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假新闻问题研究综述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r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2011年学界关于假新闻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重新梳理了假新闻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假新闻这一概念在近年来实际运用中所涵盖的多种形态;二、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探析了新环境下假新闻的成因;三、总结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国外防范假新闻的经验,并提出在当前形势下,防范和治理假新闻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假新闻 失实新闻 职业道德
  
  2011年,学界在重新审视新环境下的“假新闻”的基础上,探寻治理“假新闻”的方法。
  一、假新闻的新内涵、新特征
  有学者提出,与假新闻或“虚假新闻”严格的、概念上的意义不同,实际在使用这一词语时,往往涵盖了各种不同的形态。在厘清假新闻的涵盖范围的同时,学者们也对新环境下假新闻的新特征作了描述和分析。
  杨保军提出,假新闻的指称对象包括了失实新闻、假新闻和策划性新闻。其中“策划性新闻”这一概念与“自在发生”的“自然性新闻”相对应,是容易出现失实和假新闻的新闻类型。①赵振宇则提出,虚假新闻包括假新闻事件、假新闻报道、新闻炒作和新闻失实等几种情况。②
  董天策总结了近年来新闻理论和实践中,使用“虚假新闻”一词时可能指的形态:假新闻、失实新闻、可能出现失实的新闻。并且提出,对于失实新闻,应该从失实的程度进行具体分析;而可能出现失实的新闻(即所谓的“策划性新闻”、“公关新闻”、“疑似新闻”等)是否作为假新闻还需讨论,但这类新闻很容易出现报道失实,对此需要警惕。③
   而对假新闻的新特征,童兵将其概括为:假新闻的报道对象的范围更广,造假者对此“无所顾忌”;各级各类新闻单位普遍造假,各种类型的新闻均有造假,体现为“无所不为”;造假媒体和个人不检讨、不受处分而形成的“无所畏惧”;受众习以为常,“无动于衷”。④
  王佳航从自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分析,提出假新闻的新特征有: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以微博为例,自媒体有一定自净功能,可能在传播假新闻的同时出现辟谣;公众对假新闻的问责力度加大。⑤赵振宇也分析了近年来假新闻出现的新特征:纯粹的假新闻数量增多,造假门槛降低;人为制造却伪装成真实的“假象新闻”多,且具有迷惑力;从目的或动机的角度分析,制造假新闻的根源复杂化;假新闻与技术的关联度更强;假新闻危害和影响越来越大。⑥
  二、新环境下假新闻的成因
  《新闻记者》在2012年第一期推出了《2011年虚假新闻病理分析报告》,其中对年度虚假新闻的形成根源分别概括为:“信源差错”、“网络谣言”、“误用数据”、“信源差错”、“蓄意炒作”等几种类型。其中,“网络谣言”,又分为三种形式,即“报纸刊发新闻→网络媒体转载→广泛传播”,“微博首发→网络扩散”和“论坛、博客等发布不实信息、草根流言→传统媒体取材,在不经核实、不经求证或者难以核实和求证的情况下便发稿→网络媒体再次转载”。⑦
  童兵从社会大环境的问题和编辑记者自身的不足两方面分析了假新闻的成因。从大环境上看,主要是:“党风不正”,即党政机关借“表扬稿”的形式夸大业绩;“商风劲吹”,指商家操控新闻生产(甚至有官商勾结),借用虚假新闻实现自身利益;“体制混乱”,即新闻体制改革没有跟上市场经济,造成管理混乱,缺乏对假新闻的监管和打击。而编辑记者自身的不足主要有: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道听途说的写作方式、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缺乏基本知识(甚至缺乏常识),此外还有写作新闻时凭空捏造、信口开河等。⑧
  陈力丹提出,“新闻真实”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的实际地位,是造成假新闻的重要原因。我国新闻生产中实际奉行的“把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合二为一”的逻辑,事实上使得新闻真实让位于新闻“意义”,使得“新闻真实成为一个容易被放弃、被漠视的空洞的职业道德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种假新闻必然层出不穷。⑨
  刘自雄、王朱莹则从受众的角度入手,探析了假新闻传播中受众接受心理:首先,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使受众容易接受符合某种符合刻板印象的虚假报道,将其视为真实;其次,受众为了避免认知失调,而主动寻找能够证实自身判断的信息,忽略与之相悖的信息。符合自身判断的虚假信息,即使很容易证明是虚假的,也比与受众判断相悖的真实信息更容易被接受;最后,从众心理作用下,受众更倾向于放弃独立判断,“轻信主导的观点”。⑩
  杨保军从新闻传播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假新闻的根源:道德不善;职业新闻传播者缺乏专业精神、专业素养。⑾董天策提出,分析虚假新闻产生的机制“必须紧密结合新闻生产过程及其社会语境”。⑿
