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仙隔千里兮共明月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y200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仙李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阅读他的诗歌,就会发现他对月亮似乎情有独钟,不仅生和月亮有缘,死也和月亮有关。生时,其母梦见长庚星(又称太白金星)入怀而生下李白;死时,又传说他去捉月亮。李白的诗歌,可谓包罗万象,内容很广,然而就连他写妻子儿女及他所陶醉的名山大川的诗,也不过几十首,这些诗和李白写月亮简直不可比拟。他把无限的深情都倾注给了月亮,特别是在晚年,这种爱更进一步地深化。他一生怀才不遇,遭白眼、受委屈,人世如此不如意,那么此心、此情该向谁诉?月亮,只有月亮,那高挂空中、俯视大地的皎皎明月,才是他的知己,才能给他安慰,以后传说他去捉月亮决非偶然,也许他正是去追寻理想了。
  李白生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主要活动于玄肃两朝。玄宗前期,即开元年间,由于开国百年统治者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安定社会,因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开元盛世”的背景后面仍滋生着种种矛盾,所以到了玄宗后期,即天宝年间,社会的腐朽与日俱增,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唐王朝的黄金时代转瞬即逝。李白正处于这样一个盛衰更替的历史时期。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风流倜傥,豪放不羁,爱好剑术,崇尚游侠,二十五岁前便饱览了家乡蜀中的名山大川,二十六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写下了有名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小诗为峨眉山月留下了一幅极为珍贵的艺术写照:挂在峨嵋山上的半轮明月,倒影在平羌江中。夜深人静,李白启程远行,送行的已经归去,孤寂之感油然而生,眷恋之情不能自己。
  李白心高气昂,常以管子、晏子、孔明、谢安等古代政治家自况,因而始终不愿通过科举入仕,但是一生都在渴望“由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李白出蜀漫游了十六年。在这期间,他为实现宏大抱负,创造条件,辗转各地,用各种方式同各种人交往。他曾为经济所困厄,曾遭到一些地方官吏迫害,曾受到腐儒的讥笑,有时也感到苦闷和彷徨,但这一切都没有挫伤他的政治热情。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为炫耀他的“开元盛世”,诏令荐举文辞秀逸之士。当时,李白正和道士吴筠隐居于浙江的曹娥江上游的剡中。吴筠首先受到玄宗的征召,由于他的直荐,更由于贺知章的间接支持,加之李白早已名动京师,因而唐玄宗也派人召李白入京。但是,当时的唐玄宗已由励精图治的英明君主,变成了骄奢淫逸的享乐天子。唐玄宗赏识,李白的绝世才华,召其进京,只是想利用李白的诗章,歌颂升平,增加宫廷生活的乐趣。当他受唐玄宗之诏前往长安前,曾洋洋自得地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到了长安,著名诗人贺知章一见李白就说:“此天上谪仙人也。”(《旧唐书.李白传》)踌躇满志的李白,误以为前程灿烂的政治生涯拉开了帷幕,从此可以大展身手,实现他的抱负。然而现实与他的理想相差甚远,他只是供奉翰林,隔三差五为唐玄宗献上华美词章。君主高兴时,亲自为他调羹,以示宠爱。宠爱不是敬重,李白不过是唐玄宗的高级玩物,看出自己在君主眼中真正的地位后,李白很是痛苦了一阵子。然而,他没有把这痛苦放在脸上,而是化入了酒中。虽“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可除了酒,别无其他消愁的法子。他是自视清高之一,从来就看不起那些权贵,此时胸中有气,索性将权贵当成了玩弄的对象。他借着醉意,斜卧在殿堂上,吆喝着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为报复,挑拨杨贵妃,说李白奉诏而作的《清平调》中“借向汉家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句将她与赵飞燕相比。由是,杨贵妃使出了她的手段,阻止唐玄宗给李白实职。李白的狂态,不只是得罪了高力士一人,而是得罪了一大批权贵。权贵大都一致讨厌李白,联手把他逼在清客的位置上不得动弹。
  李白成名在诗,然而他的壮志不在文坛,而在政坛。他作诗,竭尽心力作诗,将诗作得登峰造极,却不想以诗人身份终老此生。他有浓重的化不开的政治情结,有强烈的政治抱负,一生不能释怀。同当时所有诗人一样,仅把诗作为敲门砖,以敲朝廷的政治大门。李白见做不上官,实现不了抱负,再也不愿呆在朝廷受那窝囊气,于是弃了许多文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翰林待诏之位。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被玄宗“赐金还山”离开长安,漫游四方。他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丰富的经历,宽阔的眼界,使他酿出了更神奇、更瑰丽、更豪迈的诗篇。看似闲云野鹤的李白,作诗虽取得了四海仰望的成就, 然这仅是他在借抒胸臆。他决然没有出世的念头,也没放弃与生俱来的抱负,一直在寻找机会。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在西奔马蜀的途中,任命他的第十六子永王李璘王为江淮兵都督、扬州节度使。此时唐肃宗已在灵武即位,要求李璘率所部向他靠拢,共同抗叛。然李璘却为自己设计了一张蓝图,要割据半壁江山。李白不知李璘的真实意图, 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毛遂自荐,成了李璘的幕僚。他想抓这个风云动荡的机会,靠着李璘而建功立业。然而,他这一宝押错了,李璘并非具有领袖素质的皇子,不出两个月,就兵败被杀。李璘败后,作为幕僚的李白,被唐肃宗判了死刑。幸得郭子仪的解救,李白才改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中途遇赦,归至江夏(今湖北武昌),恰逢峨眉山下来的蜀僧去长安,李白追忆峨眉山月,感慨万分,写下了《峨眉山月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可以说,李白对峨眉月始终未能忘怀,就是万里远游之后,也一直既看且忆,更感觉与她相伴而行。而今在黄鹤楼前看见来自故乡的僧人,他带来了峨眉月,这明月定将伴送他到长安去。这明月不仅照到江夏,照到长安以及周围的秦川,而且回到蜀中仍有峨眉月相伴。其实,万里共明月,本无所谓这里明月那里明月之分。但是,这一方面可见李白对故乡月亮情有独钟,另一方面对比自己身似浮云,滞留吴越,羡慕蜀僧归时还可见到峨眉月。
  尽管李白遇赦,但是已被永远拒绝于政治之外。人在旅途,李白难免望月思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床前到天上,从月光到秋霜,距离不可谓不远,想象的桥梁就在这一瞬间架起来了;从举头到低头,从望月到思乡,就在一俯仰之间完成了。神思飞越千里之外,天涯足迹,人世的沧桑,一一浮出脑海。有一个声音在心头一遍遍呼唤:故乡,故乡。
