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别策划:伊战一周年回顾

来源 :今日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182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0日,反战人士聚集在英国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尔加广场,举行伊拉克战争一周年反战示威。当天,两万多反战人士在伦敦举行“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反战示威,抗议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一周年,呼吁美英从伊拉克撤军。 新华社记者 王定昶/摄
  
  战争制造的“情报门”事件
  
   在去年的伊拉克战场,美、英、澳3国结成了“志愿同盟”;如今,它们在国内也分别摆开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公众就这场战争是否正义、武器情报是否可靠等问题与政府进行着激烈的交锋。
  
   美国“情报门”事件
  
   2003年9月28日,曾因报道尼克松“水门事件”而一举成名的《华盛顿邮报》率先发难。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说,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秘密情报官员、前外交官威尔逊在揭露布什指责伊拉克从尼日利亚采购铀的证据不确凿后,白宫高官有意泄露他妻子是CIA官员的身份。两名白宫高级官员至少给经过挑选的6名驻华盛顿的记者打过电话公开了威尔逊妻子的名字和职业。为此,CIA局长特内特写信给司法部长阿什克罗夫特,要求对这一泄密事件展开调查。
   事件的过程是,布什在2003年1月份的《国情咨文》仍然提到,“据英国政府透露,萨达姆企图从非洲获取铀原料”,并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展开了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
   2003年7月份,威尔逊在《纽约时报》言论版发表文章说,在明知伊尼两国没有铀交易的情况下,布什政府仍以“伊从尼购买铀”等作为开战借口,这显然是在误导公众。此文一出,揭开了美国政府的伊拉克“情报门”的盍子,从布什到CIA局长特尼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都不得不出来“承认错误”,不应该将不确情报写进非常正式的《国情咨文》中。
  
   英国“情报门”事件
  
   2003年8月28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就国防部生化武器顾问凯利自杀事件接受了英国大法官赫顿的独立司法调查。为政府没有为攻打伊拉克捏造事实作证。布莱尔口才出众,在英国可以说尽人皆知。听证会那天最高法院里坐满了人,布莱尔有点紧张,不时停下来喝口水,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临场发挥。两个小时的听证会,布莱尔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再次让人们见识了他的三寸不烂之舌。
   布莱尔在询问中说,如果指责政府夸大对伊拉克动武证据情报报告的报道是真实的,他恐怕已经被迫辞职了。布莱尔表示,他不知道凯利与这份伊拉克武器情报报告的关系。去年9月,英国政府发布这份报告不是为了说服公众立即对伊动武,而是因为“9·11”事件引发的对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紧迫感,当时他还与美国总统布什就此进行过磋商。 布莱尔说,在唐宁街去年9月正式发布这份报告前,他曾3次阅读报告草稿并提出了修改意见,但他没有看过报告中关于萨达姆能够在45分钟之内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但他声称,报告本身“完全以情报为基础”。但英国情报事务高级官员约翰·斯卡利特26日在接受赫顿调查时作证说,关于萨达姆45分钟内可发动生化武器袭击的情报没有直接来源,而是在报告发布的最后时刻临时添加的。
   凯利曾长期参与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是英国广播公司有关英国政府可能蓄意夸大伊拉克武器威胁报道的主要消息来源。凯利于7月18日割腕身亡,英国媒体认为,凯利是因“承受不住巨大精神压力”而自杀的,这使困扰英国政府的“伊拉克门”风波骤然升级,也使布莱尔陷入执政6年多来最大的政治危机。长期以来,英国与美国保持着特殊的关系,但像布莱尔这样紧跟美国的英国首相还是少见。英国在伊拉克与美国并肩作战,在朝鲜问题上与美国一个鼻孔出气,英国的表态几乎成了美国放出来的试探性气球。
  
   澳大利亚“情报门”
  
   布什和布莱尔迫于压力,先后对发动战争所依据的伊拉克武器情报问题进行独立调查。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此时也不能稳坐钓鱼台,霍华德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伊拉克战争之前,澳大利亚就决定随美国提前向海湾调兵遣将。那时,澳大利亚反对党和公众就曾对霍华德政府提出质疑,认为关于伊拉克核能力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情报未必准确、可靠。但霍华德再三告诉公众,毫无疑问,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落入恐怖组织和“无赖国家”之手,就会给地区,甚至全球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霍华德的这一立场受到美英赞许——布什称霍华德为“钢人”;布莱尔则称他为“世界级领导人”。
   战争打响后,澳大利亚反对党和公众坚持认为师出无名。去年5月布什宣布在伊拉克主要作战行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联军仍未发现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蛛丝马迹。澳大利亚民众在要求政府早日调回前线官兵的同时,再次对霍华德政府的参战依据提出质疑。霍华德则借用了布莱尔的一句话——“不是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是尚未找到而已”。
  然而,现在的情况可不同了。美国负责搜寻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前首席武器检查官戴维·凯几天前称,萨达姆根本就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关伊拉克的武器情报是错误的。这等于是抽掉了“志愿同盟”战争架构的砥柱。布什无奈,决定成立专案小组,对武器情报问题进行独立调查;布莱尔也不得不步其后尘。这对盟友霍华德来说,不能不是一种巨大的压力。面对渐起的公众呼声,霍华德一边推说澳大利亚走向战争依据的都是美、英的情报,一边借用布什的话说:“不管怎样,我非常坚定地认为,推翻了萨达姆·侯赛因,这个世界和中东变得更好、更为安全。”
  与此同时,霍华德也随着布什往后退,他不再坚持当初断定伊拉克具有核能力和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观点。但这么轻描淡写,恐怕难以应付过去。现在,澳大利亚公众要知道的是为什么基于莫须有的情报出兵伊拉克。2004年3月11日据路透社堪培拉报道,在议会一份报告发现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夸大后,澳大利亚近日下令对伊拉克战争之前的情报工作进行独立调查。
  