  三、对防范和治理假新闻方式的探析
  1、借鉴国外经验
  王军、栾絮洁总结了外国传媒和行业组织颁布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中关于“消息来源”的使用规范,提出以下可供借鉴的举措:新闻必须提供消息来源;消息来源应认真核实;尽可能少用匿名消息,不得不用时,必须提供对消息来源的描述;对于消息来源的有偿交易一般禁止,特殊情况下也要经过严格的条件限制进行。⒀
  周逵介绍了《纽约时报》防止新闻失范的具体做法:规范消息来源;设立公共编辑;规范和限制修改新闻图片;规范使用社交网站相关信息。⒁何德功总结了日本媒体防范假新闻的手段:完善媒介内部自律体制;对假新闻严肃处理、深刻反省;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促使新闻从业者保持高度警醒。⒂吴长伟则介绍了英国传媒业以媒介自律为基础,行业管理机构、行业组织监管假新闻的治理方式。⒃
  2、针对我国情况的解决方案
  童兵提出,要从“净化舆论环境”、“严格制度保障”两方面治理虚假新闻,特别指出,净化舆论环境要做到坚持以实际工作成绩、而非媒体报道作为评价政府和官员业绩的依据;而严格制度保障,要确立新闻造假一票否决的制度。⒄
  陈力丹认为,治理虚假新闻,需要建立新闻职业道德机制。包括以下要点:“确立忠于事实的职业理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涉及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的职业规范,以及相应的工作流程中的监督机制”;“形成失实后的‘更正与答辩’机制”;“传媒内部要有具体的部门和专人,来监督本传媒内各项职业规范的落实”。⒅
  林溪声提出了治理假新闻的系列方式,特别指出:“新闻传媒公信力应被视作政府公信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打击虚假新闻、提升新闻传媒的公信力,也应成为提升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⒆曹鹏提出反对假新闻需要标本兼治,具体来说:调动政府资源、行业力量,抓反面典型;实行“零容忍”,对假新闻的责任人,在全国范围内终身取消从业资格;专业媒体开展行业内的监督。⒇
  刘自雄、王朱莹则从新媒体环境下如何防止受众相信假新闻的角度进行了探析,特别提出:舆论引导工作应该尊重常识和规律,充分考虑公众的信息需求;“鼓励异见,培养新媒体把关人和意见领袖”,防止舆论出现一边倒、继而出现从众行为。(21)
  结语
  总的来看,2011年学者们对假新闻问题的研究,有以下特点:
  第一,紧扣时代脉搏,针对新环境形成了新看法。社会环境的变化、传播技术的发展、新闻业的发展变革……许许多多的变化,使得假新闻无论是内涵、特点,还是成因,都与以往有所不同。而学者们在研究中,亦紧密结合了新环境的种种变化,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新看法。
  第二,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互动更多。学者们在研究假新闻问题时,从当前的新闻实践出发来看问题,研究了近年新出现的假新闻案例,从不同角度分析给出了一些防范、治理假新闻的可行的举措。2011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其中不少具体规定,正与学者们此前在研究中给出的建议相同。
  第三,搬来“他山之石”,未言如何攻玉。如果说2011年在假新闻问题的研究中,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那应该就是在研究国外防范、治理假新闻的经验时,学者们过于关注“他们是如何做的”,而没有足够地分析“这些经验是否适用于我们当前的情况”。
  随着自媒体的继续普及,信息发布门槛会更低、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会更广。可以预料,假新闻也会随之产生新变化。同样可以预料的是,学者们对假新闻问题的研究也会继续跟进,在2011年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①⑾杨保军,《认清假新闻的真面目》,《新闻记者》,2011(2)
  ②⑥赵振宇,《进一步厘清虚假新闻概念的几个层次》,《新闻记者》,2011(6)
  ③⑿董天策,《虚假新闻的产生机制与治理路径》,《新闻记者》,2011(3)
  ④⒄童兵,《净化环境,严格制度,确保新闻完全真实》,《新闻记者》,2011(3)
  ⑤王佳航,《自媒体繁荣图景下的虚假信息治理——以微博假新闻“金庸去世”为例》,《新闻与写作》,2011(4)
  ⑦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2011年虚假新闻病理分析报告》,《新闻记者》,2012(1)
  ⑧童兵,《假新闻屡禁不绝的缘由——〈新闻记者〉“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十年分析报告之二》,《新闻记者》,2011(5)
  ⑨陈力丹,《新闻真实,一个并不复杂的职业要求》,《新闻记者》,2011(3)
  ⑩(21)刘自雄、王朱莹,《被信任的假新闻——虚假信息的受众接受心理探讨》,《现代传播》,2011(7)
  ⒀王军、栾絮洁,《从消息来源的核实看西方媒体如何防范虚假新闻》,《新闻与写作》,2011(4)
  ⒁周逵,《〈纽约时报〉防止新闻失范的一些认识和做法》,《中国记者》,2011(2)
  ⒂何德功,《寻找共因 完备手段——日本媒体如何严防假新闻》,《中国记者》,2011(5)
