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雨脚”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cao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大量例证可知,“雨脚”并非“雨点”,“密集”也非“雨脚”固有的特征,“雨脚”当为“雨线”或者“雨丝”。
  关键词:雨脚 雨线 相似性
  杜甫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为“雨脚如麻”作注:“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至于“雨脚”为何,教材并未直接作注。不过若把此注释分解开来看,“雨点”对应“雨脚”,“形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是对“如麻”的解释。《汉语大词典》“雨脚”条释为:“密集落地的雨点”,举杜诗为例,显然也是把“如麻”看作“雨脚”的固有特征了。
  笔者认为上述解释皆不妥当。首先,“密集”并非“雨脚”所固有,因为“雨脚”也可以是“稀疏”的。例如:
  (1)阁北鸿行出,霞西雨脚疏。(唐·贯休《秋晚野步》)
  (2)日脚微明雨脚疏,谁将云梦赋相如。(宋·朱槔《三山次郑德予韵》)
  (3)树叶声微雨脚稀,栏边淅沥沾苔衣。(清·庄德芬《听雨曲》)
  其次,“雨脚”也并非“雨点”。因为我们常常在文献中见到“雨脚”与“长”“断”“斜”等词语相属。例如:
  (4)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唐·杜牧《念昔游三首》)
  (5)潋潋波头细,疏疏雨脚长。(宋·苏轼《城南县尉水亭得长字》)
  (6)万壑风声远,千林雨脚长。(宋·陆游《大雨》)
  (7)清风忽东来,一剪雨脚断。(宋·陆游《久雨喜晴十韵》)
  (8)一春略无十日晴,雨脚才断云已生。(宋·陆游《久雨排闷》)
  (9)江虹截雨雨脚断,秋色尽在西南陲。(明·九皋声公《东皋晚望》)
  (10)玉笋缓摇,云头初起,竹龙停战,雨脚微斜。(宋·王千秋《风流子》)
  (11)风横云低雨脚斜,一枝柔橹暮咿哑。(宋·陆游《初冬杂题》)
  (12)晚来踏尽临平路,风脚全收雨脚斜。(宋·袁说友《饯金使出北关风雨大作》)
  若“雨脚”为点滴状物体,就不会是“长”的,也不会“斜”,更不会被“剪断”。
  我们认为“雨脚”当为“雨线”“雨丝”等丝线状的物象。因为“雨线”是“长”的,会“斜”,也会“断”。更重要的是在文献中也常常见到对“雨脚”如丝如线的描述。例如:
  (13)电尾烧黑云,雨脚飞银线。(唐·韩偓《暴雨》)
  (14)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沉鱼飞。(唐·崔道融《溪上遇雨二首》)
  (15)雨脚更飘银线。(宋·洪适《清平乐》)
  其实“雨脚”为“雨线”,我们从其构词理据里面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脚”本义是小腿,说文:“脚,胫也”,段注:“膝下踝上曰胫”。因为小腿是支撑人和动物站立的下端,故能引申为其他物体的底部,如“山脚”就是山的底部,“墙脚”就是墙的底部等。所以一种说法认为“雨脚”就是对此的再引申。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说:“‘脚’一般用来指物体的底部……引申之,又指物象的下端或尾部,这在唐宋作品中较多见。”举有“雨脚”例。又,《汉语大词典》“脚”字条第七义曰:“指物象的底部或尾部”,举“雨脚”例。《汉语大字典》“脚”字条第三义谓:“物体的下端”,亦举“雨脚”为例。
  上述说法看似合理,其实值得商榷。因为“雨脚”若与“山脚”“墙脚”等同构,解释为“雨的底部”,显得有些滑稽。究其原因是“雨脚”并不同“山脚”“墙脚”等词一样是前偏后正的偏正结构,而是后偏前正的。它不是“雨之脚”,而当是“似脚之雨”。这里,以脚喻雨,即雨下落于地,如脚下伸于地。换言之,雨之所以能称为“雨脚”,是因为雨与脚有相似性。“雨脚”之“脚”当从本义。这就是“雨脚”的构词理据。此说前人已有阐发。程千帆、沈祖棻《古诗今选》曰:“雨脚,就是雨。雨向下落,如人脚下垂。日光下射,也可称日脚。”葛晓音、周先慎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为李贺《李凭箜篌引》“露脚斜飞湿寒兔”一句中的“露脚”释义时说:“露珠滴下,像伸下脚来一样。与‘雨脚’‘日脚’的说法类似。”
  毫无疑问,脚下垂的样子当与“雨丝”“雨线”等丝线状的物象相类,而不同于“雨点”“雨滴”等点滴状的物象。因此,笔者认为“雨脚”就是“雨线”或者“雨丝”。“雨脚如麻”即“雨线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参考文献:
  [1]方一新,王云路编著.中古汉语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程千帆,沈祖棻注评.古诗今选[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3]葛晓音,周先慎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王育信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
其他文献
以地震灾害生命损失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整理了国内51例地震的人员死亡数据,并对5类具有代表性的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模型进行适用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M <5.5级地震,5类模型的多数评估结果基本都在合理范围内;5.5≤M <6.0级地震,5类评估模型结果误差较小且在合理范围内的模型为基于震中烈度和适用特定区域的模型;6.0≤M <7.0级地震,5类模型的多数评估结果不在一个数量级;M≥7.0
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成为新时代的主导经济模式.知识产权也将上升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产权.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知识的不断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对于创新能力的发挥必
人本主义价值观把人视为价值的唯一主体.生态学等现代科学揭示出生态系统机能的相关性和整体性特性,这种机能整体对维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及整个生物圈的稳定、完整和美丽
摘 要:“菹”在上古三代是极为普遍的一种菜肴,在文献中出现频繁。本文从上古文献典籍出发,探寻了“菹”的特征和得名缘由,并对“肉酱”与“肉菹”进行了辨析。  关键词:菹 菜菹 肉菹 腌制  “菹”在上古三代是极为普遍的一种菜肴。《仪礼·士冠礼》:“再醮,两豆:葵菹、蠃醢。”《仪礼·公食大夫礼》:“昌本南,麋臡,以西,菁菹、鹿臡。”郑玄注:“昌本,菖蒲本菹也。菁,蓂菁菹也。”据统计,“菹”在《仪礼》中
本文通过对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分析,提出应在制度建设、立法建设等方面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正> 太谷显性核不育小麦是受一个显性不育单基因控制的天然突变体。其基因型为Ta_1ta_1。显性核不育植株花药瘦瘪,内无花粉粒;雌蕊发育正常,柱头外露,颖壳张开角度大,异交结
现代西方经验主义语言学秉持这样一种信念——一切知识都是从具体经验向“普遍概括”所做的一种“语义提升”,只有通过语义解析并彰显出与之相应的“经验蕴涵”,语言学的合法性
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继续教育体系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继续教育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宏观经济背景从宏观和微观多层面决定了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本
摘 要:在《常用谚语词典》收录的近四千条汉语谚语中,有相当一部分体现了汉民族对幼儿德商的培养观念,突出表现在对幼儿一系列优良心理品质的高度重视,主要包括:诚实、谦虚;感恩、助人;乐观、豁达;实干、执着;勤奋、惜时等等。汉语颜语的研究与运用为当今的幼儿德育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蹊径。  关键词:汉语谚语 幼儿德商  一、引言  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尔斯教授在其著作《儿童的德商》中明确提出了“德商”(Mora
运用Gaussian 98W量子化学程序,采用STO-3G基组,对邻羟基苯甲酸和邻羟基苯甲酸根进行从头计算研究,探讨其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原子电荷布居、分子轨道分布以及分子构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