  伊战争使日本打开战争之路
  
  2004年2月4日下午,日本陆上自卫队第一批90名队员,乘专机抵达科威特穆巴拉克空军基地。从2月下旬到3月,将有千余名日本自卫队队员分批前往伊拉克。从1954年成立的日本自卫队,如今大规模地向海外派兵,开创了二战后日本向处在战争状态的国家派遣武装力量的先例。
   和平宪法到了危险时刻,战争地区派兵为日本宪法所禁,因此,派兵赴伊拉克是对日本宪法的严重挑战。日本宪法的精髓,一是坚持和平发展,二是决心永不再战。日本宪法第九条庄严写明:“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日本和平人士说,宪法第九条要表达的含义是,日本自己不发动战争,不能再当侵略国家……因此,自卫队出兵伊拉克后,日本左派和右派都认为,这意味着“日本的国家安全保障迎来一大转折期”。社民党党首福岛说:“自卫队队员身穿迷彩服列队前往伊拉克,就是去战场。这是战后历史的重大转变。”国际问题专家也指出,日本派兵伊拉克,表明日本的安全政策发生了质变。尽管日本政府说自卫队并非去参战,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日本突破了宪法限制,首次向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外地区派遣了武力。
   2004年2月4日,又有日本媒体报道说,3月上旬,日本政府将一口气向国会提出7项法案,要求国会审议通过。据透露,这7项法案全部与“战争和恐怖事件”有关。法案规定,一旦发生类似核工厂遭袭的大规模恐怖袭击,首相将决定作何种反应,然后设立紧急指挥部采取措施;各县知事有权请求自卫队采取行动,各市市长则可通过知事向中央政府发出请求。法案还规定,将允许自卫队对从海上向“敌国”运送武器弹药的船只进行临时检查,可以在“正当防卫”的情况下对可疑船只进行射击,可以向美军提供武器弹药等。专家指出,这将是日本政府积极备战和防备恐怖事件的又一重要举措。
  2003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实为“战时法制”的《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自卫队法修改法》和《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改法》“有事法制”三法案。小泉将此评为“日本政治史上的划时代事件”。联想到日本政府还要提出7项法案,不少人担心,日本正在打开战争之路,日本一些人主张的“先发制人”有可能成为现实。自民党少壮派干事长安倍晋三不久前说,“即使承担风险”,也一定要派遣自卫队去伊拉克。对此,观察家分析指出,向伊拉克派兵,被小泉政府认为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日本可以借此打破不能向海外派兵的禁忌,实现军事大国的战略梦想。
   2003年,小泉公然提出日本“不能坐以待毙”,可以“先发制人”。前一段时间,小泉一再公开宣称:“日本自卫队就是军队。“现在,已经抵达科威特的90名日本自卫队队员开始在美军营地内进行射击和驾车训练。不久后,这些人就要进入伊拉克塞马沃。在那里,他们手中有重型机关枪、装甲车、反坦克火箭炮和无后坐力炮等。日本防卫厅已授权自卫队,可以随时动用这些武器,向“可能有威胁的目标”开火……人们担心,以出兵伊拉克为起点,日本正由一个“和平国家”再次变成一个能打仗的国家。
  
  伊拉克:没看见天堂却陷入地狱
  
   阳春3月,短暂的春天伴随着沙尘暴如期来到巴格达。去年的这个时节,战争的阴云在巴格达的天空聚拢,炸弹终于暴雨般落在这片古老而饱受摧残的土地上。一年后,战争的阴影依然没有随着美国总统宣布主要战事的结束而远去。
   美国人推翻了伊拉克的政权,萨达姆的塑像被一座座推倒,然而,对于伊拉克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关心的也许并不是政权的“接力赛”,因为这种更迭并不能保障他们的生活,保证他们的安全,保住他们的饭碗。一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散去,但是,百姓所感受到的伊拉克是否依旧是阴影重重呢?
  战争让巴格达人曾经骄傲一时的政府大楼和其他核心机构的大楼几乎全都风光不再。在战争一周年之际,那些在战争中成为废墟的大楼依然向人们展示着战争的伤痕:在安全失控和前景复杂的政治局势下,每天供电都断断续续,用水也无法保证清洁,没有谁顾得上这些废墟的存在。
  “废墟”同样存在于人们的心里。在伊战一周年之际,很多人对萨达姆依然心存疑忌。为我们当向导的当地老人亚汗曼就拒绝让我们把他和被砸掉鼻子的萨达姆塑像放在一张照片里。他坦承,他的确被萨达姆时代秘密警察和铁腕的高压吓破了胆,所以不愿意任何表明他和萨达姆破损的鼻子有丝毫瓜葛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存在。
   战争结束后,很多伊拉克人都觉得他们的首都变得陌生了。一位当地教师说,战前,伊拉克有很多秘密警察,人们说话一不注意就遭到窃听,一句出格的话就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但是现在,秘密警察没有了,人们有了说话的自由权利,但是却没有了获得安全的权利-——即使你碰巧躲过了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爆炸,一枚本来是袭击美军的炮弹也会随时落在家门口,于是你就成了一万多名死于战后暴力的伊拉克人中的一个。
   5年级的班级才开始学A、B、C等字母和简单的单词,但是孩子们都认识两个英文单词:美国和军队。因为,当美军来学校搜查的时候,每个士兵的衣服上都写着这两个字。当地官员说,美国占领军来了以后,很快就下令取消所有与前政权有关的教育内容,印了6500多万册没有萨达姆内容的教材,但是数以千计的破败校舍却迟迟得不到修复。伊拉克教育部门估计,要全面恢复正常的教育体系,在未来几年里就需要大约32亿美元的教育投资。他们发愁的是,这笔钱又在哪里呢?战后整个校园都遭到了抢劫,连教室里的椅子都被抢走了。学校在去年5月复课后,当时因为封锁、戒严和骚乱,只有1/10的学生能够到校。后来虽然学生陆续来齐了,但是很多学生却带来坏消息,比如谁的家人被美军打死了、谁的亲戚被美军抓走了等。名片上能用的就只有名字了,因为电话设施在战争中被毁坏了,现在战争结束已经快一年了,线路还没有恢复。   在巴格达,大学学生大多是女学生。那里的一个老师告诉我,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原因,高中毕业后很多男生都要工作养家,所以就失去了深造的机会;二是因为在过去多年里有成百万的男人在战争中死去,加上很多男人在前政权的迫害下逃亡,所以伊拉克人口中女性的比例自然比较高。那位教师说:“校园也是社会的缩影,伊拉克现在没有象牙塔。”
   战争不仅导致了大批难民的流离失所,而且破坏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如电力、通信工程。如今,这些基础设施依旧处于瘫痪的状态。一天24小时中只有两个小时的公家电(市政电网),其他的时间只能靠着自备发电机供电。电力的紧缺使巴格达的大多数工厂都处于停工的状态。首都尚且如此,其他的地方就可见一斑了。瘫痪的不单是工厂、政府机关、国营公司,学校都处于“停产”的尴尬境地。
   尽管失业率有所下降,但是,就业的状况依旧不太乐观。一个出租车司机收入每月只有100多美元。这样的收入水平只是90年代的1/5左右。
   通信系统更是没有任何起色,去年的美国导弹把巴格达的电信系统炸得稀烂,元气大伤。在巴格达的记者要靠着美国配发的小手机,才能进行通讯。而重新开张的邮局也形同虚设,大门开着,就是没有多少顾客。市民如果要打长途电话只能在大街上高价租用卫星电话。
  爆炸是伊拉克战争最严重的“后遗症”。从战争结束到现在,爆炸袭击就没有停止过,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原本只是针对美军或是联军的零星袭击,现在已经发展到摧残数以百计民众的恐怖活动。人们口里呼喊着和平,但是,等来的却是一场场的血腥。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诅咒这场战争,“都是战争造的孽”成了老百姓的口头禅。
   阿拉伯国家都处在非常保守、传统的社会当中,女性的地位十分的卑微,她们全身上下都包裹得非常严实,只留下一双眼睛露在外面。至于色情,裸女影照这样的东西,在这些国家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地。然而,在伊拉克,这一切都改变了。在萨达姆时代,伊拉克只有两个电视频道,外加一个由萨达姆儿子乌代控制的青年频道。这三个频道的主要节目,是播放有关萨达姆的新闻,宣扬萨达姆和他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丰功伟绩。就在去年这个春天,在伊拉克私自收看外国卫星频道是要坐牢的犯罪行为。但是在萨达姆倒台不到一年间,根据联军发布的数字,伊拉克至少已经有50万个卫星频道接收器。这些歪斜着脑袋冲着天空首次为伊拉克人打开外面世界窗口的“圆锅”,现在已经成为巴格达街头最引人注目的景观。伊拉克人的说法是,花150美元,把外面的世界搬进家,这是多年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就连很多穷人,宁可让窗子上的玻璃破碎着,也要从嘴里省出钱来买个“圆锅”装在自家阳台或者走廊上。但是在伊战一周年之际,伊拉克人却开始抱怨卫星电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知识分子认为,美国人希望通过大量输入卫星电视节目,瓦解伊拉克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更多的伊拉克父母则认为,卫星电视中大量的黄色信息,正在给伊拉克带来比战争更可怕的精神世界的摧毁。萨达姆时代的所有禁令都在一夜之间被推翻。大街上到处张贴着裸体女郎的照片,电影院里人满为患,数百名伊拉克男子在电影院里,一边吸烟,一边静静观赏着电影画面里的色情镜头。这些电影,在萨达姆时代,最多只能在地下渠道流通。而如今,缺少了萨达姆时代的电影审查制度,没有了控制和截流,这些色情电影就堂而皇之地放在台面上,公开放映。电影院变得如此“自由”。
  


