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父母陪孩子到大自然中成长

来源 :为了孩子(3~7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009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西兰,当地父母注重从小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这不仅能帮助孩子发现生命的奇趣与力量,也能化作成长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韧性。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奔跑、跳跃、翻腾、攀爬……新西兰的孩子们每天都要到大自然这个好玩的游乐场里嬉戏。当地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户外活动,他们会通过很多方式陪孩子到大自然里一起玩耍、学习,让孩子在与自然的连结中,懂得爱和陪伴,教孩子锻炼身体、遵守规则、磨炼品质。
  亲近自然的球类运动
  每天放学后,孩子们来到公园或球场上,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参加活动训练或比赛。


  在众多户外活动中,首屈一指的是新西兰的国球——橄榄球。爸爸妈妈们充当裁判、教练,弟弟妹妹们是拉拉队员,为哥哥姐姐们呐喊助威。很多孩子更是光脚在草地上奔跑,葱翠的草地轻轻呵护着他们一次次的跌倒和爬起。当孩子耍赖、气馁时,爸爸妈妈并不给孩子讲很多道理,只是不断鼓励他们返回场上,让他们尝试着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弟弟妹妹也从观看哥哥姐姐打球中受到鼓舞,小家伙们在场边模仿着,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结果自然是无数次跌倒,又无数次拍掉身上的灰尘和杂草,再一次站起来尝试。有些年纪更小的孩子干脆躺在草地上打滚嬉闹。
  儿童高尔夫也是新西兰非常普及的运动项目。这里的高尔夫球场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在家长们的指导下,孩子们尝试挥动球杆。对孩子们来说,乐趣不仅在打球的过程中,就连结束时的捡球阶段,都能嬉笑打闹着找到快乐。孩子们似乎比大人更能找到快乐。
  孩子们在捡高尔夫球
  探索野外的徒步骑行
  新西兰有很多世界知名的徒步路线,诸如路特本步道,也有很多市镇建立的短途步道。低年级甚至更小的孩子会在父母的陪伴下选择2~3个小时左右或更短的徒步路线。我甚至经常看到妈妈们推着婴儿车在步道上健步如飞。妈妈们看起来精神抖擞,宝贝们也左顾右盼,咿咿呀呀,非常开心。高年级的孩子则在父母的陪同下,利用3~4天的假期时间探索难度较大的步道。


