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的教学谈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binw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读文本的思想内容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但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不能简单地停留于此。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还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因此,语文课文的解读应该走一个来回——首先要透过语言文字读懂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然后以此为起点,再回过头来研究文本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的。解读文本的语言形式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在《姥姥的剪纸》一课中,我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结合文本和学生的特点,通过抓文本的字、词、句、篇等方式,一点一滴,聚沙成塔,很好地体现了这个来回中的“回”。
  1 解读文本,聚“字词”成“塔”
   新课标注重积累,语文学习也应该是在不断的积累中学习使用语言。但是,语文课不能抛开文本漫无目的地积累,而应以教材为依托,而积累至少涵盖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语言文字本身,如字词句段,另一个层次是语文的学习方法。二者结合,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以迅速提升。对字词的教学,我们教师不但应该要求学生掌握这个字词字面上的音形义,还应联系具体的文本去体会词语运用的意境和表达的效果,学习在意境中去理解和运用词语。《姥姥的剪纸》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您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通过查词典,已经知道“耍赖”的意思是“使用无赖手段”。但是在课文中,单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个“耍赖”肯定是不行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境来理解:“你耍过赖吗?假如我是文中的姥姥,你冲着我耍耍赖……”我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这样的“耍赖”正是体现了作者和姥姥之间的那种浓浓的亲情。教师再联系上下文中的“调皮蛋”、“刁难”、“挑剔”这些词语来指导学生:这些词通常是贬义的,但作者却用这些词,既赞扬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又把他和姥姥之间的浓浓亲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接着,我又适时地进行了小结,帮助学生总结出理解词语意思的最好方法是联系上下文。这样的小结,帮助学生从简单的字词理解层面到达学习方法层面,将具体的词义与抽象的方法相结合,由“鱼”及“渔”,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解读文本,聚“句子”成“塔”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析课文,无非是把语句讲清楚。”句子教学在语文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很多句子不但语言优美,而且表现力强、表达效果好,大多数句子一看就懂,但有的句子除了表面的意思还有深层的意思,有的句子还有言外之意。对这些句子,我们必须细细体会,才能弄懂它们的意思。对于不同的句子,我从不同的角度来教学,有的侧重于语言的积累,有的关注了写法的迁移训练,有的注意了句子内涵的理解和感悟,有的则侧重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如《姥姥的剪纸》一课第5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其中“熟能生巧”一词,它统领课文的4~6自然段,是文中很重要的一个句子。教学时,我先用电脑出示这个句子,并引导学生:“让我们跟着姥姥一起来学一学剪纸。”让学生伸出手指学做剪刀状。接着指名学生朗读,再问学生:“剪纸有趣吗?你们熟能生巧了吗?”学生都说“没有”。于是,我让学生继续剪纸,一边剪,一边读这句话。通过四五次速度一次比一次快的朗读,来让学生理解什么叫“熟能生巧”。教师让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读”,来感悟姥姥在各地各时的“剪”。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顿生情趣,真正体现了“人文”就在语文中的和谐融通。
  3 解读文本,聚“片段”成“塔”
   “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这是《姥姥的剪纸》中的最后一段,文字优美,表达流畅。这一段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品味出字里行间所隐藏的那种作者与姥姥之间的离别之情。我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这段话,画出描写这幅剪纸的文字,接着问:“假如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这一段话的“焦点”并不在客观的剪纸的内容,而在剪纸背后所体现的“情”。清代理论家郑燮就用“意会”总结过这样三句话:“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意会这幅剪纸的“情”,首先得将抽象的文字通过外在的媒体和内心的视像转化为鲜明可感的画面。
   面对文字,学生凝神注目。一段时间的静默之后,学生回答非常踊跃、积极。有的说“期待”,有的说“亲情”,有的说“祖孙情”,有的说“思念”,有的说“凝望”……这一个个尚显稚嫩却流淌着真情的的名字,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情感真了,感悟深了!这岂止是学生在用语言述说。而是他们在用自己的心灵倾诉,倾诉对姥姥的爱,倾诉对姥姥的思念。从那一句句话语中所流淌出来的,是共同的东西——生命的感悟,生活的幢憬,情绪的倾泻,情感的表白……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徜徉在言、象、意的水乳交融中。
  4 解读文本,聚“思想内容”成“塔”
   语文学科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文本也总是承载着一定的人文内涵。《姥姥的剪纸》一课,虽然文本思想并不深刻,但却真挚感人。把握教材的这些文本特点,围绕文本的“灵魂”进行施教,一定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无论何时,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这句话就是全文的“文眼”。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最能够表达作者对姥姥的剪纸声魂牵梦萦、欲罢不能的句子呢?我先让学生朗读这个句子,找出句子中的一组关联词,从而找到句子的“句眼”——有声有色。下面的所有教学都围绕“有声有色”来展开,不管是姥姥的心灵手巧,还是姥姥的舐犊情深,最终都用“是啊.那剪纸声是如此的悦耳,作者怎么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的句子,回到“无论何时,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上来。一次次的朗读,一次次的品味,一次次的感悟,学生也与作者一起回忆了与姥姥在一起时的美好童年,道出了对姥姥深深而绵绵的思念。课文结尾这由衷的感叹,让我们再一次明白,姥姥的剪纸,拴住的岂止是“我”的身,更是“我”的心——思念之心、依恋之心、怀旧之心、感恩之心……
   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情境深情的朗读,一次比一次深沉、凝重的朗读,情感的积淀一次比一次丰厚。学生对这句话是记忆深刻、感悟颇深的。我就是用这句话作为基点,支撑起整堂课的教学。就这样,层层深入,由语言文字到文本内涵,文章的思想内容逐渐丰厚,主题也得到升华。这样的教学,不仅带有亲情的温度,还带有情感的厚度、思想的深度。
