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制成功世界最亮极紫外光源

来源 :中国科技术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连光源”,发出了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激光脉冲产生140万亿个光子,这套总长100米的装置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
  自由电子激光是国际上最新一代先进光源,也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科学研究、国防科技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光子本身带有能量,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就越高。而当光的波长短到约100纳米时,一个光子所具备的能量就足以电离一个原子或分子而又不会把它们打碎,这个波段的光称为极紫外光。但是由于在科学实验中,需要探测的原子或分子数量可能非常少,存在时间也非常短,普通的极紫外光源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因此必须要有高亮度的极紫外光源,即极紫外激光。极紫外激光能电离几乎所有组成普通物质的原子和分子,因此,极紫外激光也无法在普通物质中产生和放大,只能在“特殊物质”中产生,这个“特殊物质”就是脱离原子核而单独存在的自由状态的电子。
  “大连光源”由加速器、波荡器和光束线站三部分构成。先由时间宽度为几个皮秒的脉冲激光(驱动激光)在光阴极上打出一簇高密度的脉冲电子,再利用直线加速器將这个脉冲电子束加速到3亿电子伏特的能量,电子的速度与光速非常接近。另一束皮秒或者相近时间宽度的强激光(种子激光)照射在这个高能电子束上,电子束中的电子在种子激光的作用下,就会按照激光的波长在空间重新分布(调制),然后让被调制的电子束继续穿越一系列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电子在周期性磁场中就会一边以光速向前飞行,一边左右摆动,向前辐射出光线。途中各处发射的光会叠加增强,同时电子自身辐射的光也在调制电子自己的空间分布,从而使得电子更加强烈地辐射光线,适当地选择周期性磁场的强度,就会使得种子激光中的某个谐波成分按照前述方式急剧地自激放大并达到饱和,从而输出极紫外激光。
  “大连光源”具有最亮的“闪光灯”、最快的“快门”,能让分子、原子“无处遁形”,在燃烧化学、极紫外光光刻、生物分子结构及动力学、大气雾霾化学等领域应用广泛。例如,“利用‘大连光源’的极紫外软电离技术,可以研究雾霾的生长过程,从根本上理解雾霾形成的机理,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2017年12月15日,麻醉学名词三审工作会在上海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军,上海瑞金医院卢湾分院院长于布为,中华医学会刘俊立、张玉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商涛等参加会议。裴亚军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我国科技名词的发展现状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承担的科技名词规范和推广任务。与会委员就名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会议确定了本版名词以打造框架完整、内容豐富、逻辑合理的麻醉
期刊
摘要:从概念体系和概念体系构建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术语(集)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文章探讨与概念体系、概念体系构建相关的三个基础性问题,即从术语、概念与定义的相互关系入手,明确三者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分析概念体系构建的含义及其作用,并以术语“词汇学”“词汇意义”为例,对这两个术语进行概念图示的構建。  关键词:术语,概念体系,分类图示  中图分类号:C04;H08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
期刊
为在全社会普及和推广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中文名(钅尔、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制作了《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元素科普视频》,并荣获第三届中国科学院科普微视频创意大赛二等奖。  视频时长5分40秒,分为背景介绍、探索与发现神奇的元素规律、中文命名从何而来、元素周期表的尽头在哪里、第八周期即将被开启等五部分,全面介绍了相关背景知识。事务中心邀请
期刊
2017年的10月19日,夏威夷岛上的夕阳刚刚褪去,繁星升起,夜空一片晴朗,又是一个很好的观测夜晚,位于夏威夷毛伊岛上哈雷阿卡拉天文台(Haleakala Observatory)的泛星计划(PanSTARRS)望远镜已经打开圆顶,准备开始晚上的巡天观测。  泛星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监测近地天体。望远镜在进行全天的快速扫描之后,通过比较同一天区的不同时间图像,从而发现潜在的、新的近地天体。在发现
期刊
摘要:为准确编辑生物信息学稿件,对目前科技期刊生物信息学稿件中最常见的一些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名词用法错误进行了辨析。结果表明:生物信息学稿件中常见的基因、蛋白质、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亲缘关系等名词的使用及其表述经常有误甚至有歧义;同时对基因和蛋白质的符号表达错误进行了辨析,虽然有90%的科技期刊中基因符号已用斜体字母表达,但其中还是有很多基因符号尤其以基因命名的引物名称以及重组质粒中的
期刊
2017年11月16—18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南京大学南苑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委员会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马月华、王玉民、卞毓麟、方成、邓劲松、刘炎、杨大卫、何香涛、余恒、邹振隆、邵正义、季海生、赵永恒、赵晖、萧耐园、崔辰州、鲁暘筱懿、谢懿等共18人,荣誉委员李竞、林元章、黄天衣等3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项目负责人才磊编审, 特邀代表王华
期刊
全国科技名词委于2017年9月21日—29日在厦门成功举办了 "科技名词规范与出版物质量提高培训班"。 针对的培训对象是全国各出版社总编辑、副总编辑、编辑室主任,报刊社主编、副主编、编辑部主任,骨干编辑和校对人员;培训主要内容有: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强化四个意识;科技名词的规范使用;科技名词使用范围与查询途径;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地名、人名等译名的规范使用等。  此次培训活动得
期刊
2017年9月30日,第二届经贸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成立并召开第一次评审会议。第二届经贸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第二届经贸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杜志雄、冯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杨圣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军等20余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杜志雄研究员主持。  会上,裴亚军阐述了成立第二届经贸名词审
期刊
摘 要:从文学术语翻译的系统构成表征出发,引入“术语系统经济律”概念,结合NUTERM文学术语数据库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梳理当前汉语文学术语的英译现状,探讨“系统经济律”方法指导下NUTERM文学术语系统在文学术语翻译整体问题表征和翻译方法的系统优化层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术语翻译,文学术语,系统经济律  中图分类号:H159;H083;I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
期刊
摘 要:“保护”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中的一个术语。在外宣翻译实践中,“保护”的英译较为随意,术语概念的系统性要求并未得到严格的遵守。术语引入(汉译)的不当,将会导致相关术语输出(英译)的困难,“保护”的英译即是一例。“safeguarding”与“protection”在术语概念系统中是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的关系,厘清二者的汉译,将有助于“保护”的准确英译。  关键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术语翻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