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堂教学观察 促教师有效课堂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观察是当前十分时尚的一种课堂研究方法。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课堂观察 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专业化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41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层出不穷,但课改除了《新课标》与《教育学大纲》的改革及教材内容的改革外,真正的改革应该是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改革和课堂教学形式及内涵的改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课堂问题,重视课堂研究。著名学者郑金洲先生在《课堂教学研究30年的变迁过程》一文中明确指出:最近30年来,课堂教学表现五种趋势:一是从边缘到主流:二是从理论到实践:三是从要素到综合;四是从模式化到动态生成;五是从专家控制到教师自主。今天我所谈的是:用课堂教学观察,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从而达到新课标要求的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
  一、要明确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作为一个教学论的概念被提出来虽然是晚近的事情,但我们宁愿在更宽泛意义上使用“有效教学”。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关心的主题就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灵魂,通过各种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老师的永恒追求。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教学中的提问源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和孔子教弟子时与弟子的一问一答行为。自那时以来,提问就逐渐在学校广泛使用。
  所谓的“有效课堂教学”是指低效和高效课堂教学而言,是对课堂教学效率、效果的评价。
  有效的課堂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效率、效益和体验三个重要指标上。学习效率指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取得的学习效果。学习、掌握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就越高。学习效益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每节课学生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是否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上;学习效益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也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上。学习体验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感受,即伴随学习活动发生的心理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这三个指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相互关联与相互制约的。
  二、要明确有效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哪些方面?
  课堂永远是师生互动与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时空。
  要创设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
  1、有效课堂应该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2、有效课堂应该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学习过程
  3、有效课堂应该为学生腾出足够充裕的思考空间
  4、有效课堂应该让学生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5、有效课堂应该为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评价体系
  三、要明确什么是“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当前十分时尚的一种课堂研究方法。能科学有效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真实能力和水平及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摒弃以往的领导听课走形式,凭感觉、唱喜歌和“大家好”的一言堂课堂教学评价。今天的课堂教学观察,能真正体现教者(即出课教师)和听课者的平等和谐,即课后双方真诚交流、有效互动、探讨改进和共同提高,从而形成教学领导与任课教师的真诚交流,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要明确课堂观察的主要方式
  课堂教学观察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课堂活动全息观察。这是非常专业的一种观察方法。观察者必须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需要对课堂深入介入,对课堂所有信息予以关注、记录 、思考与研究,它是对课堂本身的一种“田野考察”。二是关键问题聚焦观察。我今天所讲的就属于此种观察方式。三是依据价值标准评判观察。即观察者带着某种标准来观察课堂,在此基础上再对课堂进行一定的价值评判。四是现场情景描述性观察。观察者可以用速记等方法对他所见到的一些课堂情境、场面、事实、动态等进行尽可能原生态的呈现或描述。这一过程尽量不带情感色彩,价值趋向,但事后观察者却可以就此进行适当的思辨,剖析,并由此探寻课堂教学的一些规律性因素。
  五、要明确课堂教学观察的基本步骤
  课堂教学观察一般分为: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计划——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和结果的呈现。
  六、要明确课堂教学观察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观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四点:一是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目的当然以事先预设为主,但在过程中也可以适当调整或生成。二是要有适当的观察内容。有些内容尽管很好,但不是观察者能力所及,因此只能“割愛”。应选取另一些在广度、深度、和难度方面与观察者目前能力基本“匹配”的内容。三是要有科学的观察方法。专业研究人员使用的方法固然要体现出高度的科学性、专业化,一线教师也不能满足于以往一般的“听课”方法,亦要追求与体现一定的专业性或专业水准。
  当然“课堂观察”与一般意义上的“听课”有如下几点区别。
  第一,“听课”看其形,赏其技,学其法:“观课“观其程,察其态,悟其理。课堂观察要由表及里,不仅要努力厘清本堂课的“课理”。还要努力探寻,揭示它对更多课堂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对更多课堂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
  第二,“听课”更趋于旁观和“默会”,“观课”更强调“入境”和对话。说“听课”更趋于旁观和“默会”,是因为很多的“听课”事实上就是这样的。“观课”不应如此,如果也是这样,那就不能叫做“课堂观察”了。它要求“观课”者真正地、深入地进入课堂特定情境之中,并且与教材文本、与课堂事实、与执教者进行对话。这种对话既可以是彼此之间的言来语往,也可以是“观课”者内心世界里的静思默语、自言自语。
  第三,“听课”偏重汲纳与迁移,“观课”偏重省思与发现。这里说的“听课”与前面刚刚说到的“听课”有所不同的。它已略显专业性,“听课”者有相对较为明确的目的指向,有着一定的责任意识。
  第四,“听课”有较强的可行性或普适性,“观课”则有显著的专业性。任何一个教师,都可以到他人的课堂里去听课。尽管各人听课的心向、能力及收获各有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都是一个“听课”者。“观课”则不然,没有一定的理论素养以及较强的理解能力,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都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更不用说出色的“观课”者。一言以蔽之,课堂观察更是一种“专业活儿”。
  参考文献:
  【1】 熊焰,《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研修手册》
  【2】 冯卫东《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
  【3】郑金洲《课堂教学研究30年的变迁过程》
其他文献
摘 要: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较深厚的群众基础、丰富的地域特色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经过岁月的洗礼发展至今,其主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较深刻的改变。从目前张掖民间剪纸艺术发展的现状来看,在日常生活中,群众对剪纸的使用从没有停止。但是,民间剪纸技艺一直只是一种口口相传的民间艺术,没有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村传承艺人的变革,张掖民间剪纸面临着很多问题,如题材弱
我的心脏突然犯了病,于是去看我的一个医生朋友。他作了一番认真仔细的检查之后,给我开了一种药:“服用这种药后,可能会出现头疼。不过,你不必大惊小怪。” My heart sudden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过去3年来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已手术证实的277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51例为肌间及浆膜下肌瘤
目的 基于胶体金匀相免疫比色法原理,建立定量检测人血清样本中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I)含量诊断试剂的方法.方法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粒径在80 nm左右
在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下,从影片的口碑效应、3D技术的运用以及信仰主题的升华三个方面解读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讨论热潮,同时反观电影与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 From the
1922年的某一天,郭沫若还是一个穷苦的留日学生,他在福冈转悠,从兜里摸出8个铜板买了一盒烟,待在街角吸烟,感叹“中日两国互相轻蔑的心理,好像成了慢性的疾患,真是无法医治呢
目的:主要分析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病人抢救效率的影响.方法:我院急救科于2018年5月开始实施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分别选取优化前、优化后各收治的50例急救病人为研
当下,医德医风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成为医学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浙江大学医学院积极探索了医德文化建设的新思路:将医德医风培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中,融入到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学教育阶段的基础性科目之一,其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同时对其信息技术相关技能进行掌握.主题学习网站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教学系统之
我国明朝数学家程大位(1533~1606年)写过一本数学著作叫做《直指算法统宗》,其中有一道与荡秋千有关的数学问题是用《西江月》词牌写的:  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  送行二步与人齐,五尺人高曾记.  仕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嬉.  良工高士素好奇,算出索长有几?  词写得很优美,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  有一架秋千,当它静止时,踏板离地1尺,将它往前推送10尺(每5尺为一步),秋千的踏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