  现在,伊拉克有了一个新的称号——悲惨世界。这是在不久前一份城市生活质量调查报告中给出的结论。战争是远离了,但是,地狱却是接近了,而不是天堂。明天,谁将托起这个国家,兑现一个和平富强的承诺?
  
  战争成就众名人
  
  有人说战争是一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肥皂剧,就跟所有的演出一样,它也会创造出“明星”。他们或扮悲惨角色或扮闹剧角色,但一定是人们瞩目的人物。不过,更多的人因为善于把握机会和有所准备而在战争中获得了真正意义的成功——
  
   萨哈夫:战争明星秀电视
  进入2004年1月,找到老萨并不令人吃惊,但他就这么束手就擒实在让人脸上无光。萨哈夫在老萨被捕次日的电视节目中如此评论道。
  显然,做评论员没有伊拉克战争期间做新闻部长知名度高。2003年战争爆发后,萨哈夫的名字响遍全球,他是战争中的明星,他一个人和美国千军万马抗衡。战争期间那个身穿军装、头戴贝雷帽、腰挎手枪、开口闭口对美国连损带骂的伊新闻部长萨哈夫,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连美国总统布什都公开承认自己是个“萨哈夫迷”,布什说:“喜欢坐在电视机前听听这家伙又说了什么。但大话毕竟挡不住美军的大炮与导弹。”
  自从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他可谓是“尽忠职守”。自战争爆发后,这位大学攻读新闻专业的新闻部长每天举行新闻简报会和被指称为“超现实”的各种记者会。萨哈夫传达的信息只有一个,那就是巴格达是安全的,而且美军部队惨遭痛击。
  萨哈夫曾说过:“我的作用就是告诉大家真相,萨达姆仍然在位,布莱尔和布什不过是牛仔和战犯而已,伊拉克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也许萨哈夫本人的办公室早就被美军的炮弹夷为平地,但他却把大街小巷都变成了自己演讲的讲台,这不能不说是伊拉克的一大胜利。
  
   林奇:高中文化出自传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制造了一个“拯救女兵林奇”的行动,一个少女转眼成了美国乃至世界闻名的人物。2003年11月,她的自传上架了,同时还不停地接受美国三大电视网金牌主持人采访。林奇的迅速出名,给她带来的不仅是可以任意选择大学的好处,还有实实在在的100万美元稿酬;这是这个年仅20岁、仅有高中文化程度、来自小镇的女孩子从来没有奢望过的。
  战争过去快一年了,成为公众人物的林奇依然没有被记者们忘记。3月11日,她的律师正式确认,林奇和男朋友孔特拉斯已经决定推迟婚期。目前,脱下军装的她还要经常去医院,接受治疗和各种恢复性运动训练;而且经常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比如演讲、轮船首航仪式等。总之,她的日程表早已排得满满的。
  


  去年的这个时候她可没有这么忙,那时她很平凡,也不知道自己会成为焦点,然而战争改变了一切。林奇让人感动的地方在于诚实的她拒绝做宣传傀儡,像安徒生童话里那个小孩一样捅破了“皇帝的新装”。去年11月6日,林奇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没有开枪,一枪也没有开。当我们遭到伏击,我发现自己的枪卡壳后,我所能做的事情就是跪下来祈祷……这也是我苏醒后惟一记得的事情。”
  林奇为什么会如此坦白?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者科恩说:林奇是新一代美国人的代表——没有种族观念、超越女权主义、憎恨虚假。她只是一个士兵、一个女人,碰巧出现在一个男性的世界里面。
  