   人们常说“聚沙成塔”,但是就一堆沙子,本身堆不起多高,我们只有把它和在水泥中,再用钢筋支撑,真正的“塔”才会建成。也有人这样说:解读文本,把文本读薄,这是“聚沙”;课堂施教,把文本教厚,这是“成塔”,这样才能呈现出一个立体、鲜活、厚实的语文。
其他文献
教学机智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处理有关教学的偶发事件的能力,亦即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应变能力。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中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课堂教学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魅力,正是因为它充满了变化,每位教师在课前都不能精确地预测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偶发事件。对此,教师要能迅速、灵活、高效地做出判断、引领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由此可见
期刊
当前,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非常活跃,在这些研究的推动下,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性研究,形成了一批相对地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面介绍笔者常用的几种体育教学模式,希望能取得抛砖引玉的效果。  1 注重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体育教学模式  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是近年在国内外的快乐体育思想下形成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思想是主张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和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体验到运动的各种乐趣
期刊
传统的文言教学,基本采用训诂式教学法,注重文言实虚词积累,大量讲授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文言特殊现象。因而,教学方法无论怎么变革,翻译成为文言教学主要的课堂形式和教学目标。这种学法虽然也进行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的教学,但这种把文言学习简单处理成语言学习的做法,使得以上教学内容要么一带而过,流于形式;要么骨肉相离,架空说教。它的弊端是把文言当成语言来学,而不是当作语文来学,当作文化来学。  训诂是汉学大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伴随着最新教育理念的渗透,向纵深方向发展。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作为主抓教学教研工作同时又是骨干教师的我来说,如何引领教师顺利实施新课改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经过讨论与研究,我们确立了“转变观念、注重过程、重视培训、强化管理、调研指导、评估总结的整体思路。我们积极探索、实践,引领教师顺利实施新课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就我们与新课程走过的点点滴滴作一总结。  1 重管理
期刊
对数函数在函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其中含参数的对数问题难度较大,更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解决它需要全面熟知对数函数的性质,并运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它。  1 转化策略   对于含参数的对数方程可转化为方程组或不等式组,利用方程思想来解决。   例1、已知a>0,a≠1,求使方程loga(x-ak)=loga(x2-a2)有解的k的取值范围。   解:根据对数的性质可知,方
期刊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留存下来的文化积淀,记载着人们对事物美、丑、善、恶的朴素认识,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对国家、对民族的尊严捍卫和对亲人的深深情结,传承节日文化,对青少年朋友来说,就是对人类文明的延续,就是对头脑的道德洗礼。  我们在少先队员中开展德育活动时往往为找不到载体而苦恼,死记条例、刻板的德育课、为活动而活动,成为德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活动显得沉重、空洞、生硬。过节,是中国
期刊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形式。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使得多媒体使用更为普遍。针对目前多媒体教学存在的条件制约,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外语教学中的效能,首先教师要紧跟现代英语教学的发展和多媒体运用的特点,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  1 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  1.1 英语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者。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用统一的教材进行授课。由于教师是凭借黑板、粉笔
期刊
1 创设问题情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根据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情境的创设并不只是为了课堂气氛的活跃,关键是为学生的学习与探索服务。如一位教师在教学“100以内数连加”时,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课件出示几只小鸟衔着几张卡片飞来,每张卡片上写着一道100以内数连加的算式,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一道或几
期刊
【摘要】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灵性与智慧的学科,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把多媒体课件引进小学语文教学,创设情境、演示牵引、示范激情、展示才华、反馈爱心,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恰到好处地转变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的学习方式,从而真正让学生的个性、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转变学习方式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
期刊
【摘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推行“行为引导型”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传统角色的转换。学生要由被动的学习改变为主动的学习。教师应当是导演,真正出色的演员应当是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从“权威——依从”的关系变为“尊重——合作”的关系。  【关键词】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 任务书 项目教学法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技工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传统教学要求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何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