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驻京媒体现状调查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gn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国媒体是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群体。据外交部新闻司统计,目前已有来自49国319家新闻机构共600多名外国记者在华常驻,近年来每年均有3000至5000名外国记者来华采访。英国媒体历史悠久,在国际享有盛名。本文仅以英国驻京媒体为样板,就其媒体背景、报道重点、驻京机构规模、报道倾向等向读者作——分析。
  
  英国媒体情况介绍
  
  英国共十多家新闻媒体在京有分支,我们于近期相继对8家有代表性的主要英国媒体驻北京代表处的相关人员进行了采访。接受采访的机构包括:《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金融时报》、《经济学家》、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和独立新闻台。这其中不乏已经国际化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媒体机构:路透传媒集团和已经有160多年历史的英国经济学家集团,他们都在全世界有自己的营销机构。《金融时报》是国际公认的权威财经媒体,在世界各地都设有分社。在中国,其本地化网站FT中文网已经成为中国商业人士的“必读”商业资讯网站。
  
  驻京机构规模
  
  由于受到媒体性质、类型及经营状况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各媒体北京办事处的规模各不相同。最初,由于人力物力的不足,它们在北京办事处的规模都很小,目前各大英国媒体北京办事处的规模与过去相比都有了显著的扩大。
  在众多驻京英国媒体中,路透社(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汤姆森一路透集团的新闻部门)规模最为庞大。现今,路透集团北京办事处下设有新闻部、业务部、财务部、人事部和发行部。仅路透社新闻部就有员工近100名。这主要是由于其作为通讯社的媒体性质以及整个集团的经营状况所决定的。一方面,通讯社是从事采集、加工和提供新闻信息,为其他新闻媒体和各类用户服务的新闻机构,因此需要有大量的人员进行新闻的采编工作。另一方面,汤姆森·路透集团作为具有传媒、石油、期货等综合业务的全球性的上市公司,必定需要在中国扩大其经营规模。
  在其他传统媒体中,电视台因为其特殊性质的需要,其北京办事处规模也较大。接受调研的两家电视台BBC及ITN(英国独立电视台)在北京均有完整的节目制作队伍,其中外籍记者、编导及摄像的人数基本达到总人数的一半。
  与通讯社和电视台相比,报纸杂志这类传统纸质传媒的规模普遍较小,如《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及《经济学家》的北京办事处只有1名外籍记者,《金融时报》因为近年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不断关注,其外籍记者人数增加到3名。
  尽管各英国媒体驻京机构的规模大小不一,但其内部的人员构成情况却是大致相同的,具有一定的协作机制,由中外籍工作人员共同组成。通常情况下,中外籍工作人员的人数相近。外籍工作人员主要是本国的新闻记者或电视台的编导和摄像,负责写稿和编制节目。由于中国相关法律规定,驻京外国媒体一律不得雇佣中国记者,因此英国媒体北京办事处的中国工作人员的角色主要是行政助理或外籍工作人员的私人助理,协助外籍记者管理日常事务如安排采访、调研、采集新闻素材及翻译等等。这些外籍记者并非都是新闻专业背景出身,如《泰晤士报》的珍妮和《经济学家》的罗杰思先生在校所学习的都是中文专业,《金融时报》的马利德的所学专业则是经济和法语。然而,他们凭借对新闻事业的追求,再加上自身的努力,都成为了出色的记者。在对他们的采访中,当我们问到一名合格的记者应具备哪些素质时,大多数外籍记者都认为有如下几点:强烈的好奇心,快速的应变能力,高效的办事能力以及强硬、大胆的个性。在选拔人员的标准上,各媒体并不过分要求应聘者科班出身,而是注重考察他们的综合能力。英国媒体北京办事处的工作氛围相对轻松和谐,记者可以根据当天的工作计划自由安排工作时间,总部对其没有严格的管理机制,这样能更好地保证新闻稿件的深度与高质量。采访任务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各驻京英国媒体,无论是报纸、电视台、电台还是通讯社,共同的报道特点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关切,经济报道成了英国媒体报道中国的主要切入点。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强国,特别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其庞大的经济规模及增长速度令世界各国瞩目,同时也成了这些知名媒体关注的焦点。