   贾迈勒:战争圆了记者梦
   在伊拉克战争中,有一个伊拉克人的名字深深刻在中国人脑海里,无数中国人通过他了解了千里之外正在进行的战争。这个人就是新华社的伊籍特约记者贾迈勒。战争已经过去一年了,新华社巴格达分社部分中国记者已经调换,而贾迈勒依然在这里辛勤工作。对于贾迈勒来说,战争一方面是硝烟、鲜血和死亡,另一方面也圆了他的“记者梦”。
   45岁的贾迈勒毕业于英语新闻翻译专业。由于连年战乱,贾迈勒一直没有机会从事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参加了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之后,贾迈勒开了一家汽配小店铺,像所有的伊拉克人一样在国际制裁下过着辛苦的生活。2001年,贾迈勒曾经为新华社巴格达分社工作过一个月。2002年8月,贾迈勒第二次被新华社聘为雇员,并开始接受英文和阿拉伯文新闻写作培训。正是这段特约记者的经历改变了他的生活。2003年3月17日,所有中国记者奉命撤离之后,贾迈勒和其他4名新华社伊籍雇员担当起一线报道任务。3月20日,贾迈勒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向新华社报告了战争爆发的消息,使新华社以10秒领先全球媒体。当天,新华社以罕见的速度宣布贾迈勒获得新华社最高奖项——“社长总编辑奖”。
  


   闾丘露薇:数百媒体追采访
  在伊拉克战争一周年之际,记者找到了依然在忙碌的凤凰卫视女记者闾丘露薇。直到去年五一,这位勇敢的中国女性从枪林弹雨的伊拉克回到北京后,才知道自己已经被称为“战地玫瑰”。“我对这个称呼没想太多,只是与我的英文名字Rose刚好重合,所以蛮喜欢的。”开朗坦诚的闾丘对记者说。
  “我一直觉得最大限度贴近新闻是一个记者应该做的,经常看凤凰卫视的人也应该知道我的风格,所以我并没觉得进入巴格达采访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变化。但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感觉就是采访我的媒体一下子多了起来,那段时间忙极了。”有多少家媒体采访过这朵“战地玫瑰”呢?“报纸、电视、网络等等,加起来应该有几百家吧!”去年8月,闾丘的新书《我已出发,闾丘露薇》在北京图书大厦首发,这本书用了近20万的文字、32个小故事和150张第一手照片记录了她在美伊战争时的见闻和感受。该书面世以后,又激起了一股“闾丘热”。
  
   布利克斯:卸官才敢说真话
   3月16日,汉斯·布利克斯回到了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签名售书活动。布利克斯当天在联合国总部大楼第3层出现,为他的新书《解除伊拉克武装》签名售书。新书在短短几小时内就售出了200多本,不少排队等候签名的人手里拿了不止一本。
  布利克斯说,美英等国对于伊拉克的许多情报都是错误的,美英也刻意夸大了萨达姆的威胁,他造成伊拉克人民的恐惧是事实,但将他描述成对世界造成立即威胁,这是过度夸张了。然而,一年前,他不能这么说。布利克斯曾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奉命前往伊拉克进行核查,是所谓“掌握生杀大权”的人物,备受媒体的追捧。身居要职的布利克斯没有多少选择,他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战争爆发前,这位政坛老手给出的报告如人们所料: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是走了一条聪明的中间路线。因为他知道,自己充其量是一枚棋子,不会对战争走向起到真正的作用。 去年6月份,这位七旬老人卸任,终于说出了一些心里话:在三年的核查生涯中,美国政府的部分官员一直扮演着“讨厌鬼”的角色,对其核查工作百般刁难。布利克斯说:“华盛顿一直有一些人不停地对我进行诽谤。当然,他们都是些讨厌鬼,到处在媒体上散播各种谣言。我一直对这些人感到不屑。”
  
   凯利:武器专家死得冤
   如果说是自杀让英国国防部前武器专家凯利成了焦点人物,不如说是伊拉克战争使然,因为后者才是最根本的原因。与那些在伊拉克前线冲锋陷阵的士兵相比,凯利之死确实有点冤。去年7月18日,被卷入英国政府是否引用扭曲情报为出兵伊拉克正名的纷争中的凯利被发现死在一处密林里。
  凯利自杀缘于英国政府与BBC之间围绕伊拉克战争爆发的一场“恶战”。去年5月29日,BBC第4台播出了记者基利根的报道,他援引一位匿名、“可信”的英国情报官员的话,暗示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新闻主管坎贝尔授意,对2002年9月政府发表的伊拉克武器文件“添油加醋”,“塞进了”萨达姆45分钟内即可部署生化武器的说法。基利根的报导引发了国会听证会对政府出兵的理由进行质询,迫使首相布莱尔自我辩护,英国政府同BBC之间因为此事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
  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性情温和的戴维·凯利主动站出来,承认自己曾同基利根谈过话,但否认谈及夸大情报一事。不过,人们还是把凯利同一名“可信”的情报官员画上了等号。凯利因此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最终导致了自杀。
  
  战争搅动多国政坛
  
   战争的胜负可以通过改变国际力量格局改变国际政治。但在另一个层面上,战争在改变交战双方领导人命运的同时,还让相关国家间的博弈变得更为激烈,因为各方会针对战争局势的变化不断作出经济、政治、外交等方方面面的调整,有些是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主动为之,有些是不得不作出的举动。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更会因为战争时期的政策选择,面临着国内舆论的质疑和民众意志的考验,他们的前途命运甚至因此而发生改变。
  