  徒步休息时的活动——爬树
  山地自行车也是新西兰每户人家的标配。孩子很小时就跟随父母骑车出行。因为每个孩子的年龄不同,为了全家可以一起到户外运动,新西兰人还专门发明了一种小篷车,不会骑车的小宝宝可以坐在里面,篷车挂在父母的车后面。一家人骑车穿梭在树林、小溪、山地中,累了可以随时停下来,铺上野餐垫,全家人来一顿美美的野餐。
  除了徒步、骑行充满了挑战,带孩子一起登山、野营、游泳、划独木舟、打猎、夜探森林等活动在新西兰也很常见。孩子们活泼可爱,聪明好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正等待他们用自己的小手去探索,用自己的小脚去感受。爸爸妈妈带着宝贝们一起到大自然,不仅让孩子爆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得到释放,也是父母给孩子的优质陪伴。
  分享大自然的收获
  新西兰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海边也是孩子们最常去的地方。浪花、沙滩、水湾都能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会教孩子一些生活技能,比如如何使用鱼竿,怎样用蟹笼子抓螃蟹,鳗鱼、海胆、鲍鱼最喜欢藏在哪里,等等。每当有所收获,孩子们都兴奋得大喊大叫,一副发现新大陆的样子。
  孩子们在湖边踩浪花
  到了果实成熟的季节,公园、路边有很多野果子可供路人采摘。我们常去的核桃林,还为孩子建了树屋。孩子们喜欢爬上爬下,大人也会放手让他们去爬低矮的树。
  自然中的亲子游戏
  大自然中有很多精巧的玩具等待孩子们去发现。记得去年秋天,我们一家人在公园散步,遇到一对夫妇带着两个六七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的口袋被塞得鼓鼓的,孩子们还不断地在树下捡着什么。我们走过去一看,原来小朋友们正在一棵栗子树下捡熟透的栗子。和他们一聊才知道,这种栗子是用来喂马的,人不能食用。之所以捡了这么多是因为栗子像圆滚滚的珠子,正适合给孩子们做手工。比如可用小木棒将它们串起来,做成各种形状的小人或小动物的样子。“我要做只小狗” “我要做爸爸妈妈的样子”……两个孩子兴奋地谈论着。
  孩子们的爸爸告诉我们,在户外可以找到各种手工素材,果实、叶子、石头等,既天然,又经济,更重要的是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寻找、一起玩。说着,那位爸爸随手摘了一根玫瑰枝上的刺,贴在自己的鼻梁上,孩子们被逗得哈哈大笑,抢着贴到自己的鼻子上互相取笑。有时,轻松惬意的亲子时光也可以这样简简单单。
其他文献
吃喝拉撒: 即将入园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补足弱项。比如吃饭,孩子需要学会自己用勺子吃饭,而且吃饭的速度不要太慢,不能边磨蹭边吃。如果孩子在家里有喜欢边吃边玩的习惯的话,得赶紧纠正过来!同时,还要让孩子学会用杯子喝水,特别是在家里一直用奶瓶喝水的孩子,这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入园以后基本的生活习惯。还有就是大小便,让孩子学会自己说出来,并明确说明要小便还是要大便。  衣服鞋子:一定要为孩子选择一些既穿脱方便
期刊
小朋友们,我们的家在一座座的房子里,没什么特别的,可是动物们的家就有意思多了,它们有的住在高山上,有的住在大树上,有的住在水里,也有的与我们人类住在一起,还有一些动物啊,它们住在黑黢黢的地底下,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蚂蚁  蚂蚁是著名的地下建筑师,它们建筑在地底下的蚁穴冬暖夏凉,有很多很多“房间”,分给不同分工的成员住,还有储存粮食的地方。  蝉的幼虫  在长大成“蝉”搬到树上居住之前,蝉的
期刊
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婴幼儿的发育具有特殊性,他们不仅需要持续的关心,更需要协调一致的关心,这意味着与他们交流的人相对是固定的,孩子被太早送去幼儿园以后,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如果幼儿园老师是不固定的,经常换来换去,比如老师生病、休假以及培训等,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的。即使人员相对固定,她们也要轮班照顾孩子,所以在孩子心理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期,父母的坚持
期刊
1.身体方面  爸爸妈妈们可以提前跟老师要一份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然后把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跟平时家里的作息时间一一比对,尽快把家里的作息规律和幼儿园调成一致,包括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什么时候出去玩、什么时候读书、什么时候午睡、晚上什么时候睡觉等。这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最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刚入园的孩子,哪怕是双休日也不要轻易打破这个规律!  2.心理方面  几乎每个孩子在初入园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
期刊
回答专家:杨健,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少儿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授,中国专业人才库早教考评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婴幼儿潜能开发及儿童人格发展,著有《幼儿阅读教学指导》、《婴幼儿智力评估及其指导》、《素质教育与围棋》等著作。  Q1:我是一个职业女性,老公是海员,我有一个3岁的女儿,平时跟着爷爷奶奶,周末同我一起生活,她爸爸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寥寥可数;她今年上了幼儿园,刚
期刊
悠爸回想吴悠从小到大,自己陪她玩过的时间跨度最长的游戏是什么?想来想去,非躲猫猫莫属。  似乎,躲猫猫是所有小朋友最喜欢玩的游戏。为啥呢?是因为躲起来、被找到很刺激?还是因为躲起来、没有被找到很有成就感?或是因为找到躲起来的小朋友,很自豪?对此,悠爸也没有特别研究,只是因为吴悠喜欢这样玩,于是,就陪她这样玩。  和孩子一起玩,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玩得开心,就要真正和孩子玩在一起,最好的方式就是顺着孩子
期刊
从家里到幼儿园只几百米的距离,儿子会走上10分钟。他会用各种方法来拖延去幼儿园的时间,一到门口,他立马爆发,大哭起来。有好几天,我都是强行把他抱进去,交到老师手里,然后狠心离开,听到他撕心裂肺的哭声,我感觉心都碎了。  老师跟我说,其实他一整天下来还是挺开心的,就是早晨哭得实在太厉害,难免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还带着情绪。如果能想个办法,能给他一个有力的安慰或心理缓冲,那他的焦虑期应该会很快过去的。  
期刊
《奶奶的红披风》  这是一个父亲为了孩子入园而创作的,鼓励孩子勇敢地交朋友,熟悉陌生的新环境。以儿童的视角,展现出孩子成长的主题:陪伴、自我、友情、等待。  《小白找朋友》 (2015年凯迪克金奖作品)  每年入园几乎不会有孩子不哇哇大哭的,远离家人、陌生环境的不确定会让孩子们焦虑。这本书正好是以找朋友的奇幻旅程告诉小朋友要勇敢。每一个孩子都是小白,都需要勇敢地去探寻。  《我想念你》  以小天竺
期刊
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审视过自己教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其中有多少是经过深思熟虑而选择的,有多少是下意识地延续了曾经的经历与经验,又有多少其实是来自于外界影响的?其实,那些潮流追逐的教育热点,那些众口一词的“教育理念”,有问题的、不适合自家的,多了去了。  流传已久、听上去非常有道理的谬误:没考100分没关系,只要让孩子把有错误的题目都订正了,把这些“没掌握”的内容都掌握好就行。对此我只想说:那么你自己
期刊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同时也是一位新入园宝宝的妈妈,我十分关注孩子的入园焦虑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为什么孩子会入园焦虑?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依恋的家人,独自走向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开始完全陌生的生活,还要认识和适应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这对于身心发育还尚未成熟的两三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将会面临来自身体动作、认知语言以及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因此产生焦虑情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