  除了经济生活外,这些媒体也开始更多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及现象。这些驻外记者大多在中国生活多年,他们在慢慢适应的过程中开始逐渐了解中国,对中国的认识从深度及广度上都有了细致的构架,因此他们将视角转向城市的大街小巷,用微缩的镜头审视中国,报道更为细致,从具有代表性的小事着眼,分析其中所反映出的深刻社会内涵。《经济学家》2008年5月有一篇关于太湖的报道,写的是一位为太湖的环境保护积极奔走的普通公民的故事。而在同期发表的关于灾后重建的文章中,该杂志又通过200多名唐山大地震幸存者自愿到灾区支援的故事。反映了中国普通老百姓浓浓的爱心。在与《经济学家》的记者罗杰思先生访谈中,他表示,以往《经济学家》报道中国的重心都是经济,他希望通过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扩大报道的视角和深度,更加立体生动地反映中国社会发展进程。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各驻京英国媒体都加大了对中国的报道,比如《经济学家》每星期至少都会有1-2篇关于中国的报道,而《金融时报》还有专门的中文网站,这些都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根据我们对多家媒体记者的采访得知,他们获取新闻的途径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第一,来自通讯社、电视台和报纸的消息。他们通过大量阅读中国主流报纸及阅览各大新闻网站及时获取社会重大及有价值的信息,如《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新华网,新浪网等。我们采访过的大多数英国媒体都订了至少一种中文报纸,这些也成为他们日常报道最主要的消息来源。
  第二,深入采访,亲自寻找新闻线索。这也成为第一种方式的有机补充。各媒体驻京记者普遍表示,通过阅读中国报纸,虽然能够把握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主动脉”,但这还远远不够。他们还希望通过自己的调查与亲自走访。了解这庞大社会的各个“毛细血管”。而且,随着外国媒体在中国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少,外国记者将更有兴趣深入老百姓的生活,获得新闻的第一手材料,采取微观的角度,呈现出一个经济成就与社会问题并存的中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国驻京媒体记者已经开始改变自己以前的被动地位,在新闻报道中表现得更加主动,更加积极。
  第三,通过与中方媒体及非媒体人员的接触,从而更便捷快速地接触到消息。大多数记者表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他们可以 从政府的发言人报告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经济学家》记者罗杰思先生提到,虽然在政府例行的新闻发布会可以获得最新的政策信息,过去由于外媒人员一般很难直接接触到政府高层官员,使他们报道的权威性大打折扣。因此,他们会在逐渐适应并熟悉周围环境的同时,广交媒体圈内外朋友。正如《独立报》记者柯福德先生所说,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更能为采访调查带来便利。因此,朋友圈成为他们及时获得消息的另一种方式。
  具体来讲,各驻京英国媒体的日常工作根据其性质不同有所区别,但共同的一点就是都会用大量的时间阅读中国媒体的报道,从中发现新闻线索。对于时效性很强的日报,比如《独立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等,每天需要采写的新闻会稍微多一些,但都不存在发稿定额,通常情况下是每天有2-3个新闻,主要还是根据当日的新闻线索来看,如果有突发事件,发稿量会有所增加。但像《经济学家》这样的周刊,由于其关于中国的经济、商业和金融部分主要是由驻香港的记者负责,所以驻京的罗杰思先生每个星期就只有1—2篇的任务,且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政治、社会生活方面。
  
