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来源 :名师在线·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知识点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法治及德育教育知识,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格。本文对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对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治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所助益。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4-0019-02
  引  言
  小學道德与法治教学,旨在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及公民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吸纳新的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1]。体验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要体现互动性、灵活性,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及法治意识等得到全面发展。
  一、体验式教学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张通过创设和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动情境、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有效的体验式教学,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快速理解与掌握,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大脑由左右脑构成,而体验式教学意在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对学生的左右脑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将学生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洁化,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感知和理解,并在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积极性。
  二、体验式教学对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体验式教学的主要作用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关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思考,使学生形成独立的认知与判断,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思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浓厚,还会在思考中发现新的问题,激发探究问题解决方法的意识。在这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从新的角度对教学内容形成自我认知与见解,从而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探究精神及创新思维[2]。
  例如,在教学“试种一粒籽”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几粒花生米并将其种到花盆中,每天为其浇水、培土,观察花生的生长情况。在花生种子生根、发芽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都做了哪些事,产生了什么结果,为什么,还可以种植哪些植物的种子。在这种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开始进行系统的思考,并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形成质疑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而这种意识和思维的形成,会推动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探索,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与落实[3]。这种教学理念有别于传统教学中“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师由以往的教学主讲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学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我是安全警示员”一课时,教师可以以情景剧的形式,模拟小河边、马路上、家里厨房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让学生针对如何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安全、不要做出危险行为等展开情景剧表演。学生在表演中会思考在上述地方有什么危险因素、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以及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应当怎么做。这样,学生就可针对具体场景提示:“请不要在河边打闹”“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提醒妈妈做完饭要及时关闭燃气阀”“如果有小朋友落入水中,要尽快寻求大人帮助或拨打急救电话,而不能跳入水中救人”。这种场景模拟和语言交际,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三、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设计趣味化的教学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导入设计,通过采取生动而富于趣味性的教学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例如,在“小水滴的述说”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小水滴的旅行过程,使学生了解水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人们的哪些行为会造成地球上的水资源减少,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水在人类生活中都有哪些重要作用?你在生活中发现身边有哪些不正确的用水行为?正确的做法应是什么?这种导入式教学,能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发挥想象力,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学习与创新性思考,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设计启发性问题,使课堂教学顺利推进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并展开积极思考的主动性,教师应围绕各教学知识点,设计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踊跃表达,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进而推动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例如,在教学“清新空气是个宝”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近年来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对地球环境造成的大气污染、河流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现象的视频,并设计一系列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什么是环境污染,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被污染的案例,这些污染现象与人们的生活有关系吗,人们的哪些生活习惯和不文明行为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通过这种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人类行为与地球环境的关系。同时,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结合教学点组织课外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因此,这一学科教学也应围绕生活实践而展开,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组织相关课外实践活动,以密切学生与社会、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例如,在“清新空气是个宝”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到广阔的社会与大自然中开展调研活动,把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空气污染现象罗列出来,并分析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促进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四)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在道德与法治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有所忽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例如,在“我们公共场所”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播放一段学生在报告厅观看电影时大声讲话的视频,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你听到影片中的主人公在讲什么了吗”“如果你在影院看电影时身边有人大声讲话,你会有什么感觉”,从而使学生明白在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搅到别人,这是一种基本的礼貌和文明表现。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更好地发挥体验式教学对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梁宇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75-76.
  孙锦慧.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8(25):61-62.
  王爱媛.再谈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应把握的三个基点[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1(Z1):18-20.
  作者简介:钱春芳(1973.3-),女,江苏苏州人, 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道德与法治教学。
其他文献
皮影艺术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发展,为人们带来许多的快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皮影动画逐渐兴起,其给人带来的艺术感觉与皮影几乎相同,通过动画
1860年天津作为通商口岸开放,迅速将其推向了商贸经济发达、中西文化冲突的前沿,出于新旧文化激烈碰撞中的一大批中国传统文人,不仅要面对传统社会现代转型的剧烈变动,更面临
从美学的发展来看,审美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对美的审视大都可以以这三类进行划分,直接作用于审美的便是审美心理。本文将对三种审美类型的心理进行简要分析,从心理方面结构审美的
本文将从盈利模式、受众需求和内容创作三方面展望互联网平台电视的发展前景,文章涉及现有的发展模式的简要介绍以及未来的部分展望。互联网平台电视依附人的思想而向前发展,前
“把”字句,是汉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特殊句式。近现代以来,就“把”字句的研究很多,角度也很多,涉及到生成语法,语义学、语用学以及功能语法领域等等,观点也不尽相同。本文从前人研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本文将以符号学的理论为基础,从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等方面对网络语言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结论:网络语言具有创新性的特点,表征着丰富的内容,并起
本文介绍了项目后评价的相关定义和常用方法,对项目进行后评价能够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给出了
合唱是一种特殊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是通过多声部集体合作完成的。要想达到一种音色与演唱的高度统一,就必须从音准、音色和声部共鸣等多方面进行训练,才能恰当地找到发声方法。
摘 要:地理课堂的情思教育是指教育者本身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课堂传授地理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使其逐渐学会将书本中的地理知识融入生活中,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思考问题,用地理的视角观察问题,用地理的方式解决问题。本文从地理情思教育的目标、地理情思教育的方式、地理情思教育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地理情思教育;课堂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4
以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为混合溶剂,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二氨基二苯基醚(ODA)、氨丙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原料,制备聚酰胺酸,涂渍到经碱水热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