   布什:战争埋雷给大选
   3月18日,布什在位于肯塔基州的福特坎贝尔军事基地对官兵发表了演讲,他说:“那些为了反恐而贡献出生命的每个美国公民都为我们的国家带来了荣誉,我们为他们的家人祈祷,我们将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
  布什的讲话炫耀着在伊拉克取得的成功,目的是提升美军士气,并提高美国民众对伊拉克战争的支持,以便为自己的总统大选添加砝码。但伊拉克战争带来的麻烦摆在面前,靠华丽的词藻难以解决。
  布什首先面对的是诚信问题。他以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战争,可到现在还是一无所获。布什的竞选对手约翰·克里认定布什“误导”了美国民众,他说:“他违背了所有诚信诺言。”这样的攻击会在大选的不同时期推出,会给布什造成一定的伤害。其次是美国人的伤亡问题。距离大选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每一次发生在伊拉克的爆炸都会让民意调查的支持率有所浮动,都会让选民发生动摇。布什的父亲赢得了1991年海湾战争,可输掉了1992年的总统大选;2004年大选摆在小布什面前的难题很多,其中也包括伊拉克战争带来的隐痛。尽管美国推出了“临时宪法”,决定6月30日前移交政权,但移交前、移交后将会麻烦不断,尽管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也不可能迅速解决。伊拉克战争,就像布什竞选连任路上的地雷,不知何时会引爆。
  
  布莱尔:焦头烂额为情报
  二战以后,英国人总是爱跟在美国人屁股后面甘心做小伙伴,去年的伊拉克战争英国首相布莱尔更是不遗余力地予以支持。结果却使自己陷入空前的困境,很受伤。
  在伊拉克战争一周年之际,布莱尔依然态度强硬,3月17日,他告诉英国《独立报》,从伊拉克撤军能带来安全的想法是荒谬的,“那种认为我们在伊拉克问题上让步就能结束这种状况的想法太天真了。”
  


  然而,伊拉克情报门事件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布莱尔不再那么自信地批评反战人士。他不再要求民众“信任”他,而是要求民众“理解”和“原谅”他;他不再驳斥反战人士“绥靖”,反而承认反战者“有完全合理和值得考虑的理由”。
  去年这个时候,布莱尔期望对伊动武成为所有英国选民关注的头等大事,而今年此时,他却期望英国选民能够尽可能忘掉伊战。
  可现实不容乐观,民众的记忆力也不差。最新民意调查显示,43%的英国人认为对伊动武是错误的决定,55%的人认为伊战令英国更加不安全,62%的英国人或认为政府撒谎,或认为政府夸大了对伊动武的证据。
  迄今为止,英国已经完成3次有关伊战情报的调查,尽管每次都洗清了布莱尔政府滥用或夸大对伊情报的罪名,但无法挽回他的政治信誉。英国两大反对党——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更是明确表示将要穷追猛打,要求就英国对伊动武决策过程进行彻底调查。
  伊拉克战争让布什在捞分的同时带来轻微的伤害,可对布莱尔来说,却是很受伤、很受伤。伊战以及伊战引发的争议导致布莱尔领导的工党内部严重分裂,反对布莱尔的势力扩大,试图谋求连任的布莱尔将继续受到伊拉克战争的困扰,伊拉克战争将成为影响其连任的重要因素。
  
  小泉:巧借战争捞实惠
   自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打响以来,日本循序渐进,在加强军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步骤,在迈向军事大国的路上越走越远。
  美国和英国没能在伊拉克找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小泉的全力助战最近在国内也遭到了攻击。《朝日新闻》公布的民意测验结果显示,大约48%的日本国民反对向伊拉克派兵,40%表示赞成。共同社公布的民意测验结果表明,51.6%的人反对出兵,赞成者为42.8%。将近90%的人认为自卫队将遭到袭击。舆论认为,派驻伊拉克的自卫队一旦遭袭出现伤亡,日本政府将难辞其咎。
  在这种情况下,小泉首相正在谨慎地调整其对伊政策。小泉军事战略的总体目标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他的部队,其他任何事情,包括得到大肆吹捧的人道主义的使命,都是次要的。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对历史问题持强硬态度,派兵进入伊拉克,所有这些无不迎合了日本国民的心态。从经济大国到军事大国、政治大国,伊拉克战争成了重要的催化剂。
  


  施罗德:分分合合为利益
  2004年2月27日,德国总理施罗德和美国总统布什的手握在了一起。而一年前的这一天,他们在激烈地争吵,简直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去年的那场战争,德国和法国一道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大西洋两岸的裂痕加深。而今,两人互戴高帽,布什说:“美德两国过去有分歧,但朋友之间有分歧并没有什么错,双方都致力于抛弃分歧,同向前进。”施罗德则表示,双方在会谈中并没有谈论过去,而是讨论现在和未来。
  布什说:“总理先生很幽默,能够引得我哈哈大笑。能够让我笑的人是容易打交道的,我们关系很好。”施罗德则表示,逗布什发笑很容易,因为他也很幽默。
  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政治家的态度既从国家的利益出发,也和自己在选民中的形象有关。对于施罗德来说,他的反战态度使他赢得了国内民众的支持,从而再次赢得了总理宝座。然而,时过境迁,他不可能承受长期与重要盟友美国关系恶化的后果,德国公司更是希望在伊拉克重建合同中分一杯羹。与此同时,美国在欧洲事务方面也需要德国的帮助,拉拢好德国,打击一向不听话的法国就好办多了。这样,德美之间的争吵就像一页书,被轻轻地翻过。
  然而,裂痕不是这么容易就完全修复的。美国没有给德国公司参与伊拉克重建开绿灯,美国仍然继续坚持限制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国家参与竞争伊拉克重建中的生意。
  
  卡扎菲:臣服英、美为发展
  3月初,美国媒体刊登了一幅粗俗的漫画:山姆大叔光着屁股,卡扎菲上校起劲儿地舔。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喜欢别人叫他“卡扎菲上校”,这位斗士靠反美奠定了自己在国内的地位。然而令世人意外的是,一场伊拉克战争让卡扎菲如此迅速地改变了态度。
  2003年12月,利比亚宣布放弃发展核武器和生化武器计划,允许美国对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项目进行核查。2004年1月份,大批利比亚核部件运往美国;3月15日,美国政府首次公开展出利比亚核项目的设施部件。
  随着利比亚开始把发展核武器项目的最后设施运往美国,利比亚加快了在数十年孤立之后回归国际社会的步伐,美国终于解禁了20年来禁止国民到这个北非国家旅行的规定,还允许利比亚在华盛顿设立外交代表处。3月6日,卡扎菲上校向一家美国报纸表示,他对利比亚和美国之间将来的关系感到乐观。他把过去的问题归咎于未能很好沟通。他说:“现在,我们可以对话了。”
  卡扎菲不想步萨达姆的后尘,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或是为了国家的“前途”臣服美国本无可厚非。个人可以选择,而国家也可以选择。但他所做的有一点过分之处:不仅交出了核武器,还把发展核武器的全盘计划毫无保留地交出;不仅“投靠”了过去的敌人,而且把以前的朋友尽数出卖,这与以前的“反美”形象判若两人。他不仅不再是英雄,其作为比普通人还不如。
  萨达姆已经被捕,卡扎菲也已臣服,中东地区不再有“反美”英雄。
  