  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已逾花甲的李白流寓当涂,尽管身体和精神状况均已不如从前了,但仍放情纵饮,旷达豪侠之气溢于言表: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九日龙山饮》)
  李白的一生,是浪漫的一生,富于诗意的一生;是流离失意的一生,却又是曲折离奇的一生。李白一生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写月亮,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心境之下,月亮的名称也不尽相同。他把月亮自如地安排在诗中,并给月亮起了几十种好听的恰如其分的名字,这是李白写月亮的特点之二,比如从形象色彩上写的:有明月、朗月、皎月、素月、皓月、白月、弯月、半月、薄月、清月等。如和自然景物结合起来写的:有山月、海月、云月、风月、花月、沙月、青天月、湖月、星月、水月、松月、天月、冰月、石上月、云外月等。如为了对历史的追忆,表明时间的:有汉月、晓月、寒月、古时月等。李白一生漫游过许多地方,虽然各种景物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最令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月亮。在他看来,每个地方风景、人情不同,月亮也随之不同,所以出现了:天门月、金陵月、秦地月、竹溪月、西楼月、三江月、芦洲月、五溪月、海上月、洲前月、江月、瑶台月、秦楼月、峨眉月、沦岛月、淮月、楚关月、秋浦月、西江月、边城月、碧山月、后湖月等等。此外,还有像孤月、新月、浮月、好月、高月、归月、禅月、席月、万里月……。光是“明月”在李白的诗中,就使用过四十五次之多,在从古至今的诗人中,有谁作品中曾出出一如此之多的月亮,有谁能挖空心思赠与月亮如此绚丽多彩的芳名,不说后无来者,但肯定前无古人。总而言之,李白对月亮始终有着诚挚的向往和追求。因为月亮是纯洁高雅的象征,合于诗仙光明磊落的心地,于是,李白望月、思月、呼月、邀月、问月、醉月、赏月、弄月、梦月,甚至“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但是现实生活总是不尽人意,只能“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哗及贾至游洞庭》)。我们由此可见李白对明月之喜爱,也因此悟出诗仙之子“明月奴”之命名缘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于是,李白乘上一叶轻舟,把酒问月,浪游采石江中,“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此时,皓月当空,映在水波不兴的江中,好象一轮白玉盘;清风徐来,“永影弄月色”(《金陵江上遇蓬隐者》),又散作万点银光。多么美丽!多少光明!多么诱人!“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李白醉倚在船舷上伸出了双手,向着一片银色的光辉扑去……于是, 他化成了皎皎的明月,永远照耀着在中华大地上。
其他文献
在素白的西式外立面里,家具成为色彩的主角;而家具款式的变化,又柔化了硬质的室内空间,让那些丰富的细部去吸引人们在此流连。在以西式为主的环境中,中式的元素或是单件的点
摘要: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母体,是民族基础文化之一。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同宗同源,一脉相承。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创作经验为艺术设计提供了不竭的创作源泉。民间美术所具有的“情”与“美”的艺术魅力和质朴淳厚的艺术风格正是艺术设计所需要和追求的。建立具有本土化的艺术设计体系,不能脱离民间文化的基础。  关键词: 民间美术 艺术设计 基础性文化 情与美    民间美
新西兰科技体制改革始于1989年,经过3年的酝酿,在1992年解散了具有66年历史,集研究、政策和科研基金拨款于一体的“科学工业研究部”。将新西兰科技体系改组为三大独立板块,建立
在对小学生教授英语时,老师都会对学生进行基础的英语教育,其实对学生进行英语实际对话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课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传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古诗文在其中的占比是比较大的,能使得学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体会古人的情感思想,对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智慧更好地感受。所以,高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目的研究浅低温(MH)、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深低温停循环加选择性脑灌注(DHCA+SCP)三种转流方法对先天性心脏病婴JL#b周血CD34+/c-kit+干细胞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33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企业发展中需要应对各类风险,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文章就企业战略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从管理、残才、财务、战略资源几个方面对风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主学习已成为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在大学教育阶段,特别是在经济类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倡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转变角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优势,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教学;自主学习;信
【摘要】文本是文学批评的寄主,正是在文本的精妙布局基础上评论才有其生发的可能。对于文本的本质,不同的批评流派有不同的见解。本文从解构主义角度,力图以新的思维方式探讨文本存在及发生作用的原因,由此深入其本质,最终得出对文本本质的新的认识。  【关键词】解构角度;文本;本质    单独来看文本的本质,文本由单词组合而成,首先需讨论单词的“原初意义”,本文中的“原初意义”是指文本中的单词对于读者而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