水。他借《列女传》卷三中晋羊叔姬之口,云“有甚美者必有甚恶”,认为女人是国破家亡的祸根,又在《孽嬖传》中指出,“五世不宁,乱由姜起”,“维女为乱,卒成祸凶”,“骊姬继母,惑乱晋献”,等等。
  当时,成帝荒淫堕落,迷恋女色,以致后妃逾越礼制,政局混乱。刘向受主流社会文化影响,在其男权意识的支配下,编撰《列女传》。他将不贞顺、不节义的“美而恶”的女子事迹合编在卷七《孽嬖传》中,通过对史料和民间传说的精心加工,把她们塑造成凭借美色迷惑君王、祸国乱家的“红颜祸水”,以作为反面形象来教化女性,并告诫统治者,迷恋女色,会导致国破家亡。
  东郭姜就是刘向企图通过文本叙述,引导读者构建出的“红颜祸水”。东郭姜的“红颜祸水”形象亦是父权社会文化与刘向男权意识相结合的产物。刘向对原有材料作改造和虚构,将庄公的迷恋美色,崔成的贪图权势导致的祸乱,完全归咎于东郭姜的“不贞”,将其作为男人昏庸的替罪羔羊,有意识地把她刻画成“红颜祸水”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编撰者有意的“嫁祸”。实际上,国家的灭亡,家族的祸乱,是当权者的腐败昏庸造成的,而并非完全是女人的罪过。
  可以说,这种经过刘向刻意塑造的“女祸”形象,在《孽嬖传》里比比皆是。例如,《夏桀末喜》中的夏桀之妃,貌美无德,在其迷惑之下,夏桀荒淫昏庸,“既弃礼义,淫于妇人”,终日沉迷于后宫美色,饮酒取乐。又如,《殷纣妲己》中的纣之妃,迷惑殷纣,祸国乱政。再如,《赵悼倡后》之悼襄王后,貌美,荒淫,祸乱赵国。此外,还有周幽褒姒、卫宣公姜、陈女夏姬,等等。
  在刘向的视角下,这些女子色美、德薄、放荡,以其美色,迷惑男人的心志,或祸国,或乱家,结局都极其可悲。这些“红颜祸水”遭到刘向否定,并被当作反面形象来宣扬父权社会的女性伦理,以期实现“劝戒天子”、教化女性的编撰目的。
  
  注释:
  ① 张涛:《列女传译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②③④⑤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
  ⑥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5年。
  ⑦ 费洪根、王若明:《“三言”中女性形象的文化意蕴》,《东疆学刊》,2006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 张涛:《列女传译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
  [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
  [3]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作者简介:唐月英,女,1968—,四川广安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工作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最钟爱的作品。在这篇作品中,凯蒂虽然从未以第一人称叙述者出场,却是整个小说的聚焦点。她分别是三个兄弟或怀念或热爱或仇恨的对象。她本是一个“南方淑女”,却最终背叛传统走向堕落。福克纳通过凯蒂这一形象,向读者刻画出一幅南方贵族家庭没落的图景。凯蒂的堕落象征着整个美国南方的失落。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凯蒂堕落失落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问世于19
期刊
摘要 爱伦·坡在自己的幽默讽刺小说中构建一个夸张的虚妄的世界,以此来反讽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现象。本文试通过分析《辛格姆·鲍勃先生的文学生涯》中的人物形象与对比夸张等手法的运用,说明爱伦·坡的小说至今仍葆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爱伦·坡幽默虚妄反讽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但因生错了时代,在其
期刊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创作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至30年代,这正是美国的20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作者弗·司哥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爵士乐时代”的象征,他是二三十年代美国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通过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告诉我们:以物质追求为目的的“美国梦”是必然破灭的。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对比象征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
期刊
摘要 19世纪是英国小说取得卓越发展的时期。从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到勃朗特姐妹的《简·爱》和《呼啸山庄》等,恋爱、婚姻成为这时期英国小说的共同主题,各个小说家从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而形成了独特的爱情婚姻观,本文试就《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的婚爱观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词:19世纪小说婚姻爱情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19世纪,随着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
期刊
摘要 长期以来,简·爱作为传统女性叛逆者形象化身已深入人心。事实上,叛逆只是构成简·爱心理状态的一个极为表面化的因素。从现代个体心理学角度考察,简·爱的心路历程,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一个自卑——超越自卑的过程。  关键词:简·爱自卑情结反抗超越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简·爱》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作者“诗意的生平”的写照,而
期刊
摘要“受难的耶稣”形象现已成为原型意义上的文学意象。海明威在其小说《老人与海》中成功地化用了“受难的耶稣”这一原型意象,突出了主人公在受难中所体现出来的男性准则;哈代在《苔丝》中将心甘情愿承受磨难的女主人公苔丝描写成耶稣基督精神的载体,体现了纯洁、忠诚的女性准则。如果说海明威的“受难者耶稣”是被迫选择受难,那么苔丝则是心甘情愿地承受磨难。  关键词:耶稣意象原型男性准则女性准则  中图分类号:I1
期刊
摘要艾丽丝·沃克,美国黑人小说家、诗人、短篇小说作家。她清晰地认识到女性主义必须联合男性,将他们看作妇女斗争的伙伴,才能赢得女性的独立与解放。而女性运动的未来发展目标并不仅局限于此,女性运动的终极目标是争取消除性别主义和其他形式的群体压迫。  关键词:女性主义自由解放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女权主义为女性告别受歧视地位,取得应有尊重和自我价值进行了不屈的战斗。然而长期的思
期刊
摘要李清照的心始终被现实生活困扰着,虽然具有大丈夫的豪迈个性,也不缺乏过人的才学,但是,无法超越现实的精神活动,使她不能够昂首挺胸地自由高歌,她的心灵始终带着枷锁,她只能深情地诉说,形成了婉约的创作风格。苏轼之所以能够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是因为他的生命活动进入了超越性精神追求的层面,他实现了生命的自我圆成,所以不论面对多么困苦的处境,他的心灵能够无拘无束地自由放歌,成为豪放派的代表词人。  关键
期刊
摘要语言是具有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的符号系统,它们之间的张力构成了劳伦斯作品《鸟啼》的象征效果,使文本结构上具有双重性,作者用自己建立起的符号意象给读者带来一种审美愉悦。  关键词:能指所指第一涵义系统第二涵义系统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H006文献标识码:A    法国的罗兰·巴特认为文字有兩个系统:即能指系统和所指系统。他从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当能指与所指、符号与对象的关系得以维持时,词义就与这两方
期刊
摘要 J·M·库切在《等待野蛮人》中运用梦境的描写,通过隐喻讲述了一个有关文明、人性和灵魂救赎的故事。其中梦境的演变、故事本身与梦境的两条线索的平行发展和交融,梦境中意象的塑造使整个故事成为一个发人深省的寓言。通过解读故事中的城堡、空白、蛮夷少女等意象,我们可以了解到库切通过这一故事所表达的对于古老非洲文化的敬仰,和对于善良人性的向往。  关键词:《等待野蛮人》梦境隐喻寓言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