  阿斯纳尔:一意孤行终被弃
  经济连续增长,政治趋向稳定,3月14日的西班牙大选本来没有多大悬念,首相阿斯纳尔制定的继承人马里亚诺·拉霍伊在民意调查中领先7.5个百分点,看起来他可以功成身退了。然而,“3·11”马德里火车站发生的爆炸改变了这一切,“基地”组织一出手,200人死亡,1500人受伤,可阿斯纳尔当局却坚持说是国内的分离主义分子“埃塔”所为,并引导舆论将眼光对准“埃塔”。当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是“基地”所为的时候,民众不能容忍政府的欺骗,而当更多的分析表明,“基地”是为了报复西班牙在伊拉克战争上和美国走得过近时,他们拿着手中的选票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反对派上台,阿斯纳尔的多年耕耘毁于一旦。
  西班牙的外交传统是独立、立足欧洲,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91%的民众表示反对战争。然而,阿斯纳尔一意孤行,在美国尚且对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支支吾吾的情况下,其信誓旦旦地说伊拉克有“300吨化学武器、1000吨神经毒气、300吨纯化学药品……”并且派兵进入伊拉克。如今,在野的工人社会党夺回了失去8年的大权,也宣布7月1日前从伊拉克撤兵。 阿斯纳尔在当上首相前两天,改掉了每天抽50支香烟的习惯;当苦心经营破灭后,他除了面对现实,还有什么选择呢?
  


   沙拉比 从流亡分子到重臣
  推翻萨达姆令美国人兴奋,而流亡国外多年的艾哈迈德·沙拉比何止是兴奋,对美国已经到了感恩戴德的地步:如果没有美国人,他怎么可能从一名流亡分子,一跃成为在伊拉克临管会中权倾一时的要员!沙拉比出身于伊拉克一个显赫家族,流亡国外45年。战前,沙拉比是伊拉克流亡伦敦的“国民大会”主席,在伊拉克流亡反对派中算是资历最高的。美国政府中的很多高级官员曾认为,沙拉比是一个只会花拳绣腿的家伙,根本没有什么能耐,不能委以重任。可是,曾经是个大银行家的沙拉比举止文雅,竟然很得美国国防部高级文职官员的赏识,有了这个靠山,他就可以在“后萨达姆时代”找到他的位置。
  果然不出所料,美军攻陷巴格达后,沙拉比就悄悄地回到巴格达,从此频频出现在媒体面前,俨然是伊拉克新政权的领导人。临管会成立后,他成为其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按他的意思,伊拉克新政权绝对不能使用一个复兴党党员,然而,临管会由伊拉克的各个派别的要员组成,沙拉比声音不小,但他无法做到一手遮天。
  后来有人指控他和其他渠道的情报人员一样提供了虚假情报,让美国人产生萨达姆真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错觉。但推翻萨达姆的目的已经达到,所以,沙拉比有事没事都偷着乐,未来无论伊拉克推出一个什么样的政府,绝对会给他留出一个好位子来。
  
  战争颠覆统治
  
  伊拉克战争最直接的“战果”就是颠覆了萨达姆政权。作为这个政权的核心人物,他们的地位从天上跌到了地下。不过,就像他们当权时权力大小不一、地位不同,他们现在的状况也不完全一样——有的被关在监狱中,有的继续隐身民间,有的向美军投降求荣未果,有的在幕后指挥游击队继续抵抗。总之,他们的人生发生了转折——
  
  萨达姆:伤心之人口难开
  有关萨达姆的最新消息是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3月16日接受费城电台采访时透露的:“我偶尔看看审讯记录,发现萨达姆真是个非常狡猾的家伙。他好像挺喜欢和审讯人员辩论,但又不吐露有用情报。”
  看来,萨达姆的策略发生了变化。就在年初,美国的媒体报道说,在跟中央情报局审讯人员的意志较量中,萨达姆深谙反审讯的关键是保存体力。他对中情局的审讯专家采取了彻底的“不合作”态度,避免与审问者的一切交流,什么话也不说。在审问中,萨达姆对任何问题总是一言不发,不是两眼盯着天花板,就是低头看着地面。有时候,审讯人员会故意问一些“不友好”和刺激性的问题,希望激起萨达姆内心的反感和仇恨,因为只要一动怒,萨达姆的体力消耗就不可避免,可大多数情况下,萨达姆都不为所动。这种做法可以很好地保存体力,控制思维,让中情局一点办法也没有。中情局对萨达姆的审讯至少有100次,短的一两个小时,最长的一次将近10个小时。这种长时间、高频度的审讯,对于萨达姆来说,也已接近极限了。为了使自己免于过度疲惫、精神崩溃,最近萨达姆还两次“自伤”和“主动出击”,强行中断了审讯,使自己疲惫不堪的身体得到休息,并借机整理纷乱的思绪。
  萨达姆的这一转变或许跟中情局的“亲情攻势”有关,因为今年的2月21日,国际红十字会在戒备森严的美军营地中见到了萨达姆,并在美军允许下,带出了一封萨达姆写给家人的信。这封家信是萨达姆写给大女儿拉格阿德的。萨达姆在信中说,他是被亲信出卖的,现在只希望孙女们能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老萨外孙:背井离乡求学忙
  3月16日,记者们扑到萨达姆外孙们就学的约旦私立学校时,被告知萨达姆的外孙们仍然在学校里就读,但绝对
  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特别是在战争一周年到来之际。
  去年9月份英国的媒体曾披露他们在约旦的流亡生活:他们都在安曼郊外的丘维法特国际贵族学校上学,每天有宝马轿车乘坐,有武装保镖护卫。不过进了课堂老师对他们与其他的学生几乎
  一视同仁,除了多开些英语课“小灶”,在遵守校纪校规这一点上也没有任何特殊化可言,在着装上,他们与其他的孩子没有任何差别,清一色的白衬衫、灰裤子。众所周知,除了已经被美军击毙的14岁孙子穆斯塔法,最受萨达姆疼爱的“第三代”当属12岁的外孙卡米尔了。据班上一位同学反映,“卡米尔非常懂礼貌,但是他不大爱讲话。迄今为止,他只违抗过老师一次。那一次他未经老师允许打开教室门和另外一个班上的表兄会面。几秒钟之后,他就被老师拎回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被批评一顿。”萨达姆的大女儿在接受《约旦时报》采访时坦言:“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我们也一天天地揪心,因为我们已经没有未来了,不能让孩子们感到也没有未来!”她说,尽管她们一家人过去在伊拉克享受着在他人眼里简直是“天堂”般的生活,但其实也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种种痛苦,比如说她和她妹妹的老公便是被自己的兄弟打死的。因此,她希望“儿女将来能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常人”。
  


