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中试用“近体原则”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th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06-02
  新课程标准指出,此次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直接关系到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即善于运用教育学理论中的“近体原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真正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那么,什么是近体原则呢?“近体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缩小教与学之间的差异,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心理状况、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缩小教与学之间的时空差距,以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近体原则”可分为时间近体原则、空间近体原则、心理近体原则和活动近体原则。我们可以试着在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中运用这一原则。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讨在新教材教学中试用“近体原则”。
  一、时间近体原则
  高中英语教学与任何其他事物一样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师生都要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把握新材料,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高中英语新教材尽管在每个单元已为师生设置好了各类导入话题,但有些离我们学生实际相差较远,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切实的话题来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
  学生以亲身经历讲述有关台风灾难并由此推及其他类型的自然灾害正式进入此单元话题。这一导入恰好又适用于此单元的Workbook Listening,对学生听写任务的完成有极大的帮助。
  二、空间近体原则
  因受全局性和典型性的局限,教材在选材时不可能选用近期发生在学生所在地区的事例。由于空间距离远,在教学中缺乏直观性,学生感受性弱,其兴奋点不易被激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审时度势,尽量选用典型事例,用最直观、最感性的材料,让学生体验学习内容,运用语言知识,锻炼语言能力。
  三、心理近体原则
  心理近体原则是教师从实际出发,了解某一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创造性的设计,从教材中引出学生最关注和最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果我们能将教材话题不断与学生心理的距离拉近,在课堂上留有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思考与探讨,让学生自己发现,不但能使课堂充满活力,而且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活动近体原则
  活动近体原则是指教师适时地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中寻求发展,在实践中体验所学内容,在活动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智力的发展不应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利用课外时间去实践各种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去进行体验和回味,把枯燥的语言课变成谈经验体会和创新发展等的交流会。
  例如,The Land down under这一单元的中心话题是Australia,具体涉及澳大利亚历史、地理、自然、风俗、文化及旅游等。去年我们学校有一位教师刚去过澳洲留学,并参观过各处旅游胜地,拍摄了许多在澳洲的学习、生活、游历及其民俗甚至特有动物的录像和照片。于是在教学本单元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一个澳大利亚风情展,让学生分组对这个老师进行采访并收集有关资料(各组任务可以分别确定为他们较感兴趣的学校生活、旅游胜地、风土人情、气候特征、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等),组内成員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分工,确定任务(如文字、美工、设计、编辑、资料图片整合等),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展示各项有关澳大利亚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汇总展示在班级宣传栏里。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学用结合,将所学语言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教材中还有许多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教学内容,例如:在The Necklace,The merchant of Venice 和A Christmas Carol单元教学中都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原戏剧或组织学生创作新戏剧,举办一个“英语戏剧周”或“英语戏剧节”等;在教学The Water Planet 这一单元前可以让学生自己课外做实验,描述实验现象、结果并总结有关水的特性;在教学Inventions这一单元的“口语”或“阅读”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周边生活设计自己的小发明并展示给大家,也可以组为单位选择展示品,确定解说员并编撰解说词;在教学Disabilities这一单元的阅读之后,可以以如下表格要求学生以个人或组为单位课外去走访他们身边的残疾人,交流各自收集的残疾人生活资料,感悟他们身残志坚的精神。附表:
  由此可见,教材教学可以尽所能设计一些活动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生感知体验教学内容。学生参与的程度越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越好。这时的课堂是生活的舞台,教师是舞台上的组织者和导演。教师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行为发生转变,对学生的关注应有新表现。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及兴趣爱好等,它们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学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在新教材教学中注重试用“近体原则”正是教师关注学生的良好体现,也是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师行为转变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皮连生编:《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3]傅道春主编:《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4]赵群主编:《中小学外语教学》,北京:《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2004-2005年.
  作者简介:
  熊英(1977-03),女,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中学外语组;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其他文献
【正】我系“塔斯克”改革工程,是世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之一。《“塔斯克”的含义是教师和学生的钥匙,T—teacheis A—and S—studuts K—keys,即通过全系师
【摘要】随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的到来,教育者们开始纷纷研究学习方式的变化。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和新教改下产生的探究性学习,相对于学生来说,这两种的学习方法都体现着学习数学的困难。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两种方式对于教育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们各自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其实,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它们的有点,也有其缺点,它们的优点与缺点都会随着所处的教育环境、教学对象等等而决定。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
【摘要】小学语文应当是儿童语文,语文课堂应当是儿童的课堂。儿童和老师是课堂的主要构成,双方在知识观、师生观、教学观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每位教师的教学都带有自身的文化烙印,在教学理念上都会刻上他所养成的文化棱模。同样学生也是如此。师生会基于这些文化观念的不同而产生交流、碰撞、冲突,甚至对立。而冲突的结果则表现为教师对儿童文化的人为限制、干预,话语权往往由教师控制,课堂成了限制儿童文化发展的主
对濒危天然药材资源—丽江山慈姑的商品化生产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丽江山慈姑这一濒危中药材资源的拯救、开发利用与商品化生产的有机结合,需要对组培快繁技
【摘 要】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作教学,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借助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许多问题,造成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笔者重点阐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增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正】物理教学与物理教学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涉及了现代科学发展中对物理学发展的认识、评价和展望。由此对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材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