  ⒃吴长伟,《自律与行业管理结合——英国传媒业如何治理虚假新闻》,《中国记者》,2011(7)
  ⒅陈力丹,《新闻记者首先要对真相负责》,《新闻战线》,2011(4)
  ⒆林溪声,《构建杜绝虚假报道的长效治理机制——〈新闻记者〉“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十年分析报告之三》,《新闻记者》,2011(5)
  ⒇曹鹏,《反对假新闻要标本兼治三管齐下》,《新闻记者》,2011(1)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研究生,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浦东轻松登顶将士个个金刚浦东的胜利是意料中的事,但几乎提前一轮夺冠的顺利却多少有些意外。细看浦东的成绩,大家都会发现,时隔数年,认真准备了的浦东可谓是冷静悠闲地向着
期刊
【摘 要】记者出镜因为“我在场”的现场感和可信度越来越成为现场采访和报道的重要形式,这要求出镜记者准确把握记者出镜这一节目形式特征,认清出镜记者是现场报道的限制性叙述者,现场的叙述行为类型对其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关键词】镜头意识 表达能力 人本意识  2001年开始,笔者有幸成为电视新闻记者,十年间,真切感受到了电视媒体的变化,那就是对电视新闻记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记者出镜是新闻报道中
【摘 要】在媒体竞争日渐“白热化”的背景下,全国有半数以上的电台经营困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广播节目质量偏低。笔者结合多年的媒体工作经验,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广播节目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设置频率和节目,做到新闻节目民生化、文学节目原创化、经济节目资源化,节目形式时尚化、灵活化、延伸化,以此在频率及节目设置、节目内容、节目形式等方面做到与时俱进,提高广播节目的可听性。  【关键词】广播节目
【摘 要】从经典的“焦点访谈”式到“新闻1 1”式到最近的“看见”式,三十年来,中国电视新闻评论一直在探索、发展、丰富自己的话语形式。本文着重选取《焦点访谈》《新闻1 1》《看见》三档栏目,来看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如何一步步把姿态放低,如何实现“非我”到“我”的涅槃突破。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 话语方式 《看见》 《新闻1 1》  1980年,央视推出《新闻与观察》栏目,第一次把“电视新闻
【摘 要】本文对当下新闻摄影作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闻 摄影作品 真实性 职业道德    一、新闻摄影作品存在的问题  1、摄影作品失实  如2003年刊发在某报的题为《“非典”时刻生活依旧》的报道别具新意,吸引人眼球。①报道配的照片,是武汉市的街头,一对情侣穿着婚纱,戴着口罩,穿过马路去拍婚纱照,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与他们擦肩而过,“非典”时期,生活仍
【摘 要】作为都市报记者平时采访工作中更多接触到的都是寻常巷陌里的平民百姓,甚至是正在困境与厄运抗争的不幸平民。都市报既然是办给老百姓看的,当然就要反映他们的喜怒衰乐,关注他们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当然,还有他们在生存之外的其他方面需求。那么,以什么样的视角切入普通人的寻常生活,搜捡出与众不同的素材,从“小人物”身上发掘吸引读者且能震憾人的“大文章”呢?笔者将结合一些采访事例中加以论述
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临床及血液分析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消化科确诊的20例AIDS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
目的探索经垂直传播HIV-1env区突变准种改变HLA限制性CTL表位的方式机制。方法从2对垂直传播的HIV-1感染者血清内提取HIV-1核酸,逆转录-套式PCR(RT-nestedPCR)扩增,产物克隆后,挑
2008年3月11日传来一个好消息,第6届“威凯房地产杯”全国象棋排名赛在北京交通饭店闭幕。上海19岁小将谢靖一举夺得冠军,并晋升为特级大师,至此中国象棋男子特级太师共有27人。笔者现就这27位特级大师的“身世”加以解读。    解读之一:特级大师知多少  建国以后周家体委(总局)先后授予27名棋手男子特级大师等级称号,他们分别是:杨官璘、王嘉良、李义庭、孟立国、蔡福如、徐天利、许银川、吕钦、胡荣
还记得那是2008年8月的一天,清晨的雨疯狂地肆虐着这座北方城市,雨后的都市被洗刷得清新且充满了生命的朝气。新的一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我与往常一样,准时来到路边的一个棋摊,这里摆了约10盘棋,每天众多的棋迷都会到这里聚集。用心地下上几盘棋,从早至晚,乐此不疲。  众多棋友看见我,都纷纷打着招呼,因为我是这一片公认的“棋王”,但大家都不知道我的真实姓名,都叫我老魏。而我也很少出手,偶尔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