  阿齐兹:沉默永远都是金
  3月15日,流浪约旦的阿齐兹的家人又接到了国际红十字会转寄给他们的一封盖有“安全”字样的信,信的内容很简单:“我很好,非常想念你们,塔里克。”这封信跟以前收到的好几封信没啥两样,但毕竟信确实是阿齐兹写的,所以还能证明他是平安的。这对于阿齐兹一家人来说就足够了。
  曾经是萨达姆政权的头号人物,曾经被称之为伊拉克在国际社会上招牌的阿齐兹现在被关押在阿布·加里布中心监狱里,自从去年4月24日向美军自首后。在投降后长达5个多月的日子里,美军只允许阿齐兹与家人通过两次电话。在阿齐兹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的时候,美军也只给过他一些必要的药品。阿齐兹曾提出去医院治疗,但美军拒绝了他的要求。见过阿齐兹的阿德南·贾西姆曾向记者透露说:“他看起来非常老。他拖着一把长柄铁铲缓慢地走着,要去挖美国士兵所说的‘茅厕’。”贾西姆苦笑了一下,说:“美国人像对待动物一样对待我们普通伊拉克人,这并不令我吃惊。但是阿齐兹呢?他本是我们犯人中的大人物,可他看起来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殊优待。看样子他跟我们一样,又脏又饿,急切地等着被释放。”
  
   阿马什:”生化之母“日孤独
  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中惟一的女性,也就是加里布中心监狱惟一的女性是胡达·阿马什,人称她”伊拉克的生化武器之母“和”炭疽夫人“。
  “炭疽夫人”现在的身体状况非常差。据加里布中心监狱的一名看守3月11日向美联社记者透露,由于阿马什是加里布中心监狱在押的惟一的一名女性,所以得单独关押,而这恰恰使阿马什要比其他的在押人员更加孤独。
  美国坚持关押阿马什的原因很明确——她可能是惟一知道伊拉克究竟有没有生化武器的人。曾经留学美国又到欧洲深造过的阿马什是伊拉克国内顶尖的微生物基因工程师。美国情报官员确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阿马什是帮助伊拉克建立生化武器发展计划的核心人物之一,阿马什于2001年5月加入了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成为伊拉克复兴社会党高层政治圈中的唯一女性成员。
  被捕前曾担任伊生物协会主席和巴格达大学生物学院院长等职。在去年3月27日伊拉克电视台播放的内阁会议录像上,阿马什坐在萨达姆旁边,电视画面频频定格在她的脸上。在萨达姆召开的这次高层会议中,阿马什是唯一一名女性,可见她在萨达姆政治圈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在众多身穿军装的男人们中间,阿马什显得异常引人注目。会议上,阿马什端庄地坐在会议桌前,神情自然,仪态端庄——然而没想到,她的露面却给美英官方带来了巨大的“震惊”和寒意。因为美军攻下纳西里耶的一家医院后,从中搜出了3000多套伊拉克士兵的防化服和防毒面具,这些防化装备的发现无疑证实了美军官员的担心,伊拉克很可能在战场上对美英盟军发动生化袭击。而“炭疽夫人”在伊拉克电视上“适时”地露面,无疑更使美国军方陷入了极大的忧虑之中。此后,只要阿马什一露面,美军就得穿上生化制服。
  


  易卜拉欣:指挥抵抗有嫌疑
  在美国认定“基地”组织潜入伊拉克之前,伊扎特·易卜拉欣被认为是萨达姆前政权中最重要的未落网人物,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与萨达姆共事时间最长的复兴党要员,还是唯一敢跟萨达姆平起平坐并跟萨达姆开玩笑的人,更是因为美国人不敢确定他究竟有没有在指挥抵抗力量,因为自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到现在,易卜拉欣给人的感觉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确切的消息表示,易卜拉欣和其亲随匆匆逃出首都巴格达,并且在离开之前,从中央银行中提取了10亿美元的现钞。据悉,易卜拉欣逃跑后,在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成立了一个反美指挥部,并且依靠在伊拉克的一些恐怖组织的武装力量,开始策划一系列袭击美军的活动。有消息称,易卜拉欣招募的袭美武装分子有3500人之多。其中,2500人是伊拉克本地人,另外的1000人则是外国武装分子,基本上都来自恐怖组织“基地”或是“安萨尔”。“安萨尔”的根据地建在由库尔德人控制的伊拉克北部地区,此前就与拉登领导的“基地”有密切联系。这次,在易卜拉欣的安排下,这两个组织开始并肩作战。美军官员曾说,他们从数名被捕的“安萨尔”成员口中得知,由于易卜拉欣的地位和资历,几乎所有萨达姆的忠实信徒都把他当成“战后萨达姆”来看待。他的威望在袭美行动频繁的“逊尼三角洲”内无人可比。易卜拉欣很会用人,谁可以信任,谁有能力执行袭击计划,他心里都十分清楚。而除了萨达姆的忠实信徒外,其余的亡命徒为萨达姆卖命的理由十分简单——金钱。易卜拉欣手中的10亿美元,正是指挥这些恐怖分子们最有效的武器。易卜拉欣的下落现在是驻伊美军的头号关注目标,因为伊拉克境内的恐怖袭击活动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愈来愈激烈之势,而且甚至有与“基地”组织全面联手的趋势。
  