  采编制度
  在所采访的这些媒体中,从采访到发稿的具体流程大体相似。由于时差原因(伦敦比北京晚8个小时),这些驻京记者一般会在北京时间上午搜集一天的新闻线索。在中国的首席记者将当天的新闻线索整理出来之后,列成清单,发送到亚太区总部(如《金融时报》的亚太区总部设在香港,路透社亚太区总部设在新加坡)或伦敦总部(包括《泰晤士报》、《独立报》、《每日电讯报》等),与总部商讨决定当天新闻(通常情况下是一条),然后便开始写新闻稿。当晚文章写好后,发回总部,至少有一个编辑审校之后,便可发表。个别可能还需要主编再审,尤其是涉及到政治等比较敏感的话题,更需要再三斟酌。像《金融时报》和路透社这样以财经新闻为主的媒体则只需一审,确保信息及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即可,无需再审。而《经济学家》的情况比较特殊,驻京主编拥有很大的自由,他可以自主决定每周的新闻内容而不必与伦敦总部商讨,周三定题写稿,周四发稿,周五即印刷出版。
  通过采访及发稿的具体流程,我们可以看出,所采访的这些驻京英国媒体按其报道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媒体主要关注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等比较宽泛的方面,如《泰晤士报》、《独立报》、《每日电讯报》以及ITV电视台。第二类媒体主要集中于经济方面,当然也会涉及一些大众新闻,但以专业的、有深度的财经、金融新闻为主要方面。此类媒体包括《金融时报》和路透社。以《金融时报》为例,该报选择新闻时多围绕经济这个主题,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成就,注重挖掘中国经济方面的动向及改变等等,而对一些与经济关联不大的事件则不太关注,如在安徽的手足口病事件,虽然在中国是大事,但是由于在《金融时报》的受众中影响较小,所以该报没有报道此事件。第三类媒体的代表是《经济学家》,主要侧重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方面。正如上文所述,《经济学家》驻京主编罗杰思先生由于有十多年在中国长期报道的经验,自由度比较大,基本可以自由决定报道内容。他认为通过在中国各地走访,通过报道一些比较小的事件反映出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的各种社会问题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总之,在跨文化传播中,这些英国媒体起着中间桥梁的作用,它们对中国的报道是增进东西方相互了解的重要纽带,所以,通过充分地了解它们的运行机制、人员构成和管理机制等重要信息,可以促进中国和国外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彼此了解,建立互信有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这次调查采访,我们也发现,这些英国驻京机构的记者或编辑对中国媒体近年来的发展表示充分肯定,认为中国媒体自由度得到了很大提高,日益与国际接轨。希望我们这次对英国驻京媒体的采访能够为促进中西媒介交流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我们生活中的公共设施都提出了高的要求,桥梁是一项重大的施工工程,它密切接近于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所以
因为工作,需要对宋代历史略有了解;因为宋代历史,想起苏东坡;因为苏东坡,找到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因为这本《苏东坡传》,对我们正在从事的外宣工作产生了联想。  林语堂生于1895年,死于1976年,早年留学欧美,归国后成为文化界名流,他的人生轨迹大致是美国——新加坡——美国——台湾——香港。他在美国期间,除用英文写出广为人知的《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小说外,还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
农民工一直是中国新闻报道的主角,近年来境外对我国农民工问题也相当关注。随着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实体影响的逐步加深,当下出现了农民工返乡潮。如何恰如其分地加以反映?我们选
论述了计算机病毒原理、攻击特征,以及防御策略.
本文通过对曹汝英《算学杂识》平弧三角一节的介绍,分析和总结,探讨了西方数学知识的传入对中国数学教材的影响。分析了正弧三角的解法。旨在使读者能够对晚清弧三角的发展有一
在2018年10月12日召开的济南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工作联席会议上,中国重汽获得了济南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资质并取得测试牌照。
为了对采用变频调速系统后的起升机构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电机模型和三质量二自由度的等效扭振系统及对应的动力学方程,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应用SIMULINK仿真工具箱对4种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的普及和商品生产的现代化等,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已不再单凭一张学历文凭,社会对人才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电子商务学科
对行政登记行为的特征、本质内涵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针对行政登记行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司法救济的观点,并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证;阐明了行政登记行为可诉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诗经·国风》和陕北民歌的比较研究,说明陕北民歌作为当今民歌比兴艺术的载体,因文学内部的发展继承规律和人们的生存环境等原因,与《诗经·国风》中的那些古老