  伊军上校:留恋过去怕未来
   一年前,阿尔·阿扎维还是伊拉克军队的一名上校,当时正在想方设法阻止美军向巴格达推进。然而,他现在却是失业大军的一员。回忆去年的那时刻,阿扎维绝望地说:“我们根本没有任何胜算机会,在经历了多年的制裁之后,我们没有武器,而手头有的武器也过时破旧了,官兵们身心疲惫,根本无
  力战斗。”随着战争的临近,阿扎维把家人送到老家的村子里,而他自己返回库特准备战斗。当美国人步步紧逼的时候,他率部一步步退回首都。他和许多官兵一样也想过抵抗,然而“美国炸弹就像雨点一样砸向共和国卫队。我们的一切在巴格达机场结束了。”
  和战争一起结束的当然是作为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上校的优越生活:“以前我们有优厚的薪水和奖金,我们有便宜的住房和免费的小轿车,现在国已不国,我觉得美国人根本不会离开伊拉克。”现在,阿扎维根本不知道拿什么来养活他的8个孩子。除了这个客观的原因外,阿扎维24年的军旅生涯使得他不能不对萨达姆时代怀念不止:“萨达姆是有错,可他很坚强,所以我们都热爱他,但现在他已经完蛋了。”阿扎维现在焦心的事实在太多了,比如说他担心现在仍在军营里的住房会被美军没收,害怕他在伊军的过去经历会被美国人发现:“任何过去你得罪过的小兵都可能跑到美国人那里,说你跟萨达姆关系不一般,跟抵抗力量有关,那么我就死定了。我觉得我迟早会被美国人逮捕,抛家弃口呆在美国人的监狱里。”
  阿扎维为自己没有工作感到羞愧,但他坚决不加入伊拉克新军:“如果情况能接受,比如说美国人不控制军队的话,我们或许可以考虑参加新军,但这不可能,因为美国人根本不会放手伊拉克的。”
   本刊综合《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环球时报》《解放日报》消息
其他文献
3月22日凌晨,以色列直升飞机向加沙城一座清真寺附近发射了数枚导弹,哈马斯官员确认,该组织精神领袖亚辛在空袭中死亡,与他同时遇害的还有6名保镖,另外有15人受伤。   哈马斯的精神领袖亚辛曾两次入狱,三遭软禁。亚辛年轻时因为意外事故导致四肢瘫痪,此后的大半生都是在轮椅上度过的。   1938年亚辛出生在加沙地带南部的一个小村庄。1948年第一次阿以战争爆发后,亚辛和其他巴勒斯坦难民一样
期刊
1月5日,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右)与来访的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伊斯兰堡的总统府举行会谈前握手,巴总理贾迈利(中)在旁注视。瓦杰帕伊是在出席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首脑会议期间提出会晤穆沙拉夫的。   尽管世界上许多热点地区形势仍令人担忧,但一向不大平静的南亚地区却出现了可喜的现象。据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冤家对头从2月16日到18日,双方就双边关系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举行了为期3天的会谈。这
期刊
编者按:吉林省吉林市的工业经济在全省的工业经济运转中,可谓举足轻重,经历近几年的发展,吉林市的工业经济越出低谷,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强劲态势。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吉林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肖万民同志。   吉林市的工业经济发展可谓风云激荡,花开花笑。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吉林市如今已成为一个东北人引以自豪的新型工业城市。    一、 重振雄风 ,缘于龙头舞动     说起吉林市的工业经济发展态
期刊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和指导,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但是,东北这个老工业基地如何振兴,尤其是国企如何改革,多年来一直是个难题。吉林松江水泥厂和冀东水泥公司的成功重组犹如一簇希望的火苗,点亮了那些为东北国企如何脱困而苦苦思索者的目光。    决策重组:一个全新的模式    
期刊
前段时间,我对军队干部队伍依法从严治军情况搞了一些调研,感到当前增强干部的法规素质和依法从严治军能力,需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强化干部依法从严治军意识     近年来,各级干部认真落实中央军委依法从严治军的方针,学法规、用法规的意识普遍增强。但从调研情况看,部分干部对依法从严治军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一是观念不强,重人治轻法治。有的“
期刊
始建于1919年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至今已走过84年的发展历程,是黑龙江省教育界一颗耀眼的明珠。带着崇敬,我们走进了南马路小学,走近了现任校长赵翠娟。   赵翠娟校长作为全国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千名骨干校长、黑龙江省专家型校长、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哈尔滨市十大杰出妇女、哈尔滨市一级功勋教师,她的“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办
期刊
冬日黄昏的北京,暮色沉沉,华灯初放。在俄罗斯联邦驻中国大使馆金碧辉煌的会客厅里,俄罗斯联邦驻华特命全权大使罗高寿先生,精神矍烁,步履稳健地踏着红色的地毯向我们走来。陪同他的有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的文化参赞梅捷列夫先生,大使馆秘书法捷耶夫先生。我们的访问,在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气里轻松地开始,罗高寿大使以其敏捷的思维和流利的中文,向我们娓娓道来远逝的历史,如同一层层拨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帷纱……    哈
期刊
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世界名校,是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为自己确立的办学目标,提出这个宏伟目标的是校长刘彭芝。如今,7年多时间过去了,人大附中在创建世界名校的道路上究竟走的如何?刘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实现?带着这些问号,春节过后,记者走进了这所闻名遐迩的学校,采访了被国家教育部领导誉为“全国基础教育界知名校长”的刘彭芝。     “要用历史的眼光,世界的眼光、时
期刊
军事基地是多项军事设施的综合体。美军为了在全球各地区实施快速反应,采取先发制人战略,离不开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主要作战行动结束之后,美军也随之拉开了基地调整的序幕。     一、冷战结束后,美军海外基地部署主要集中在五大地区,共有14个基地群     自二战以来,美国为推行其全球战略,逐步建立了以本土军事基地为依托的全球军事基地网,大小军事基地(设施)高峰时总数曾
期刊
始建于1987年的黑龙江省呼兰县第六中学,现有39个教学班、2215名学生、131名教职工。拥有现代化的语音室、多功能教室、多媒体阶梯教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校园网站。16年风雨办学历程,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是全体师生艰苦创业的结果,也是教师敬业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任校长吴波经常说:“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能花。”校领导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